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窗板撑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4708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天窗板撑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窗板撑杆,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天 窗板撑杆。
背景技术
天窗板撑杆是车辆天窗中的关键部件,用于支撑天窗玻璃并控制天窗玻 璃的移动轨迹。该天窗板撑杆通常具有凸轮曲线槽,在天窗板撑杆的旋转过 程中,与天窗玻璃连接的销轴在该凸轮曲线槽中滑动,从而通过该凸轮曲线 槽来控制天窗玻璃的移动轨迹,以将天窗板开启或关闭。同时还通过天窗板 撑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运动来控制天窗的锁紧杠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运动。如图1至3所示,天窗板撑杆的凸轮曲线槽可分为通孔型凸轮曲线槽和 沉孔型凸轮曲线槽。这两种凸轮曲线槽都通过将注塑材料直接注塑到本体1 的基槽2上形成注塑层5而形成。所述注塑层5可以减少所述天窗板撑杆在 工作过程中因与所述销轴摩擦而产生的噪音,还可以增强所述凸轮曲线槽的 接触弹性和耐磨性。如图1和图2所示,应用通孔型凸轮曲线槽的天窗板撑杆通常包括本体 1和注塑层5,所述本体1上具有通孔型基槽2,所述注塑层5覆盖在所述本 体1两侧的所述基槽2的周缘及其周围,从而在天窗板撑杆的旋转过程中, 与天窗玻璃连接的销轴11穿过该通孔型凸轮曲线槽并在其中滑动。如图3所示,应用沉孔型凸轮曲线槽的天窗板撑杆通常包括本体1和注 塑层5,所述本体1的一侧具有沉孔型基槽2,所述注塑层5至少覆盖所述 基槽2的内部侧面及其周围,从而在天窗板撑杆的旋转过程中,与天窗玻璃连接的销轴11在该沉孔型凸轮曲线槽中滑动,在该天窗板撑杆的一侧通常 还具有限位板10,以防止所述销轴11从该沉孔型凸轮曲线槽中脱出。上述两种天窗板撑杆往往具有注塑层5依附性差、易脱落,注塑层5厚 度不均等缺点。 一方面,直接在本体1上注塑形成注塑层5,由于注塑层5 的厚度偏薄且延伸出的面积较大,因此注塑层5易与本体1脱开,在多次受 到磨擦后易脱落。另一方面,由于注塑层5在本体1上的依附性较差,注塑 材料会向凸轮曲线槽的中心线方向(如图2所示的A向)收縮,且收縮尺寸 不同,造成注塑层5的厚度不均匀。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天窗板撑杆的凸轮曲线槽的注 塑层5依附性差、易脱落和厚度不均的问题,提供一种天窗板撑杆,所述天 窗板撑杆的凸轮曲线槽的注塑层5依附性好、不易脱落且厚度均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窗板撑杆包括本体1和注塑层5,所述本体1包括 基槽2,所述基槽2为通孔型基槽或沉孔型基槽;所述注塑层5覆盖所述本 体1两侧的所述通孔型基槽的周缘及其周围;或者所述注塑层5至少覆盖所 述沉孔型基槽的内部侧面及其周围,其中,在所述基槽2的周围具有多个孔 9,至少本体1一侧的注塑层5覆盖所述孔9,并延伸至所述孔9内。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窗板撑杆,至少本体1一侧的注塑层5覆盖所 述孔9,并延伸至所述孔9内,从而该注塑层5既不易脱落,也能使该注塑 层5受到反凸轮曲线槽中心线方向(如图5所示的B向)的拉应力,从而减 小注塑层5向凸轮曲线槽中心线方向(如图2所示的A向)收縮的趋势,以 保证注塑层5厚度较均匀。


图1是现有技术的应用通孔型凸轮曲线槽的天窗板撑杆的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应用通孔型凸轮曲线槽的天窗板撑杆及与其配合的锁紧杠杆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的应用沉孔型凸轮曲线槽的天窗板撑杆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通孔型凸轮曲线槽的天窗板撑杆的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通孔型凸轮曲线槽的天窗板撑杆及与其配 合的锁紧杠杆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通孔型凸轮曲线槽的天窗板撑杆的侧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供的天窗板撑杆的镶块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供的应用沉孔型凸轮曲线槽的天窗板撑杆的本体的结 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供的应用沉孔型凸轮曲线槽的天窗板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4至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窗板撑杆包括本体1和注塑层5, 所述本体1包括基槽2,所述基槽2为通孔型基槽或沉孔型基槽;所述注塑 层5覆盖所述本体1两侧的所述通孔型基槽的周缘及其周围;或者所述注塑 层5至少覆盖所述沉孔型基槽的内部侧面及其周围,其中,在所述基槽2的 周围具有多个孔9,至少本体1 一侧的注塑层5覆盖所述孔9,并延伸至所述孔9内。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窗板撑杆,至少本体1一侧的注塑层5覆盖所 述孔9,并延伸至所述孔9内,从而该注塑层5既不易脱落,也能使该注塑 层5受到反凸轮曲线槽中心线方向(如图5所示的B向)的拉应力,从而减 小注塑层5向凸轮曲线槽中心线方向(如图2所示的A向)收縮的趋势,以 保证注塑层5厚度较均匀。所述孔9可以是通孔,也可以是沉孔,优选为通孔,可以增强注塑层5 厚度的均匀性以及在本体1上的粘附性;对于本体1较厚的天窗板撑杆,所 述孔9为一定深度的沉孔,也可以达到使注塑层5不易脱离、厚度较均匀的 效果。对于应用沉孔型凸轮曲线槽的天窗板撑杆,优选情况下,如图8和图9 所示,所述孔9为通孔,所述基槽2为沉孔型基槽,所述注塑层5覆盖所述 孔9,并经所述孔9延伸至所述本体1的另一侧。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强所述 注塑层5在本体1上的粘附性,还可以使该注塑层5受到更大的反凸轮曲线 槽中心线方向的拉应力,从而使应用沉孔型凸轮曲线槽的天窗板撑杆上的注 塑层5更不易脱落,厚度更均匀。对于应用通孔型凸轮曲线槽的天窗板撑,优选情况下,如图4至6所示, 所述孔9为通孔,所述基槽2为通孔型基槽,位于所述本体1两侧部分的所 述注塑层5覆盖所述孔9且经所述孔9连成一体。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强所述 注塑层5在本体1上的粘附性,还可以使该注塑层5受到更大的反凸轮曲线 槽中心线方向的拉应力,从而使应用通孔型凸轮曲线槽的天窗板撑杆上的注 塑层5更不易脱落,厚度更均匀。优选情况下,如图4和图5所示,在所述本体1的空间受限部位101上 具有注塑连接层501,所述注塑连接层501包在所述空间受限部位101的外 周,并与所述注塑层5接合。所述空间受限部位101是指所述基槽2外周与所述本体1外周之间的距离小于4mm-6mm的部位。在空间受限部位101, 不宜进行打孔,且形成的注塑层5较窄,从而所述注塑层5受多次摩擦后容 易脱落,且注塑材料会向凸轮曲线槽的中心线方向收縮,从而注塑层5厚度 偏差较大。在所述空间受限部位101的外周包上所述注塑连接层501,并与 所述注塑层5接合,使得所述注塑连接层501与所述本体1两侧的所述注塑 层5形成一体,可以进一步增加所述注塑层5的依附性,而且可以减小所述 注塑材料向凸轮曲线槽的中心线方向收縮的倾向,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 注塑层5的均匀性。可以根据天窗板撑杆的具有需要设计所述孔9的大小和分布情况,优选 情况下,所述多个孔9在所述本体1上均匀分布,所述孔9的直径为 2.5mm画3.5mm,孑U巨为6mm-8mm。天窗板撑杆围绕旋转轴3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运动时,锁紧杠杆8在弹 簧力的作用下,相应的围绕旋转轴7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运动,此时会发生 本体1上的接触面4和锁紧杠杆8上的弧面6产生磨擦。受成本及成型工艺 等多方面的影响,锁紧杠杆8—般采用不耐磨的铝合金压铸成型,接触面4 和弧面6多次磨擦后,易造成弧面6被磨损过大,最终致使锁紧杠杆8失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窗板撑杆,优选情况下,如图2、图4-7所示,所 述本体1的接触面4上具有槽401,在所述槽401上具有镶块402,所述镶 块402包住所述槽401 ,并延伸至所述槽401的周缘。从而在锁紧杠杆8与 所述镶块402磨擦时,锁紧杠杆8不易磨损。所述槽401可以采用任何形状的槽,如矩形、多边形等,优选情况下, 所述槽401为燕尾槽。此结构使得所述镶块402在所述本体1上固定牢固, 不易脱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窗板撑杆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制造,该方法包括获得 具有基槽2的本体1,所述基槽2为通孔型基槽或沉孔型基槽;在所述本体1两侧的所述通孔型基槽的周缘及其周围形成注塑层5;在沉孔型基槽的至 少内部侧面及其周围形成注塑层5,其中,在形成所述注塑层5前,还在所述基槽2的周围形成多个孔9,在形成注塑层5时,使至少本体1 一侧的注 塑层5覆盖所述孔9,并延伸至所述孔9内。所述本体1可以由金属制成,所述具有基槽2的本体1可以通过商购直 接获得,也可以通过在金属材料上冲压形成。所述孔9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 的方法形成,例如冲压形成。所述注塑层5可以通过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注塑 材料在所述本体1上注塑而成,所述注塑材料例如POM (聚甲醛),该注塑 工艺为本领域公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优选情况下,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本体1的空间受限部位101上形成注 塑连接层501,所述注塑连接层501包在所述空间受限部位101的外周,并 与所述注塑层5接合。所述注塑连接层501可以与上述注塑层5同时形成, 也可以在形成所述注塑层5之后再形成。优选情况下,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本体l的接触面4上形成槽401,在 所述槽401上形成镶块402,所述镶块402包住所述槽401,并延伸至所述 槽401的周缘。所述槽401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方法形成,例如冲压形成, 所述镶块402可以采用耐磨材料制成,例如塑料等。
权利要求1. 一种天窗板撑杆,该天窗板撑杆包括本体(1)和注塑层(5),所述本体(1)包括基槽(2),所述基槽(2)为通孔型基槽或沉孔型基槽;所述注塑层(5)覆盖所述本体(1)两侧的所述通孔型基槽的周缘及其周围;或者所述注塑层(5)至少覆盖所述沉孔型基槽的内部侧面及其周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槽(2)的周围具有多个孔(9),至少本体(1)一侧的注塑层(5)覆盖所述孔(9),并延伸至所述孔(9)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板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孔(9)为通 孔,所述基槽(2)为沉孔型基槽,所述注塑层(5)覆盖所述孔(9),并经 所述孔(9)延伸至所述本体(1)的另一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板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孔(9)为通 孔,所述基槽(2)为通孔型基槽,位于所述本体(1)两侧部分的所述注塑 层(5)覆盖所述孔(9)且经所述孔(9)连成一体。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窗板撑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1) 的空间受限部位(101)上具有注塑连接层(501),所述注塑连接层(501) 包在所述空间受限部位(101)的外周,并与所述注塑层(5)接合。
5.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窗板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 多个孔(9)在所述本体(1)上均匀分布,所述孔(9)的直径为2.5mm-3.5mm, 孑L足巨为6mm-8mm。
6.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窗板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 本体(1 )的接触面(4)上具有槽(401 ),在所述槽(401 )上具有镶块(402),所述镶块(402)包住所述槽(401),并延伸至所述槽(401)的周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窗板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槽(401)为 燕尾槽。
专利摘要一种天窗板撑杆,该天窗板撑杆包括本体(1)和注塑层(5),所述本体(1)包括基槽(2),所述基槽(2)为通孔型基槽或沉孔型基槽;所述注塑层(5)覆盖所述本体(1)两侧的所述通孔型基槽的周缘及其周围;或者所述注塑层(5)至少覆盖所述沉孔型基槽的内部侧面及其周围,其中,在所述基槽(2)的周围具有多个孔(9),至少本体(1)一侧的注塑层(5)覆盖所述孔(9),并延伸至所述孔(9)内。所述注塑层(5)延伸至所述孔(9)内,从而既不易脱落,也能使所述注塑层(5)受到反凸轮曲线槽中心线方向的拉应力,从而减小注塑层(5)向凸轮曲线槽中心线方向收缩的趋势,以保证注塑层(5)厚度较均匀。
文档编号B60J7/057GK201089351SQ200720128899
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3日
发明者虎 满, 华 郑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