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汽车动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都安装有一台燃油发动机,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减速或刹车时, 发动机仍然输出动力,因此这部分动力被白白浪费掉,在当今世界能源曰益 紧张的情况下,在建设集约型社会的今天,如何利用好这部分能源以避免浪 费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充分 利用发动机动力、节约能源的汽车动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发动机、离合器、变 速箱、驱动轴、从动轴、蓄电池,所述发动机、所述离合器、所述变速箱、 所述驱动轴依次连接构成传动机构,所述汽车动力装置还包括电机,所述电 机与所述驱动轴或所述从动轴相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控制电路与所述蓄电池 相连接组成充放电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 驱动轴或所述从动轴相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控制电路与所述蓄电池相连接组 成充放电电路,在汽车启动及低速前行的过程中,所述发动机可以不运转, 依靠所述蓄电池通过所述控制电路向所述电机供电,使所述电机主动运转向 与其相连接的所述驱动轴或所述从动轴提供动力,使汽车启动并加速;当汽
车运行到一定速度时,启动所述发动机并提供动力给所述驱动轴,此时所述 驱动轴或所述从动轴带动所述电机使所述电机被动运转,并通过所述控制电 路向所述蓄电池充电;若所述发动机动力不足时,仍然可以通过所述电机向 所述驱动轴或所述从动轴提供动力,使得汽车具有双重动力,此时动力增强,有利于爬坡等路段行驶;当汽车减速或刹车时,所述离合器使所述发动机脱 离传动机构,不再向所述驱动轴提供动力,此时所述电机被动运转,并通过 所述控制电路向所述蓄电池充电,因此将减速及刹车的动能一部分转换成电 能储存起来,可见,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发动机的动能,不仅使得汽车动 力充沛,而且节约燃油,避免了燃料的浪费,节约能源,而且,本实用新型 可在现有动力装置的基础上改装,故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发动机动力、节约 能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发动机l、离合器2、变速箱3、驱动轴4、 从动轴5、蓄电池6、电机8,所述发动机l、所述离合器2、所述变速箱3、 所述驱动轴4依次连接构成传动机构,所述电机8与所述从动轴5相连接, 这种连接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决定是直接连接还是减速连接,当然所述电机 8也可以与所述驱动轴4相连接,所述电机8通过控制电路7与所述蓄电池6 相连接组成充放电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不同运转状态如下在汽车启动及低速前行的过程中,所 述发动机1可以不运转,依靠所述蓄电池6通过所述控制电路7向所述电机 8供电,使所述电机8主动运转向与其相连接的所述从动轴5提供动力,使汽车启动并加速;当汽车运行到一定速度时,启动所述发动机8并提供动力给所述驱动轴4,此时所述从动轴5带动所述电机8使所述电机8被动运转, 并通过所述控制电路7向所述蓄电池6充电;若所述发动机1动力不足时, 仍然可以通过所述电机8向所述从动轴5提供动力,使得汽车具有双重动力, 此时动力增强,有利于爬坡等路段行驶;当汽车减速或刹车时,所述离合器 2使所述发动机1脱离传动机构,不再向所述驱动轴4提供动力,此时所述 电机8被动运转,并通过所述控制电路7向所述蓄电池6充电,因此将减速 及刹车的动能一部分转换成电能储存起来,可见,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发 动机的动能,不仅使得汽车动力充沛,而且节约燃油,避免了燃料的浪费, 节约能源,而且,本实用新型可在现有动力装置的基础上改装。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动力领域。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动力装置,包括发动机(1)、离合器(2)、变速箱(3)、驱动轴(4)、从动轴(5)、蓄电池(6),所述发动机(1)、所述离合器(2)、所述变速箱(3)、所述驱动轴(4)依次连接构成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动力装置还包括电机(8),所述电机(8)与所述驱动轴(4)或所述从动轴(5)相连接,所述电机(8)通过控制电路(7)与所述蓄电池(6)相连接组成充放电电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动力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充分利用发动机动力、节约能源的汽车动力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发动机(1)、离合器(2)、变速箱(3)、驱动轴(4)、从动轴(5)、蓄电池(6),所述发动机(1)、所述离合器(2)、所述变速箱(3)、所述驱动轴(4)依次连接构成传动机构,所述汽车动力装置还包括电机(8),所述电机(8)与所述驱动轴(4)或所述从动轴(5)相连接,所述电机(8)通过控制电路(7)与所述蓄电池(6)相连接组成充放电电路。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动力领域。
文档编号B60K6/48GK201073922SQ20072005459
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5日
发明者黄永康 申请人:黄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