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机械变档轮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8107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车机械变档轮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动车机械变档轮毂
技术领域
电动车机械变档轮毂,属车轮动力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二轮、三轮电动车动力
传动技术领域。
( 二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使用的二轮电动自行车、二轮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等,由车架、蓄电
池、电机、控制器、充电器及其相关零部件组成,该类电动车使用的能源是可再生电能,无噪
声,零污染,使用成本最低廉,因而受到人们的欢迎,逐渐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骑行时由电
池供电,驾驶人员通过转把来调节控制器功率输出大小,以改变行驶速度。在平路行驶时控
制器输出功率大小基本能满足不同程度转速和扭力,但是如果遇上不同程度的坡度时,单
凭控制器控制电压、电流的大小来改变输出功率,根本无法满足坡度所需力矩,无法实现载
人爬坡目的,此时如加大控制器输出功率,必然增大电流,其扭力已到了极限,无法增大,会
使电机、控制器在强大电流冲击下迅速升温,如不及时停车很快就会烧毁控制器、电机,同
时蓄电池也会受到很大程度的损害导至縮短使用寿命。因而现有电动车都普遍存在一些共
同的致命缺点,如只能在平路行驶,不适应丘陵、山区等复杂地形,从而限制了使用的范围。
现有电动车还有它自身的缺点轮毂变速机构制造工艺难度大,结构复杂,零部件多,出故
障后维修麻烦,耗电量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以上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电动车用齿轮变 档、变速的轮毂,以使电动车不仅适合平路行驶,还能满足不同程度的上坡和载人上坡行 驶,适应丘陵、山区等复杂地形,还要解决电动车浪费电能和蓄电池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其 技术方案如下 它包括主轴、轮毂筒以及钢圈,轮毂筒两端分别安装左端盖和右端盖,主轴两端分 别安装在轮毂筒的两个端盖的中心轴承孔内,在轮毂筒内的主轴一端为电机,电机端部为 电机端盖,电机端盖与电机转子固连。其关键技术是主轴另一端所在的轮毂筒内是变速机 构,变速机构包括变速箱、动力输出总成以及档位控制总成,主轴另一端所在的轮毂筒构成 变速箱体,在变速箱体内壁固定安装第一支撑盘和第二支撑盘,主轴穿过两支撑盘的中心 孔,第一支撑盘开有径向凹孔,在两支撑盘之间分别安装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在第一转轴 和第二转轴的一端分别安装齿轮和齿轮相互啮合,在第一转轴的另一端部安装齿轮,在第 二转轴上安装齿轮。动力输出总成是在电机端盖上固定动力输出轴套,在动力输出轴套的 外表面安装单向轴承,在单向轴承上安装齿轮,构成单向齿轮,单向齿轮与第二转轴上的齿 轮啮合,在动力输出轴套的内表面安装外滑动套管位于主轴上,外滑动套管另一端的外表 面安装有带凸面的齿轮,凸面嵌入第一支撑盘的径向凹孔内,齿轮与第二转轴上的齿轮啮 合,在外滑动套管的内表面通过轴承安装内滑动套管位于主轴上。档位控制总成是在主轴 右端内部开有轴孔,轴孔内依次装入拉动紧固件、弹簧和行程调整空心螺钉,行程调整空心 螺钉的中心孔内安装拉线导向管,拉线穿过拉线导向管、行程调整空心螺钉、弹簧至拉动紧 固件固定,拉动紧固件通过连接螺栓连接,连接螺栓位于内滑动套管上,在主轴上安装单向齿轮,单向齿轮与第一转轴端部的齿轮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原轮毂筒内安装了由多个齿轮组成的齿轮变速机构,它在"旋转 狭窄"的空间内合理科学地设计了三个不同坡度(平路、上坡、陡坡载重)的速度及扭力,也 就是在不增大额定电流或额定输出功率的前提下,增大1 3倍以上动力,相当于增大电机 3倍以上的功率。从根本上满足了不同路面和不同坡度及负载的动力需要,不仅可以实现多 级机械变速,还解决了现有技术普通轮毂电机爬坡难,无法载人爬上陡坡,以及负载大引起 电流急剧增大,容易烧毁控制器和电机的问题,既节约了能源,又延长了蓄电池、电机、控制 器等部件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和变速机构的主轴为同一根主轴,这样既保证了同心度,又 使输入输出动力能得到最大限度利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主轴分段组合,受力不均匀,摩擦 阻力大,耗能大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和装配调试容易。 4、本实用新型保留了低速普通轮毂电机在平路行驶时比高速电机省电的优点。

图l,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动力输出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4A-A剖视图; 图4,是图l第一支撑盘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动力输出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再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l一图4,本实施例包括主轴2、轮毂筒6以及钢圈12,轮毂筒6两端通过轴 承3分别安装左端盖5和右端盖19,主轴2两端分别安装在轮毂筒的两个端盖的中心轴承 孔内,在轮毂筒6内的主轴一端为电机7,电机7包括定子11和转子8,定子11固定在主轴 2上,定子11上布设电机绕组10,在转子8和电机绕组10之间设有磁钢片9,电机7端部通 过轴承为电机端盖39,电机端盖39与转子8固连。电机供电线1从主轴2的左端引出,在 左端盖5上安装刹车盘4,钢圈12安装在轮毂筒6的中间。其关键技术是主轴另一端所在 的轮毂筒内是变速机构,变速机构包括变速箱、动力输出总成以及档位控制总成。主轴另一 端所在的轮毂筒构成变速箱体,在变速箱体内壁用螺钉固定安装第一支撑盘35和第二支 撑盘33,主轴2穿过两支撑盘的中心孔,两支撑盘之间通过多个衬管37和平衡连接螺栓38 连接固定,在变速箱体内壁安装平衡块36,两支撑盘为环形支撑盘,构成变速箱的一部份, 第一支撑盘35开有径向凹孔34。在两支撑盘之间通过轴承分别安装第一转轴16和第二 转轴43,两转轴互相平行,在第一转轴16和第二转轴43的一端通过平键14分别安装齿轮 13和齿轮44相互啮合,第一转轴16的另一端位于两支撑盘外,在第一转轴16的另一端部 通过平键安装齿轮17,在第二转轴43上位于两支撑盘之间通过平键安装齿轮18。 动力输出总成是在电机端盖39上固定动力输出轴套42,当主轴2被固定,电流从
5电机供电线1输入至电机绕组10,此时电机内产生旋转磁场,转子8开始按顺时针转动。由于动力输出轴套42与电机端盖39相连,电机端盖39又与转子8相连,所以电机动力由动力输出轴套42输出。在动力输出轴套42的外表面通过平键安装单向轴承41,在单向轴承41上安装齿轮,构成单向齿轮40,单向齿轮40与第二转轴43上的齿轮44啮合。在动力输出轴套42的内表面安装外滑动套管23位于主轴2上,动力输出轴套42为一空心轴套,其轴孔内表面有花键凹槽,外滑动套管23的一端外表面有花键凸条,花键凹槽与花键凸条数量相等且匹配,外滑动套管23带花键凸条的一端安装在动力输出轴套42的孔内,花键凹槽与花键凸条相互啮合可以进行动力传递,而且外滑动套管23相对动力输出轴套42,可以左右伸縮且不影响它们之间进行的动力传递工作。外滑动套管23另一端的外表面通过平键安装有带凸面21的齿轮22,凸面21嵌入第一支撑盘35的径向凹孔34内,带凸面的齿轮22与第二转轴43上的齿轮18啮合。第一支撑盘35的径向凹孔与凸面21的数量相等,可以相互啮合进行动力传递。在外滑动套管23的内表面通过轴承安装内滑动套管24位于主轴2上,内滑动套管24与主轴2之间有一定滑动间隙。 档位控制总成是在主轴2右端内部开有轴孔,轴孔内依次装入拉动紧固件31、弹簧29和行程调整空心螺钉28,行程调整空心螺钉28的中心孔内安装拉线导向管27,拉线26穿过拉线导向管27、行程调整空心螺钉28、弹簧29至拉动紧固件31被拉线紧固螺钉30固定,拉动紧固件31通过连接螺栓32连接,连接螺栓32垂直于主轴2,纵向穿过内滑动套管24和拉动紧固件31,让动力输出总成与档位控制总成连接,使动力输出总成受控于档位控制总成。在连接螺栓32所在位置的主轴2上设有一定宽度的纵向通孔,作为连接螺栓32的横向滑动轨道,通过滑动轨道来控制连接螺栓32的行程,即控制了动力输出总成的横向滑动行程。在主轴2上紧邻右端盖19的位置通过平键安装单向轴承25,单向轴承25通过平键安装齿轮,构成单向齿轮20,单向齿轮20与第一转轴16端部的齿轮17啮合。[0025] 当需要3档骑行时,首先让电机停止输出动力,然后拉动拉线26进入3档后,锁定拉线,使其定位在3档中。此时齿轮22的凸面21嵌入第一支撑盘35的径向凹孔34内,使齿轮22与第一支撑盘35啮合,同时齿轮22、18、44、13、17和单向齿轮40、20自锁。然后电机给出动力按顺时针开始转动,此时电机动力由转子8—电机端盖39 —动力输出轴套42 —外滑动套管23 —带凸面的齿轮22 —凸面21 —第一支撑盘35 —轮毂筒6 —钢圈12传出,钢圈12的转速与电机转速比为1 : 1。同时带凸面的齿轮22和单向齿轮40、20相对于主轴2在做顺时针自转运动;齿轮18、44、13、17相对于主轴2在绕主轴2做顺时针公转运动且不自转。当电机停止输出动力时,在惯性的作用下车轮继续转动,然后慢慢停下。[0026] 当需要2档骑行时,首先让电机停止输出动力,然后拉动拉线26进入2档后,锁定拉线,使其定位在2档中。此时齿轮22的凸面21与第一支撑盘35的径向凹孔34脱离,齿轮22、18继续啮合。然后电机给出动力按顺时针开始转动,齿轮22顺时针转动,齿轮18、44逆时针转动。由于单向齿轮40的直径和齿数小于齿轮22的直径和齿数,所以只有齿轮22在做动力传递的工作。而单向齿轮40在齿轮22的带动下在按顺时针转动,且速度超过电机转速。齿轮13、17顺时针转动,单向齿轮20静止不动。同时齿轮17以静止不动的单向齿轮20为轨道,借顺时针自转的力绕单向齿轮20做顺时针公转运动。此时电机动力由转子8 —电机端盖39 —动力输出轴套42 —外滑动套管23 —带凸面的齿轮22 —齿轮18、44、13—第一转轴16 —第一支撑盘35、第二支撑盘33—轮毂筒6—钢圈12传出,钢圈12的转速与电机转速比为l : 2。同时齿轮22和单向齿轮40相对于主轴2在做顺时针自转运动;单向齿轮20相对于主轴2静止不动。齿轮18、44、13、17相对于主轴2在绕主轴2做顺时针公转运动且相对自转。此转动过程中齿轮18、44、13、17与第一支撑盘35、第二支撑盘33的速度差,通过轴承15、46、47、45分解了,所以它们之间的运动互不干扰。当电机停止输出动力时,在惯性的作用下车轮继续转动,然后慢慢停下。 当需要1档骑行时,首先让电机停止输出动力,然后拉动拉线26进入1档后,锁定拉线,使其定位在1档中。此时齿轮22脱离齿轮18,单向齿轮40继续与齿轮44啮合,然后电机给出动力按顺时针开始转动。其后工作原理与2档相同,不再重复。钢圈12的转速与电机转速比为l : 3。 若取掉单向齿轮40后可作成两档快慢变速机构,且横向空间距离变窄,它的工作过程与上述相同,只是少一个档位,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选择。 如车子在行驶当中,即使换档前让电机停止输出动力,但是车轮会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转动。车轮在惯性滑行这一时刻可以任意切换档位,并且要求为逐一加减档为最佳。[0030]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变档机构具有同步换档功能,而且"整个变速箱体是旋转"的。 实施例二 参见图5、图6,本实施例包括主轴2、轮毂筒6以及钢圈12,轮毂筒6两端分别是左端盖5和右端盖19,主轴2两端分别安装在轮毂筒的两个端盖的中心轴承孔内,在轮毂筒6内的主轴一端为电机7,电机端部通过轴承为电机端盖,电机端盖与电机转子固连。其关键技术是主轴另一端所在的轮毂筒内是变速机构,变速机构包括变速箱、动力输出总成以及档位控制总成,主轴另一端所在的轮毂筒构成变速箱体,在变速箱体内壁用螺钉固定安装第三支撑盘48,第三支撑盘48开有径向凹孔,支撑盘的中心孔穿过主轴2,在第三支撑盘48上通过轴承安装第三转轴50,在第三转轴50上通过平键安装齿轮49。在右端盖19内安装轴承,第三转轴50的另一端安装在轴承上,在第三转轴50上紧邻轴承分别通过平键安装齿轮52、51,在右端盖19上通过轴承安装第四转轴54,第四转轴54通过平键安装齿轮53与第三转轴50上的齿轮52啮合。 动力输出总成是在电机端盖上固定动力输出轴套42,在动力输出轴套42的内表面安装外滑动套管23,动力输出轴套42为一空心轴套,其轴孔内表面有花键凹槽,外滑动套管23的一端外表面有花键凸条,花键凹槽与花键凸条数量相等且匹配,外滑动套管23带花键凸条的一端安装在动力输出轴套42的孔内,花键凹槽与花键凸条相互啮合可以进行动力传递,而且外滑动套管23相对动力输出轴套42,可以左右伸縮且不影响它们之间进行的动力传递工作。外滑动套管23另一端的外表面通过平键安装有带凸面21的齿轮22,凸面21嵌入第三支撑盘48的径向凹孔内,径向凹孔与凸面21的数量相等,可以相互啮合进行动力传递,齿轮22与第三转轴50上的齿轮49啮合,在外滑动套管23的端部通过平键安装齿轮56,在外滑动套管23的内表面通过轴承安装内滑动套管24位于主轴2上,内滑动套管24与主轴2之间有一定滑动间隙。 档位控制总成是在主轴2右端内部开有轴孔,轴孔内依次装入拉动紧固件31、弹簧29和行程调整空心螺钉28,行程调整空心螺钉28的中心孔内安装拉线导向管27,拉线26穿过拉线导向管27、行程调整空心螺钉28、弹簧29至拉动紧固件31被拉线紧固螺钉30
7固定,拉动紧固件31通过连接螺栓32连接,连接螺栓32垂直于主轴2,纵向穿过内滑动套管24和拉动紧固件31,让动力输出总成与档位控制总成连接,使动力输出总成受控于档位控制总成。在连接螺栓32所在位置的主轴2上设有一定宽度的纵向通孔,作为连接螺栓32的横向滑动轨道,通过滑动轨道来控制连接螺栓32的行程,即控制了动力输出总成的横向滑动行程。在主轴2上通过平键安装单向轴承58,单向轴承58通过平键安装单向齿轮55,单向齿轮55与第四转轴54上的齿轮53啮合。[0035] 图中57是电机供电线出现孔。 当需要3档骑行时,首先让电机停止输出动力,然后拉动拉线26进入3档后,锁定拉线,使其定位在3档中。此时齿轮22的凸面21嵌入第三支撑盘48的径向凹孔内,使齿轮22与第三支撑盘48啮合,同时齿轮22、49、52、53和单向齿轮55自锁。然后电机给出动力按顺时针开始转动,此时电机动力由转子一电机端盖一动力输出轴套42—外滑动套管23—齿轮22—凸面21—第三支撑盘48—轮毂筒6—钢圈12传出,钢圈12的转速与电机转速比为l : 1。同时齿轮22、56和单向齿轮55相对于主轴2在做顺时针自转运动。齿轮49、51、52、53相对于主轴2在绕主轴2做顺时针公转运动且不自转。当电机停止输出动力时,在惯性的作用下车轮继续转动,然后慢慢停下。 当需要2档骑行时,首先让电机停止输出动力,然后拉动拉线26进入2档后,锁定拉线,使其定位在2档中。此时齿轮22的凸面21与第三支撑盘48的径向凹孔脱离,齿轮22、49继续啮合。然后电机给出动力按顺时针开始转动,齿轮22顺时针转动,齿轮49、51、52逆时针转动,齿轮53顺时针转动,单向齿轮55静止不动。此时电机动力由转子一电机端盖一动力输出轴套42 —齿轮22、49 —第三转轴50 —齿轮52、53 —第四转轴54 —右端盖19—轮毂筒6—钢圈12传出,钢圈12的转速与电机转速比为1 : 2。同时齿轮22、56相对于主轴2在做顺时针自转运动。单向齿轮55相对于主轴2静止不动。齿轮49、51 、52、53相对于主轴2在绕主轴2做顺时针公转运动且相对自转。此转动过程中齿轮49与第三支撑盘48的速度差通过轴承分解了,所以它们之间的运动互不干扰。当电机停止输出动力时,在惯性的作用下车轮继续转动,然后慢慢停下。 当需要1档骑行时,首先让电机停止输出动力,然后拉动拉线26进入1档后,锁定拉线,使其定位在l档中。此时齿轮22脱离齿轮49,齿轮56与齿轮51啮合。然后电机给出动力按顺时针开始转动。其后工作原理与2档相同,不再重复。钢圈12的转速与电机转速比为1 : 3。 若取掉齿轮51、56后可作成两档快慢变速机构,且横向空间距离变窄,它的工作过程与上述相同,只是少一个档位,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选择。 如车子在行驶当中,即使换档前让电机停止输出动力,但是车轮会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转动。车轮在惯性滑行这一时刻可以任意切换档位,并且要求为逐一加减档为最佳。[0041] 实施例三 参见图7,本实施例包括主轴2、轮毂筒6以及钢圈12,轮毂筒6两端分别安装左端盖5和右端盖19,主轴2两端分别安装在轮毂筒的两个端盖的中心轴承孔内,在轮毂筒6内的主轴一端为电机7,电机7端部为电机端盖,电机端盖与电机转子固连。其关键技术是主轴另一端所在的轮毂筒内是变速机构,变速机构包括变速箱、动力输出总成以及档位控制总成,主轴另一端所在的轮毂筒构成变速箱体。[0043] 动力输出总成是在电机端盖上固定动力输出轴套42,在动力输出轴套42的内表面安装外滑动套管23,动力输出轴套42为一空心轴套,其轴孔内表面有花键凹槽,外滑动套管23的一端外表面有花键凸条,花键凹槽与花键凸条数量相等且匹配,外滑动套管23带花键凸条的一端安装在动力输出轴套42的孔内,花键凹槽与花键凸条相互啮合可以进行动力传递,而且外滑动套管23相对动力输出轴套42,可以左右伸縮且不影响它们之间进行的动力传递工作。在外滑动套管23的内表面通过轴承安装内滑动套管24位于主轴2上,内滑动套管24与主轴2之间有一定滑动间隙。 在变速箱体内壁固定安装第四支撑盘59,第四支撑盘的中心孔安装轴承,轴承上安装第六支撑盘68,第六支撑盘68上有凸块和径向凹孔,凸块安装在第四支撑盘的轴承的内圆上,在第六支撑盘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第五转轴63,在第五转轴的一端通过平键安装齿轮60,在外滑动套管23的外壁通过平键安装带有凸面21的齿轮22,带凸面的齿轮22与第五转轴上的齿轮60啮合,凸面21嵌入第六支撑盘上的径向凹孔内,径向凹孔与凸面21的数量相等,可以相互啮合进行动力传递,在带凸面的齿轮22侧面还设有齿轮66,在第五转轴6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第五支撑盘67,第五支撑盘的中心孔通过单向轴承65安装在主轴2上,在第六支撑盘和第五支撑盘之间通过多个衬管37和平衡连接螺栓38连接固定,两支撑盘为环形支撑盘,构成变速箱的一部份。在第五转轴63的末端通过平键安装齿轮62,在右端盖(19)上通过平键安装齿轮64与齿轮62啮合。 档位控制总成是在主轴2右端内部开有轴孔,轴孔内依次装入拉动紧固件31、弹簧29和行程调整空心螺钉28,行程调整空心螺钉28的中心孔内安装拉线导向管27,拉线26穿过拉线导向管27、行程调整空心螺钉28、弹簧29至拉动紧固件31固定,拉动紧固件31通过连接螺栓32连接,连接螺栓32垂直于主轴2,纵向穿过内滑动套管24和拉动紧固件31,让动力输出总成与档位控制总成连接,使动力输出总成受控于档位控制总成。在连接螺栓32所在位置的主轴2上设有一定宽度的纵向通孔,作为连接螺栓32的横向滑动轨道,通过滑动轨道来控制连接螺栓32的行程,即控制了动力输出总成的横向滑动行程。[0046] 当需要3档骑行时,首先让电机停止输出动力,然后拉动拉线26进入3档后,锁定拉线,使其定位在3档中。此时齿轮22的凸面21嵌入第六支撑盘上的径向凹孔内,使齿轮22与第六支撑盘上的径向凹孔啮合,同时齿轮22、60、62、64自锁。然后电机给出动力按顺时针开始转动,此时电机动力由电机7 —动力输出轴套42 —外滑动套管23 —带凸面的齿轮22 —第六支撑盘68 —平衡连接螺栓38 —第五支撑盘67 —第五转轴63 —齿轮62、64 —右端盖19—轮毂筒6—钢圈12传出,钢圈12的转速与电机转速比为1 : 1。同时电机动力还有一路输出可传给钢圈12,其路径为电机7 —动力输出轴套42 —外滑动套管23 —带凸面的齿轮22 —第六支撑盘68和齿轮60 —第五转轴63 —齿轮62、64 —右端盖19 —轮毂筒6 —钢圈12传出。同时齿轮22、66、64相对于主轴2在做顺时针自转运动,第六支撑盘68和第五支撑盘67相对于主轴2也在做顺时针自转运动(单向轴承65可以顺时针转动)。齿轮60、61、62相对于主轴2在做顺时针公转运动,且不自转。当电机停止输出动力时,在惯性的作用下车轮继续转动,然后慢慢停下。 当需要2档骑行时,首先让电机停止输出动力,然后拉动拉线26进入2档后,锁定拉线,使其定位在2档中。此时齿轮22的凸面21与第六支撑盘68的径向凹孔脱离,齿轮22、60继续啮合。然后电机给出动力按顺时针开始转动,齿轮22顺时针转动,齿轮60、61、62逆时针转动,齿轮64顺时针转动。在单向轴承65不能逆时针转动的作用下,第六支撑盘68和第五支撑盘67相对于主轴2静止不动。所以齿轮60、61、62逆时针自转,相对于主轴2不公转。齿轮22、66、64相对于主轴2在做顺时针自转运动。此时电机动力由电机7—动力输出轴套42 —外滑动套管23 —带凸面的齿轮22 —齿轮60 —第五转轴63 —齿轮62、64—右端盖19—轮毂筒6—钢圈12传出。钢圈12的转速与电机转速为1 : 2。当电机停止输出动力时,在惯性的作用下车轮继续转动,然后慢慢停下。 当需要1档骑行时,首先让电机停止输出动力,然后拉动拉线26进入1档后,锁定拉线,使其定位在l档中。此时齿轮22脱离齿轮60,齿轮66与齿轮61相互啮合。然后电机给出动力按顺时针开始转动。且钢圈12的转速与电机转速比为1 : 3。其后工作原理与2档相同,不再重复。 若取掉齿轮66、61后可作成两档快慢变速机构,且横向空间距离变窄,它的工作过程与上述相同,只是少一个档位,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选择。 如车子在行驶当中,既使换档前让电机停止输出动力,但是车轮会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转动。车轮在惯性滑行这一时刻可以任意切换档位,并且要求为逐一加减档为最佳。
权利要求一种电动车机械变档轮毂,包括主轴(2)、轮毂筒(6)以及钢圈(12),轮毂筒(6)两端分别安装左端盖(5)和右端盖(19),主轴(2)两端分别安装在轮毂筒的两个端盖的中心轴承孔内,在轮毂筒(6)内的主轴一端为电机(7),电机(7)端部为电机端盖(39),电机端盖(39)与电机转子(8)固连,其特征是主轴另一端所在的轮毂筒内是变速机构,变速机构包括变速箱、动力输出总成以及档位控制总成,主轴另一端所在的轮毂筒构成变速箱体,在变速箱体内壁固定安装第一支撑盘(35)和第二支撑盘(33),主轴(2)穿过两支撑盘的中心孔,第一支撑盘(35)开有径向凹孔(34),在两支撑盘之间分别安装第一转轴(16)和第二转轴(43),在第一转轴(16)和第二转轴(43)的一端分别安装齿轮(13)和齿轮(44)相互啮合,在第一转轴(16)的另一端部安装齿轮(17),在第二转轴(43)上安装齿轮(18);动力输出总成是在电机端盖(39)上固定动力输出轴套(42),在动力输出轴套(42)的外表面安装单向轴承(41),在单向轴承(41)上安装齿轮,构成单向齿轮(40),单向齿轮(40)与第二转轴(43)上的齿轮(44)啮合,在动力输出轴套(42)的内表面安装外滑动套管(23)位于主轴(2)上,外滑动套管(23)另一端的外表面安装有带凸面(21)的齿轮(22),凸面(21)嵌入第一支撑盘(35)的径向凹孔(34)内,齿轮(22)与第二转轴(43)上的齿轮(18)啮合,在外滑动套管(23)的内表面通过轴承安装内滑动套管(24)位于主轴(2)上;档位控制总成是在主轴(2)右端内部开有轴孔,轴孔内依次装入拉动紧固件(31)、弹簧(29)和行程调整空心螺钉(28),行程调整空心螺钉(28)的中心孔内安装拉线导向管(27),拉线(26)穿过拉线导向管(27)、行程调整空心螺钉(28)、弹簧(29)至拉动紧固件(31)固定,拉动紧固件(31)通过连接螺栓(32)连接,连接螺栓(32)位于内滑动套管(24)上,在主轴(2)上安装单向齿轮(20),单向齿轮(20)与第一转轴(16)端部的齿轮(17)啮合。
2. —种电动车机械变档轮毂,包括主轴(2)、轮毂筒(6)以及钢圈(12),轮毂筒(6)两 端分别是左端盖(5)和右端盖(19),主轴(2)两端分别安装在轮毂筒的两个端盖的中心轴 承孔内,在轮毂筒(6)内的主轴一端为电机(7),电机端部为电机端盖,电机端盖与电机转 子固连,其特征是主轴另一端所在的轮毂筒内是变速机构,变速机构包括变速箱、动力输出 总成以及档位控制总成,主轴另一端所在的轮毂筒构成变速箱体,在变速箱体内壁固定安 装第三支撑盘(48),第三支撑盘(48)开有径向凹孔,在第三支撑盘(48)上安装第三转轴 (50),在第三转轴(50)上安装齿轮(49),在右端盖(19)内安装轴承,第三转轴(50)的另一 端安装在轴承上,在第三转轴(50)上紧邻轴承安装齿轮(52)、(51),在右端盖(19)上安装 第四转轴(54),第四转轴(54)安装齿轮(53)与第三转轴(50)上的齿轮(52)啮合;动力 输出总成是在电机端盖(39)上固定动力输出轴套(42),在动力输出轴套(42)的内表面安 装外滑动套管(23),外滑动套管(23)另一端的外表面安装有带凸面(21)的齿轮(22),凸 面(21)嵌入第三支撑盘(48)的径向凹孔内,齿轮(22)与第三转轴(50)上的齿轮(49)啮 合,在外滑动套管(23)的端部安装齿轮(56),在外滑动套管(23)的内表面通过轴承安装内 滑动套管(24)位于主轴(2)上;档位控制总成是在主轴(2)右端内部开有轴孔,轴孔内依 次装入拉动紧固件(31)、弹簧(29)和行程调整空心螺钉(28),行程调整空心螺钉(28)的 中心孔内安装拉线导向管(27),拉线(26)穿过拉线导向管(27)、行程调整空心螺钉(28)、 弹簧(29)至拉动紧固件(31)固定,拉动紧固件(31)通过连接螺栓(32)连接,连接螺栓 (32)位于内滑动套管(24)上,在主轴(2)上安装单向齿轮(55),单向齿轮(55)与第四转 轴(54)上的齿轮(53)啮合。
3. —种电动车机械变档轮毂,包括主轴(2)、轮毂筒(6)以及钢圈(12),轮毂筒(6)两 端分别安装左端盖(5)和右端盖(19),主轴(2)两端分别安装在轮毂筒的两个端盖的中心 轴承孔内,在轮毂筒(6)内的主轴一端为电机(7),电机(7)端部为电机端盖,电机端盖与电 机转子(8)固连,其特征是主轴另一端所在的轮毂筒内是变速机构,变速机构包括变速箱、 动力输出总成以及档位控制总成,主轴另一端所在的轮毂筒构成变速箱体,动力输出总成 是在电机端盖上固定动力输出轴套(42),在动力输出轴套(42)的内表面安装外滑动套管 (23),在外滑动套管(23)的内表面安装内滑动套管(24)位于主轴(2)上;在变速箱体内壁 固定安装第四支撑盘(59),第四支撑盘的中心孔安装轴承,轴承上安装第六支撑盘(68), 第六支撑盘(68)上有凸块和径向凹孔,凸块安装在第四支撑盘的轴承的内圆上,在第六支 撑盘的一端安装第五转轴(63),在第五转轴的一端安装齿轮(60),在外滑动套管(23)的外 壁安装带有凸面(21)的齿轮(22),带凸面的齿轮(22)与第五转轴上的齿轮(60)啮合,凸 面(21)嵌入第六支撑盘上的径向凹孔内在第五转轴(63)的另一端安装第五支撑盘(67), 第五支撑盘的中心孔通过单向轴承(65)安装在主轴(2)上,在第五转轴(63)的末端安 装齿轮(62),在右端盖(19)上安装齿轮(64)与齿轮(62)啮合;档位控制总成是在主轴 (2)右端内部开有轴孔,轴孔内依次装入拉动紧固件(31)、弹簧(29)和行程调整空心螺钉 (28),行程调整空心螺钉(28)的中心孔内安装拉线导向管(27),拉线(26)穿过拉线导向 管(27)、行程调整空心螺钉(2S)、弹簧(29)至拉动紧固件(31)固定,拉动紧固件(31)通 过连接螺栓(32)连接,连接螺栓(32)位于内滑动套管(24)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电动车机械变档轮毂,其特征是动力输出轴套(42)为 一空心轴套,其轴孔内表面有花键凹槽,外滑动套管(23)的一端外表面有花键凸条,花键 凹槽与花键凸条匹配,外滑动套管(23)带花键凸条的一端安装在动力输出轴套(42)的孔 内,花键凹槽与花键凸条相互啮合。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电动车机械变档轮毂,其特征是两支撑盘之间通过衬管(37)和 平衡连接螺栓(38)连接固定,在变速箱体内壁安装平衡块(36)。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电动车机械变档轮毂,其特征是在连接螺栓(32)所在 位置的主轴(2)上设有纵向通孔,作为连接螺栓(32)的横向滑动轨道。
专利摘要电动车机械变档轮毂,属车轮动力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二轮、三轮电动车动力传动技术领域。它包括主轴、轮毂筒以及钢圈,轮毂筒两端分别安装左端盖和右端盖,主轴两端分别安装在轮毂筒的两个端盖的中心轴承孔内,在轮毂筒内的主轴一端为电机,电机端部为电机端盖,电机端盖与电机转子固连。其关键技术是主轴另一端所在的轮毂筒内是变速机构,变速机构包括变速箱、动力输出总成以及档位控制总成,主轴另一端所在的轮毂筒构成变速箱体。本实用新型不仅适合平路行驶,还能满足不同程度的上坡和载人上坡行驶,适应丘陵、山区等复杂地形,还解决了电动车浪费电能和蓄电池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文档编号B60B27/02GK201520158SQ20092016914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8日
发明者李林, 李绵军 申请人:李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