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密闭式防撞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闭式防撞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凹槽配合,嵌入汽车防撞杆座体的密闭式防撞杆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在发生碰撞时保护车体及乘客,汽车车体均安装有防撞杆,一般防撞杆是浮型,或是塑胶,容易破裂、刮痕,缺点妨碍美观,撞击时不够坚固,遭到碰撞时会有凹陷,车体仍直接承受撞击,力量不会滑开,使得保护效果较差,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闭式防撞杆装置,将滑轮带绕在橡胶滚轮四周转动,设计在车壁前后左右里面,滑轮带遭到碰撞时,四周围扭力集中再滑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闭式防撞杆装置,使其外观美化,容易为汽车制造者和使用者接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闭式防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座体,固定在汽车车体上;多个滚轮,每个滚轮的中心穿设有轴,通过所述轴将所述多个滚轮可旋转的固定排列在所述防撞座体上;滑轮带,以履带的方式贴合围绕设置在所述多个滚轮周围,随滚轮的旋转而绕着多个滚轮转动。
所述防撞座体配合车体的形状固定在车体的前后左右任意一侧或其中多侧的组合。所述防撞座体设置成凹槽形状,所述多个滚轮通过轴设置在凹槽形状的防撞座体中。在汽车车体的防撞杆座体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防撞座体形状的凹槽。所述防撞座体设置有至少一个张紧轮。所述滚轮为橡胶滚轮。
图1为密闭式防撞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防撞杆座体和防撞座体示意图;图3为密闭式防撞杆装置安装到车体上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凹槽;2防撞杆座体;3滑轮带;4防撞座体;5轴;6滚轮;7张紧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闭式防撞杆装置,包括防撞座体4,固定在汽车车体上,可以配合车体的形状固定在车体的前后左右任意一侧或其中多侧的组合(如图3所示);多个滚轮6,滚轮6可以为橡胶滚轮或其它材料制成的滚轮,每个滚轮6的中心穿设有轴5,通过所述轴5将所述多个滚轮6可旋转的固定排列在所述防撞座体4上;滑轮带3,以履带的方式贴合围绕设置在所述多个滚轮6周围,随滚轮6的旋转而绕着多个滚轮6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防撞座体4设置成凹槽形状,其横截面如图2所示,多个滚轮6通过轴5设置在凹槽形状的防撞座体4中,排列成如图1所示的形状,同时滑轮带3以履带的方式贴合围绕设置在滚轮6周围;如图2所示,在汽车车体的防撞杆座体2上设置有对应于防撞座体4形状的凹槽1,防撞座体4连同滚轮6和滑轮带3即可相应的嵌入凹槽1中,而不会露出车体之外,同时,由于被滑轮带3包覆,因此,从外部也看不到滚轮6,形成密闭式防撞杆装置,使其外观美化,容易为汽车制造者和使用者接受。
当本实用新型的密闭式防撞杆装置设置在车体前、后侧的时候,因要配合车体的形状,因此,防撞座体4可能为弧形,这种情况下,为了使滑轮带3仍然能够贴合在滚轮6周围,可以在弧形处设置至少一个张紧轮7,如图1所示,使得滑轮带3贴合滚轮6,而有利于滑轮带3的转动。
当发生碰撞时,碰撞物撞上车体,会接触本实用新型的密闭式防撞杆装置,此时会首先接触到滑轮带3,由于滑轮带3贴合滚轮6,并沿多个滚轮6履带式的转动,因此,会带动碰撞物移动,从而使其向旁边滑出,同时使得碰撞产生的撞击力也向一边滑开变向,从而可以有效的保护车体和乘客。
权利要求1.一种密闭式防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座体,固定在汽车车体上;多个滚轮,每个滚轮的中心穿设有轴,通过所述轴将所述多个滚轮可旋转的固定排列在所述防撞座体上;滑轮带,以履带的方式贴合围绕设置在所述多个滚轮周围,随滚轮的旋转而绕着多个滚轮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式防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座体配合车体的形状固定在车体的前后左右任意一侧或其中多侧的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式防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座体设置成凹槽形状,所述多个滚轮通过轴设置在凹槽形状的防撞座体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闭式防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汽车车体的防撞杆座体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防撞座体形状的凹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式防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座体设置有至少一个张紧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式防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为橡胶滚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闭式防撞杆装置,包括防撞座体,固定在汽车车体上;多个滚轮,每个滚轮的中心穿设有轴,通过所述轴将所述多个滚轮可旋转的固定排列在所述防撞座体上;滑轮带,以履带的方式贴合围绕设置在所述多个滚轮周围,随滚轮的旋转而绕着多个滚轮转动。其设计在车壁前后左右里面,滑轮带遭到碰撞时,四周围扭力集中再滑出,以保护车体及乘客。
文档编号B60R19/16GK2895159SQ200620001358
公开日2007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5日
发明者魏永彬 申请人:魏永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