机车中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3973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车中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中置结构,尤指一种适用于将连接管横向排列以使行李箱加大的机车中置结构。
背景技术
于一般机车设计中,为方便骑乘者置放安全帽或其它物品,会于座垫下方、引擎进气结构上方的空间内设置一行李箱。
请参阅图1,习知机车的侧视图,其中显示有一机车91,且于此机车91座垫92下方、引擎进气结构93上方的空间内设置一行李箱94,借以放置一安全帽95。
然而,机车91座垫92下方、引擎进气结构93上方的空间有限,于传统上行李箱94的大小会受到限制,而现今机车91于使用上常会再载有一乘客,故必须加大行李箱94的容量(例如可置放两顶安全帽),而若要使行李箱94加大,往往会使机车91的座垫92再往上提高,如图1所示的离地高度d1,并且必须维持引擎进气结构93离地高度d2以维持机车91的性能(例如引擎、悬吊等),但如此的作法并不可行,因座垫92离地高度d1有人体工学的考量,若太高,则骑乘者的脚部并无法顶抵于地面96,故座垫92的离地高度d1有一定的限制,而引擎进气结构93则必须尽量避免改变其离地高度d2。因此,如何于不影响座垫92的离地高度d1与机车91的性能的情形下,而可增加行李箱94的空间,实乃目前机车厂商急思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车中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机车中置结构组装于一机车上,此机车包括有一座垫、以及一引擎,且本实用新型的机车中置结构包括有一机车行李箱、以及一引擎进气结构。
上述的机车行李箱组设于机车的座垫下方并位于机车的引擎上方,且机车行李箱下部向上凹设有一凹槽,而引擎进气结构则组设于机车引擎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特色在于上述的引擎进气结构包括有一连接管,连接管容置于机车行李箱的凹槽内,且此连接管具有复数个进气道其为横向排列。
因此,原本仅具有一较大直径的引擎进气结构的连接管借由具有复数个进气道的连接管取代,于此情形下,使连接管可具有较小直径并采横向而排列于机车行李箱下方,相对可使机车行李箱的置物空间向下延伸而增大,同时引擎进气结构与连接管的效能并不会受到影响。
上述的引擎进气结构可为一负压调整式进气结构,且复数个进气道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内部可组设有一开关阀片。前述的开关阀片可向外连接至一控制组件,且此控制组件可控制开关阀片的开启与关闭。
此外,上述引擎进气结构的复数个进气道可分别为一软管。
本实用新型在机车性能并不会受到影响的情形下,又可增加机车行李箱的置物空间,且机车的座垫亦可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而不需因此改变其高度。


图1是习知机车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图2A-A剖面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机车行李箱1 凹槽11引擎进气结构2连接管20 进气道21,22 开关阀片23控制组件24机车3 座垫31引擎32地面4 安全帽5机车91座垫92引擎进气结构93行李箱94 安全帽95 地面9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显示有一机车3,且此机车3包括有一座垫31、以及一引擎32,其中座垫31距离地面4有一特定高度D1,而本实用新型的机车中置结构则组装于此机车3上。
请同时参阅图2、及图3,图3是图2A-A剖面图,表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进气道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机车中置结构包括有一机车行李箱1、以及一引擎进气结构2。其中,机车行李箱1组设于上述机车3座垫31下方、并位于机车3的引擎32上方,且此机车行李箱1内部容置有一顶安全帽5,同时此机车行李箱1的下部向上凹设有一凹槽11。
此外,引擎进气结构2组设于引擎32上方,且引擎进气结构2距离前述的地面4有一预定高度D2,同时,引擎进气结构2包括有一连接管20,连接管20容置于机车行李箱1下部的凹槽11内,且连接管20则具有二个进气道21,22其是横向排列。
于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引擎进气结构2为一负压调整式进气结构,且连接管20的二个进气道21,22分别为一软管,并且二个进气道21,22的其中之一的内部组设有一开关阀片23,此开关阀片23向外连接至一控制组件24,而控制组件24则可控制开关阀片23的开启与关闭。
因此,当机车3引擎32处于低速时,并不需要太多的空气进气量,此时可使控制组件24将开关阀片23关闭,亦即关闭其中一进气道21,而使另外一进气道22流入空气即可。反之,当机车3引擎32处于高速时,则需要大量的空气进气量,此时可使控制组件24将开关阀片23开启,亦即开启其中一进气道21而使空气流入,且另外一进气道22亦会流入空气,如此即可满足机车3引擎32的需求。
故借由上述结构,原本仅具有一较大直径的引擎进气结构的连接管可借由具有二个进气道21,22的连接管20取代,于此情形下,具有二个进气道21,22的连接管20可具有较小直径并采横向而排列于机车行李箱1下方,相对可使机车行李箱1的置物空间向下延伸而增大,此如图2的斜线部分所示,而且引擎进气结构2的预定高度D2并不会改变,其效能并不会受到影响,且连接管20的进气道21,22的效能亦不会受到影响。换言之,在机车3的性能并不会受到影响的情形下,又可增加机车行李箱1的置物空间,且机车3的座垫31亦可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而不需因此而改变其特定高度D1。
上述实施例仅为了方便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申请专利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权利要求1.一种机车中置结构,是组装于一机车上,该机车包括有一座垫、及一引擎;其中,该机车中置结构包括一机车行李箱组设于座垫下方并位于引擎上方,且机车行李箱的下部向上凹设有一凹槽;一引擎进气结构组设于该引擎上方;其特征在于引擎进气结构并包括有一连接管,连接管容置于凹槽内,且连接管具有复数个进气道,复数个进气道为横向排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中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引擎进气结构为一负压调整式进气结构,且该等进气道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内部组设有一开关阀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车中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开关阀片是向外连接至一控制组件,该控制组件控制开关阀片的开启与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中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管的该等进气道分别为一软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机车中置结构包括有一机车行李箱、及一引擎进气结构,机车行李箱组设于一机车座垫下方并位于机车引擎上方,机车行李箱的下部并向上凹设有一凹槽,而引擎进气结构组设于引擎上方,且引擎进气结构包括有一连接管,连接管容置于凹槽内,同时连接管具有复数个进气道其为横向排列。因此,原本仅具有一较大直径的连接管借由具有复数个进气道的连接管取代、并使其横向排列于机车行李箱下方,相对可使机车行李箱的置物空间向下延伸,且引擎进气结构的效能并不会受到影响,同时座垫亦可符合人体工学设计而不需因此改变其高度。
文档编号B60K13/02GK2871357SQ200520146658
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0日
发明者萧佑隆, 叶启南, 洪国基, 郑朝清, 黄志伟 申请人: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