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座椅卡止装置及车用收起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座椅卡止装置及车用收起座椅,特别是关于收起时与车体地板侧可卡 止的座椅卡止装置及车用收起座椅。
背景技术:
现在,公知的车用收起座椅,如在形成于车体地板的收纳凹部(收起凹部)的前 侧向前后方向可旋转地支持构成车用座椅的座椅衬垫的后端部,以使座椅靠背倒伏在座椅 衬垫上的状态使该车用座椅向后方旋转并收纳于收纳凹部的技术等。S卩,如专利文献1中所示,通过设置于收纳凹部的前侧左右的两缘部的托架轴支 设置于座椅衬垫的后端部的左右侧的旋转轴,通过向前后方向可旋转地构成座椅衬垫的后 端部,可以将座椅收起在收纳凹部中。专利文献1 特开2006-0826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根据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收纳于收纳凹部的车用座椅侧和车体地板侧由 于未被卡止,座椅在车辆行驶时有产生松动、噪音的担心。此外,在座椅衬垫的旋转轴和托架,朝着设置座椅衬垫的方向(恢复旋转方向)安 装施力的螺旋弹簧,实现从收起状态将座椅拉起设置的设置操作载重(恢复操作载重)的 降低的车用收起座椅,由于在座椅不跳起的范围有调整弹力的必要,所以以上的恢复操作 载重的降低是困难的。本发明的目的是鉴于所述问题点,提供一种防止收纳状态的车用收起座椅的行驶 时的松动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实现恢复操作载重的降低,提高座椅的商品性和座椅的操作 性的座椅卡止装置以及车用收起座椅。所述课题如果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座椅卡止装置解决,在座椅靠背折叠于椅衬 垫座的状态下在车体地板侧可收起的车用收起座椅的收起时,与所述车用收起座椅侧和所 述车体地板侧可卡止脱落的座椅卡止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车用收起座椅侧,在所述车用 收起座椅收起时与所述车体地板侧可卡止脱落的收起卡止部件,设置在所述车用收起座椅 侧,在所述车用收起座椅的恢复操作时被操作的恢复操作部件,设置在所述车用收起座椅 侧,在恢复操作时与所述恢复操作部件协作移动的可动部件,连结所述收起卡止部件和所 述可动部件的连结部件。并且,根据恢复操作时的所述可动部件的移动通过所述连结部件 解除所述收起卡止部件的卡止。这样,由于在车用收起座椅收起时在车用收起座椅侧设有与车体地板侧可卡止脱 落的收起卡止部件,所以可以通过收起卡止部件在车体地板侧卡止收起状态的车用收起座 椅,并防止收起状态下的松动。此外,由于可以防止收起状态的车用收起座椅跳起,所以可 以较大地设定向设置于车用收起座椅的恢复移动方向施力的弹簧等的弹力,且可以进一步 降低拉起车用收起座椅的载重(恢复操作载重)。
此外,由于包括车用收起座椅的恢复操作时被操作的恢复操作部件、恢复操作时 与恢复操作部件协作移动的可动部件、连结收起卡止部件和可动部件的连结部件,并且根 据恢复操作时的可动部件的移动通过连结部件解除收起卡止部件的卡止,所以在车用收起 座椅的恢复操作中,可动部件通过收起状态的车用收起座椅的拉起操作而移动,可以解除 与车体地板侧之间的卡止,从而可以提高座椅的商品性和操作性。此时,如权利要求2,优选所述收起卡止部件可以移动,通常在与所述车体地板侧 卡止的方向上被施力,根据所述恢复操作部件的操作,通过所述连结部件向对所述收起卡 止部件通常施力的方向的反方向使所述可动部 件移动。通过这样的构成,由于根据向恢复操作部件的恢复移动方向的拉起操作,向收起 卡止部件通常被施力的方向,即与车体地板侧卡止的相反方向移动可动部件,所以在车用 收起座椅的恢复操作中,车用收起座椅的拉起的同时可以解除与车体地板侧之间的卡止, 可实现良好的操作性。此外,由于收起卡止部件通常在与车体地板侧卡止的方向被施力,在 收起操作中,可以根据车用收起座椅的自重在收起位置与车体地板侧卡止。此外,如权利要求3,优选所述收起卡止部件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的背面侧,所述 恢复操作部件以及所述可动部件设置于所述座椅衬垫的背面侧。这样,通过在座椅靠背的背面侧设置收起卡止部件,在座椅衬垫的背面侧设置恢 复操作部件及可动部件,可以将向后方移动收起的车用收起座椅在收起状态下与车体地板 侧卡止。此外,没有给乘客的就坐感带来影响。此时,如权利要求4,优选所述恢复操作部件具有握持部,所述可动部件具有一部 分从所述握持部可操作地露出的露出部且安装于所述恢复操作部件,通过所述握持部被握 持根据施加给所述露出部的力移动。通过这样的构成,通过在座椅的拉起操作时操作恢复操作部件握持握持部,同时 可动部件移动可以解除收起卡止部件的卡止,恢复操作变得容易。进一步,如权利要求5,可以构成为所述恢复操作部件具有规定宽度的弹性部件, 所述可动部件,通过在卡止部卡止所述恢复操作部件,与所述恢复操作部件连结,拉伸所述 恢复操作部件而移动。通过这样的构成,通过拉伸座椅的拉起操作时具有规定宽度的弹性恢复操作部 件,同时可动部件移动收起卡止部件的卡止被解除,提高恢复操作时的操作性。此外,如权利要求6,优选所述恢复操作部件,插通隔开所述座椅衬垫的背面侧设 置的2个开口部的任意一个而被安装。这样,由于通过插通隔开座椅衬垫的背面侧设置的两个开口部安装具有规定宽度 的恢复操作部件,使恢复操作部件在座椅衬垫的背面侧露出,可以抓住露出的恢复操作部 件进行拉起操作,所以恢复操作时的操作变得容易。此外,由于恢复操作部件在两个开口部 之间露出于座椅靠背的背面侧,所以从露出的恢复操作部件的宽度方向的任意一侧可将手 伸入并抓住恢复操作部件的下侧,因此提高了操作性。所述课题,根据权利要求7涉及的车用收起座椅,可以提供包括权利要求1的特征 的车用收起座椅。根据权利要求1涉及的座椅卡止装置,可以防止收起状态的车用收起座椅的松 动。此外,可以防止收起状态的车用收起座椅跳起,所以可以较大地设定向设置于车用收起座椅的恢复移动方向施力的弹簧等的弹力,并能够做到进一步降低拉起车用收起座椅的载 重(恢复操作载重)。进一步,在车用收起座椅的恢复操作中,可动部件通过收起状态的车用收起座椅 的拉起操作而移动,可解除与车体地板侧之间的卡止,能够使座椅的商品性和操作性提高。 根据涉及权利要求2的座椅卡止装置,在车用收起座椅的恢复操作中,车用收起 座椅的拉起的同时可解除与车体地板侧之间的卡止,在收起操作中,根据车用收起座椅的 自重可以与车体地板侧卡止于收起位置,实现良好的操作性。根据涉及权利要求3的座椅卡止装置,向后方移动收起的车用收起座椅,能够在 收起状态时与车体地板侧卡止。根据涉及权利要求4及5的座椅卡止装置,在座椅的拉起操作时,同时可动部件移 动收起卡止部件的卡止可解除,恢复操作变得容易。根据涉及权利要求6的座椅卡止装置,从露出的恢复操作部件的宽度方向的任意 一侧可将手伸入并抓住恢复操作部件的下侧,因此提高了操作性。根据涉及权利要求7的车用收起座椅,能够提供包括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车用收 起座椅。
图1是装备了涉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用收起座椅的车辆后部的侧面模式 图。图2是涉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用收起座椅的前方立体图。图3是涉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用收起座椅的后方立体图。图4是涉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图5是涉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机构的扩大说明图。图6是涉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机构的I-I剖面说明图。图7是涉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前侧脚部的卡止部的简要说明图。图8是涉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座椅靠背倒伏时的连接机构的简要说明图。图9是涉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机构的II-II剖面说明图。图10是涉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用收起座椅的收起状态的车用座椅的上面 以及侧面说明图。图11是涉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收起卡止机构的简要说明图。图12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用收起座椅的收起操作时操作顺序的 说明图。图13是涉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用收起座椅的收起操作时的连接机构的动 作说明图。图14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用收起座椅的恢复操作时的操作顺序 的说明图。图15是涉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用收起座椅的恢复操作时的连接机构的动 作说明图。图16是涉及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车用收起座椅的收起状态的车用座椅的上面以及侧面的说明图。图17是涉及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收起卡止机构的简要说明图。符号说明S 座椅F座椅框架Sl右侧座椅S2左侧座椅4车体地板5收起凹部11座椅衬垫12座椅靠背13 头枕14前侧脚部20 带子20a带子出口部21座椅衬垫框架21a靠背框架支持部22座椅靠背框架22a侧部框架22b中央框架23支柱支持部24前侧脚部框架25,26座椅支持部27倾斜机构28靠背板28a引导孔部30连接机构31第一连接部件31a 第一轴部31b 长孔32第二连接部件32b卡止凹部33第三连接部件33a 第二轴部34带子连结部件34a, 40c, 41c, 42c卡止部35卡止突起40倾斜解除线40a倾斜解除线缆
40b, 41b, 42b 端部部件41脚部解除线41a脚部解除线缆42取消线42a取消线缆43,73b 卡止爪43a旋转轴44脚部撞针4δ,46,47 施力弹簧48螺旋弹簧49卡止凸缘70,90收起卡止机构71收起卡止解除线(连结部件)72支持部73收起卡止部件73a,76a,96a 旋转轴73c倾斜部74收起撞针76可动部件76b露出部77拉起把手(恢复操作部件)77a握持部77b 缘部96收起连接部件(可动部件)96b带子卡止部96c线卡止部97拉起带子(恢复操作部件)98 开口部99 洼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还有,下面说明的部件,配置等 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毋庸置疑,可以根据本发明的精神进行各种改变。图1至图15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1是装备了车用收起座椅的车辆后部的侧面模式图,图2是车用收起座椅的前方立体图,图3是车用收起座椅的后方立体图。图4 是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图5是连接机构的扩大说明图,图6是连接机构的I-I剖面说明 图,图7是前侧脚部的卡止部的简要说明图,图8是座椅靠背倒伏时的连接机构的简要说明 图,图9是连接机构的II-II剖面说明图,图10是车用收起座椅的收起状态的车用座椅的 上面以及侧面说明图,图11是收起卡止机构的简要说明图,图12是表示车用收起座椅的收起操作时操作顺序的说明图,图13是车用收起座椅的收起操作时的连接机构的动作说明 图,图14是表示车用收起座椅的恢复操作时的操作顺序的说明图,图15是车用收起座椅的 恢复操作时的连接机构的动作说明图。首先,参照图1至图4对涉及本实施例的座椅S的构成进行说明。装备了涉及本实施例的座椅S的车辆,包括前后排列的3列座椅,第3列座椅能够 收起的结构。在座椅S的后方,在车体地板4设有收起座椅S的收起凹部5。还有,在车体 地板4上的大致整个表面都敷设未图示的地板地毯。座椅S在左右具有三个座位,由相对于车辆行进方向位于右侧的双人座的右侧座 椅Sl和单人座的左侧座椅S2构成。还有,在下面的说明中表示方向的右/左侧的记载是相对于车辆行进方向而言 的。
此外,由于右侧座椅Sl及左侧座椅S2的收纳机构、操作方法是彼此相同的,所以 在下面的说明中,为了方便,以右侧座椅Sl作为座椅S —起说明。座椅S由座椅衬垫11、座椅靠背12、头枕13,13和前侧脚部14构成。此外,如图 3所示,从座椅靠背12的背面侧,向相对于座椅S背面侧的外方延伸出作为用于进行座椅S 的收起及恢复操作的单一操作装置的带子20。还有,在涉及本实施例的座椅S中,在收起及恢复时对车用收起座椅进行操作的 倾斜卡止解除机构和脚部卡止解除机构的操作装置统一为带子20 —个。此外,在恢复操作时作为用于拉起收起状态的座椅S的恢复操作部件的拉起把手 77形成于座椅衬垫11的背面侧(参照图10)。带子20是在座椅S的收起及恢复操作时操作的操作装置,长度大约Im的自由弯 曲的宽的带子从带子出口部20a向背面侧延伸使得乘客容易操作。由于通过带子20的拉 伸动作可以进行座椅S的收起及恢复操作时的座椅靠背12的立起操作,所以相比通过杆操 作,可以降低操作载重。在不进行座椅S的收起及恢复操作的状态,带子20的一部分在座椅 靠背12背面被面状钩扣挂着。还有,在本实施例中,该操作装置的带子20作为带状构成, 但是也可以形成为线状或拉伸的杆状。图4示出的座椅S的座椅框架F由构成座椅衬垫11的座椅衬垫框架21、构成座椅 靠背12的座椅靠背框架22以及前侧脚部框架24构成。座椅衬垫框架21和座椅靠背框架 22通过倾斜机构27被连结,座椅衬垫框架21和车体地板4侧通过座椅支持部25,26被连 结。此外,在座椅靠背框架22的上部通过支柱支持部23设置未图示的头枕框架的支柱。座椅衬垫框架21由未图示的缓冲垫、表皮等覆盖从下部支持乘客的座椅衬垫11 构成。座椅衬垫框架21在前侧可旋转(移动)地安装前侧脚部框架24。此外,在座椅衬垫 框架21的后端部设置与座椅靠背框架22连结的靠背框架支持部21a,21a。座椅衬垫框架21的后端部侧,通过座椅支持部25,26可旋转地支持于前后方向。 在左右的座椅支持部25,26的一方侧的座椅支持部26安装有螺旋弹簧48,通常在前方旋转 (移动)方向对座椅衬垫11施力。座椅靠背框架22构成为由未图示的缓冲垫等覆盖从后方支持乘客背部的座椅靠 背12,在本实施例中是大致矩形的框体。更详细地说,座椅靠背框架22由在左右方向隔开 设置的向上下方向延伸的两个侧部框架22a,22a和作为夹持该侧部框架22a,22a的大致矩形的框体的中央框架22b构成。侧部框架22a,22a的下端部侧通过作为倾斜装置的倾斜机构27 连结靠背框架支 持部 21a,21a。作为框体的中央框架22b的内侧沿着支持乘客背部的面设置大致板状的靠背板 28,在靠背板28上设置后述的连接机构30。此外,在中央框架22b的上方设置带子出口部 20a。进一步,在座椅S的收起状态,在中央框架22b的中央附近安装形成于收起凹部5 的收起撞针74和可以卡止的收起卡止机构70的收起卡止部件73的支持部72。关于收起 卡止机构70后面再进行说明。前侧脚部框架24由未图示的覆盖材料覆盖并构成前侧脚部14,支持座椅衬垫框 架21的前侧并连结于车体地板4侧。前侧脚部框架24的上部在前后方向可旋转地支持于 座椅衬垫框架21的前侧,在前侧脚部框架24的下部,设置有设置于车体地板4侧的脚部撞 针44可卡止脱落地连结的卡止爪43,43。接下来,根据图5至图9对连接机构30的构成进行说明。连接机构30连结于座椅S的收起及恢复时操作的带子20,并包括与带子20的操 作和座椅S的状态连动并适宜地解除倾斜机构27的旋转、前侧脚部14与车体地板4的卡 止状态的功能,且如前所述,形成于靠背板28上。连接机构30构成为包括可旋转地轴支的第一连接部件31、第二连接部件32和第 三连接部件33,在各个连接部件连结动力传送部件。构成为通过与动力传送部件间的状态 和连接部件间的动作分别连动动作。作为动力传送部件具有连结于倾斜机构27的倾斜解除线40、连结于前侧脚部 14 (前侧脚部框架24)的卡止爪43,43的脚部解除线41、检测座椅靠背12的倒伏状态(折 叠状态)的取消线42、以及带子20。第一连接部件31是大致倒三角形的左右方向扁平的部件,设置于两端部侧的卡 止部34a,40c分别通过作为动力传送部件的倾斜解除线40和带子连结部件34卡止带子 20,并通过设置于该卡止部40c,34a之间的作为可动轴的第一轴部31a可旋转地轴支在靠 背板28上。此外,在第一轴部31a和卡止部34a之间形成有圆弧状的长孔31b使得描绘出后 述的第二轴部33a的同心圆的一部分。下面针对卡止在第一连接部件31的倾斜解除线40和带子20的另一端部侧进行 说明。如图8所示,卡止在第一连接部件31的端部侧的卡止部40c的倾斜解除线40的 另一端部侧被倾斜解除线缆40a引导,并连结于作为进行座椅靠背12的倾斜的卡止脱落操 作的倾斜装置的倾斜机构27。倾斜机构27是倾斜解除线40通过连接机构30的动作在连接机构30侧被拉伸时 解除倾斜机构27的卡止状态,并使座椅靠背12可以进行倾斜调整。通过带子连结部件34连结于第一连接部件31的带子20的另一端部侧相对于设 置于座椅靠背12背面的带子出口部20a向座椅靠背12的外方延伸使得乘客可以容易地操 作。与乘客对带子20的操作连动可以向第一连接部件31进行动力(乘客的操作力)传送。
S卩,当带子20进行拉伸操作时,第一连接部件31旋转解除倾斜机构27的卡止。
第二连接部件32为大致矩形的部件,设置于第一连接部件31上,一端部侧通过第 一轴部31a与第一连接部件31可旋转地轴支于同轴,在另一端部侧形成与后述的卡止突起 35接触的卡止凹部32b。在第一轴部31a和卡止凹部32b之间形成卡止脚部解除线41的 卡止部41c。下面针对卡止在第二连接部件32的脚部解除线41的另一端部侧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卡止在第二连接部件32的卡止部41c的脚部解除线41的另一端部 侧,被脚部解除线缆41a引导,并连结于脚部卡止解除机构。脚部卡止解除机构形成于前侧 脚部14内,当脚部解除线41由于连接机构30的动作被向连接机构30侧拉伸时,连结于脚 部解除线41的卡止爪43以旋转轴43a为中心旋转,解除与车体地板4侧的脚部撞针44的 卡止,座椅衬垫11成为在前后方向可旋转的状态。还有,卡止爪43通过施力弹簧45通常在维持与脚部撞针44卡止状态的方向对旋 转施力。第三连接部件33是大致矩形的部件,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件31和靠背板28之间并 通过以中央部为第二轴部33a在第一连接部件31侧可旋转地轴支。在该第三连接部件33的下端部侧通过卡止部42c卡止取消线42。在上端部侧形成作为圆筒状卡止部的卡止突起35,该卡止突起35通过插通形成 在第一连接部件31的圆弧状的长孔31b并与第二连接部件32的卡止凹部32b接触卡止使 得第二连接部件32与第一连接部件31 —起旋转。这里,卡止突起35形成为具有比长孔 31b的宽度小一些的外径,另一方面,由于长孔31b形成为如前所述的描述第二轴部33a的 同心圆的一部分的圆弧状,构成为使得与第三连接部件33的旋转一起,卡止突起35沿着长 孔31b移动。第三连接部件33的旋转量的上下限根据该长孔31b的长度调整。下面针对卡止在第三连接部件33的取消线42的另一端部侧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卡止在第三连接部件33的卡止部42c的取消线42的另一端部侧由 取消线缆42a引导,并与形成在侧部框架22a和靠背框架支持部21a的连结部分的卡止凸 缘49连结。卡止凸缘49是设置于倾斜机构27的部件,与侧部框架22a —起旋转地安装。 即,在本实施例,取消线42的另一端部卡止于卡止凸缘49,在座椅靠背12倒伏的状态,该卡 止凸缘49通过取消线42拉伸形成在第三连接部件33的卡止部42c。还有,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卡止在取消线42的另一端部侧的卡止凸缘49形成于倾 斜机构27,但是只要在座椅靠背12相对于座椅衬垫11为倒伏的状态对取消线42进行操作 的构成也可以是其他卡止部位。进一步,也可以形成于与倾斜机构27隔开的部位。在该第三连接部件33不旋转的状态,通过卡止突起35第二连接部件32卡止在第 一连接部件31,可以随着第一连接部件31的旋转而旋转并拉伸脚部解除线41。当第三连接部件33旋转时,固定在第三连接部件33的卡止突起35沿着长孔31b 移动。通过卡止突起35的移动,由于卡止凹部32b与卡止突起35不接触,所以解除第一连 接部件31和第二连接部件32的旋转的卡止。此时,通过带子20的操作,即使第一连接部件31旋转,第二连接部件32也是不旋 转的状态,卡止在第二连接部件32的脚部解除线41成为即使第一连接部件31旋转也不拉 伸的状态。
即,构成为在座椅靠背12的倒伏状态,即使拉伸带子20,前侧脚部14和车体地板 4的卡止也不解除。还有,在连接机构30的另一端部侧的倾斜解除线40和脚部解除线41,设置有未图 示的施力弹簧,通常情况下在保持卡止状态的方向对倾斜解除线40和脚部解除线41施力。 为此,在乘客不操作带子20的状态,在第一连接部件31和第二连接部件32通过带子连结 部件34通常在向下拉伸带子20的方向对连接机构30的旋转施力。设置于第一连接部件31上的带子连结部件34的卡止部34a在使带子连结部件34 可旋转并轴支在第一连接部件31上的同时,其另一端侧插通到形成于靠背板28的引导孔 部28a。并且,引导孔部28a为了形成描绘第一轴部31a的同心圆的一部分的圆弧状,卡止 部34a可以伴随着第一连接部件31的旋转在引导孔部28a内移动。此外,通过调节引导孔 部28a的长度可以设定第一连接部件31的旋 转量的上下限。还有,关于第二连接部件32,未图示的凸状的挡块设置于靠背板28或第一连接部 件31上,任意设定旋转量的上下限。此外,作为分别引导倾斜解除线40和脚部解除线41的倾斜解除线缆40a和脚部 解除线缆41a的连接机构30侧的端部的端部部件40b,41b通过未图示的卡止部件固定于 靠背板28。引导取消线42的取消线缆42a的连接机构30侧的端部的端部部件42b通过未图 示的卡止部件固定于第一连接部件31。这里,根据图10和图11针对收起卡止机构70进行说明。收起卡止机构70,为用于保持座椅S在收起凹部5的收起状态的卡止机构,构成为 包括设置于收起凹部5的底部的收起撞针74,设置于座椅靠背12的背面侧的收起卡止部 件73,通常向保持收起卡止部件73的卡止的一侧施力的施力弹簧46,安装于座椅衬垫11 的背面侧的拉起把手77,安装于拉起把手77的可动部件76,作为连结收起卡止部件73和 可动部件76并操作收起卡止部件73的连结部件的收起卡止解除线71。收起卡止部件73 和施力弹簧46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22的背面侧。还有,本实施例的座椅卡止装置,构成为至少具有该收起卡止机构70的收起卡止 解除线71、收起卡止部件73、可动部件76以及拉起把手77。收起卡止部件73,通过旋转轴73a可旋转(移动)地支持在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 22的支持部72 (参照图4),此外,相比旋转轴73a在撞针74侧通过旋转(移动)形成与撞 针74可自由卡止脱落的钩爪状的卡止爪73b。该收起卡止部件73,通常情况下通过施力弹 簧46向卡止在收起撞针74的方向被施力,通过操作后述的拉起把手77拉伸收起卡止解除 线71,向与施力弹簧46的施力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解除与收起撞针74之间的卡止。拉起把手77,为拉起收起状态的座椅S时的握持的部分,由在形成于收起状态的 座椅衬垫11的背面的洼陷内伸出且以易抓住的形状形成的握持部77a和覆盖洼陷的缘部 77b构成。可动部件76,通过旋转轴76a,向拉起的方向可旋转(移动)地安装于拉起把手 77的握持部77a。可动部件76的下侧从拉起把手77的握持部77a向下方伸出且一部分露 出,该伸出的露出部76b,构成为乘客抓住拉起把手77时一定触及手的尺寸。为此,乘客在 恢复收起状态的座椅S时,若抓住拉起把手77并向恢复旋转(移动)方向拉起,则成为能够旋转(移动)操作可动部件76的构成。这样,可动部件76设置为通过操作恢复操作部件的拉起把手77协作旋转(移动)。还有,所谓的协作移动,包含如本实施例的操作的协作 移动。此外,拉起把手77的操作时可动部件76的触及手的部分,做工光滑防止受伤。在座椅S的收起时,座椅靠背12的背面侧由于座椅S的自重被收起凹部5按压, 据此,收起卡止部件73被收起撞针74卡止。因为形成于卡止爪73b的卡止部分的背面侧 的倾斜部73c和收起撞针74接触时,收起卡止部件73在与收起撞针74可卡止的位置的范 围内以旋转轴73a为中心旋转。在从座椅S的收起状态进行恢复操作时,通过抓住并向恢复旋转方向拉伸拉起把 手77的握持部77a,可旋转地安装于拉起把手77的握持部77a的可动部件76在拉伸收起 卡止解除线71的方向旋转。并且,通过收起卡止解除线71被拉伸收起卡止部件73向卡止 解除方向旋转,卡止爪73b从收起撞针74脱离并解除和收起凹部5与座椅靠背12的卡止。 那之后可以继续拉起拉起把手77而进行座椅S的恢复操作。这样,在车体地板4侧与座椅靠背12的卡止被解除后由于座椅S被拉起,所以收 起卡止部件73与收起撞针74之间的滑动摩擦阻力不会增大。通过在收起撞针74卡止收起状态的座椅S,可以防止车辆行驶时收起状态的座椅 S松动。此外,由于可以防止收起状态的座椅S跳起,提高安装于座椅支持部26的螺旋弹簧 48的弹力,可以实现操作载重的进一步降低。可动部件76和拉起把手77设置在座椅衬垫11的背面侧,收起卡止部件73设置在 座椅靠背12的背面侧,由于是这种分别设置的构成,所以不会对乘客的就座感带来影响。 此外,与就座面侧相比,座椅衬垫11和座椅靠背12的背面侧,由于与座椅框架F (座椅衬垫 框架21,座椅靠背框架22)之间的距离近,所以通过在座椅框架F安装可动部件76,拉起把 手77,收起卡止部件73等部件可以容易地成为耐久性高的机构。进一步,在座椅衬垫11和 座椅靠背12的背面侧安装树脂制的覆盖部件的情况下,通过可动部件76,拉起把手77,收 起卡止部件73等部件的一部分与树脂制的覆盖部件作为连续的设计构成,可以提高耐久 性和美观性。下面,根据图12至图15针对涉及本实施例的座椅S的收起及恢复操作和连接机 构30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根据图12,对座椅S的收起操作进行说明。图12(a)为在座椅的设置状态带子20向后方被拉伸的状态。带子20通过乘客向 后方被拉伸时,解除倾斜机构27的卡止。此时,安装有带子20的座椅靠背12,通过安装在倾斜机构27的未图示的螺旋弹簧 向前方方向被施力。当在抵抗施力方向拉伸带子20时,以比使座椅靠背12向后方倒伏的 应力小的应力解除前侧脚部14的卡止爪43的卡止。图12(b)为解除前侧脚部14的卡止爪43的卡止的状态。即,解除前侧脚部14的 卡止爪43的卡止,从而使座椅S可以向后方旋转。图12 (C)、图12(d)为促进座椅S的向后方旋转的状态。座椅S的重心超过旋转的 中间点,此后,通过自重向后方旋转至收起状态。此时,通过安装在座椅支持部26的螺旋弹 簧48,座椅S的后方旋转速度减速并缓和向收起凹部5收起时产生的冲击。
前侧脚部14在座椅S的旋转的同时通过自重向座椅衬垫11侧折叠。图12 (e)表示座椅S的收起状态,为设置于收起凹部5的底部的收起撞针74和设 置于座椅靠背12的背面的收起卡止部件73通过收起卡止机构70被卡止的状态。通过座 椅S的自重将收起卡止部件73按压于收起撞针74,据此卡止收起卡止机构70。该状态下 收起凹部5的开口部与座椅衬垫11的背面成为一体的平坦面确保了宽敞的行李空间。根据图13对所述座椅S收起操作时的连接机构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3(a)是座椅S的设置状态时(参照图12(a))的连接机构30的状态,是乘客 操作带子20之前的阶段。以该连接机构30的状态为原位置。图13(b)是倾斜机构27的卡止解除时(图12(b))的连接机构30的状态,是带子 20向后方被拉伸一些的阶段。通过带子20的操作,第一连接部件31由于在带子20被拉伸 方向旋转,伴随着旋转,拉伸倾斜解除线40,解除倾斜机构27的卡止。此时,由于座椅靠背 12相对于座椅衬垫11是立起的状态,取消线42没有被拉伸,第二连接部件32与第一连接 部件31 —起旋转,脚部解除线41也被拉伸。但是,连结前侧脚部14和车体地板4侧的卡 止爪43的卡止设定成该状态的拉伸量不被解除的值,维持脚部的卡止。图13 (c)是解除倾斜机构27和前侧脚部14的卡止爪43的卡止时的连接机构30 的状态(图12(c),(d)),是进一步拉伸带子20的状态。通过相对于图13(b)的状态(图 12(b))更强烈地拉伸带子20,第一连接部件31也大幅度旋转。伴随着该旋转倾斜解除线 40和脚部解除线41被进一步拉伸。此时,解除脚部的卡止。此外,当座椅S被收起后,停止带子20的操作时,连接机构30通过安装在分别连 结倾斜解除线40和脚部解除线41的卡止的解除机构侧(连接机构30的另一端部侧)的 未图示的施力弹簧恢复到图13(a)的状态。但是,由于座椅靠背12为相对于座椅衬垫11 倒伏的状态(图12(e))下被收起,拉伸取消线42,第三连接部件33仍然被保持在旋转的状 态。接下来,根据图14针对座椅S的恢复操作进行说明。图14(a)是座椅S通过收起卡止机构70被卡止收起的状态。在此收起状态下拉 伸拉起把手77,如上所述,解除收起卡止部件73和形成于车体地板4的收起撞针74的卡 止。作为恢复操作,通过继续拉伸拉起把手77,可以使座椅S向恢复旋转方向旋转。图14(b)表示座椅S的前方旋转时的状态。由于通过安装在座椅支持部26的螺 旋弹簧48向恢复旋转方向施力,所以降低了操作载重。伴随座椅S的前方的旋转前侧脚部14通过其自重而旋转并向下方展开。图14 (c)表示在车体地板4侧卡止座椅S的前侧脚部14的卡止爪43的状态。卡 止爪43通过基于座椅S的自重的按压,卡止于车体地板4侧的脚部撞针44。图14 (d)表示从座椅S的前侧脚部14的卡止爪43卡止在车体地板4侧的脚部撞 针44的状态向后方拉伸带子20的操作。图14(e)是结束座椅S的恢复操作的状态。S卩,乘客拉起座椅靠背12倒伏的收起状态的座椅S的拉起把手77并使其向前方 旋转之后,仅通过向后方拉伸带子20的操作可以使座椅S恢复。根据图14和图15针对所述的座椅S的恢复操作时的连接机构3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5(a)是从座椅S的收起状态(图14(a))旋转座椅S并使卡止爪43卡止在车 体地板4侧的阶段(图14(c))的连接机构30的状态。是乘客操作带子20之前的阶段,由 于在座椅靠背12倒伏或者施力的中立位置被操作,拉伸取消线42,保持第三连接部件33旋 转的状态。图15(b)是为了使座椅靠背12立起向后方将带子20拉伸一些的阶段(图14(d))。 通过带子20的操作第一连接部件31旋转。伴随该旋转拉伸倾斜解除线40,解除倾斜机构 27的卡止并可以使座椅靠背12向后方旋转。此时,由于卡止突起35与第三连接部件33 — 起移动,即使旋转第一连接部件31,第二连接部件32也是不被第一连接部件31卡止,不可 旋转的状态。此外,随着座椅靠背12的立起,虽然第三连接部件33的旋转量减少,但是由于卡 止突起35超出与第二连接部件32接触的旋转范围旋转,所以第二连接部件32的卡止凹部 32b维持在没有卡止于第一连接部件31的状态。由此,保持连结前侧脚部14和车体地板4 侧的卡止爪43的卡止未解除的状态,仅通过拉伸带子20的操作就可以使座椅靠背12相对 于座椅衬垫11立起。图15(c)是结束座椅S恢复操作的状态(图14(e))。当停止向后方拉伸带子20 的操作时,第一连接部件31的位置由于来自倾斜解除线40和脚部解除线41的施力恢复到 原始位置。此时,座椅靠背12由于相对于座椅衬垫11立起,第三连接部件33是没有被取 消线42拉伸的状态。为此,可以通过微小的应力也可以旋转,第二连接部件32再次恢复到 原始位置,并卡止在第一连接部件31,连接机构30的各个连接部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的状 态。下面,参照图16及图17,针对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6是车用收起 座椅的收起状态的车用座椅的上面以及侧面的说明图,图17是收起卡止机构的简要说明 图。在下面的实施例中,与所述实施例相同的部件、配置等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 其的说明。本实施例的收起卡止机构90,构成为包括设置于收起凹部5的底部的收起撞针 74,设置于座椅靠背12的背面侧的收起卡止部件73,通常向保持收起卡止部件73的卡止的 一侧施力的施力弹簧46,在座椅衬垫11的背面侧露出并安装的拉起带子97,连结拉起带子 97并可以旋转(移动)地支持于座椅衬垫11侧的收起连接部件96以及作为连结收起卡止 部件73和收起连接部件96并操作收起卡止部件73的连结部件的收起卡止解除线71。还有,本实施例的座椅卡止装置,构成为至少包括该收起卡止机构90的收起卡 止解除线71,收起卡止部件73,收起连接部件96以及拉起带子97。拉起带子97具有和带子20相同的弯曲自由的弹性,为规定宽度的宽幅的材料呈 环状形成的部件,插通设置于座椅衬垫11的背面侧的两个开口部98,98,作为操作部在座 椅衬垫11的背面使一部分露出。此外,在座椅衬垫11的内侧与收起连接部件96连结。拉 起带子97在本实施例的恢复操作时为用于拉起收起状态的座椅S的恢复操作部件,收起连 接部件96在本实施例中为可动部件。收起状态的座椅S的恢复操作,可以进行拉起在座椅衬垫11的背面露出的拉起带 子97,视觉上的操作顺序较容易理解。
14
收起连接部件96通过旋转轴96a在拉起带子97的拉伸方向可旋转地支持于座椅 衬垫11的内侧,拉起带子97滑动自由地卡止于形成于一方的端部侧的带子卡止部96b。在 另一方的端部侧收起卡止解除线71的一端部卡止线卡止部96c。此外,收起连接部件96, 通过施力弹簧47,通常在向座椅衬垫11的内侧拉伸的方向对拉起带子97施力。为此,可以 保持在座椅衬垫11的背面侧露出的拉起带子97为不松弛的状态。带子卡止部96b为在收起连接部件96立起形成的板体,为了卡止拉起带子97形 成为大致C字形状。通过形成为大致C字形状拉起带子97和收起连接部件96的连结很难 脱离,同时,可以容易地安装拉起带子97。还有,带子卡止部96b在与拉起带子97滑动接触的部分做工光滑防止拉起带子97 的损伤。通过滑动自由地卡止拉起带子97可以得到良好的紧固性。此外,拉起带子97为环 状,因此即使乘客抓住座椅衬垫11的背面露出的拉起带子97的任意位置,由于拉起带子97 在两侧均勻地传送操作力的配置上移动,所以可以以自由的姿势进行座椅S的恢复操作。当然,作为不能滑动拉起带子97的构成亦可,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构成为相对于 座椅衬垫11的背面平行地设置带子卡止部96b并在其两端部固定拉起带子97的端部。通 过在带子卡止部96b固定拉起带子97,拉起带子97的滑动接触位置消失且可以实现长寿命 化。形成于座椅衬垫11的背面的开口部98,98在前侧脚部14的安装部的前侧在左右 方向隔开形成,在与拉起带子97滑动接触的开口部98,98的缘部安装光滑加工的树脂制的 保护部件(未图示)防止拉起带子97的损伤。在被开口部98,98夹持的领域形成洼部99, 乘客在抓住拉起带子97时变得容易伸手。还有,洼部99形成为即使从座椅衬垫11的前侧、 后侧的任意的方向伸手均可抓住拉起带子97且比拉起带子97的宽度宽。在座椅S的收起时,和所述实施例相同,座椅靠背12的背面侧基于座椅S的自重 被按压于收起凹部5,据此,收起卡止部件73卡止于收起撞针74。在从座椅S的收起状态进行恢复状态时,通过乘客抓住在座椅衬垫11的背面形成 的开口部98,98之间露出的拉起带子97并向恢复旋转方向进行拉起操作,收起凹部5和座 椅靠背12之间的卡止被解除。即通过拉起带子97的拉起操作,连结拉起带子97的收起连 接部件96向拉伸收起卡止解除线71的方向旋转。并且,通过拉伸连结于收起连接部件96 的收起卡止解除线71,收起卡止部件73向卡止解除方向旋转,卡止爪73b从收起撞针74脱 离并解除和收起凹部5与座椅靠背12的卡止。座椅S的恢复操作在此后可以通过继续拉 伸拉起带子97来进行。这样,收起连接部件96通过操作作为恢复操作部件的拉起带子97设置为协作旋 转(移动),通过拉伸拉起带子97可以解除收起卡止部件73的卡止。在座椅衬垫11的背面侧设置拉起带子97,在座椅靠背12的背面侧设置收起卡止 部件73,由于是这样分别构成,所以不会给乘客的就座感带来影响。此外,通过在座椅框架 F安装收起连接部件96,收起卡止部件73等部件可以容易地成为耐久性高的机构。进一步, 在座椅衬垫11和座椅靠背12的背面侧安装树脂制的覆盖部件的情况时,通过开口部98, 98,收起卡止部件73等部件的一部分与树脂制的覆盖部件作为连续的设计构成,可以提高 耐久性和美观性。
涉及本实施例的收起卡止机构90由于配件数量少且构造比较简单不会导致重量 的增加,此外由于具有良好的紧固性,从而实现了成本的降低。进一步,由于在拉起收起状 态的座椅S的座椅衬垫11时为不具有握持把手的构成,可以使安装空间变小,提高关于座 椅衬垫11的构造或收起卡止机构90的安装位置的设计的自由度。根据涉及本发明的座椅卡止装置及车用收起座椅,通过收起时使座椅在车体地板 侧卡止,防止收起状态的车用收起座椅的行驶时的松动,同时,可以实现恢复操作载重的降 低。此外,由于恢复操作部件和可动部件协作移动,且通过恢复操作解除与座椅的车体地板 侧的卡止,所以可以提高恢复操作的操作性和座椅的商品性。还有,所述各实施例虽然为向后方旋转并收起座椅S的构造,但是即使为向前方 旋转收起的构造,也可以成为同样的构成。此外,在折叠座椅靠背12的状态不伴随旋转移 动收起的座椅构造,通过构成为在座椅衬垫11侧安装收起卡止部件73,在座椅靠背12侧安 装拉起把手77或拉起带子97和可动部件76或收起连接部件96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此外,收起撞针74的位置可以设置于收起凹部5的底面或侧面的任意的位置,收 起卡止部件73的位置也可以与此一同进行改变。在不具备收起凹部5的收起形式的情况 下,通过在收起位置的车体地板4侧设置收起撞针74可以得到同本实施例相同的效果。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作为具体例子针对汽车分为左右两边的第三列的座 椅进行的说明,但是毋庸置疑,并不局限于此,对于一体形成的长座椅类型的座椅或副驾驶 位,或其他后部座椅也可以同样适用。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针对收起及恢复操作装置统一为带子20的车用收起座 椅S进行说明,但具有作为操作装置的带子和杆的座椅也可以适用。
权利要求
一种在座椅靠背折叠于座椅衬垫的状态下在车体地板侧可收起的车用收起座椅的收起时,与所述车用收起座椅侧和所述车体地板侧可卡止脱落的座椅卡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所述车用收起座椅侧,在所述车用收起座椅收起时与所述车体地板侧可卡止脱落的收起卡止部件;设置在所述车用收起座椅侧,在所述车用收起座椅的恢复操作时被操作的恢复操作部件;设置在所述车用收起座椅侧,在恢复操作时与所述恢复操作部件协作移动的可动部件;连结所述收起卡止部件和所述可动部件的连结部件;并且,根据恢复操作时的所述可动部件的移动通过所述连结部件解除所述收起卡止部件的卡止。
2.权利要求1记载的座椅卡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起卡止部件可以移动,通常在 与所述车体地板侧卡止的方向上被施力,根据所述恢复操作部件的操作,向通过所述连结 部件对所述收起卡止部件通常施力的方向的反方向使所述可动部件移动。
3.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记载的座椅卡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起卡止部件设 置于所述座椅靠背的背面侧,所述恢复操作部件以及所述可动部件设置于所述座椅衬垫的 背面侧。
4.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任意一项记载的座椅卡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操作 部件具有握持部,所述可动部件具有一部分从所述握持部可操作地露出的露出部且安装于 所述恢复操作部件,通过所述握持部被握持根据施加给所述露出部的力移动。
5.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记载的座椅卡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操作部件 具有规定宽度的弹性部件,所述可动部件,通过在卡止部卡止所述恢复操作部件,与所述恢 复操作部件连结,拉伸所述恢复操作部件而移动。
6.权利要求5记载的座椅卡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操作部件,插通隔开所述座 椅衬垫的背面侧设置的2个开口部的任意一个而被安装。
7.具备在座椅靠背折叠于座椅衬垫的状态下在车体地板侧可收起的车用收起座椅的 收起时,所述车用收起座椅侧与所述车体地板侧可卡止脱落的座椅卡止装置的车用收起座 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卡止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车用收起座椅侧,在所述车用收起座椅收起时与 所述车体地板侧可卡止脱落的收起卡止部件;设置在所述车用收起座椅侧,在所述车用收 起座椅的恢复操作时被操作的恢复操作部件;设置在所述车用收起座椅侧,在恢复操作时 与所述恢复操作部件协作移动的可动部件;连结所述收起卡止部件和所述可动部件的连结 部件;并且,根据恢复操作时的所述可动部件的移动通过所述连结部件解除所述收起卡止部 件的卡止。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防止收纳状态的车用收起座椅行驶时的松动,同时可实现恢复操作载重的降低,使恢复的操作性提高的座椅卡止装置及车用收起座椅。座椅卡止装置包括设置在座椅靠背12的背面侧,在座椅S收起时与车体地板4侧可卡止脱落的收起卡止部件73,设置在座椅衬垫11的背面侧,在座椅S的恢复操作时被操作的拉起把手77,在恢复操作时与拉起把手77协作移动的可动部件76,连结收起卡止部件73和可动部件76的收起卡止解除线71。并根据恢复操作时的可动部件76的移动通过收起卡止解除线71解除收起卡止部件73的卡止。
文档编号B60N2/36GK101959714SQ20098010804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4日
发明者佐山达雄 申请人:东京座椅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