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5482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悬挂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悬挂系统的悬架组件,更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
背景技术
舒适性是车辆最重要的使用性能之一。舒适性与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有关,而车 身的固有振动特性又与悬挂系统的特性相关,因此,车辆悬挂系统是保证车辆舒适性的重 要部件。同时,车辆悬挂系统作为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之间作连接的传力机 件,又是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部件。现有车辆的每个悬挂系统包括一对横向间隔开的悬架组件,每个悬架组件具有一 尾梁或悬架摆臂,而尾梁悬架摆臂在其前端和后端之间为基本上硬的构造而没有任何关 节、枢轴点或类似物,从而尾梁悬架摆臂结构自身不会明显偏斜。而悬架组件的这类的硬的 悬架摆臂或尾梁,在悬架摆臂或尾梁的中部到与其前端相对的后端刚性地连接到枢轴,而 该枢轴连接到车架悬挂支架。安装在尾梁或悬架摆臂中的枢轴在使用时受到垂直、水平、轴 向和扭转方向上的力的作用,因此要求这些枢轴能承受这些力,包括减震和缓冲不协调的 车轮加载,并且通过改变自身在不同方向的硬度来调节这些不同方向的力传递到车辆,使 车辆在行驶中更加平稳舒适并且使得这些轴承具有长期的使用寿命。现有车辆中,尾梁或悬架摆臂到悬挂支架的枢轴连接通过轴衬套而实现,现有的 轴衬套只是包括弹性的外衬套,该弹性外衬套围绕着中心钢套即芯子模塑并黏附地连接到 其上。其中,中心钢套即芯子实质上不易弯曲,而弹性外衬套有某种趋于缓冲垂直力、水平 力和扭力的回弹性,尤其是有某种趋于缓冲滚动引起的力和不协调的轮加载的回弹性。通 常,外衬套由橡胶材料制成。虽然外衬套已被制成很坚硬,并且围绕轴向套筒部分具有相同 级别的硬度和回弹性。但是这限制了外衬套的效用,因为根据使用时载荷作用于外衬套法 线方向,外衬套围绕枢轴以不同角度定位的部分处的硬度和回弹性要求可能有些变化。如 果外衬套在使用时承受沉重的载荷,那么它通常要有高级别的硬度,这种硬度使得它对于 适当的载荷缓冲来说过于坚硬,但如果将外衬套制成在使用时对于沿不同方向作用于它的 载荷范围具有折衷级别的硬度和回弹性,那么无疑它的性能就受到了限制。为了针对使用时从不同方向作用于枢轴的不同级别力而改变外衬套的硬度,现有 的做法是将外衬套开设凹孔,凹孔通常为弓形、在轴向套筒垂直方向的上下两侧。这使得在 大体垂直方向上加载情形下的外衬套的硬度变软了,同时保持车辆的大体纵向方向即车辆 行使方向上有更大的硬度,用以在滚动和不协调轮加载的情形下使车辆更加舒适。但是,沿 该大体纵向方向即车辆行使方向提供的硬度是有限的,不足以令人满意地应对逐渐增加的 加载条件,而只有某些车辆在这些条件下才能运行。为解决纵向方向的硬度问题,美国专利US7252298B2公开了一种枢轴承,如图1所 示,该枢轴承包括一外壳13’,一压缩并粘接在外壳13’中的有回弹性的外衬套12’,和一在 外衬套12’中的刚性内部芯子11’。外衬套具有砂眼121’,当安装枢轴承以供使用时,砂眼设于该内部芯子11’竖直方向的上下两侧。外衬套12’中设有增硬部件14’,增强部件14’ 在砂眼121’间相对侧之间延伸。当枢轴承用于车辆拖曳臂悬吊中时,砂眼121’在枢轴承有 大体垂直负载时,增加衬套的柔性。增硬部件14’增强水平方向即纵向方向或车辆行使方 向的外衬套的硬度以提高车辆动力和降低震动,但由于其增硬部件14’的边伸入砂眼121’ 的相对端部,因此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增硬部件14’很容易与外衬套12’之间发生断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悬挂系统的悬挂轴衬套,增加纵 向方向即车辆行驶方向的刚度,减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振动,使车辆更加平稳乘坐更加 舒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包括刚性的轴向芯子和套设在该芯子外周的圆截面 的有回弹性的外衬套,该外衬套在该芯子的竖直方向的上下两侧均对应设置有凹孔,所述 外衬套中对应于所述芯子水平方向的前后两侧均对应设置有至少一条加强柱,所述加强柱 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芯子的轴向方向平行。在上述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中,所述加强柱为比所述芯子所用材料硬度相当 的其他材料制成,一般选用价格比较低廉的钢条、钢棒或钢管。在上述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中,所述加强柱为多条并绕所述芯子间隔排列呈 圆弧形截面,所述圆弧形的弧顶朝向所述芯子的水平方向,所述多条加强柱间隔镶嵌于所 述外衬套中。在上述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中,所述芯子水平方向前后两侧的多条加强柱均 绕所述芯子间隔排列成两排或一排。在上述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中,所述芯子在轴向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车辆悬 挂系统的悬挂摆臂的钢套在轴向上的长度,所述芯子在轴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外衬套在轴 向上的长度,所述加强柱的长度略大于所述外衬套在轴向上的长度但小于所述芯子在轴向 上的长度。在上述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中,所述轴衬套与车辆悬挂系统的悬挂摆臂钢套 过盈配合;或所述外衬套外侧还设置有外壳,所述轴衬套与所述外壳为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外衬套中对应于所述芯子的水平方向的前后两侧均对应设 置有至少一条加强柱,增加了纵向方向即车辆行驶方向的刚度,增强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 的牵引能力,减少了车辆在行驶或转向过程中产生的侧向力,增加了车辆的平稳性。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轴衬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硬度的材料组成,该两种 材料的接触面做成不规则形状增大了其接触面积以及粘合力,使该两种材料在承受侧向力 时不容易脱落。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本实用新 型结合以下的附图详细说明其目的、特征及特点。通过附图的说明,将可对实用新型的内容
4有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及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图1为现有技术美国专利US 7252298B2中枢轴承即轴衬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包括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的悬挂摆臂总成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第一种实施例的端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第一种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 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如图2所示,车辆悬挂系统包括悬架摆臂3,在其一端有安装空气弹簧的底座4。悬 挂摆臂3焊接在轴套5上面,而轴套5则焊接于轴管6上。悬挂摆臂3的另一端是一个圆 形的钢套2,其内部需要安装用于其缓冲作用的轴衬套1。在以往的设计中,轴衬套1 一般 由外部材料为橡胶的外衬套和内部为圆形的钢管即芯子组成,一般在橡胶外衬套上对应芯 子的竖直方向的上下两侧对应设置有两个凹孔。[实施例1]参见图3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第一种实施例。如图3或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轴衬套1包括刚性的轴向芯子11和套设在该芯 子11外周的圆截面的有回弹性的外衬套12两个部分。其中外部衬套12 —般为橡胶、聚氨 酯或者类似的柔性材料制成,其在芯子11的竖直方向的上下两侧位置开有两个凹孔121, 用以增加在垂直方向的柔度,增加车辆的舒适度,凹孔121可为相对的笑脸形状或相反的 哭脸形状(如图3所示)。如图3至图6所示,为增加在纵向方向即车辆行使方向的刚度,在外衬套12对应 于芯子11水平方向的前后两侧均对应设置有至少一条加强柱13,加强柱13的长度方向与 芯子11的轴向方向平行,加强柱13的长度略大于外衬套12在轴向上的长度但小于芯子11 在轴向上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柱13为多条并绕芯子11间隔排列呈圆弧形截面,圆弧形的弧 顶朝向芯子11的水平方向,且在芯子11水平方向前后两侧的多条加强柱13均绕芯子11 间隔排列成两排并镶嵌于外衬套12中。此外,芯子11在轴向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车辆悬挂系统的悬挂摆臂的钢套2在轴 向上的长度,芯子11在轴向上的长度大于外衬套12在轴向上的长度,形成对称的伸出部分 111,用于轴向和倾斜加载情形下轴衬套的顺从。该伸出部分111从外衬套12的相对轴向 端对称地伸出,这样使外衬套12与钢套2之间形成倾斜,使轴衬套1在加载变形情况下能 与钢套2自身进行适应性调整顺从。进一步的,加强柱13为比芯子11所用材料硬度相当的其他材料制成,一般为价格 比较低廉的钢条、钢棒或钢管并直接镶嵌于外衬套12中。[0035]以上实施例中,轴衬套1可直接装配到悬挂摆臂3的钢套2内,轴衬套1与悬挂摆 臂钢套2为过盈配合。此外,还可以在外衬套12外增加一个外壳14,轴衬套1可粘接到和 /或模制到外壳中,轴衬套1与外壳为过盈配合。[实施例2]参见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第二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轴衬套结构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在此省略不述,稍有不同的是如图7所示,在芯子11水平方向前后两侧的多条加强柱13均绕芯子11间隔排列 成单排并镶嵌于外衬套12中。但不限于此,加强柱13的排列方式可为椭圆形截面或两排以上等其它形式,具体 要根据加强柱13的直径或厚度以及数量而定,只要达到使纵向方向即车辆行使方向的刚 度加强的目的即可。本实用新型的轴衬套,由于在外衬套12对应于芯子11的水平方向的前后两侧均 设置有多条加强柱13,增加了纵向方向即车辆行驶方向的刚度,增强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 的牵引能力,减少了车辆在行驶或转向过程中产生的侧向力,增加了车辆的平稳性。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 或修改,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一种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包括刚性的轴向芯子和套设在该芯子外周的圆截面的有回弹性的外衬套,该外衬套在该芯子的竖直方向的上下两侧均对应设置有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衬套中对应于所述芯子水平方向的前后两侧均对应设置有至少一条加强柱,所述加强柱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芯子的轴向方向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柱为比所述 芯子所用材料硬度相当的其他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柱为钢条、钢 棒或钢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柱为多条 并绕所述芯子间隔排列呈圆弧形截面,所述圆弧形的弧顶朝向所述芯子的水平方向,所述 多条加强柱间隔镶嵌于所述外衬套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子水平方向前 后两侧的多条加强柱均绕所述芯子间隔排列成两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子水平方向前 后两侧的多条加强柱均绕所述芯子间隔排列成一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子在轴向上的 长度大于或等于车辆悬挂系统的悬挂摆臂的钢套在轴向上的长度,所述芯子在轴向上的长 度大于所述外衬套在轴向上的长度,所述加强柱的长度略大于所述外衬套在轴向上的长度 但小于所述芯子在轴向上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衬套与车辆悬 挂系统的悬挂摆臂钢套过盈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衬套外侧还设 置有外壳,所述轴衬套与所述外壳为过盈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包括刚性的轴向芯子和套设在该芯子外周的圆截面的有回弹性的外衬套,该外衬套在该芯子的竖直方向的上下两侧均对应设置有凹孔,所述外衬套中对应于所述芯子水平方向的前后两侧对应设置有至少一条加强柱,所述加强柱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芯子的轴向方向平行。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外衬套中对应于所述芯子的水平方向的前后两侧对应设置有至少一条加强柱,增加了纵向方向即车辆行驶方向的刚度,增强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牵引能力,减少了车辆在行驶或转向过程中产生的侧向力,增加了车辆的平稳性。
文档编号B60G7/04GK201694014SQ201020263788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9日
发明者林划, 王宪增, 陈国安 申请人: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