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车身前部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内外侧的延伸部件从前侧车架及上构件的前端部向车身前方突出 的车身前部构造。
背景技术:
在车身前部构造中存在以下构造,在前侧车架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具有上构件, 分别在各自的前端部具有在车宽方向上隔开间隔的内外侧碰撞吸收部(以下称为“延伸部 件”),在内外侧延伸部件的前端部设置有保险杠横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车身前部构造为,在前侧车架及上构件各自的前端部架设有安装 板,在安装板上设置有内外侧延伸部件。内侧延伸部件从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向车身前方突出。外侧延伸部件从上构件的前 端部向车身前方突出。在内外侧延伸部件各自的前端部上形成有安装孔,通过插入安装孔 中的螺栓安装有保险杠横梁。根据车身前部构造,在有冲击载荷从车身前方作用在保险杠横梁上时,作用的冲 击载荷使内外侧延伸部件变形(压溃),从而吸收冲击载荷。再进一步,被传递到内侧及外 侧延伸部件上的冲击载荷被前侧车架和上构件支承。因此,期望在有冲击载荷从车身前方 作用在保险杠横梁上时,冲击载荷被效率良好地传递到内侧延伸部件和外侧延伸部件上, 再进一步,被传递到内侧延伸部件上的冲击载荷被效率良好地传递到前侧车架上,被传递 到外侧延伸部件上的冲击载荷被效率良好地传递到上构件上。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1909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使车身全长紧凑的车辆中能够搭载大型发动 机、且能够确保冲击载荷的吸收量的车身前部构造。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该车身前部构造具有左右的前 侧车架,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左右的上构件,被配置在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各自的外 侧,朝车身后方且向上倾斜地延伸;安装板,被安装在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及所述 左右的上构件的前端部上;左右的内侧延伸部件,靠近车宽方向中央地被设置在所述安装 板上;以及左右的外侧延伸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并位于所述内侧延伸部件的外 侧,所述左右的内侧延伸部件从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向车身前方突出,所述左右 的外侧延伸部件从所述左右的上构件的前端部向车身前方突出,其中,所述安装板中的设 置有所述内侧延伸部件的内侧安装部随着趋向于车宽方向中心而向车身前方倾斜,所述内 侧延伸部件的前壁随着趋向于车宽方向中心而向车身前方倾斜。优选的是,所述车身前部构造还具有搭载冷却部件的前隔板,该前隔板靠近所述 安装板的车宽中心而配置,所述前隔板具有构成该前隔板的侧部的支承部,在该支承部的 后部以向所述安装板伸出的方式形成有后凸缘,所述后凸缘被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
优选的是,所述内侧延伸部件具有由上壁、下壁、内侧壁以及外侧壁形成为筒状 的筒体;和对所述筒体的前端部进行封闭的前盖部,所述前盖部具有能够与所述上壁对 应地焊接的上壁固定片;能够与所述下壁对应地焊接的下壁固定片;能够与所述内侧壁对 应地焊接的内侧壁固定片;以及能够与所述外侧壁对应地焊接的外侧壁固定片,所述上壁 固定片、所述下壁固定片、所述内侧壁固定片以及所述外侧壁固定片各自的片端缘相对于 所述安装板仅离开相同的距离。优选的是,所述车身前部构造还具有搭载冷却部件的前隔板,该前隔板靠近所述 安装板的车宽中心而配置,所述前隔板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优选的是,所述筒体具有通过弯折成截面为U字状而具有所述内侧壁及上下弯 折部位的内侧板;和通过弯折成截面为U字状而具有所述外侧壁及上下弯折部位的外侧 板,所述内侧板的上弯折部位及所述外侧板的上弯折部位重合而形成所述上壁,所述内侧 板的下弯折部位及所述外侧板的下弯折部位重合而形成所述下壁,所述内侧壁及所述外侧 壁具有以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加强用的筋。优选的是,所述内侧延伸部件具有通过弯折成截面大致为U字状而具有上下的 弯折部位的内侧板;和通过弯折成截面大致为U字状而具有上下的弯折部位的外侧板,将 所述内侧板的上弯折部位及所述外侧板的上弯折部位重合并焊接,从而形成所述延伸部件 的上壁,将所述内侧板的下弯折部位及所述外侧板的下弯折部位重合并焊接,从而形成所 述延伸部件的下壁,紧固部件将焊接有所述上弯折部位的上接合部、焊接有所述下弯折部 位的下接合部以及所述延伸部件的前端部紧固在保险杠横梁上,该紧固部件位于从所述车 身前方侧作用的冲击载荷的载荷传递线上。所述载荷传递线相对于所述延伸部件的车宽方向中心向所述内侧板及所述外侧 板的一方侧偏置,所述载荷传递线所偏置侧的一方的板的板厚尺寸被设定得比另一方的板 的板厚尺寸大。优选的是,通过将所述一方的板作为所述内侧板,从而将所述一方的板设置在所 述前侧车架侧,通过将所述另一方的板作为所述外侧板,从而将所述另一方的板设置在所 述上构件侧。优选的是,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具有容许配置动力源的空间,该动力源被设置在 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上。发明的效果在本发明中,在前侧车架及上构件的前端部设置有安装板。使该安装板中的设置 有内侧延伸部件的内侧安装部向车身前方倾斜。因此,能够使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向车身前 方延伸,能够使被设置在前侧车架的前端部上的前隔板向车身前方侧移动地设置。由此,能 够使被前隔板支承的散热器等冷却部件向车身前方侧移动。因此,在将车身全长抑制得很 紧凑的车辆中,能够朝向车身前方确保大的发动机室,从而能够搭载大型发动机。再有,使安装板的内侧安装部随着趋向于车宽方向中心而向车身前方倾斜,并且 使内侧延伸部件的前壁随着趋向于车宽方向中心而向车身前方倾斜。因此,能够使内侧 延伸部件中的靠近车身宽度方向中心的内侧壁和车宽方向外侧的外侧壁的突出量大致相 同。由此,在内侧延伸部件上作用有冲击载荷时,能够使内侧延伸部件整体均等地变形(压 溃)。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由内侧延伸部件吸收冲击载荷的吸收量。
在本发明中,靠近安装板的车宽方向中心配置有前隔板。在该前隔板的支承部的 后部,后凸缘向安装板伸出,在安装板上设置后凸缘。由此,能够使前隔板即散热器等冷却 部件向车身前方进一步移动地设置,能够在将车身全长抑制得很紧凑的车辆中,向车身前 方确保更大的发动机室。再有,在本发明中,在延伸部件上具有对筒体的前端部进行封闭的前盖部。在该 前盖部上具有能够焊接在上壁上的上壁固定片;能够焊接在下壁上的下壁固定片;能够 焊接在内侧壁上的内侧壁固定片;以及能够焊接在外侧壁上的外侧壁固定片。使各固定片 各自的片端缘相对于安装板仅离开相同的距离。由此,能够均等地确保延伸部件的变形量 (压溃量),良好地吸收冲击载荷。再有,在本发明中,将内侧板与外侧板这两个板的上弯折部位两片重合,从而形成 筒体的上壁,将内侧板与外侧板这两个板的下弯折部位两片重合,从而形成筒体的下壁。再 有,在筒体的内侧壁及外侧壁上形成有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加强用的筋。因此,能够使内 侧壁及外侧壁的刚性与上壁和下壁相匹配。这样,通过使内侧壁、外侧壁、上壁以及下壁的 刚性大致相同,能够均等地确保延伸部件的变形量(压溃量),良好地吸收冲击载荷。在本发明中,通过紧固部件将保险杠横梁紧固在内侧延伸部件的前端部上。另外, 将内外侧板这2张板的上弯折部位焊接并重合,从而形成内侧延伸部件的上壁。再有,将内 外侧板这2张板的下弯折部位焊接并重合,从而形成内侧延伸部件的下壁。将焊接有2张 上弯折部位的上接合部、焊接有2张下弯折部位的下接合部以及紧固部件配置在从车身前 方侧对保险杠横梁作用的冲击载荷的载荷传递线上。因此,在保险杠横梁上作用有冲击载 荷时,作用的冲击载荷经过紧固部件被传递到内侧延伸部件及外侧延伸部件上。被传递到 内侧延伸部件及外侧延伸部件上的冲击载荷经过上弯折部位的接合部及下弯折部位的接 合部被传递到前侧车架上。这样,经过紧固部件、上弯折部位的上接合部以及下弯折部位的 下接合部将作用在保险杠横梁上的冲击载荷传递到前侧车架上,从而能够效率良好地将冲 击载荷传递到前侧车架上。再有,在本发明中,将载荷传递线向内侧板及外侧板的一方侧偏置,将一方的板的 板厚尺寸设定得比另一方的板大。因此,即使冲击载荷被偏向地传递到一方的板侧,也能够 使延伸部件整体均等地变形(压溃)。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由延伸部件吸收冲击载荷的吸收量。再有,在本发明中,将板厚尺寸比另一方的板大的一方的板设置于前侧车架侧。将 板厚尺寸比一方的板小的另一方的板设置于上构件侧。因此,能够经过一方的板将较大的 冲击载荷传递到刚性比上构件高的前侧车架上。能够经过另一方的板将较小的冲击载荷传 递到刚性比前侧车架低的上构件上。由此,能够使延伸部件整体均等地变形(压溃),能够 充分地确保由延伸部件吸收冲击载荷的吸收量。再有,在本发明中,在左右的前侧车架上设置(悬挂)有动力源。因此,能够使被 传递到左右的前侧车架一方上的冲击载荷经过动力源分散到另一方的前侧车架上。由此, 能够进一步良好地支承被传递到一方的前侧车架上的冲击载荷。
图1是表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前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以图1所示的左冲击吸收单元为中心的周边构造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车身前部构造的俯视图。图4是图2所示的车身前部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图3的5部放大图。图6是图2所示的左冲击吸收单元的放大立体图。图7是图6所示的左冲击吸收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左冲击吸收单元的内侧筒体及外侧筒体的立体图。图9是将图7所示的左冲击吸收单元的内侧前盖部及外侧前盖部放大表示的立体 图。图10是表示图5所示的左冲击吸收单元的焊接部位与螺栓的位置关系的图。图IlA是表示对面车辆偏置碰撞到基于本实施例的车身前部构造上的例子的图。图IlB是表示在图IlA中,在对面车辆偏置碰撞到车身前部构造上时,内侧延伸部 件及外侧延伸部件变形后的例子的图。图12是表示由基于本实施例的车身前部构造支承冲击载荷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参照图1,车身前部构造10在车身前部的左右侧具有左右的前侧车架11、12。左 上构件13被设置在左前侧车架11的车宽方向外侧。右上构件14被设置在右前侧车架12 的车宽方向外侧。左冲击吸收单元16被设置在左前侧车架11的前端部Ila及左上构件13 的前端部13a上。右冲击吸收单元17被设置在右前侧车架12的前端部1 及右上构件14 的前端部Ha上。保险杠横梁18在左冲击吸收单元16与右冲击吸收单元17之间延伸。此外,车身前部构造10在左前侧车架11与右前侧车架12之间的空间(发动机 室)21中具有动力源22 (参照图2、图幻,在动力源22的前方具有前隔板M,在前隔板M 上具有散热器等冷却部件26。参照图2及图3,作为一例,动力源22通过将发动机及变速器组合成一体而被单元 化,发动机被配置在右前侧车架12(图1)侧,变速器被配置在左前侧车架11侧。该动力源 22的变速器通过左安装部件23被安装在左前侧车架11上,发动机通过右安装部件(未图 示)被安装在右前侧车架12上。左前侧车架11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左前侧车架11的后端部lib(图1)被连结 在左外伸叉架27 (图1)上。左上构件13被设置在左前侧车架11的车宽方向外侧,并且朝车身后方且向上倾 斜地延伸。左上构件13的后端部1 被连结在左前柱观(图1)上。左前侧车架11的前端部Ila被连结在前连结部位31上,该前连结部位31形成于 左上构件13的前端部13a。覆盖左前轮(未图示)的左轮罩护板32被设置在左前侧车架 11与左上构件13之间。左前侧车架11与右前侧车架12、左上构件13与右上构件14是左右对称的部件, 以下对左前侧车架11及左上构件13进行说明,省略右前侧车架12及右上构件14的说明。 左冲击吸收单元16与右冲击吸收单元17是左右对称的部件,以下对左冲击吸收单元16进行说明,省略右冲击吸收单元17的说明。如图4及图5所示,左冲击吸收单元16具有从左前侧车架11的前端部Ila到左 上构件13的前端部13a的范围内设置的支承板34 ;被安装在支承板34上的安装板35 ;以 及被设置在安装板35上的内侧延伸部件41及外侧延伸部件42。上述内侧延伸部件41从左前侧车架11的前端部Ila(具体而言安装板35)向车 身前方突出,外侧延伸部件42从左上构件13的前端部13a (具体而言安装板35)向车身前 方突出。支承板34的外形形成为大致矩形,该支承板34被设置在左前侧车架11的前端部 11a、左上构件13的前端部13a以及前连结部位31上。该支承板34具有设置在左前侧车 架11的前端部Ila上的内侧支承部45 ;和设置在左上构件13的前端部13a上的外侧支承 部46。外侧支承部46被设置成与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车宽方向直线48大致平行。内侧 支承部45以从支承板34的中央部3 起向车身前方倾斜的方式前倾。具体而言,内侧支 承部45以相对于车宽方向直线48以倾斜角θ 1向车身前方倾斜的方式前倾。内侧支承部 45的内侧端部45a以与车宽方向直线48大致平行的方式向车宽中心方向伸出。用多个螺栓37、109在支承板34的前表面上安装安装板35,从而使安装板35与 支承板34的前表面重合。安装板35是被形成为与支承板34大致相同的外形(即大致矩 形)的板。安装板35以夹设有支承板34的状态,在从左前侧车架11的前端部Ila到左上构 件13的前端部13a的范围内设置。该安装板35具有被设置在内侧支承部45的前表面上 的内侧安装部51 ;和被设置在外侧支承部46的前表面上的外侧安装部52。外侧安装部52与外侧支承部46相同地与车宽方向直线48大致平行。内侧安装 部51与内侧支承部45相同地以从安装板35的中央部3 起向车身前方倾斜的方式前倾。 具体而言,内侧安装部51以相对于车宽方向直线48以倾斜角θ 1倾斜的方式前倾。再有, 内侧安装部51具有被设置在内侧端部51a上的层差部53 ;和被设置在层差部53上的夹 持片54。层差部53是在内侧安装部51的内侧端部51a处向车身前方弯折的部位。夹持片 讨从层差部53的前边开始与内侧支承部45的内侧端部4 大致平行地向车宽方向中心伸
出ο通过在内侧端部51a上形成层差部53及夹持片M,从而将夹持片M相对于内侧 支承部45的内侧端部45a隔开规定间隔Sl地配置。因此,能够在夹持片M与内侧端部 4 之间确保用于夹持后述的后凸缘106的安装片107的间隙。关于在夹持片讨与内侧端 部4 之间夹持后凸缘106的安装片107的理由将在后说明。参照图6、图7、图8以及图9,内侧延伸部件41及外侧延伸部件42分别被设置在 安装板35上。内侧延伸部件41具有由上壁62、下壁63、内侧壁64以及外侧壁65形成 为大致矩形的筒状的内侧筒体61 ;和对内侧筒体61的前端部61a进行封闭的内侧前盖部 (前盖部)67。内侧壁64是靠近车宽方向中心设置的壁部。外侧壁65是靠近车宽方向外 侧(即靠近外侧延伸部件4 设置的壁部。内侧筒体61的上壁62及下壁63在侧面观察时向车身前方大致水平地伸出。内侧壁64及外侧壁65在俯视观察时向车身前方以成为逐渐靠近的形状的方式伸出。该内侧筒体61具有靠近车宽方向中心设置的内侧板111 ;和靠近车宽方向外侧 设置的外侧板112。内侧板111通过被弯折成截面为大致U字状而具有内侧壁64、上弯折 部位113以及下弯折部位114(参照图8)。外侧板112通过被弯折成截面为大致U字状而 具有外侧壁65、上弯折部位115以及下弯折部位116(参照图8)。将内侧板111的上弯折部位113及外侧板112的上弯折部位115重合,并在多个 上接合部117将各个上弯折部位113、115点焊焊接,从而形成内侧筒体61的上壁62。将内 侧板111的下弯折部位114及外侧板112的下弯折部位116重合,并在多个下接合部118 将各个下弯折部位114、116点焊焊接,从而形成内侧筒体61的下壁63。这样,通过将上弯折部位113、115彼此接合,并且将下弯折部位114、116彼此接 合,从而由内侧板111及外侧板112形成内侧筒体61。通过将上弯折部位113、115彼此重合并接合,从而使上壁62的刚性比由一张板形 成的刚性高。通过将下弯折部位114、116彼此重合并接合,从而使下壁63的刚性比由一张 板形成的刚性高。在内侧筒体61的内侧壁64上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有加强用的内筋121。内筋121 是在内侧壁64的高度方向中央与车身前后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凹部(槽部)。内筋121的槽 底部向上倾斜地形成,使得内筋121的筋深度尺寸随着趋向车身前方逐渐变小。在外侧壁65上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有加强用的外筋122。外筋122与内筋121相 同地是在外侧壁65的高度方向中央与车身前后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凹部(槽部)。外筋122 的槽底部向上倾斜地形成,使得外筋122的筋深度尺寸随着趋向车身前方逐渐变小。通过在内侧壁64上延伸内筋121,并且在外侧壁65上延伸外筋122,从而能够与 上壁62和下壁63相匹配地提高内侧壁64和外侧壁65的刚性。由此,内侧壁64、外侧壁65、 上壁62以及下壁63这4个壁的刚性能够分别匹配,从而能够均等地确保内侧筒体61 (即 内侧延伸部件41)的变形量(压溃量),良好地吸收冲击载荷。内侧前盖部67具有对内侧筒体61的前盖部61a进行封闭的前壁(内侧延伸部 件41的前端部)68 ;从前壁68向车身后方伸出的上壁固定片71、下壁固定片72、内侧壁固 定片73以及外侧壁固定片74。上壁固定片71从前壁68的上端部68a(图9)向车身后方沿上壁62伸出。上壁 固定片71在多个上片接合部124、124通过点焊被焊接在上壁62上,从而被固定在上壁62 上。下壁固定片72从前壁68的下端部68b (图9)向车身后方沿下壁63伸出,通过焊 接被固定在下壁63上。下壁固定片72在多个下片接合部125、125通过点焊被焊接在下壁 63上,从而被固定在下壁63上。内侧壁固定片73从前壁68的内侧端部68c (图9)向车身后方沿内侧壁64伸出, 通过焊接被固定在内侧壁64上。外侧壁固定片74从前壁68的外侧端部68d(图9)向车 身后方沿外侧壁65伸出,通过焊接被固定在外侧壁65上。由此,内侧前盖部67通过焊接 被固定在内侧筒体61的前端部61a上。在此状态下,内侧前盖部67的前壁68从内侧壁64 侧向外侧壁65倾斜(参照图5)。如图9所示,上壁固定片71的片端缘7la、下壁固定片72的片端缘72a、内侧壁固定片73的片端缘73a以及外侧壁固定片74的片端缘7 相对于安装板35仅离开相同的 距离S2 (参照图5)。关于使各固定片71 74的片端缘71a 7 相对于安装板35离开 相同距离的理由将在后说明。外侧延伸部件42的突出量相对于内侧延伸部件41被抑制得小。该外侧延伸部件 42与内侧延伸部件41的内侧筒体61相同地具有由上壁82、下壁83、内侧壁84以及外侧 壁85形成为大致矩形的筒状的外侧筒体81 ;和对外侧筒体81的前端部81a进行封闭的外 侧前盖部87。内侧壁84是靠近车宽方向中心(即靠近内侧延伸部件41)设置的壁部。外 侧壁85是靠近车宽方向外侧设置的壁部。外侧筒体81的上壁82及下壁83在侧面观察时向车身前方大致水平地伸出,内侧 壁84及外侧壁85在俯视观察时以成为向车身前方逐渐靠近的形状的方式伸出。上述外侧筒体81具有靠近车身宽度方向中心设置的内侧板131 ;和靠近车身宽 度方向外侧设置的外侧板132。内侧板131通过被弯折成截面为大致U字状而具有内侧壁 84、上弯折部位133以及下弯折部位134(图8)。外侧板132通过被弯折成截面为大致U字 状而具有外侧壁85、上弯折部位135以及下弯折部位136(图8)。将内侧板131的上弯折部位133及外侧板132的上弯折部位135重合,并在多个上 接合部137将各个上弯折部位133、135点焊焊接,从而形成内侧筒体81的上壁82。将内侧 板131的下弯折部位134及外侧板132的下弯折部位136重合,并在多个下接合部138 (图 中仅示出1处)将各个下弯折部位134、136点焊焊接,从而形成内侧筒体81的下壁83。这样,通过将上弯折部位133、135彼此接合,并且将下弯折部位134、136彼此接 合,从而由内侧板131及外侧板132形成外侧筒体81。外侧前盖部87具有对外侧筒体81的前端部81a进行封闭的前壁(外侧延伸部 件42的前端部)88 ;从前壁88向车身后方伸出的上壁固定片91、下壁固定片92 (图9)、内 侧壁固定片93以及外侧壁固定片94。如图9所示,上壁固定片91从前壁88的上端部88a向车身后方沿上壁82伸出, 通过焊接被固定在上壁82上。也就是说,上壁固定片91在上片接合部144、144通过点焊 被焊接在上壁82上,从而被固定在上壁82上。下壁固定片92从前壁88的下端部88b向车身后方沿下壁83伸出,通过焊接被固 定在下壁83 (图7)上。也就是说,下壁固定片92在下片接合部145、145通过点焊被焊接 在下壁83上,从而被固定在下壁83上。内侧壁固定片93从前壁88的内侧端部88c向车身后方沿内侧壁84伸出,通过焊 接被固定在内侧壁84上。外侧壁固定片94从前壁88的外侧端部88d向车身后方沿外侧 壁85伸出,通过焊接被固定在外侧壁85上。由此,外侧前盖部87通过焊接被固定在外侧 筒体81的前端部81a上。图10示出左冲击吸收单元的焊接部位与螺栓的位置关系。内侧延伸部件41通过 上下的螺栓(紧固部件)76将保险杠横梁18的左端部18a紧固在前壁68上。关于通过上 下的螺栓76将保险杠横梁18的左端部18a紧固在内侧延伸部件41的前壁68上的结构将 在后说明。该内侧延伸部件41在通过上下螺栓76的位置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内侧载荷传递线 151上设置有上片接合部124、下片接合部125、上接合部117、117以及下接合部118、118。在有冲击载荷Fl从车身前方作用在保险杠横梁18上时,内侧载荷传递线151传递一部分 冲击载荷Fl。在有冲击载荷Fl从车身前方作用在保险杠横梁18上时,一部分冲击载荷Fl经过 上下螺栓76被传递到内侧延伸部件41上。被传递到内侧延伸部件41上的冲击载荷经过 内侧载荷传递线151上的上片接合部124、下片接合部125、上接合部117、117以及下接合 部118、118被传递到左前侧车架11上。这样,作用在保险杠横梁18上的冲击载荷Fl经过被设置在内侧载荷传递线151 上的上下螺栓76、上片接合部124、下片接合部125、上接合部117、117以及下接合部118、 118而传递到左前侧车架11上,从而能够效率良好地将冲击载荷传递到左前侧车架11上。内侧载荷传递线151相对于内侧延伸部件41的车宽方向中心152向靠近内侧板 111(即靠近车宽方向中心)的方向偏置间隔S3。内侧载荷传递线151所偏置的一侧的内 侧板111的板厚尺寸Tl (还参照图7)被设定得比外侧板112的板厚尺寸T2 (还参照图7) 大。因此,内侧板111的刚性被设定得比外侧板112的刚性高。由此,即使冲击载荷被偏向 地传递到内侧板111侧,也能够使内侧延伸部件41在整个区域内均等地变形(压溃)。因 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由内侧延伸部件41吸收冲击载荷的吸收量。左前侧车架11的刚性被设定得比左上构件13高。因此,左前侧车架11与左上构 件13相比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载荷。因此,将板厚尺寸Tl大的内侧板111靠近左前侧车 架11设置,将板厚尺寸T2小的外侧板112靠近左上构件13设置。由此,能够经过内侧板 111将较大的冲击载荷传递到左前侧车架11上。另一方面,能够经过外侧板112将较小的 冲击载荷传递到左上构件13上。这样,通过将较大的冲击载荷传递到板厚尺寸Tl大的内侧板111,将较小的冲击 载荷传递到板厚尺寸T2小的外侧板112,从而能够使内侧延伸部件41在整个区域内均等地 变形(压溃)。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由内侧延伸部件41吸收冲击载荷的吸收量。通过上下的螺栓(紧固部件)76将保险杠横梁18的左端部18a紧固在外侧延伸 部件42的前壁88上。关于通过上下螺栓76将保险杠横梁18的左端部18a紧固在外侧延 伸部件42的前壁88上的结构将在后说明。该外侧延伸部件42在通过上下螺栓76的位置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外侧载荷传递线 巧4上设置有上片接合部144、下片接合部145、上接合部137、137以及下接合部138、138。 外侧载荷传递线1 是在有冲击载荷Fl从车身前方作用在保险杠横梁18上时,传递一部 分冲击载荷Fl的线。在有冲击载荷Fl从车身前方作用在保险杠横梁18上时,一部分冲击载荷Fl经过 上下螺栓76被传递到外侧延伸部件42上。被传递到外侧延伸部件42上的冲击载荷经过 外侧载荷传递线巧4上的上片接合部144、下片接合部145、上接合部137、137以及下接合 部138、138被传递到左上构件13上。这样,作用在保险杠横梁18上的冲击载荷Fl经过被设置在外侧载荷传递线巧4 上的上下螺栓76、上片接合部144、下片接合部145、上接合部137、137以及下接合部138、 138而传递到左上构件13上,从而能够效率良好地将冲击载荷传递到左上构件13上。外侧载荷传递线IM相对于外侧延伸部件42的车宽方向中心155向靠近内侧板 131(即靠近车身宽度方向中心)的方向偏置间隔S4。外侧载荷传递线IM所偏置的一侧的内侧板131的板厚尺寸T3(还参照图7)被设定得比外侧板132的板厚尺寸Τ4(还参照 图7)大。因此,内侧板131的刚性被设定得比外侧板132的刚性高。由此,即使冲击载荷被 偏向地传递到内侧板131上,也能够使外侧延伸部件42在整个区域内均等地变形(压溃)。 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由外侧延伸部件42吸收冲击载荷的吸收量。左前侧车架11的刚性被设定得比左上构件13高。因此,左前侧车架11与左上构 件13相比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载荷。因此,将板厚尺寸Τ3大的内侧板131靠近左前侧车 架11设置,将板厚尺寸Τ4小的外侧板132靠近左上构件13设置。由此,能够经过内侧板 131将较大的冲击载荷传递到左前侧车架11上。另一方面,能够经过外侧板132将较小的 冲击载荷传递到左上构件13上。这样,通过将较大的冲击载荷传递到板厚尺寸Τ3大的内侧板131,将较小的冲击 载荷传递到板厚尺寸Τ4小的外侧板132,从而能够使外侧延伸部件42在整个区域内均等地 变形(压溃)。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由外侧延伸部件42吸收冲击载荷的吸收量。再次参照图5,内侧延伸部件41的内侧前盖部67的前壁68中,内侧端部68c相 对于外侧端部68d向车身前方突出。因此,内侧前盖部67的前壁68在从前壁68的外侧端 部68d到内侧端部68c的范围内随着趋向车宽方向中心而向车身前方倾斜。具体而言,前 壁68相对于车宽方向直线48以倾斜角θ 2倾斜。为了配合保险杠横梁18的形状,倾斜角θ 2被设定得比内侧安装部51的倾斜角 θ 1稍大。因此,内侧前盖部67的前壁68被配置成与内侧安装部51大致平行。在该前壁68上形成有可供上下的螺栓76贯穿插入的上下的安装孔77(参照图 9)。在上下的安装孔77中分别插入螺栓76,被插入的螺栓76分别与螺母78螺纹结合,从 而将保险杠18的左端部18a螺栓固定在内侧前盖部67上。如前述那样,通过使安装板35的内侧安装部51前倾,并且使内侧前盖部67的前 壁68倾斜,从而将前壁68配置成与内侧安装部51大致平行。通过大致平行地配置前部68 及内侧安装部51,从而内侧延伸部件41的内侧壁64及外侧壁65从内侧安装部51向前方 突出大致相同的量。因此,能够均等地确保内侧延伸部件41的内侧筒体61的变形量(压 溃量)。由此,即使冲击载荷作用在内侧延伸部件41上,也能够使内侧延伸部件41的内侧 筒体61在整个区域内均等地变形(压溃)。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由内侧延伸部件41吸收 冲击载荷的吸收量。上壁固定片71的片端缘71a、下壁固定片72 (图9)的片端缘72a (图8)、内侧壁 固定片73的片端缘73a以及外侧壁固定片74的片端缘7 相对于安装板35仅离开相同 的距离S2。以下对使片端缘71a 7 相对于安装板35仅离开相同的距离S2的理由进行 说明。即,内侧延伸部件41在内侧筒体61的前端部61a上重合有上壁固定片71、下壁固 定片72 (参照图8)、内侧壁固定片73以及外侧壁固定片74。因此,重合有各固定片71 74的前端部61a是相对于从车身前方作用的冲击载荷较难变形(不易压溃)的部位。因 此,优选构成为使没有重合固定片71 74的部位在冲击载荷的作用下均等地变形。因此,使片端缘71a 7 相对于安装板35仅离开相同的距离S2。因此,能够均 等地确保内侧延伸部件41的变形量(压溃量)。由此,在冲击载荷作用在内侧延伸部件41 上的情况下,能够使内侧延伸部件41的内侧筒体61在整个区域内均等地变形,从而能够良好地吸收冲击载荷。如图5所示,外侧延伸部件42的外侧前盖部87的前壁88在从前壁88的外侧端 部88d到内侧端部88c的范围内随着趋向车宽方向中心而向车身前方倾斜。具体而言,前 壁88相对于车宽方向直线48以倾斜角θ 3倾斜。为了配合保险杠横梁18的形状,前壁88的倾斜角θ 3被设定成与内侧前盖部 67(前壁68)的倾斜角θ 2大致相同的大小。在该前壁88上形成有可供上下的螺栓76贯 穿插入的上下的安装孔96 (图8)。在上下的安装孔96中分别插入螺栓76,插入的螺栓76分别与螺母97螺纹结合, 从而将保险杠横梁18的左端部18a螺栓固定在外侧前盖部87上。再次参照图1、图3以及图4,前隔板M具有冷却部件(散热器等)26,并被配置在 安装板35的车宽方向中心侧。具体而言,前隔板M被配置在左前侧车架11的前端部Ila 与右前侧车架12的前端部1 之间并且相对于前端部IlaUh被配置在车身前方位置上, 用于分隔发动机室21的前部。该前隔板M由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上构件101、被设置在上构件101的下方的下 构件(未图示)、被设置在上构件101的左端部及下构件的左端部上的左支承部103、以及 被设置在上构件101的右端部及下构件的右端部上的右支承部104形成为大致矩形框状。左支承部103在后部103a具有向安装板35伸出的后凸缘106。后凸缘106具有 向安装板35的层差部53伸出的安装片107,该安装片107具有安装孔108。如前述那样,安装片107被夹持在内侧安装部51的夹持片M与内侧支承部45的 内侧端部4 之间。S卩,安装片107在被夹入内侧安装部51的夹持片讨与内侧支承部45 的内侧端部4 之间的状态下通过螺栓109被安装。因此,在支承板34及安装板35上安 装后凸缘106。左支承部103与右支承部104是左右对称的部件,以下对左支承部103进行 说明,省略对右支承部104的说明。内侧支承部45以倾斜角θ 1前倾,并且内侧安装部51以倾斜角θ 1前倾,从而能 够使内侧支承部45及内侧安装部51向车身前方移动地设置。因此,能够使被夹入内侧安装 部51的夹持片M与内侧支承部45的内侧端部4 之间的后凸缘106的安装片107向车 身前方移动地设置。由此,能够使前隔板M移动到车身前方侧的位置Pl (还参照图5)而 设置,能够使冷却部件26与前隔板M —起向车身前方侧移动地设置。因此,能够在将车身 全长抑制得很紧凑的车辆中,朝向车身前方确保大的发动机室21,从而能够在发动机室21 中搭载大型动力源22。通过在安装板35上设置后凸缘106,从而能够使冷却部件沈与前隔板M —起向 车身前方进一步移动地设置。由此,能够在将车身全长抑制得很紧凑的车辆中,朝向车身前 方确保更大的发动机室21。如图1所示,左前侧车架11及右前侧车架12被配置在车宽方向的左右侧。动力 源22被配置在形成于左前侧车架11与右前侧车架12之间的空间(发动机室)21中。该 动力源22通过左安装部件23被设置在左前侧车架11上,并且通过右安装部件(未图示) 被设置在右前侧车架12上。因此,能够使被传递到左前侧车架11、右前侧车架12—方(例 如,左前侧车架11)上的冲击载荷经过动力源22分散到右前侧车架12上。由此,能够进一 步良好地支承被传递到左前侧车架11上的冲击载荷。
接着,根据图IlA 图12对对面车以偏置状态碰撞在具有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 10的车辆上的例子进行说明。在图IlA中,对面车160向左侧错位地碰撞在车身前部构造10上。因偏置碰撞产 生的冲击载荷Fl经过保险杠横梁18的左端部18a传递到左冲击吸收单元16。具体而言, 一部分冲击载荷Fl作为冲击载荷F2如箭头所示那样传递到内侧延伸部件41上。再有,冲 击载荷Fl的剩余冲击载荷F3如箭头所示那样传递到外侧延伸部件42上。如图10所示,在内侧延伸部件41中,在内侧载荷传递线151上设置有上下的螺栓 76、上片接合部124、下片接合部125、上结合部117、117以及下接合部118、118。因此,作 用在保险杠横梁18上的一部分冲击载荷Fl经过上下的螺栓76作为冲击载荷F2被传递到 内侧延伸部件41上,并经过上片接合部124、下片接合部125、上接合部117、117、下接合部 118,118效率良好地被传递到左前侧车架11上。如图10所示,在外侧延伸部件42中,在外侧载荷传递线巧4上设置有上下的螺栓 76、上片接合部144、下片接合部145、上接合部137、137以及下接合部138、138。因此,冲击 载荷Fl的剩余冲击载荷F3经过上下的螺栓76被传递到外侧延伸部件42上,并经过上片 接合部144、下片接合部145、上接合部137、137、下接合部138、138效率良好地被传递到左 上构件13上。在图IlB中,由作用在内侧延伸部件41上的冲击载荷F2使内侧延伸部件41的内 侧筒体61以压溃的方式变形,从而吸收一部分冲击载荷F2。再有,由作用在外侧延伸部件42上的冲击载荷F3使外侧延伸部件42的外侧筒体 81变形(压溃),从而吸收一部分冲击载荷F3。如前述那样,使内侧支承部145以倾斜角θ 1向前方倾斜,使前壁68以倾斜角θ 2 向前方倾斜。因此,能够使内侧延伸部件41的内侧壁64(参照图11Α)和外侧壁65(参照 图11Α)的突出量大致相同。再有,如图5及图9所示,内侧延伸部件41的上壁固定片71的片端缘71a、下壁固 定片72的片端缘72a、内侧壁固定片73的片端缘73a以及外侧壁固定片74的片端缘7 相对于安装板35仅离开相同的距离S2。再有,如图8所示,在内侧延伸部件41的内侧壁64上有内筋121延伸,并且在外 侧壁65上有外筋122延伸,从而能够与上壁62及下壁63相匹配地提高内侧壁64及外侧 壁65的刚性。因此,能够均等地确保内侧筒体61的变形量。根据这些理由,即使冲击载荷作用在内侧延伸部件41上,也能够使内侧延伸部件 41在整个区域内均等地变形。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由内侧延伸部件41吸收冲击载荷的吸收量。内侧载荷传递线151相对于内侧延伸部件41的车宽方向中心152向靠近内侧板 111(即靠近车宽方向中心)的方向偏置间隔S3(还参照图11A)。如图10所示,内侧载荷 传递线151所偏置的一侧的内侧板111的板厚尺寸被设定得比外侧板112的板厚尺寸大。 因此,即使冲击载荷F2被偏向地传递到内侧板111上,也能够使内侧延伸部件41的内侧筒 体61整体均等地变形。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由内侧延伸部件41吸收冲击载荷F2的吸收
Mo左前侧车架11的刚性被设定得比左上构件13高。再有,内侧板111的板厚尺寸被设定得比外侧板112大。因此,较大的冲击载荷被传递到被设置在左前侧车架11侧的内 侧板111(板厚尺寸大的板)上。另一方面,较小的冲击载荷被传递到被设置于左上构件13侧的外侧板112(板厚 尺寸小的板)上。由此,能够使内侧延伸部件41整体均等地变形,能够进一步良好地确保 由内侧延伸部件41吸收冲击载荷的吸收量。外侧载荷传递线IM相对于外侧延伸部件42的车宽方向中心155向内侧板131 侧(即车身宽度方向中心侧)偏置间隔S4(还参照图11A)。如图10所示,外侧载荷传递线 巧4所偏置的一侧的内侧板131的板厚尺寸被设定得比外侧板132的板厚尺寸大。因此,即 使冲击载荷F3被偏向地传递到内侧板131上,也能够使外侧延伸部件42的外侧筒体81整 体均等地变形。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由外侧延伸部件42吸收冲击载荷F3的吸收量。如前述那样,左前侧车架11的刚性被设定得比左上构件13高。再有,内侧板131 的板厚尺寸被设定得比外侧板132大。因此,较大的冲击载荷被传递到被设置于左前侧车 架11侧的内侧板131(板厚尺寸大的板)上。另一方面,较小的冲击载荷被传递到被设置于左上构件13侧的外侧板132(板厚 尺寸小的板)上。由此,能够使外侧延伸部件42整体均等地变形,能够进一步良好地确保 由外侧延伸部件42吸收冲击载荷的吸收量。图12表示由基于本实施例的车身前部构造承受冲击载荷的例子。在由内侧延伸 部件41吸收一部分冲击载荷F2之后,冲击载荷F2的剩余的冲击载荷F4如箭头所示那样 传递到左前侧车架11上。被传递的冲击载荷F4由左前侧车架11支承。另一方面,在由外侧延伸部件42吸收一部分冲击载荷F3之后,冲击载荷F3的剩 余的冲击载荷作为冲击载荷F5及冲击载荷F6如箭头所示那样分别被分散到左前侧车架11 及左上构件13上。被传递到左前侧车架11上的冲击载荷F5由左前侧车架11支承。被传递到左上 构件13上的冲击载荷F6由左上构件13支承。由此,能够由车身前部构造10良好地支承 在对面车160偏置碰撞时产生的冲击载荷Fl。如图1所示,左前侧车架11和右前侧车架12被配置在车宽方向的左右侧,在由左 前侧车架11和右前侧车架12形成的空间(发动机室)21中配置动力源22,动力源22通 过左安装部件23被设置在左前侧车架11上,并且通过右安装部件(未图示)被设置在右 前侧车架12上。因此,能够使被传递到左前侧车架11上的冲击载荷F4、F5作为冲击载荷 F7通过左安装部件23分散到动力源22上。被分散的冲击载荷F7被传递到右前侧车架12 侧,由右前侧车架12支承。由此,能够进一步良好地支承被传递到左前侧车架11上的冲击 载荷F4、F5。在上述实施例中,例示出了这样的构成,S卩使内侧支承部45以倾斜角θ 1前倾, 并且使前壁68以倾斜角θ 2前倾,使内侧延伸部件41的内侧壁64和外侧壁65的突出量 大致相同,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与内侧延伸部件41相同地形成外侧延伸部件42。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将前隔板M的后凸缘106夹持在夹持片M与内侧端部45a 中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其他构成中安装后凸缘106。再有,在本实施例中,对使内侧载荷传递线151相对于内侧延伸部件41的车宽方 向中心向内侧板111侧偏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向外侧板112侧偏置。同样地也可以使外侧延伸部件42向外侧板132侧偏置。再有,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安装保险杠横梁18的紧固部件例示了螺栓76,但不限 于此,也可以使用铆钉等其他紧固部件。本实施例所示的左右的前侧车架11、12、左右的上构件13、14、保险杠横梁18、前 隔板对、冷却部件沈、安装板35、内外侧的延伸部件41、42、内外侧的筒体61、81、左右的支 承部103、104、后凸缘106、内侧板111、131、外侧板112、132、上弯折部位113、115、133、135、 下弯折部位114、116、134、136等形状不限于例示,可以适当变更。工业实用性本发明非常适合应用于具有使延伸部件从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向车身前方突出的 车身前部构造的汽车中。附图标记的说明10车身前部构造11左前侧车架(前侧车架)11a、12a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前端部12右前侧车架(前侧车架)13左上构件(上构件)14右上构件(上构件)18保险杠横梁21 空间22 动力源41内侧延伸部件(延伸部件)42外侧延伸部件(延伸部件)61内侧筒体(筒体)62,82 上壁63,83 下壁64、84 内侧壁65、85 外侧壁68前壁(内侧延伸部件41的前端部)76螺栓(紧固部件)81外侧筒体(筒体)88前壁(外侧延伸部件42的前端部)111、131 内侧板112、132 外侧板113、115、133、135 上弯折部位114、116、134、136 下弯折部位117,137 上接合部118、138 下接合部124、144 上片接合部125、145 上片接合部
151内侧载荷传递线(载荷传递线)154外侧载荷传递线(载荷传递线)Tl T4 板厚尺寸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包括左右的前侧车架,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左右的上构件,被配置在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各自的外侧,朝车身后方且向上倾斜地 延伸;安装板,被安装在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及所述左右的上构件的前端部上; 左右的内侧延伸部件,靠近车宽方向中央地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以及 左右的外侧延伸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并位于所述内侧延伸部件的外侧, 所述左右的内侧延伸部件从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向车身前方突出,所述左右 的外侧延伸部件从所述左右的上构件的前端部向车身前方突出, 所述车身前部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中的设置有所述内侧延伸部件的内侧安装部随着趋向于车宽方向中心而 向车身前方倾斜,所述内侧延伸部件的前壁随着趋向于车宽方向中心而向车身前方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前部构造还具有搭载冷却部件的前隔板,该前隔板靠近所述安装板的车宽中 心而配置,所述前隔板具有构成该前隔板的侧部的支承部,在该支承部的后部以向所述安装板伸 出的方式形成有后凸缘,所述后凸缘被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延伸部件具有由上壁、下壁、内侧壁以及外侧壁形成为筒状的筒体;和对所 述筒体的前端部进行封闭的前盖部,所述前盖部具有能够与所述上壁对应地焊接的上壁固定片;能够与所述下壁对应地 焊接的下壁固定片;能够与所述内侧壁对应地焊接的内侧壁固定片;以及能够与所述外侧 壁对应地焊接的外侧壁固定片,所述上壁固定片、所述下壁固定片、所述内侧壁固定片以及所述外侧壁固定片各自的 片端缘相对于所述安装板仅离开相同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前部构造还具有搭载冷却部件的前隔板,该前隔板靠近所述安装板的车宽中 心而配置,所述前隔板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具有通过弯折成截面为U字状而具有所述内侧壁及上下的弯折部位的内侧 板;和通过弯折成截面为U字状而具有所述外侧壁及上下的弯折部位的外侧板,所述内侧板的上弯折部位及所述外侧板的上弯折部位重合而形成所述上壁,所述内侧 板的下弯折部位及所述外侧板的下弯折部位重合而形成所述下壁,所述内侧壁及所述外侧壁具有以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加强用的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延伸部件具有通过弯折成截面大致为U字状而具有上下的弯折部位的内侧板;和通过弯折成截面大致为U字状而具有上下的弯折部位的外侧板,将所述内侧板的上弯折部位及所述外侧板的上弯折部位重合并焊接,从而形成所述延 伸部件的上壁,将所述内侧板的下弯折部位及所述外侧板的下弯折部位重合并焊接,从而形成所述延 伸部件的下壁,紧固部件将焊接有所述上弯折部位的上接合部、焊接有所述下弯折部位的下接合部以 及所述延伸部件的前端部紧固在保险杠横梁上,该紧固部件位于从所述车身前方侧作用的 冲击载荷的载荷传递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传递线相对于所述延伸 部件的车宽方向中心向所述内侧板及所述外侧板的一方侧偏置,所述载荷传递线所偏置侧 的一方的板的板厚尺寸被设定得比另一方的板的板厚尺寸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所述一方的板作为所述内 侧板,从而将所述一方的板设置在所述前侧车架侧,通过将所述另一方的板作为所述外侧 板,从而将所述另一方的板设置在所述上构件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具有容许配 置动力源的空间,该动力源被设置在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使得即使将车身全长抑制得很紧凑也能够搭载大型发动机,并且能够效率良好地吸收冲击载荷。车身前部构造(10)在左右的前侧车架(11、12)的前端部及左右的上构件(13、14)的前端部通过安装板(35)设置有向前方突出的内侧及外侧延伸部件(41、42)。安装板中的内侧安装部(51)及内侧延伸部件的前壁(68)随着趋向于车宽方向中心而向车身前方倾斜。
文档编号B60R19/34GK102137787SQ20098013427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日
发明者冈部宏二郎, 吉川慎一, 阿部龙太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