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混合动力车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 种混合动力车的冷却装置,尤其涉及能够充分地实现搭载在混合动 力车中的发动机及电动机设备的冷却的混合动力车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混合动力汽车中,在配置在发动机室的车宽方向两侧部的一对纵梁之间配置动 力单元、调整向行车电动机供给的电力的逆变器、以及冷却装置,所述动力单元由发动机、 用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及行车用电动机及差速装置等构成。这时,由于发电机及行车用电 动机被配置在发动机的车宽方向一侧部,并为了逆变器容易处理配线,所以大多重叠配置 在发电机及行车用电动机的上方。此外,在发动机和发电机、行车用电动机及逆变器等的电动机设备中,由于发热量 不同,所以冷却装置分为冷却发动机的发动机用冷却回路和冷却电动机设备的电动机设备 用冷却回路,并在各自的回路上具有发动机用的散热器和电动机设备用的散热器。此外,这 些发动机用和电动机设备用的各散热器排列在车宽方向上并配置在发动机室的前面部。日本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10-238345号公报不过,当将发动机用的散热器和电动机设备用的散热器排列在车宽方向上并配置 在发动机室的前面部、并在其后方所配置的发电机及行车用电动机的上方重叠配置逆变器 时,因发电机及行车用电动机的热易于传导给配置在这些发电机及行车用电动机的上方的 逆变器,而且,在车宽方向上配置在逆变器一侧的散热器的排风变得不良,从而存在有冷却 性能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冷却性能提高的混合动力车的 冷却装置,其可以充分地实现搭载在混合动力车中的发动机及电动机设备的冷却。本发明所涉及的混合动力车的冷却装置,在发动机室的车宽方向两侧部配置右左 一对纵梁,在车宽方向上排列配置发动机和发电机,而且,在车辆上下方向上重叠行车用电 动机和差速装置,将配置在所述发电机的后方的动力单元配置在所述右左一对纵梁之间, 将调整向所述行车用电动机供给的电力的逆变器配置在所述发电机及所述行车用电动机 的上方,将第一散热器及第二散热器在车宽方向上排列并配置在所述发动机室的前面部, 所述第一散热器设置在对所述发动机进行冷却的发动机用冷却回路中,所述第二散热器设 置在对所述发电机、所述行车用电动机、所述逆变器等的电动机设备进行冷却的电动机设 备用冷却回路中,其中,将所述动力单元配置在所述右左一对纵梁之间且偏于位于所述发 动机一侧的纵梁的位置上,以使在所述发电机和位于该发电机的一侧的纵梁之间所形成的 缝隙比在所述发动机和位于该发动机的一侧的纵梁之间所形成的缝隙大。根据本发明的混合动力车的冷却装置,通过将动力单元配置偏于位于发动机一侧 的纵梁侧的位置,能够减少发电机及行车用电动机在车辆上下上与逆变器重叠的部分,从而防止在发电机及行车用电动机中产生的热被传递给逆变器。此外,本发明的混合动力车的冷却装置因扩大了在位于发电机及行车用电动机和 这些的一侧的纵梁之间所形成的缝隙,从而能够在逆变器的下方形成排出通过了第一散热 器或第二散热器的冷却风的通道。因此,该发明的混合动力车的冷却装置能够使通过配置 在逆变器的前方的第一散热器或第二散热器的冷却风的风量增加,从而使第一散热器或第 二散热器的冷却性能提高。如上所述,在该发明的 混合动力车的冷却装置中,由于能够防止从发电机及行车 用电动机向逆变器的热传递、且能够使配置在逆变器的前方的第一散热器或第二散热器的 散热量提高,所以能够使混合动力车的冷却性能提高。
图1是混合动力车的发动机室的主视图。图2是混合动力车的发动机室的侧视3是混合动力车的发动机室的俯视图。图4是冷却装置的冷却回路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通过将动力单元配置在偏于位于在发动机的一侧的纵梁侧的位置上,加大 了形成在发电机和位于发电机一侧的纵梁之间的缝隙,防止从发电机及行车用电动机向逆 变器的热传递,且使逆变器的前方的第一散热器或第二散热器的散热性提高,从而使冷却 性能提高。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在图1 图3中,1是混合动力汽车,2、3 分别是右纵梁、左纵梁,4是横梁,5是仪表板,6是发动机室,7、8分别是右前轮、左前轮。混 合动力车1在车宽方向两侧部配置右左一对的右纵梁2、左纵梁3,在右纵梁2、左纵梁3的 仪表板5侧的下部连结横梁4的车宽方向两端,在横梁4的前侧设置发动机室6,在右纵梁 2、左纵梁3外侧配置右前轮7、左前轮8。混合动力车1在发动机室6的右纵梁2、左纵梁3间配置动力单元9。动力单元9 由发动机10、用该发动机10驱动的发电机11、用发电机11的发电的电力驱动的行车用电 动机12及将行车用电动机12的驱动力传递给右前轮7、左前轮8的差速装置13等构成。 如图2及图3所示,动力单元9在车宽方向上排列配置发动机10和发电机11,而且,在车辆 上下方向上重叠行车用电动机12和差速装置13并配置在发电机11的后方。此外,混合动力车1在发电机11及行车用电动机12的上方配置调整向行车用电 动机12供给的电力的逆变器14。逆变器14与发电机11及行车用电动机12 —起构成电动 机设备15。所述动力单元9在发动机10的车宽方向左侧连结发电机11,在发电机11的车前 后方向后侧的上方配置行车用电动机12,在行车用电动机12的车宽方向右侧的下方连结 差速装置13。如图3所示,发动机10在车宽方向右侧安装右支架托架16,并将该右支架托架16与安装在位于靠近发动机10的车宽方向右侧的纵梁2上的右支架17连接,如图1及图2 所示,发电机11在其车宽方向左侧安装左支架托架18,并将该左支架托架18与安装在位于 离开发电机11的车宽方向左侧的左纵梁3上的左支架19连接。如图1及图2所示,行车 用电动机12在其车前后方向后侧安装后支架托架20,并将该后支架托架20与安装在位于 靠近行车用电动机12的车前后方向后侧的横梁4上的后支架21连接。此外,如图1及图2所示,逆变器14在车宽方向左侧安装逆变器支架22,并将该逆 变器支架22安装在位于靠近逆变器14的车宽方向左侧的左纵梁3上。混合动力车1将冷却发动机10、发电机11、行车用电动机12及逆变器14的冷却 装置23配置在发动机室6中。如图4所示,冷却装置23包括冷却发动机10的发动机用冷 却回路24及冷却电动机设备15的发电机11、行车用电动机12及逆变器14的电动机设备 用冷却回路25。所述发动机用冷却回路24具有冷却发动机10的冷却水的发动机用的第一散热器 26。第一散热器26具有第一冷却风扇27,并通过发动机用出水软管28和发动机用进水软 管29与发动机10连接。在发动机用出水软管28的发动机侧端具有以发动机10的驱动力 驱动的发动机用水泵30。此外,第一散热器26通过发动机用备用软管32连接发动机用备 用箱31。发动机用冷却回路24通过发动机用水泵30使冷却水在第一散热器26和发动机 10之间循环,用在第一散热器26中冷却了的冷却水对发动机10进行冷却。所述电动机设备用冷却回路25具有冷却电动机设备15的冷却水的第二散热器 33。第二散热器 33具有第二冷却风扇34,并通过电动机设备用出水软管35与逆变器14连 接。逆变器14通过中间软管36与行车用电动机12连接。行车用电动机12通过中间软管 37与发电机11连接。发电机11通过电动机设备用进水软管38与第二散热器33连接。在 电动机设备用出水软管35的途中具有电动式电动机设备用水泵39。此外,第二散热器33 通过电动机设备用备用软管41连接电动机设备用备用箱40。电动机设备用冷却回路25通过电动机设备用水泵39使冷却水在第二散热器33 和逆变器14、行车用电动机12、发电机11之间循环,并用在第二散热器33中已冷却了的冷 却水对逆变器14、行车用电动机12及发电机11进行冷却。另外,如图4虚线所示,电动机设备用冷却回路25的电动机设备用备用箱40通过 用不同的电动机设备用备用软管42将逆变器14与发动机用备用箱31连接,从而能够对发 动机用备用箱31 —体化并进行省略。如图3所示,混合动力车1的冷却装置23将第一散热器26及第二散热器33在车 宽方向上排列并配置在发动机室6的动力单元9的前方的前面部,所述第一散热器26设置 在冷却发动机10的发动机用冷却回路24中,所述第二散热器33设置在冷却发电机11、行 车用电动机12及逆变器14的电动机设备15的电动机设备用冷却回路25中。如图1所示,该混合动力车1将动力单元9配置在右纵梁2、左纵梁3间且偏于位 于发动机10的一侧的右纵梁2侧的位置上,以使在发电机11和位于离开该发电机11的车 宽方向左侧的一侧的左纵梁3之间所形成的缝隙Sl比发电机10和位于靠近该发动机10 的车宽方向右侧的一侧的右纵梁2之间所形成的缝隙S2大(Si > S2)。动力单元9通过将安装在发电机11上的左支架托架18与安装在位于离开发电机11的车宽方向左侧的左纵梁3上的左支架19连接,从而相对于在车宽方向的中心向车前后 方向延长的车身中心线C,能够偏于车宽方向右侧装载在发电机室6中,并在发电机11和 左纵梁3之间形成缝隙Si。该缝隙Sl可以比形成在发动机10和右纵梁2之间的缝隙S2 大,此外,动力单元9通过位于偏于车宽方向右侧,从而发电机11及行车用电动机12和逆 变器14能 够分别位于相互离开车宽方向右侧和车宽方向左侧。通过这样,混合动力车1的冷却装置23能够减少发电机11和行车用电动机12在 车上下方向上与逆变器14重叠的部分,从而防止在发电机11及行车用电动机12中产生的 热传递给上方的逆变器14。此外,冷却装置23因扩大了发电机11及行车用电动机12和位于这些的侧方的左 纵梁3之间所形成的缝隙Si,从而如图1及图2所示,能够在逆变器14的下方形成排出通 过发动机用的第一散热器26的冷却风的通道43。因此,该混合动力车1的冷却装置能够使通过配置在逆变器14的前方侧的第一散 热器26的冷却风的风量增加,从而提高该第一散热器26的冷却性能。如上所述,在该混合动力车1的冷却装置23中,由于能够防止从发电机11及行车 用电动机12向逆变器14的热传递,且能够使配置在逆变器14的前方的第一散热器26的 散热性提高,所以能够使混合动力车1的冷却性能提高。此外,冷却装置23在车前后方向上将第一散热器26配置在与逆变器14重叠的位置。通过这样,该混合动力车1的冷却装置23通过将发动机用的第一散热器26配置 在当从车辆1的前方观察时在车前后方向上与逆变器14前后重叠的位置上,从而能够通过 逆变器14的下方的缝隙Sl确保排出通过了第一散热器26的冷却风的通道43,并能够确保 第一散热器26所必需的散热量,其中,发动机用的第一散热器26与称作发电机11、行车用 电动机12及逆变器14等的电动机设备类15相比发热量大,且与电动机设备15用的第二 散热器32相比冷却的必要性高。产业上的可利用性该发明能够防止从发电机及行车用电动机向逆变器的热传递,且使逆变器前方的 发动机用的第一散热器的散热性提高,不只是适用混合动力车,也适用装载了汽油发动机 等的动力单元的车辆。附图标记说明1 车辆2 右纵梁3 左纵梁4 车架横梁5 仪表板6 发动机室9 动力单元10 发动机11 发电机12 行车用电动机13 差速装置14 逆变器15 电动机设备23 冷却装置24 发动机用冷却回路25 电动机设备用冷却回路26 第一散热器33 第二散热器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合动力车的冷却装置,在发动机室的车宽方向两侧部配置右左一对纵梁,在 车宽方向上排列配置发动机和发电机,而且,在车辆上下方向上重叠行车用电动机和差速 装置,将配置在所述发电机的后方的动力单元配置在所述右左一对纵梁之间,将调整向所 述行车用电动机供给的电力的逆变器配置在所述发电机及所述行车电动机的上方,将第一 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在车宽方向上排列并配置在所述发动机室的前面部,所述第一散热器 设置在对所述发动机进行冷却的发动机用冷却回路中,所述第二散热器设置在对所述发电 机、所述行车用电动机、所述逆变器这样的电动机设备进行冷却的电动机用设备冷却回路 中,所述混合动力车的冷却装置的特征在于,将所述动力单元配置在所述右左一对纵梁之间且偏于位于所述发动机一侧的纵梁的 位置上,以使在所述发电机和位于该发电机的一侧的纵梁之间所形成的缝隙比在所述发动 机和位于该发动机的一侧的纵梁之间所形成的缝隙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散热器配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所述逆变器重叠的位置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的冷却装置,其可以使冷却性能提高,充分地实现装载在混合动力车中的发动机及电动机设备的冷却。在发动机室的两纵梁之间配置由发动机、行车用电动机及差速装置构成的动力单元,将发动机用冷却回路的第一散热器和电动机设备用冷却回路的第二散热器在车宽方向上排列并配置在发动机室的前面部,其中,将动力单元配置在两纵梁之间且偏于位于发动机一侧的纵梁侧的位置上,以使在发电机和位于该发电机的一侧的纵梁之间所形成的缝隙比在发动机和位于该发动机的一侧的纵梁之间所形成的缝隙大。
文档编号B60K11/04GK102029892SQ201010284949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4日
发明者武居敏生 申请人:铃木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