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装置和包括该支撑装置的汽车内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8131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支撑装置和包括该支撑装置的汽车内饰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构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和包括该支撑装置的汽车内饰板。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后部的侧围护板通常采用整体式侧围护板,该整体式侧围护板由于比较长,所以侧围护板较软。当汽车运行时,侧围护板自身产生的震动过大,噪声较高,影响汽车的乘坐舒适性,降低车型的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和包括该支撑装置的汽车内饰板,以解决汽车侧围护板过长而带来的震动和噪声问题,实现侧围护板的稳固。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包括相连接的支撑面和安装面,所述支撑面用于支撑侧围护板,所述安装面用于固定所述支撑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的支撑装置的汽车内饰板,还包括侧围护板,所述支撑装置的支撑面与所述侧围护板贴合,用于对所述侧围护板进行支撑。本发明的支撑装置和包括该支撑装置的汽车内饰板,通过设置支撑面来支撑侧围护板,可以提高侧围护板的刚性和强度,避免侧围护板较长引起的震动和噪声。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支撑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位置截面图;图3为本发明汽车内饰板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支撑部;12-折弯部;13-安装面;14-安装过孔;15-翻边; 16-加强筋;17-侧围护板;18-支撑装置;19-暖风窗;10-支撑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用于支撑侧围护板的支撑面以及用于固定支撑面的安装面,支撑面和安装面相连接。通过利用支撑装置支撑侧围护板,提高侧围护板的刚性和强度,从而避免侧围护板较长而引起震动和噪声。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为本发明支撑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位置截面图。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支撑装置可以包括支撑面10和安装面13,其中,支撑面10可以用于支撑车辆的侧围护板,安装面13可以用于将支撑装置进行固定。通过设置支撑面10,可以对侧围护板起到支撑和加强的作用,有效避免侧围护板的震动,减少噪声。进一步的,上述支撑面可以包括一支撑部11和两折弯部12,该两个折弯部12分别连接于支撑部11的两端。折弯部12所在平面相对于支撑部11所在平面进行了弯曲,与支撑部11所在平面之间存在一夹角。该折弯部12的设置可以提高支撑装置自身的强度和刚度。折弯部12的一端如上述与支撑部11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可以连接安装面13。安装面13所在平面可以与支撑部11所在的平面平行。该安装面13可以用于固定该支撑装置,例如,可以通过该安装面13将支撑装置固定于车体上。在具体实施中,安装面13上可以设置一安装过孔14。可以在车体的侧围加强板面上凸焊焊接螺母,然后将一螺栓穿过安装过孔14与螺母连接,将该支撑装置固定于侧围加强板上。支撑装置的设置总长度可以根据侧围加强板与侧围护板之间的距离决定,即可以将安装面固定在侧围加强板上,固定后的支撑装置的支撑部可以与侧围护板相贴合,对侧围护板进行支撑。当侧围加强板与侧围护板之间的距离变动时,支撑装置的设置总长度也可以随之变动。其中,安装过孔14的设置大小可以根据侧围护板固定所需要的紧固力的大小做实际调整,例如,当侧围护板较长时,需要的紧固力较大,此时可以将安装过孔14设置稍大;当侧围护板较短时,需要的紧固力较小,相应的安装过孔14可以设置得稍小。通过上述的安装面将支撑装置固定于车体后,该支承装置的支撑部11就可以与侧围护板相贴合,对侧围护板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侧围护板的刚性和强度,防止了侧围护板由于较长而造成的自身振动现象。进一步的,在该支撑装置的支撑面例如支撑部11和折弯部12的侧边缘,可以设置翻边15。该翻边15可以起到增加该支撑装置强度的作用。具体的,翻边15的设置宽度可以根据其形成材料的性能不同做适当调整。例如,当翻边15较薄时,可以将其设置的较窄; 当翻边15较厚时,可以将其设置的较宽。此外,翻边15也不需要设置的过宽,以免造成材料浪费。进一步的,可以在支撑面的支撑部11和折弯部12的交界处设置加强筋16。该加强筋16的设置可以防止支撑装置折弯变形,加强支撑装置的刚性和强度,提高该支撑装置的固有频率,有效避免侧围护板产生共振的可能性。例如,该加强筋16可以设置为长圆形加强筋,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优选的,加强筋的设置长度可以大于上述交界处的宽度, 可以使得加强的效果比较好。
本实施例的支撑装置,通过设置支撑面来支撑侧围护板,可以提高侧围护板的刚性和强度,避免侧围护板较长引起的震动和噪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内饰板,图3为本发明汽车内饰板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侧围护板17和支撑装置18组成的整体可以称为内饰板,其中,支撑装置可以采用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装置。在侧围护板17上可能会存在一些平板结构,例如,如图3中所示的位于暖风窗19 上方的侧围护板,在该上方的空间内基本没有设置其他结构,面积较大,此处的本体就可能强度和刚度较小。此时,可以在此处安装支撑装置18,例如,支撑装置18可以斜向设置,其上的安装面13可以固定于侧围加强板上,使得该支撑装置18的支撑部11能够与侧围护板 17紧密贴合,对本体起到进行支撑作用,加强本体的强度和刚度。其中,支撑装置的安装面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固定于侧围护板旁侧的侧围加强板上。例如,可以在侧围加强板上凸焊焊接螺母,然后通过一螺栓穿过支撑装置安装面上的安装过孔与螺母连接,将支撑装置固定于侧围加强板上。进一步的,可以在侧围护板上设置海绵,具体可以为在侧围护板的与所述支撑装置的支撑面相贴合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海绵。海绵与侧围护板可以为粘贴连接。支撑装置的支撑面与海绵贴合,并对海绵形成一定的弹性压缩量。支撑面就可以通过海绵对侧围护板进行支撑,避免了支撑面与侧围护板的刚性接触,而采用了柔性接触,起到了进一步降低侧围护板噪音的作用。本实施例的汽车内饰板,通过设置支撑装置来支撑侧围护板,解决了由于侧围护板较长引起的偏软和减少行驶时由于侧围护板自身振动产生的异响等问题,提高了侧围护板的刚性和强度,避免侧围护板较长引起的震动和噪声。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支撑面和安装面,所述支撑面用于支撑侧围护板,所述安装面用于固定所述支撑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安装过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的侧边位置设置有翻边。
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包括一支撑部;两折弯部,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部的两端,且所述折弯部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撑部所在平面之间存在一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和折弯部的交界处设置有加强筋。
6.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的支撑装置的汽车内饰板,还包括侧围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的支撑面与所述侧围护板相贴合,用于对所述侧围护板进行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的安装面固定于所述侧围护板旁侧的侧围加强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加强板上设置有螺母, 一螺栓通过安装面上的安装过孔与所述螺母连接,将所述支撑装置固定于所述侧围加强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护板与所述支撑装置的支撑面相贴合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海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与所述侧围护板为粘贴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和包括该支撑装置的汽车内饰板,其中,支撑装置包括相连接的支撑面和安装面,所述支撑面用于支撑侧围护板,所述安装面用于固定所述支撑面。汽车内饰板,包括侧围护板和上述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的支撑面与所述侧围护板贴合,用于对所述侧围护板进行支撑。本发明的支撑装置和汽车内饰板,通过设置支撑面来支撑侧围护板,可以提高侧围护板的刚性和强度,避免侧围护板较长引起的震动和噪声。
文档编号B60R13/02GK102310819SQ20101022480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日
发明者张志亮, 李维增, 李进招, 樊君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