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蓄电装置以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装置以及汽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将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与其他的驱动源(例如内燃机、燃料 电池等)组合而成的所谓混合动力汽车得到实用化。并且,正在研究将电 动机用作驱动源的电动汽车。在这样的汽车中,搭载有用于向电动机供应 作为能量的电力的蓄电装置。蓄电装置包括用于储存电力的蓄电机器。作 为蓄电机器,例如可以配置有能够反复充放电的二次电池或电容器等。
作为二次电池,可以使用镍一镉电池、镍一氢电池或者锂离子电池 等。二次电池例如可以通过层积电池组而构成。二次电池在被容纳在电池 壳中的状态下被安装在汽车上。
在蓄电装置中,内部的蓄电机器发热,其温度会上升。例如, 一旦二 次电池变为高温,则发电效率会下降,因此从外部向容纳二次电池的壳中 导入冷却风来冷却二次电池。在蓄电装置上安装有风扇、通道等送风设 备,以控制蓄电机器的温度,所述送风设备用于向蓄电装置的内部导入冷 却风或暖风。
近年来,正在研究将蓄电装置配置在车厢的内部而不是车厢的外部。
由于将蓄电装置配置在车厢的内部,因此例如具有能够增大配置有蓄电装 置的行李箱等优点。
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4 — 345447号公报公开了以下的高压电子部件 的车载构造,即在被形成在地板面板的车宽方向中央,沿车辆前后方向 延伸的中央通道上,即在并列设置在车宽方向的座椅之间,配置有作为高 压电子部件的蓄电池箱。
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5_ 1655号公报公开了将高压电气产品壳配置在车身地板上的构造,即在并列设置于车宽方向的驾驶席与副驾驶席之间 配置有高压电气产品壳的高压电气产品壳的配置构造。
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1—354039号公报公开了以下的车辆用电源装
置,即间隔着座椅下封盖板将电池组设置在与车厢相邻的位置处,从设
置在座椅下封盖板上的狭缝导入用于冷却该电池组的空气。
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4_237803号公报公开了以下的车辆用蓄电池 的安装构造,即在安装有第一蓄电池组和使用环境的温度条件比第一蓄 电池组苛刻的第二蓄电池组的车辆中,第一蓄电池组被载置在发动机舱 内,第二蓄电池组被载置在车辆的搭乘者中的除驾驶者以外的人就坐的座 椅的下方,将蓄电池单元之间作为冷却通路使空气从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 侧向外侧流通。
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5_7915号公报公开了以下的蓄电池组的冷却 构造,S卩地板板材在高度方向上保持预定的间隔而被设置在地板面板 上,形成车厢内侧的地板表面,在该地板板材的下表面具有被设置在垂直 于下表面的方向上的、将来自蓄电池组的冷却风导向车辆的左右方向的第 一肋、第二肋以及第三肋。
正在研究在将蓄电装置配置在车厢的内部的情况下使用车厢的空气来 冷却蓄电装置或者将冷却后的空气排到车厢内。
在蓄电装置上配置有用于进行电路的接通或关断的继电器或逆变器等 电气设备。这些电气设备会产生由脉动电流等引起的噪声。并且,用于输 送冷却空气的风扇也会产生伴随着驱动的噪声。
当将蓄电装置配置在车厢的内部时,存在车厢内的乘客能够听见电气 设备的噪声和风扇的噪声的问题。g卩,存在这些噪声主要从蓄电装置的空
气的进气口或排气口向车厢放出,乘客能够听见的问题。 专利文献l: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8 —619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车厢内的噪声的蓄电装置。
本发明的蓄电装置是被配置在车厢内的蓄电装置,并包括用于储存电力的蓄电机器。包括用于冷却上述蓄电机器的空气在其中流动的通道。上 述通道被形成为沿一个方向延伸。上述通道具有开口部,该开口部被形成 在上述一个方向的端部,并且被配置在上述车厢的内部。上述开口部被形 成为空气在与上述一个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流动。
在上述发明中,优选的是,包括配置在上述通道的内部的流路板。上 述流路板被形成为沿上述一个方向延伸。
在上述发明中,优选的是,上述开口部包括进气口或排气口。上述通 道包括进气通道或排气通道。
在上述发明中,优选的是,包括用于吸收噪声的吸音材料。上述开口 部被形成在上述通道的与上述一个方向大致平行的壁面上。上述吸音材料 被配置在上述通道的上述一个方向上的端面上。
在上述发明中,优选的是,包括用于反射噪声的反射部件。上述反射 部件被配置在上述开口部上。上述反射部件被形成为板状。上述反射部件 被配置成面积为最大的面积最大面相对于上述一个方向倾斜。
在上述发明中,优选的是,上述蓄电机器包括多个蓄电单元。在上述 蓄电机器中,多个上述蓄电单元在上述一个方向上被层积。
本发明的汽车包括上述的蓄电装置。在上述发明中,优选的是,包括 配置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的多个座椅。上述蓄电装置被配置在多个上述座 椅之间。上述通道被形成为沿上述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
在上述发明中,优选的是,包括配置在上述车厢的内部的地板部件。 上述通道被形成为沿上述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上述开口部被形成为朝向 垂直方向的下侧。上述开口部被形成为与上述地板部件相对。
在上述发明中,优选的是,包括从上述通道的上述开口部沿上述垂直 方向延伸的延伸通道。上述延伸通道被形成为其顶端部延伸到上述座椅的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抑制车厢内的噪声的蓄电装置。 另外,也可以将上述构成中的两个以上的构成恰当组合。
图l表示实施方式一中的车厢的简要立体图2是实施方式一中的第一蓄电装置的简要立体图3是实施方式一中的第一蓄电装置的排气通道的部分的简要立体
图4表示实施方式一中的中央控制盒的简要截面图5表示实施方式一中的蓄电装置的进气通道的部分的第一简要截面
图6表示实施方式一中的蓄电装置的进气通道的部分的第二简要截面
图7是作为比较例的中央控制盒的简要截面图; 图8是作为比较例的车厢的简要截面图9是作为比较例的车厢的简要平面图IO是实施方式一中的车厢的简要平面图11是实施方式一中的第二蓄电装置的进气通道的进气口的放大简 要截面图12是实施方式一中的第三蓄电装置的进气通道的部分的简要截面
图13是说明实施方式一中的另一个蓄电机器的层积方向的第一简要 立体图14是说明实施方式一中的其他的蓄电机器的层积方向的第一简要 立体图15是说明实施方式一中的其他的蓄电机器的层积方向的第二简要 立体图16是实施方式二中的第一蓄电装置的进气通道的部分的第一简要 截面图17是实施方式二中的第一蓄电装置的进气通道的部分的第二简要 截面图18是实施方式二中的第二蓄电装置的进气通道的进气口的放大简 要截面图;图19是实施方式三中的第一蓄电装置的进气通道的部分的简要截面
图20是实施方式三中的第二蓄电装置的进气通道的进气口的放大简 要截面图21是实施方式四中的蓄电装置的进气通道的部分的简要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方式一)
参照图1至图15来说明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中的蓄电装置。本 实施方式中的蓄电装置被安装在作为车辆的汽车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蓄 电装置的主要部分被配置在驾驶席与副驾驶席之间的中央控制盒的内部。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车厢的简要立体图。图l是车厢中前侧的端 部的立体图。箭头230所示的方向是车身的前后方向。在车厢的前方配置 有仪表盘31。在车厢的前方配置有作为座椅的驾驶席11和副驾驶席12。 驾驶席ll和副驾驶席12是多列中的最前列的座椅。在驾驶席11的前侧配 置有方向盘32。
驾驶席ll和副驾驶席12分别经由座脚150、 160被固定在地板面板1 上。在地板面板1的表面配置有地毯10。座脚150、 160被覆盖在地毯10 上。在驾驶席11的侧面和副驾驶席12的侧面配置有防擦板2、 3。
在驾驶席ll与副驾驶席12之间配置有中央控制盒21,该中央控制盒 21形成为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中央控制盒21包括外壳22。在外壳22 的侧面的后部形成有空气摄入口 22a,该空气摄入口 22a用于将车厢的空 气摄入到外壳22的内部。空气如箭头210所示,被从空气摄入口22a摄入 到中央控制盒21的内部。
图2表示配置在中央控制盒的内部的第一蓄电装置的简要立体图。本 实施方式中的蓄电装置包括作为蓄电组的第一蓄电池组40。并且,本实施 方式中的蓄电装置包括作为蓄电组的第二蓄电池组50。第二蓄电池组50 被配置在第一蓄电池组40的上侧。在第二蓄电池组50的上侧配置有接线 箱60。接线箱60通过导线130与配置在第一座椅下排气通道92上的DCDC变换器110电连接。
在第一蓄电池组40的前侧配置有第一冷却扇单元70。在第一冷却扇 单元70上连接有第一排气通道90。第一排气通道90包括第一座椅下排气 通道92和后述的第一中央排气通道91。第一座椅下排气通道92被形成为 向驾驶席侧延伸。第一座椅下排气通道92被形成为向车身的宽度方向延 伸。
在第二蓄电池组50的前侧配置有第二冷却扇单元80。在第二冷却扇 单元80上连接有第二排气通道100。第二排气通道IOO包括第二中央排气 通道101和第二座椅下排气通道102。第二座椅下排气通道102被形成为 向副驾驶席侧延伸。第二座椅下排气通道102被形成为向车身的宽度方向 延伸。
座脚150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空开预定的间隔被配置一对。各个座脚 150包括导轨151和圆弧形状脚部152。驾驶席11被载置在导轨151上。 驾驶席11被可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地支承。
座脚160具有与座脚150相同的构成。座脚160被配置一对。各个座 脚160包括导轨161和圆弧形状脚部162。副驾驶席12被载置在导轨161 上,并且被可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地支承。
第一座椅下排气通道92配置在被座脚150和地板面板1包围的空间 内。第一座椅下排气通道92的排气口被配置在驾驶席的下侧。在第一座 椅下排气通道92的排气路径上配置有作为电气设备的DCDC变换器 110。第二座椅下排气通道102配置在被座脚160和地板面板1包围的空间 内。第二座椅下排气通道102的排气口被配置在副驾驶席的下侧。
图3表示从蓄电装置中的蓄电池组排气的通道的简要立体图。参照图 2和图3,用于冷却第一蓄电池组40的冷却设备包括第一冷却扇单元70和 第一排气通道90。第一冷却扇单元70与第一蓄电池组40连接。来自第一 蓄电池组40的空气如箭头216所示,从空气摄入口 73流入。
第一排气通道90具有第一中央排气通道91。第一中央排气通道91被 形成为从第一冷却扇单元70的下侧向第一蓄电池组的下侧延伸。第一中 央排气通道91与第一座椅下排气通道92连接。配置在第一座椅下排气通道92的排气路径上的DCDC变换器110的 一部分被配置在第一座椅下排气通道92的内部。DCDC变换器110被流经 第一座椅下排气通道92的空气冷却。
第二蓄电池组50的冷却设备包括第二冷却扇单元80和第二排气通道 100。第二冷却扇单元80与第二蓄电池组50连接。来自第二蓄电池组50 的空气如箭头217所示从空气摄入口 83流入。
第二排气通道100具有第二中央排气通道101。第二中央排气通道 101被形成为从第二冷却扇单元80向第一蓄电池组40的下侧延伸。第二 中央排气通道101与第二座椅下排气通道102连接。
图4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中央控制盒的简要截面图。在外壳22的内 部配置有内壳23、第一蓄电池组40、第二蓄电池组50、第一冷却扇单元 70、第二冷却扇单元80、第一排气通道的一部分以及第二排气通道的一部 分。第一蓄电池组40和第二蓄电池组50在上下方向上并列配置。
参照图2和图4,第一蓄电池组40包括作为蓄电机器的蓄电池41。 第二蓄电池组50包括作为蓄电机器的蓄电池51。蓄电池41、 51可以采用 能够充放电的二次电池。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池41、 51的每个包括作为 蓄电单元的电池单元41a、 51a。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池41包括多个电池 单元41a。蓄电池51包括多个电池单元51a。各个电池单元41a、 51a被形 成为板状。电池单元41a、 51a的每个被层积成一列。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池 单元41a、 51a的层积方向是作为一个方向的车身的前后方向。在各个电池 单元41a、 51a之间形成有间隙。本实施方式中的层积方向表示排列有多个 蓄电单元的方向中的蓄电单元数多的方向。
图13至图15表示本发明中的层积方向的说明图。图13是平板状的蓄 电单元被层积多列的蓄电机器的简要立体图。图13所示的蓄电机器包括 两列的蓄电单元61。在箭头241所示的方向上配置有两个蓄电单元61, 在箭头240所示的方向上配置有三个以上的蓄电单元61。在本发明中,箭 头240所示的方向成为蓄电单元61的层积方向。
图14是圆筒状的蓄电单元被层积多列的蓄电机器的简要立体图。图 15是每个蓄电单元的放大简要立体图。参照图15,每个蓄电单元63包括多个圆筒型的电池要素62。通过多个电池要素62被串联配置,而构成蓄 电单元63。参照图14,蓄电单元63被配置成长度方向彼此相对。蓄电单 元63被配置成长度方向彼此近似平行。该蓄电机器包括配置成两列的蓄 电单元63。在箭头241所示的方向上配置有两个蓄电单元63,在箭头240 所示的方向上配置有三个以上的蓄电单元63。在本发明中,箭头240所示 的方向成为蓄电单元63的层积方向。
第一蓄电池组40包括蓄电池壳42。蓄电池壳42被形成为内部容纳蓄 电池41。蓄电池壳42在前后方向的后侧的表面上具有空气摄入口 43。空 气摄入口 43被形成在蓄电池壳42的上部。蓄电池壳42具有空气排出口 44,所述空气排出口 44被形成为能够使空气在第一冷却扇单元70中流 动。空气排出口 44被形成在前侧的表面的下部。
第二蓄电池组50具有与第一蓄电池组40相同的构成。第二蓄电池组 50包括蓄电池壳52,在蓄电池壳52的内部配置有蓄电池51。蓄电池壳 52在后侧的表面上具有空气摄入口 53。蓄电池壳52具有空气排出口 54, 所述空气排出口 54被形成为能够使空气在第二冷却扇单元80中流动。
第一冷却扇单元70包括扇壳72。第一冷却扇单元70具有作为鼓风机 的冷却扇71。冷却扇是从旋转扇的中央部在旋转轴方向上吸气并在垂直于 旋转轴的方向上排出空气的送风扇。冷却扇71被配置在扇壳72的内部。 冷却扇71被形成为通过旋转从蓄电池壳42吸引空气,并向第一中央排气 通道91排出空气。
扇壳72具有空气摄入口 73。空气摄入口 73与蓄电池壳42的空气排 出口 44连通。扇壳72具有空气排出口 74。空气排出口 74与第一中央排 气通道91连通。
第二冷却扇单元80具有与第一冷却扇单元70相同的构成。第二冷却 扇单元80包括冷却扇81和扇壳82。扇壳82具有空气摄入口 83。空气摄 入口 83与第二蓄电池组50的空气排出口 54连通。扇壳82具有空气排出 口 84。空气排出口 84与第二中央排气通道101连通。冷却扇81被形成为 从蓄电池壳52吸引空气并向第二中央排气通道101排放空气。
参照图4,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装置包括内壳23。内壳23被配置在外壳22的内侧。内壳23被形成为覆盖第一蓄电池组40的端面和第二蓄电 池组50的端面。内壳23被形成为将从外壳22的空气摄入口 22a摄入的空 气供应给各自的蓄电池组。
内壳23包括进气通道23a,该进气通道23a用于向第一蓄电池组40 和第二蓄电池组50输送空气。进气通道23a被形成为向作为一个方向的车 身的前后方向延伸。
图5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进气通道的部分的第一简要截面图。图5是 在水平方向截取时的简要截面图。图6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进气通道的部 分的第二简要截面图。图6是与图5中的VI—VI线相关的向视截面图。
参照图4至图6,本实施方式中的进气通道23a被形成为管状。进气 通道23a具有作为开口部的进气口 23b。进气口 23b被形成在与外壳22的 空气摄入口 22a相对应的位置处。进气口 23b被形成在进气通道23a的端 部。进气口 23b被形成在进气通道23a的壁面中的、与进气通道23a的延 伸方向大致平行的壁面上。进气口 23b如箭头210所示,被形成为空气在 与车身的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流动。进气口 23b被形成为空气向与进气 通道23a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流入。
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装置具有配置在进气通道23a的内部的流路板 33。流路板33被形成为平板状。流路板33被配置成面积最大面与垂直方 向大致平行。流路板33被配置成面积最大面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有多个流路板33。各个流路板33被配置成面 积最大面彼此大致平行。多个流路板33被配置成彼此空开大致相同的间 隔。
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装置包括吸音材料39。吸音材料39被配置在进 气通道23a的端面。吸音材料39被配置在进气通道23a的车身的前后方向 上的端面。吸音材料39被形成为板状。吸音材料39被配置成面积最大面 与进气通道23a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
参照图5,车厢内的空气如箭头210所示,通过外壳22的空气摄入口 22a和内壳23的进气口 23b,流入到进气通道23a。空气通过进气通道23a 供应给第一蓄电池组40和第二蓄电池组50。参照图4和图5,对于第一蓄电池组40的冷却,通过驱动冷却扇 71,如箭头211所示,空气通过空气摄入口 43流入到蓄电池壳42的内 部。如箭头213所示,空气通过电池单元41a之间的间隙,由此来冷却蓄 电池41。在本实施方式中,蓄电池41通过空气在垂直于层积方向的方向 上流动而被冷却。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池41通过流经电池单元41a的层积 方向的空气的一部分从上表面向下表面流动而被冷却。本实施方式中的蓄 电池41通过所谓的"下流型"的空气的流动而被冷却。
对蓄电池41冷却后的空气如箭头225所示流入到冷却扇71中。从冷 却扇71排放的空气如箭头216所示,被排放到第一中央排气通道91。
在用于冷却蓄电池的空气的流动中,不限于该方式,例如也可以被形 成为空气从蓄电池的下表面向上表面流动。蓄电装置也可以被形成为以所 谓的"上流型"的空气的流动来冷却蓄电机器。
参照图13,在配置有多列的平板状的蓄电单元61的蓄电机器中,例 如被形成为用于冷却的空气如箭头242所示以下流型流动即可。或者,也 可以被形成为如箭头243所示以上流型流动。
参照图14,在配置有多列的圆筒状的蓄电单元63的蓄电机器中,例 如被形成为用于冷却的空气如箭头242所示以下流型流动即可。或者,也 可以被形成为如箭头243所示以上流型流动。
参照图3,如箭头218所示,通过对第一蓄电池组冷却后的空气流经 第一座椅下排气通道92,来冷却DCDC变换器110。对DCDC变换器110 冷却后的空气如箭头221所示,被排放到地板面板与地毯之间。
参照图4,对于第二蓄电池组50的冷却,通过驱动冷却扇81,如箭 头212、 214所示,空气在蓄电池壳52的内部流动,来冷却蓄电池51。本 实施方式中的蓄电池51通过下流型的空气的流动而被冷却。对蓄电池51 冷却后的空气如箭头226所示流入到冷却扇81中后,如箭头215所示,被 排放到第二中央排气通道101。
参照图3,被排放到第二中央排气通道101的空气如箭头219所示, 流入到第二座椅下排气通道102中。通过第二座椅下排气通道102的空气 如箭头222所示,被排放到地板面板与地毯之间。这里,参照图7至图9,来说明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比较例的蓄电装 置。图7是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比较例的蓄电装置的简要截面图。作为比较 例的蓄电装置包括外壳24。比较例的蓄电装置不具有内壳,通过第一蓄电 池组40的端面和第二蓄电池组50的端面与外壳24的间隙,来形成吸入的 空气的流路。
外壳24具有空气摄入口 24a。空气摄入口 24a被配置在车身的前后方 向的后侧。空气摄入口 24a被配置在外壳24的下部。空气摄入口24a被配 置在外壳24的后侧的端面。在比较例的蓄电装置中,用于冷却第一蓄电 池组40和第二蓄电池组50的空气如箭头210所示被从空气摄入口 24a吸 引。空气流入到各个空气摄入口 43、 53中。
图8表示作为比较例的汽车的车厢的简要截面图。图9表示作为比较 例的汽车的车厢的简要平面图。作为比较例的蓄电装置被配置在作为最前 列的座椅的驾驶席与副驾驶席之间。
作为比较例的汽车除了驾驶席11和副驾驶席12以外还具有后部座椅 13。后部座椅13为第二列的座椅。后部座椅13被配置在中央控制盒的后
由于驱动蓄电装置,因此会产生由脉动电流等引起的高频的噪声。或 者,产生由驱动风扇引起的噪声。脉动电流例如由于驱动蓄电装置的继电 器或逆变器等而产生。作为噪声,例如可以产生10KHz左右的高频音。
参照图8和图9,噪声如箭头232所示通过空气摄入口 24a向后侧释 放。噪声如箭头220所示,直接到达就坐于后部座椅13的乘客170的耳 朵。因此,就坐于后部座椅13的乘客能够经常听见这样的噪声。
图10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汽车的车厢的简要平面图。本实施方式中 的蓄电装置在摄入空气的流路上具有进气通道23a。进气通道23a的进气 口 23b被形成为空气向车身的宽度方向流动。
参照图4、图5以及图10,噪声中由脉动电流等引起的高频的噪声指 向性高。在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中,进气通道23a被形成为向车身的前 后方向延伸,进气口 23b被形成为空气向与进气通道23a的延伸方向垂直 的方向流动。噪声如箭头231所示向进气通道23a的延伸方向行进并与进气通道23a的端面碰撞。因此,能够抑制噪声从进气口 23b泄漏。
本实施方式中的进气口 23b被形成为向车辆的宽度方向开口,因此噪 声如箭头233所示,向车身的宽度方向释放。结果,能够抑制噪声直线到 达后部座椅13。从而能够抑制就坐于后部座椅13的乘客听得见的噪声。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进气通道23a的内部配置有流路板33,从而形成 有各个空气的流路。噪声如箭头231所示,在由进气通道23a和流路板33 划分的流路的内部行进。噪声沿流路更可靠地朝向进气通道23a,因此能 够更有效地抑制噪声从进气口 23b泄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进气通道23a的端面配置有吸音材料39, 因此在空气的流路中行进的噪声与吸音材料39碰撞,被吸音材料39吸 收。这样,通过将吸音材料39配置在进气通道的端面,能够更有效地抑 制噪声。
图11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蓄电装置的进气口的部分的放大简要 截面图。第二蓄电装置在进气通道23a的进气口 23b配置有反射部件35。 本实施方式中的反射部件35被形成为平板状。反射部件35被配置成其面 积为最大的面积最大面相对于箭头230所示的车身的前后方向倾斜。
反射部件35被配置成从进气口 23b泄漏的噪声由表面反射并朝向车 身的前侧。或者,被配置成噪声由反射部件35的表面反射并返回到进气 通道23a的内部。
通过在进气口 23b配置用于反射噪声的反射部件35,如箭头234所 示,能够将从进气口 23b泄漏的噪声向车身的前侧反射或者返回到进气通 道23a的内部。结果,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噪声到达乘客。
当在进气口配置反射部件时,也可以将网眼状的部件配置成覆盖进气 口。例如,也可以配置丝网。通过该构成,能够防止由于夹持反射部件而 被固定的杯托(cup holder)或载置物等安装在反射部件上,从而能够防止 进气口的开口面积变小。
图12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三蓄电装置的进气通道的部分的简要截 面图。图12是在水平面上截取了蓄电装置时的简要截面图。本实施方式 中的第三蓄电装置在进气通道23a的进气口 23b上连接有延伸通道23c。本实施方式中的延伸通道23c被形成为向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这样,也 可以在通道的开口部上连接有延伸通道。
本实施方式中的延伸通道23c被形成为向副驾驶席12的后侧延伸。延
伸通道不限于此方式,也可以形成为延伸到任一个座椅的下侧。通过该构 成,能够将延伸通道的开口部配置在座椅的下侧,从延伸通道泄漏的噪声 能够更难以到达乘客。结果,能够进一步降低车厢内的噪声。
本实施方式中的流路板被形成为平板状,但是不限于该方式,也可以 形成为在与通道延伸的方向近似平行的方向上构成流路。例如,流路板也 可以形成为面积最大面成为曲面状。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反射部件被形成为平板状,但是不限于该方 式,可以采用任意形状的反射部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进气通道被形成为沿一个方向延伸,在进气 通道形成有进气口,但是不限于该方式,可以将本发明应用在排气通道 上。例如,也可以使排气通道形成为沿一个方向延伸,排气通道的排气口 形成为空气在与一个方向近似垂直的方向上流动。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装置被配置在多列的座椅中最前列的驾驶 席与副驾驶席之间,但是不限于该方式,可以配置在任意的位置。例如, 当座椅为三列时,也可以将蓄电装置配置在第二列的座椅之间。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减少噪声的通道被形成为沿车身的前后方 向延伸,但是不限于该方式,也可以被形成为沿任意的方向延伸。
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装置具有吸音材料,但是不限于该方式,也可以 不配置吸音材料。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吸音材料被配置在进气通道的延 伸方向的端面,但是不限于该方式,吸音材料可以配置在任意的部分。例 如,也可以在进气通道的整个内表面配置吸音材料。
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机器包括蓄电池。作为蓄电机器,不限于该方 式,只要是可以储存电力的设备即可。例如,蓄电机器也可以包括电容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蓄电装置具有两个蓄电池组,相对于各个蓄电池组 形成了冷却流路,但是不限于此,能够以任意的方式冷却蓄电机器。例如,也可以将多个蓄电池收存在一个蓄电池箱内。或者,也可以将从各个 蓄电池组排放出的空气统一为一个流路。 (实施方式二)
参照图16至图18来说明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二中的蓄电装置。图 16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装置的简要截面图。图16是以沿垂直方向延伸 的面截取时的简要截面图。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装置被配置在汽车上。
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装置包括外壳25。外壳25具有空气摄入口 25a。 空气摄入口 25a被配置成朝向下侧。空气摄入口 25a被形成为与作为地板 部件的地板面板l相对。
外壳25具有凹部25b。凹部25b被形成在外壳25的底部。凹部25b 被形成为凹向车身的前侧。空气摄入口 25a被形成在凹部25b。
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装置具有内壳26。内壳26被配置在外壳25的内 侧。内壳26具有进气通道26a。进气通道26a被形成为沿箭头230所示的 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
进气通道26a具有进气口 26b。进气口 26b被形成在与空气摄入口 25a 相对应的位置处。进气口 26b被形成为朝向下侧。进气口 26b被形成为如 箭头210所示空气在垂直于车身的前后方向的方向上流动。进气口 26b被 形成为与地板面板l相对。
图17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进气通道的部分的简要截面图。图17是与 图16中的XVII—XVII线有关的向视截面图。参照图16和图17,本实施 方式中的蓄电装置具有流路板33。流路板33被形成为平板状。本实施方 式中的流路板33被形成为面积最大面与水平方向大致平行。本实施方式 中的蓄电装置具有多个流路板33。多个流路板33被配置成面积最大面彼 此大致平行。
参照图16,噪声如箭头231所示在通过进气通道26a和流路板33形 成的流路中行进。高频的噪声的指向性高,因此在各个流路中直线行进, 与进气通道26a的端面碰撞。因此,能够抑制噪声从进气通道的进气口 26b泄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进气口 26b被形成为朝向下侧。因此,从进气口 26b泄漏的噪声向下侧行进,与地板面板l碰撞。因此,能够抑制从
进气口 26b泄漏的噪声直线到达乘客的耳朵,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抑制乘客
听得见的噪声。
图18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蓄电装置的进气口的部分的放大简要 截面图。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蓄电装置中,在进气通道26a的进气口 26b 配置有多个反射部件35。本实施方式中的反射部件35被形成为平板状。
反射部件35被配置成从进气口 26b泄漏的噪声通过由反射部件35的 表面反射而向下或朝向车身的前侧。或者,反射部件35被配置成噪声通 过由反射部件35的表面反射而返回到进气通道26a的内部。
各个反射部件35被配置成面积最大面相对于箭头230所示的车身的 前后方向倾斜。在进气通道26a的内部行进的噪声如箭头234所示由反射 部件35的表面反射,向下或朝向车身的前侧行进。因此,能够更有效地 抑制噪声到达乘客。
对于其他的构成、作用以及效果,与实施方式一相同,因此这里不重 复说明。
(实施方式三)
参照图19和图20,来说明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三中的蓄电装置。 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装置被形成为延伸的进气通道的进气口朝向上侧。
图19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蓄电装置的进气通道的部分的简要截面 图。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蓄电装置具有外壳27。外壳27具有空气摄入口 27a。空气摄入口 27a被形成为朝向上侧。
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装置具有内壳28。内壳28具有进气通道28a。进 气通道28a被形成为沿箭头230所示的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进气通道 28a在端部具有进气口 28b。进气口 28b被形成在与空气摄入口 27a相对应 的位置处。进气口 28b被形成为如箭头210所示空气在垂直于车身的前后 方向的方向上流动。
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装置具有流路板33。流路板33被形成为平板 状。流路板33被形成为面积最大面沿水平方向延伸。
图20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蓄电装置的进气通道的进气口的部分的放大简要截面图。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蓄电装置具有反射部件35。反射
部件35被形成为平板状。反射部件35被形成为如箭头234所示从进气口 28b泄漏的噪声向车身的前侧反射。或者,反射部件35被配置成从进气口 28b泄漏的噪声由面积最大面反射而返回到进气通道28a的内部。
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装置也能够抑制车厢内的噪声。对于其他的构 成、作用以及效果,与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因此这里不重复说明。 (实施方式四)
参照图21,来说明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四中的蓄电装置。在本实施 方式中,进气通道的形状和流路部件的形状与实施方式一不同。
图2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装置的进气通道的部分的简要截面图。 图21是在水平方向上截取蓄电装置时的简要截面图。本实施方式中的蓄 电装置具有内壳29。内壳29具有进气通道29a。进气通道29a具有进气口 29b。
本实施方式中的进气通道29a具有被形成为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部 29c。突出部29c被形成为从进气通道29a的壁面突出。突出部29c被形成 为板状。突出部29c被配置成面积最大面与垂直方向大致平行。
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装置具有流路板34。流路板34被形成为板状。 本实施方式中的流路板34具有突出部34a,该突出部34a向垂直于进气通 道29a的延伸方向的方向突出。突出部34a被形成为板状。突出部34a被 配置成面积最大面与垂直方向大致平行。
突出部29c和突出部34a被交替形成为沿进气通道29a的延伸方向互 不重合。本实施方式中的进气通道29a的内部流路被形成为迷宫状。
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装置被形成为进气通道29a中的各个空气的流路 成为曲线状,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指向性强的高频的噪声到达进气口 29b。
对于其他的构成、作用以及效果,与实施方式一至三中的任一方式相 同,因此这里不重复说明。
在上述各个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
另外,这次公开的上述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仅是例示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不是上述的说明而是通过权利要求来表示,并且包括与权利要求 均等的意义以及在范围内的全部的变更。
产业上的实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蓄电装置和汽车。
权利要求
1. 一种蓄电装置,被配置在车厢内,并包括蓄电机器,用于储存电力;以及通道,用于冷却所述蓄电机器的空气在该通道中流动;所述通道被形成为沿一个方向延伸,所述通道具有开口部,该开口部被形成在所述一个方向的端部,并且被配置在所述车厢的内部,所述开口部被形成为空气在与所述一个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流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包括配置在所述通道的内部的流路板, 所述流路板被形成为沿所述一个方向延伸。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所述开口部包括进气口或排气口 , 所述通道包括进气通道或排气通道。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包括用于吸收噪声的吸音材料,所述开口部被形成在所述通道的与所述一个方向大致平行的壁面上, 所述吸音材料被配置在所述通道的所述一个方向上的端面上。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包括用于反射噪声的反射部件, 所述反射部件被配置在所述开口部上, 所述反射部件被形成为板状,所述反射部件被配置成使得面积最大的面积最大面相对于所述一个方 向倾斜。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所述蓄电机器包括多个蓄电单元,在所述蓄电机器中,多个所述蓄电单元在所述一个方向上被层积。
7. —种汽车,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其中,包括配置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的多个座椅, 所述蓄电装置被配置在多个所述座椅彼此之间, 所述通道被形成为沿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其中, 包括配置在所述车厢的内部的地板部件, 所述通道被形成为沿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 所述开口部被形成为朝向竖直方向的下侧, 所述开口部被形成为与所述地板部件相对。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其中,包括从所述通道的所述开口部沿所述竖直方向延伸的延伸通道,所述 延伸通道被形成为其顶端部延伸到所述座椅的下侧。
全文摘要
一种蓄电装置,被配置在车厢内,并包括蓄电池组,用于储存电力;以及进气通道(23a),用于冷却蓄电组。进气通道(23a)被形成为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进气通道(23a)具有进气口(23b),该进气口(23b)被形成在车身的前后方向的端部,并且被配置在车厢的内部。进气(23b)被形成为空气在与车身的前后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流动。
文档编号B60K1/04GK101535074SQ20078004100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日
发明者小锻治纯, 河合宏和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