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拖曳臂式悬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拖曳臂式悬架,它包括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左右拖曳臂。
背景技术:
通常,在上述类型的拖曳臂式悬架中,如日本已审实用新型申请公开公报 No. 7-50268中所述,支撑着悬架零部件的悬架构件仅安装在车体框架的左右侧面构件之 间,这些侧面构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现有结构,悬架构件仅安装在车体框架的成对左右侧面构件之间,这些 侧面构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因此,不能充分提高悬架构件相对于车体框架的安装刚 性,因而难以改善汽车的操控性(驾驶稳定性)和响应性(驾驶响应性)。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拖曳臂式悬架,它能够通过提高悬架构件相对于 车体框架的安装刚性来改善汽车的操控性(驾驶稳定性)和响应性(驾驶响应性)。另外,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护燃油箱的拖曳臂式悬架。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 一种拖曳臂式悬架,它包括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一 对左右拖曳臂,其中,所述一对左右拖曳臂分别设置在燃油箱的左右两侧;在所述燃油箱与 所述拖曳臂之间设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用于将位于所述拖曳臂的车辆后侧的悬架构件连 接至比所述悬架构件更靠车辆前侧的车体框架的连接部件上;并且从车辆侧面看,所述加 强杆和所述拖曳臂相互重叠。根据该结构,用于连接在所述拖曳臂的车辆后侧的悬架构件与比所述悬架构件更 靠车辆前侧的车体框架的连接部件的加强杆设置在所述燃油箱与所述拖曳臂之间。因此, 能够充分提高悬架构件相对于车架主体的安装刚性,从而能够改善汽车的操控性(驾驶稳 定性)和响应性(驾驶响应性)。另外,可以在不增加零部件数量的情况下,利用加强杆来提高燃油箱周围的刚性, 因而能够通过减小燃油箱的形变来保护燃油箱。从车辆侧面看,所述加强杆和所述拖曳臂重叠。因此,即使施加冲击负载(冲击 力)而使拖曳臂向燃油箱侧变形,加强杆也能够挡住拖曳臂,从而制约拖曳臂向燃油箱侧 的运动。另外,通过与拖曳臂分开的加强杆来制约拖曳臂向燃油箱侧的运动。因此,例如与 加强拖曳臂以制约拖曳臂向燃油箱侧的运动相比,能够可靠的制约拖曳臂的运动,并且能 够实现重量减轻和悬架性能改善(通过弹簧作用使重量降低从而改善悬架的随动能力)。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在与车辆前后方向垂直的纵断面中,所述拖曳臂在上 下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拖曳臂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当通过施加冲击负载而使拖曳臂向 燃油箱侧变形时,加强杆也能够很容易地挡住该拖曳臂,从而可以更可靠地制约拖曳臂向燃油箱侧的运动。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中,在所述车体框架的一对左右侧面构件的每一个中设有 设置成朝车辆后侧升高的弯曲(kick up)部分,并且所述左右侧面构件设置在底板下面并 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连接部件设在所述弯曲部分的下端部,并且与所述连接部件 连接的所述加强杆的前端部设在所述拖曳臂前端部的车辆前侧;所述加强杆沿着车辆前后 方向以基本上水平姿态设置;并且所述加强杆的后端部安装在安装螺栓的下端部,所述安 装螺栓用于将所述悬架构件沿着上下方向安装在侧面构件上,这样可以得到下面所述的有 益效果。加强杆的前端部设置在拖曳臂前端部的车辆前侧。因此,加强杆相对于拖曳臂可 以设置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更宽的范围内,从而通过加强杆可以更可靠的制约拖曳臂向燃 油箱侧的运动。另外,加强杆沿着基本上水平的方向设置,从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侧面构件 的一部分的后端延续至与该部分相关的侧面构件。因此,通过加强杆能够在车辆前后方向 上有效地传递冲击负载,从而可以提高车体的刚性。加强杆的后端部安装在安装螺栓的下端部上。因此,能够提高悬架构件相对于侧 面构件的安装刚性,还能够提高装在悬架构件上的悬架零部件的刚性,从而能够改善汽车 的操控性(驾驶稳定性)和响应性(驾驶响应性),由此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在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中,橡胶衬套压入到形成在所述悬架构件中的垂直孔中, 所述橡胶衬套包括内圆筒和经硫化处理并粘贴在所述内圆筒的外周表面上的橡胶弹性体; 并且所述侧面构件、所述内圆筒和所述加强杆的后端部通过插穿所述内圆筒的安装螺栓相 互连接,从而将所述加强杆的后端部安装在所述安装螺栓的下端部,这样可以实现下面所 述的有益效果。例如,对于仅通过如下方式构成的特征而言,向悬架施加外力可能使安装螺栓掉 落,所述方式为将橡胶衬套压入到形成在悬架构件中的垂直孔中,该橡胶衬套包括内圆筒 和经硫化处理并且粘贴在内圆筒的外周表面上的橡胶弹性体,并且通过插穿内圆筒的安装 螺栓使侧面构件、内圆筒和加强杆的后端部相互连接。但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特征,侧面构件、内圆筒和加强杆的后端部通过插穿内圆筒 的安装螺栓相互连接,并且加强杆的后端部安装在安装螺栓的下端部,这样,安装螺栓的两 个端部能够受到支撑,因而安装螺栓更不易掉落。因此,可以提高悬架构件相对于侧面构件的安装刚性,另外可以提高安装在悬架 构件上的悬架零部件的刚性。因此,改善了汽车的操控性(驾驶稳定性)和响应性(驾驶 响应性),因而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在所述侧面构件的一部分中形成有比所述弯曲部分更 靠近所述车辆后侧的悬架构件安装支架,使其向下鼓出,并且所述悬架构件通过所述橡胶 衬套从下侧与所述悬架构件安装支架连接,这样可以实现下面所述的有益效果。悬架构件通过橡胶衬套从下侧与悬架构件安装支架连接。因此,能够防止侧面构 件部分与悬架构件之间的上下方向上的空间变窄。另外,从车辆侧面看,在侧面构件的弯曲部分的车辆后侧的开口被弯曲部分、悬架 构件安装支架、在位于悬架构件中的垂直孔(例如垂直圆筒)周围的一部分以及加强杆包
4围。因而,该开口能够相对较小并且基本上为三角形。因此,外周框架自身的刚性和较小的 开口面积可以阻碍拖曳臂向燃油箱侧的运动或穿过燃油箱。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所述加强杆的纵向中间部分由金属管材形成,所述加 强杆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由金属安装板形成,并且所述这两块安装板单独焊接在金属管材的 两个端部上,因而可以简化加强杆的结构,并且可以减轻它的重量。另外,能够容易地制造 加强杆,从而可以提高生产率。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所述加强杆的纵向中间部分弯曲成沿着车辆宽度方向 向外侧凸起的V形形状,当沿着车辆宽度方向从外侧施加冲击负载时,加强杆不易沿着车 辆宽度方向的内侧向燃油箱侧变形。因此,本发明可以提供这样一种拖曳臂式悬架,它能够通过提高悬架构件相对于 车体框架的安装刚性来改善汽车的操控性(驾驶稳定性)和响应性(驾驶响应性)。
图1为汽车的仰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汽车的拖曳臂式悬架的仰视图;图3为从车体右侧看该拖曳臂式悬架的侧视图;图4为从车体右侧看该拖曳臂式悬架的侧视图,该图示出了加强杆的安装结构;图5为示出了加强杆的安装结构的立体图;图6为加强杆的仰视图;以及图7为拖曳臂安装到加强杆上的安装结构的底视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车体框架1的结构图1 图3示出了汽车的拖曳臂式悬架。如图1 图3所示,车体框架1包括沿 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左右侧面构件2和安装在这些侧面构件2之间的多个横向构件。 侧面构件2和横向构件设置在底盘(floor panel)下部的底板4下方,并且形成为具有上 侧敞开的帽形的纵断面。在各个侧面构件2和横向构件的上端部中的一对左右法兰焊接在 底盘的下表面上。侧面构件2的纵向中间部分2C(具体地说,在侧面构件2的车辆后半部中位于比 后轮更靠近车辆前侧Fr的部分)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向外侧W2鼓出,从而使那对左右侧面 构件2的纵向中间部分2C之间的距离增大。在位于那对左右纵向中间部分2C之间的底板 4的下方,设有形成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较长的长方体形状的燃油箱7。燃油箱7的左侧表 面7S靠近左边的侧面构件2,并且燃油箱7的右侧表面7S靠近右边的侧面构件2。在以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设置在底板4下方的上述那对左右侧面构件2 的各个纵向中间部分2C上,设置朝着车辆后侧Rr升高的向后突起的弯曲部分5。位于比弯 曲部分5更靠车辆后侧Rr的一对左右侧面构件部分2B从弯曲部分5的上端部水平延伸, 相互平行地设置,并且在垂直方向上设置在与弯曲部分5的上端部相同的位置处。在成对左右侧面构件部分2B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W1的侧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燃油箱7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在侧面构件部分2B的车辆前侧Fr的端部中,形成有具 有底部并且形成为圆筒形(参见图3和5,对应于悬架构件安装支架)的悬架构件安装支架 6,并使其向下鼓出。燃油箱7在车辆前侧Fr的前端部7A和弯曲部分5在车辆前侧Fr的前端部5A设 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几乎相同的位置处。燃油箱7在车辆后侧Rr的后端部7B和弯曲部分 5在车辆后侧Rr的后端部5B设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几乎相同的位置处。拖曳臂式悬架100设置为从燃油箱7的左右方向的外侧延伸至燃油箱7的后侧。 该拖曳臂式悬架100包括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左右拖曳臂8,并且被构造成在左 右方向上相对于车辆中心线对称。拖曳臂8由金属板形成。拖曳臂式悬架100的结构如图2 图5所示,形成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较长的井栏形状的悬架框架9 (对应 于悬架构件)的前框架10和后框架11安装在弯曲部分5后侧的成对左右侧面构件部分2B 之间。前框架10和后框架11均由圆筒形金属管材形成。前框架10弯曲成向车辆后侧 Rr凸起的弧形。后框架11比前框架10更大程度地弯曲成向车辆前侧Fr凸起的弧形。使 前框架10和后框架11相互连接的一对左右连接框架12形成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较宽。 该对左右连接框架12设成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两个端部比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
觅o垂直圆筒体13的外周表面焊接在前框架10的两个左右端部和后框架11的两个 左右端部上。如图2和图5所示,由内圆筒、外圆筒和用于连接内外圆筒的橡胶弹性体构成 的橡胶衬套G压入到垂直圆筒13的垂直孔13H中。从侧面构件部分2B的下壁或者悬架框 架安装支架6的下壁伸出的安装螺栓B插入穿过橡胶衬套G的内圆筒。将螺母N拧在螺栓 B的下端部上。稍后将更具体地解释这种连接结构。悬架框架9通过在平面图中沿车辆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臂15a和臂15b支撑着转 向节16,以便使这些转向节16沿车辆前后方向绕着轴垂直摆动。由内圆筒、外圆筒和用于 连接内外圆筒的橡胶弹性体构成的各个橡胶衬套分别插在臂15a、臂15b的一个端部与转 向节16之间,并且插在臂15a、臂15b的另一个端部与悬架框架9之间。附图标记17表示轴。该轴17的在车辆宽度方向外侧W2的一个端部穿过转向节 16。在用于将转向节16连接至悬架框架9的多个臂15a和臂15b中的下臂15a与侧面构 件部分2B的下表面之间插入有盘簧18。附图标记19表示稳定杆,附图标记20表示稳定杆 衬套,它固定在侧面构件部分2B的下表面上以插有并支撑稳定杆19,并且在图3和图4中 的附图标记50表示减震器。拖曳臂8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成对左右拖曳臂8分别设置在燃油箱7的左右侧面。如图3 所示,拖曳臂8被模制成方向朝上的宽J形,从而拖曳臂8在车辆前侧Fr的前端部8A设置 在该拖曳臂8在车辆后侧Rr的后端部8B的上方。另外,在与车辆前后方向垂直的纵断面 中,拖曳臂8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比拖曳臂8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长。拖曳臂8在车辆后侧Rr的下表面8K在垂直方向上被设置在与燃油箱7的水平下 表面7K几乎相同的位置处。拖曳臂8的车辆前侧Fr的前半部分和其车辆后侧Rr的后半部分各自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基本上为燃油箱7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拖曳臂8的 前半部分的上下端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均弯向外侧W2从而形成凸缘8F。在拖曳臂8前半 部分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分中,形成有延伸至车辆前侧Fr的第一凸起部8V1,并使其沿着 车辆宽度方向扩展至外侧W2。在拖曳臂8后端部8B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分中,形成有在车 辆宽度方向扩展至外侧W2的第二凸起部8V2。通过这个结构,提高了拖曳臂8的刚性。因此,拖曳臂8的前端部8A设置在拖曳臂8的后端部8B的上方(斜向前的上方)。 前端部8A通过橡胶衬套安装在弯曲部分5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分的向后上方倾斜的下 表面5K上,使轴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从而使拖曳臂8能够绕着横 轴摆动。拖曳臂8的前端部8A设置在燃油箱7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分的车辆宽度方 向的外侧W2上。插入在拖曳臂8的前端部8A与弯曲部分5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分的向后上方 倾斜的下表面5K之间的橡胶衬套G包括轴构件、允许轴构件插穿的外圆筒和用于将这些元 件相互连接的橡胶弹性体。在轴构件的两个端部形成有一对左右安装法兰21。如图7所 示,橡胶衬套G在压力下插入到拖曳臂8的前端部8A的横孔中。两个安装法兰21在向后 上方倾斜的弯曲部分5的下表面5K上重叠。安装螺栓B插穿位于下表面5K的螺栓插入孔 和安装法兰21,将螺母N拧在安装螺栓B上。在位于安装法兰21之间的弯曲部分5的下 表面5K上,沿车辆前后方向较长的凹入部22形成为容纳橡胶衬套G和拖曳臂8的前端部 8A。图7中的符号T表示后轮。拖曳臂8的后端部8B通过一对上下橡胶衬套以轴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安 装在转向节16的安装部23上。该安装部23由一对上下横孔构成。上横孔设置在下横孔 的车辆前侧Fr(接近车辆前侧Fr)。这些橡胶衬套中的每一个由内圆筒、外圆筒和用于连接 这些圆筒的橡胶弹性体构成。这对上下橡胶衬套被分别压入到上下横孔中。安装螺栓插入到橡胶衬套的内圆筒 中。将螺母拧在安装螺栓上。由此,拖曳臂8的后端部8B安装在转向节16上,因而拖曳臂 8能够绕着横向轴摆动。拖曳臂8抵抗橡胶衬套G的橡胶弹性体的弹力而摆动。加强杆25的结构如图1、图2和图5 图7所示,一对左右加强杆25分别设置在燃油箱7的左侧表 面7S与左侧拖曳臂8之间以及燃油箱7的右侧表面7S与右侧拖曳臂8之间,它们中的每 一个将位于拖曳臂8的车辆后侧Rr的悬架框架9连接至位于悬架框架9的车辆前侧Fr的 侧面构件2的连接部件39上。如图3所示,从车辆侧面看,该加强杆25和拖曳臂8相互重 叠。加强杆25和燃油箱7之间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间隔比加强杆25和拖曳臂8之间沿着 车辆宽度方向的间隔短(参见图2)。各加强杆25倾斜(略微倾斜)为前端部侧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W2,因而那 对左右加强杆25倾斜为在平面图中向前扩展。另外,那对左右加强杆25和悬架框架9的 前框架10构成U形框架,在平面图中它的车辆前侧Fr敞开。该U形框架从车辆后侧Rr包 围着燃油箱7。下面对加强杆25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如图5 图7所示,加强杆25的纵向中间部 分由圆筒形金属管材38形成。加强杆25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由金属安装板36和金属 安装板37形成。另外,安装板36、37各自的一个端部36A、37A焊接在管材38的端部38A、38B 上。形成加强杆25的前端部的前安装板36安装在车体框架1的弯曲部分5的下端部 上,并且形成加强杆25的后端部的后安装板37安装在安装螺栓B的下端部上,该安装螺栓 B用于把悬架框架9的前框架10垂直地连接至侧面构件部分2B上。前安装板36形成为在加强杆25的前后方向上较长的矩形形状。在前安装板36 的外周部分中,形成有在与前安装板36安装在车体框架1上的侧面构件2B的方向相反一 侧(下侧)凸起的加固凸缘36F。另外,前安装板36形成有沿着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 个螺栓插入孔S。前安装板36的一个端部36A弯曲成具有下侧敞开的U形横截面。所述一个端部 36A从侧面构件部分2B侧(上侧)安装在管材38的一个端部38A处,并且焊接在其上。如 图3和图5所示,包含螺栓插入孔S的前安装板36的第一连接部件36R相对于前安装板36 的具有U形横截面的一个端部36A向下弯曲并倾斜。对于后安装板37而言,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形成为圆盘形状的第二连接部37R。在 后安装板37的外周部分中,形成有在与后安装板37安装在安装螺栓B的下端部的方向相 反一侧(下侧)凸起的加固凸缘37F。在后安装板37的圆盘状第二连接部件37R中形成有 一个螺栓插入孔S。后安装板37在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37A弯曲成具有下侧敞开的U 形横截面。所述另一个端部37A从上侧安装在管材38的另一个端部38B上,并且焊接在其 上。如上所述构成了加强杆25,因而能够简化加强杆25的结构,并且能够减轻加强杆 25的重量。另外,可以很容易地制造加强杆25,从而能够提高生产率。加强杆25的纵向中间部分(管材38的纵向中间部分)弯曲成向车辆宽度方向的 外侧W2凸起的V形形状。因而,在从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W2施加冲击负载时,加强杆25 不易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W1朝着燃油箱7侧变形。如图2、图3和图7所示,连接部件39设在弯曲部分5下端部的向后上方倾斜的下 表面5K上。前安装板36与下表面5K的连接部件39重叠。穿过连接部件39的成对前后 安装螺栓B分别插穿位于前安装板36的成对前后螺栓插入孔S。螺母N与安装螺栓B螺纹 接合,由此将前安装板36安装并且固定在下表面5K上。因此,与连接部件39连接的加强 杆25的前安装板36设置在位于拖曳臂8的前端部8A的车辆前侧Fr的前下方位置处。另外,加强杆25设置成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基本上呈水平姿态,并且加强杆25的后 安装板37安装在安装螺栓B的下端部上,该安装螺栓B沿着上下方向将悬架框架9安装在 侧面构件部分2B上。也就是说,如上所述,橡胶套筒G压入到设在悬架框架9的前框架10上的垂直圆 筒13中。加强杆25的后安装板37的第二连接部件37R从下侧与内圆筒的下端表面重叠。 设在侧面构件部分2B上的安装螺栓B插入穿过橡胶衬套G的内圆筒和位于后安装板37的 第二连接部件37R中的螺栓插入孔S,螺母N与安装螺栓B的下端部螺纹接合。因此,侧面构件部分2B、内圆筒和加强杆25的后安装板37通过插穿内圆筒的安装 螺栓B相互连接。因此,加强杆25的后安装板37安装在安装螺栓B的下端部上。例如,仅通过将橡胶衬套G压入到设在悬架框架9的前框架10上的垂直圆筒13 中,将设在侧面构件部分2B中的安装螺栓B插穿橡胶衬套G的内圆筒,并且使螺母N与安装螺栓B的下端部螺纹接合构成的结构,由于向悬架100施加外力会使安装螺栓B掉落。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结构,加强杆25的后安装板37的第二连接部件37R 安装在安装螺栓B的下端部,因此,安装螺栓B能够在两个地方受到支撑,从而安装螺栓B 不易掉落。因此,能够提高悬架框架9相对于车体框架1的安装刚性,另外可以提高安装在悬 架框架9上的悬架100的各零部件的刚性。因此,改善了汽车的操控性(驾驶稳定性)和 响应性(驾驶响应性),由此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另外,加强杆25沿着基本上水平方向设置,从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侧面构件 2的一部分的后端延续至与该部分相关的侧面构件2。因此,通过加强杆25,能够在车辆前 后方向上有效地传递冲击负载,从而可以提高车体的刚性。如图4所示,在安装有加强杆25的状态下,加强杆25设置在燃油箱7上下方向的 中央部分的下方(稍向下)。加强杆25的前安装板36设置在燃油箱7的前端部7A的车辆 宽度方向的外侧W2。另外,如图3和图7所示,拖曳臂8的后端部8B和加强杆25的后安装 板37设置在燃油箱7的后端部7B的车辆后侧Rr,并且沿着车辆的上下方向设置在几乎相 同的位置处。通过上述结构,借助于加强杆25能够提高悬架框架9的安装刚性,并且可以在不 增加零部件数量的情况下提高燃油箱7周围的刚性。因此,可以通过减小燃油箱7的形变 度来保护燃油箱7。另外,由于冲击负载使拖曳臂8向燃油箱7变形时,加强杆25从车辆宽度方向的 内侧W1挡住拖曳臂8,从而可以防止拖曳臂8与燃油箱7接触。通过与拖曳臂8分开的构件加强杆25,拖曳臂8向燃油箱7的运动受到制约,因此 能够有效地制约这种运动。与加强拖曳臂8的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实现重量减轻且悬架 性能改进(通过弹簧作用使重量减轻从而改善悬架100的随动能力)。另外,在与车辆前后方向垂直的纵断面中,拖曳臂8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比拖曳 臂8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长。因此,加强杆25更容易挡住拖曳臂8,从而更可靠地制约拖曳 臂8向燃油箱7侧的运动。另外,如图4所示,从车辆侧面看,在侧面构件2的弯曲部分5的车辆后侧Rr的开 口被弯曲部分5、悬架框架安装支架6、悬架框架9的垂直圆筒13和加强杆25包围,从而形 成相对较小并且基本上为三角形的开口 30。通过该结构,由于外周框架自身的刚性和较小 的开口面积,拖曳臂8难以向燃油箱7运动。加强杆25的前安装板36设置在比拖曳臂8的前端部8A更靠车辆前侧Fr。因此, 相对于拖曳臂8加强杆25能够设置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更宽的范围内,从而通过加强杆25 能够更可靠地制约拖曳臂8向燃油箱7侧的运动。如上所述,拖曳臂8的后端部8B和加强杆25的后安装板37设置在比燃油箱7的 后端部7B更靠车辆后侧Rr,并且设置在沿着车辆的上下方向几乎相同的位置处。另外,与 连接部件39连接的加强杆25的前安装板36位于比拖曳臂8的前端部8A更靠车辆前侧Fr 的前下方位置处。因此,当从车辆后侧Rr施加冲击负载时,进行下面所述的操作。当从车辆后侧Rr施加冲击负载时,车体的后端部频繁抬起。因此,拖曳臂8的后 端部设置在加强杆25的后端部下方,并且拖曳臂8和加强杆25设置成从车辆侧面看相互交叉。因此,通过加强杆25能够更可靠地制约拖曳臂8向燃油箱7侧的运动。
权利要求
一种拖曳臂式悬架,它包括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左右拖曳臂,其中,所述一对左右拖曳臂分别设置在燃油箱的左右两侧;在所述燃油箱与所述拖曳臂之间设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将位于所述拖曳臂的车辆后侧的悬架构件连接至比所述悬架构件更靠车辆前侧的车体框架的连接部件上;并且从车辆侧面看,所述加强杆和所述拖曳臂相互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曳臂式悬架,其中,在与车辆前后方向垂直的纵断面中,所述 拖曳臂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拖曳臂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拖曳臂式悬架,其中,在所述车体框架的一对左右侧面构件的每一个中设有朝着车辆后侧升高的弯曲部分, 并且所述左右侧面构件设置在底板下面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连接部件设在所述弯曲部分的下端部,并且与所述连接部件连接的所述加强杆的 前端部设成比所述拖曳臂的前端部更靠车辆前侧;所述加强杆沿着车辆前后方向以基本水平的姿态设置;并且所述加强杆的后端部安装在安装螺栓的下端部,所述安装螺栓将所述悬架构件沿着上 下方向安装在所述侧面构件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曳臂式悬架,其中,在所述悬架构件中形成的垂直孔中压入了橡胶衬套,所述橡胶衬套包括内圆筒和经硫 化处理并粘贴在所述内圆筒的外周表面上的橡胶弹性体;并且所述侧面构件、所述内圆筒和所述加强杆的后端部通过插穿所述内圆筒的安装螺栓相 互连接,所述加强杆的后端部安装在所述安装螺栓的下端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拖曳臂式悬架,其中,在所述侧面构件的一部分中形成有比所述弯曲部分更靠近所述车辆后侧的悬架构件 安装支架,该悬架构件安装支架向下鼓出,并且所述悬架构件通过所述橡胶衬套从下侧与所述悬架构件安装支架连接。
6.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拖曳臂式悬架,其中,所述加强杆的纵向中间部分 由金属管材形成,所述加强杆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由金属安装板形成,并且所述这两块安装 板分别焊接在金属管材的两个端部上。
7.如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拖曳臂式悬架,其中,所述加强杆的纵向中间部分 弯曲成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向外侧凸起的V形形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拖曳臂式悬架。该拖曳臂式悬架包括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左右拖曳臂,其中,所述这对左右拖曳臂分别设置在燃油箱的左右两侧;在所述燃油箱与所述拖曳臂之间设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用于将位于所述拖曳臂的车辆后侧的悬架构件连接至位于所述悬架构件的车辆前侧的车体框架的连接部件上;并且从车辆侧面看所述加强杆和所述拖曳臂相互重叠。本发明的拖曳臂式悬架通过提高悬架构件相对于车体框架的安装刚性,改善了汽车的操控性(驾驶稳定性)和响应性(驾驶响应性)。
文档编号B60G7/00GK101850701SQ201010142089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0日
发明者大窪健资, 恩田健市 申请人:铃木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