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座椅的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625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座椅的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缓冲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座椅的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公知座椅结构中,部分具有可单独调整椅背与椅座夹角的功能,例如本实
用新型人的台湾申请号第96213684号新型申请案「可变化角度的椅骨架结构」, 其揭示一座椅的靠背架与椅座的支撑片呈枢接关系,令该靠背架可转动枢摆而改 变靠背架与椅座之间的夹角。
美中不足之处在于,若该靠背架的重心与其枢接处的位置不同,则该靠背架 即会受重力作用而自发性地倾倒呈一不利于使用者乘坐的角度,且该靠背架支撑 人体背部的力量亦显不足,仍有待进一步改良。因此,有必要于靠背架与椅座之 间设置一具有支撑功效的缓冲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座椅且具有较佳支撑效果的缓 冲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座椅的缓冲装置,该缓冲装 置系设置于座椅的一第一部分与一可相对该第一部分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间枢
摆的第二部分之间,其中该缓冲装置包括
一延伸部,该延伸部自该第二部分适当处延伸,且于该延伸部上开设有一限 位滑槽;
一对应该延伸部设置的固定杆,该固定杆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第一 端穿设于一套接部中,该套接部固定于该第一部分上,于第一端及第二端之间则 径向延伸有一凸缘;
一栓件,固定于固定杆的第二端且其穿设于延伸部的限位滑槽内,令固定杆 第二端的行程限位于限位滑槽之内;以及
一弹性件,套设于固定杆的第一端与凸缘之间,该弹性件的一端抵顶于该凸 缘,其另端则抵顶于该套接部;
其中,该弹性件为随时抵撑该套接部及该固定杆的凸缘,令该固定杆支撑该延伸部,且第二部分未受外力作用时为承受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而复位至其第一 位置,而当第二部分受外力作用而往第二位置的方向枢摆时,该弹性件的形变量 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座椅的缓冲装置中,椅背 (第二部分)与椅座(第一部分)之间的夹角可依需求改变。此外,于椅座上端
更可依需求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关节部,令该座椅可呈现多关节枢摆状,更得通过 该缓冲装置的设置而令关节部随时往其第一位置枢摆复位;亦即,该关节部可随 时维持在一适合使用者乘坐的角度,同时提供较佳人体重量支撑效果,实已大幅 改善公知技艺不足之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该椅背位于其第一位置。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该椅背位于其第二位置。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该靠枕呈复位状。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部分侧视图,其中该靠枕呈向后枢摆状。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该些关节部呈复位状。
图6A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该些关节部呈向后枢摆状。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部分侧视图,其中该椅背呈复位状。
图7B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部分侧视图,其中该椅背呈向后枢摆状。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该靠枕呈复位状。
图8A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该靠枕呈向后枢摆状。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本体
11:椅座 1U:连结部 13:支撑部 20:椅背 21:枢轴
322:第二端 324:凸缘 33:套接部
331:补偿件
332:套接片 34:栓件22:框体35:弹性件
24:按摩套筒36:定位螺帽
25:连结部37:螺纹段
30:缓冲装置40:靠枕
31:延伸部41:枢轴
311限位滑槽50:缓冲装置
32:固定杆60:关节部
321第一端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考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该座椅包括一本体 10、 一椅背20及二缓冲装置30。
其中,该本体10包括一椅座11及一支撑部13。该本体10的椅座11向上延 伸有一对连结部lll,而该支撑部13则设置于椅座11下方,用以支撑本体10。此 外,亦可依使用者需求而设置一对扶手,该对扶手例如设置于椅座11相对两侧的 上方。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该对连结部111亦可作为扶手使用。
该椅背20包括一对枢轴21,而该对枢轴21则分别与连结部111的自由端枢 设,令该椅背20可相对该枢轴21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枢摆。在本实施例 中,该椅背20包括二框体22及多个横向设置于该二框体22之间的轴杆(未绘示), 于轴杆上套设有表面具凸粒的按摩套筒24,令这些按摩套筒24可相对该轴杆旋转, 而该枢轴21则设置于框体22之上。
在本实施例中,缓冲装置30则设置于本体10与椅背20之间,此时,该本体 10的椅座11为第一部分,而该椅背20则为第二部分。更明确地说,该二缓冲装 置30分别设置于椅背20的框体22及椅座11两侧之间。该缓冲装置30包括一延 伸部31、 一固定杆32、 一套接部33、 一栓件34以及一弹性件35。
其中,该延伸部31自该椅背20的框体22适当处向后延伸,例如自该框体22 近枢轴21处向后延伸,且延伸部31上并开设有一限位滑槽311。该固定杆32为 对应延伸部31设置,其包括一第一端321及一第二端322,其第一端321穿设于 该套接部33之中,而其第二端322则具有一穿孔(未绘示),于第一端321及第 二端322之间则径向延伸有一凸缘324。
此外,该套接部33固定于本体10上;在本实施例中,套接部33与椅座11 相固定,且该套接部33包括一补偿件331及二具有套接孔(未绘示)的套接片332,其中补偿件331的一部分与本体10的椅座11相固定,而套接片332则设置于补 偿件331适当处,且该套接片332的套接孔为用以供固定杆32的第一端321穿设。
该栓件34穿设于固定杆32的穿孔及延伸部31的限位滑槽311内,令固定杆 32第二端322的行程限位于限位滑槽311之内。再者,弹性件35套设于固定杆 32的第一端321与凸缘324之间;更明确地说,该弹性件35的一端抵顶于该凸缘 324,其另端则抵顶于该套接部33较接近凸缘324的套接片332。
如图3所示,该弹性件35随时抵撑该套接部33及该固定杆32的凸缘324, 由于该套接部33是与本体IO相固接,因此该固定杆32可支撑该延伸部31,且椅 背20未受外力作用时为承受弹性件35的弹性恢复力而复位至其第一位置。再来, 如图4所示,当该椅背20受外力作用,例如使用者的背部倚靠其上时,椅背20 会往第二位置方向枢摆,此时该弹性件35的形变量增加,而该栓件34可于延伸 部31的限位滑槽3U内滑移。
请参考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该座椅更包括一靠枕40,该靠 枕40同样包括有二枢轴41,用以与椅背20相连接,且于靠枕40与椅背20之间 设置有左右二缓冲装置50。此时,该椅背20即为第一部分,而该靠枕40则为第 二部分。其中,靠枕40与椅背20之间的缓冲装置50与前述缓冲装置30的构件、 原理相同,于此恕不赘述。而如图5A所不,当该靠枕40受外力作用时,其亦可 相对其枢轴41进行枢摆;而当靠枕40未受外力作用时,其亦会受缓冲装置50的 作ffl而复位。
请参考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该座椅亦可包括多个关节部60, 该些关节部60依序彼此枢接,且于相邻关节部60之间接设有左右二缓冲装置50。 其中,在两相邻关节部60中,位于上方的关节部皆可相对位于下方的关节部进行 枢摆,此时位于下方的关节部即为第一部分,而位于上方的关节部则为第二部分。 此外,位于最底端的关节部60与椅座11的连结部111相连接,且于该关节部60 与椅座11之间设置有左右二缓冲装置50;在此,该椅座11即定义为第一部分, 而该关节部60则为第二部分。如图6A所示,当该些关节部60受外力作用时会向 后枢摆;而当关节部60未受外力作用时,其亦会受缓冲装置50的作用而复位。
再来,请参考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该座椅的本体10仅包括 一椅座ll,而该连结部111则自椅座11后方向上延伸,且该椅背20的枢轴21与 该连结部111的自由端枢设。此时,该椅座11为第一部分,而该椅背20为第二部 分。在本实施例中,该连结部lll亦同时作为补偿件使用亦即,在该连结部lll 适当处设置有套接片332。此外,缓冲装置30的延伸部31 —端固接于椅背20适
7当处。是以,该椅背20于未受力时呈复位状态,而当该椅背20承受外力时,其 可压縮该弹性件35而改变与椅座11之间的夹角,以服贴于人体背面。再者,在 本实施例中,该座椅更包括一靠枕40,于靠枕40与椅背20之间则设有雷同缓冲 装置30的缓冲装置50,而供该靠枕40调整与椅背20之间的夹角。
请接着参考图7A及图7B。该缓冲装置30更包括二定位螺帽36,且固定杆 32适当处设有螺纹段37,令该二定位螺帽36螺设其上,供使用者选择性地调整 定位螺帽36的高度,其中限位螺帽36的径向长度大于套接孔的孔径,且其中一 限位螺帽36设置于二套接片332之间,借此限制限位螺帽36的行程,亦即限制 了椅背20相对椅座ll枢摆的角度;再者,另一限位螺帽36设置于靠近固定杆32 的第一端321处,可供限制椅背20的复位角度。
此外,如图8、图8A所示的第五实施例,其中,该靠枕40具有一枢轴41, 该枢轴41与一 自椅背20顶端延伸的连结部25相互枢接,是以该椅背20是为第 一部分,而该靠枕40则为第二部分,并且于靠枕40与椅背20之间亦设置有一缓 冲装置50,令靠枕40于未受力时可呈如图8所示的复位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中,这些套接部亦可固定于本体的其他部位,例如可设置在与 椅座呈固接状的扶手或支撑部端(若有),此外,亦可不另于作为第二部分使用的 椅背上设置一延伸杆,而直接在椅背上开设一限位滑槽,供该栓件穿设,亦可达 等同功效。再者,于固定杆的第一端可设有一防脱栓,该防脱栓的长度应大于该 套接孔的径向长度,借此避免该固定杆受弹性件的弹力作用而自套接部脱出的情 形。
此外,上述缓冲装置亦可为一液(气)压缸,该液(气)压缸的两端分别与 第一、第二部分枢接,令第二部分未受外力作用时为承受液(气)压缸的恢复力 而复位至其第一位置,而当第二部分受外力作用而往第二位置的方向枢摆时,该 液(气)压缸的形变量增加。
综合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座椅的缓冲装置中,椅背(第二部分)与椅 座(第一部分)之间的夹角可依需求改变。此外,于椅座上端更可依需求设置有 一个以上的关节部,令该座椅可呈现多关节枢摆状,更得通过该缓冲装置的设置 而令关节部随时往其第一位置枢摆复位;亦即,该关节部可随时维持在一适合使 用者乘坐的角度,同时提供较佳人体重量支撑效果,实已大幅改善公知技艺不足 之处,爰依本国专利法提起专利申请,鉴请钧局早日核予专利。
8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座椅的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设置于座椅的一第一部分与一可相对该第一部分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间枢摆的第二部分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延伸部,该延伸部是自该第二部分适当处延伸,且于该延伸部上开设有一限位滑槽;一对应该延伸部设置的固定杆,该固定杆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第一端穿设于一套接部中,该套接部固定于该第一部分上,于第一端及第二端之间则径向延伸有一凸缘;一栓件,固定于固定杆的第二端且其穿设于延伸部的限位滑槽内,令固定杆第二端的行程限位于限位滑槽之内;以及一弹性件,套设于固定杆的第一端与凸缘之间,该弹性件的一端抵顶于该凸缘,其另端则抵顶于该套接部;其中,该弹性件随时抵撑该套接部及该固定杆的凸缘,令该固定杆支撑该延伸部,且第二部分未受外力作用时为承受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而复位至其第一位置,而当第二部分受外力作用而往第二位置的方向枢摆时,该弹性件的形变量增加。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座椅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套接部包括一 补偿件与一具有套接孔的套接片,其中该补偿件的一部分与该第一部分相固定, 而该套接片则固设于该补偿件适当处并用以供弹性件远离凸缘的一端抵顶,且该 套接片的套接孔是用以供该固定杆的第一端穿设。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座椅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杆的第一端设有一防脱栓。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座椅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定位螺 帽,且该套接部包括一补偿件与二具有套接孔并呈上下并排状的套接片,其中该 补偿件的一部分与第一部分相固定,而该二套接片则固设于该补偿件适当处,其 中较靠近凸缘的套接片并用以供弹性件远离凸缘的一端抵顶;于该固定杆适当处 设有螺纹段,供该定位螺帽螺设其上,其中该限位螺帽的径向长度大于套接孔的 孔径,令该定位螺帽限位于该二套接片之间。
5. —种用于座椅的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设置于座椅的一第一部分与一可相对该第一部分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间枢摆的第二部分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应第二部分的一限位滑槽设置的固定杆,该固定杆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 二端,其第一端穿设于一套接部中,该套接部固定于该第一部分上,于第一端及第二端之间则径向延伸有一凸缘;一栓件,固定于固定杆的第二端且其穿设于第二部分的限位滑槽内,令固定 杆第二端的行程限位于限位滑槽之内;以及一弹性件,套设于固定杆的第一端与凸缘之间,该弹性件的一端抵顶于该凸 缘,其另端则抵顶于该套接部;其中,该弹性件随时抵撑该套接部及该固定杆的凸缘,令该固定杆支撑该第 二部分,且第二部分未受外力作用时是承受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而复位至其第一 位置,而当第二部分受外力作用而往第二位置的方向枢摆时,该弹性件的形变量增加。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座椅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套接部包括一 补偿件与一具有套接孔的套接片,其中该补偿件的一部分与该第一部分相固定, 而该套接片则设置于该补偿件适当处并用以供弹性件远离凸缘的一端抵顶,且该 套接片的套接孔是用以供该固定杆的第一端穿设。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座椅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杆的第一 端设有一防脱栓。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座椅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定位螺 帽,且该套接部包括一补偿件与二具有套接孔并呈上下并排状的套接片,其中该 补偿件的一部分与第一部分相固定,而该二套接片则固设于该补偿件适当处,其 中较靠近凸缘的套接片并用以供弹性件远离凸缘的一端抵顶;于该固定杆适当处 设有螺纹段,供该定位螺帽螺设其上,其中该限位螺帽的径向长度大于套接孔的 孔径,令该定位螺帽限位于该二套接片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座椅的缓冲装置,其设置于座椅的一第一部分与一可相对该第一部分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间枢摆的第二部分之间,其包括一对应第二部分的一限位滑槽设置的固定杆,该固定杆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第一端穿设于一套接部中,该套接部固定于该第一部分上,于第一端及第二端之间则径向延伸有一凸缘;一栓件,固定于固定杆的第二端且其穿设于延伸部的限位滑槽内,令固定杆第二端的行程限位于限位滑槽之内;以及一弹性件,套设于固定杆的第一端与凸缘之间,该弹性件的一端抵顶于该凸缘,其另端则抵顶于该套接部;该缓冲装置可令第二部分随时朝其第一位置方向枢摆复位,且第二部分位于其第二位置时,该缓冲装置的弹性件的形变量会增加。
文档编号B60N2/22GK201418555SQ20092010503
公开日2010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9日
发明者戴春长 申请人:戴春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