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脚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较佳煞车功能的脚轮。
背景技术:
具有煞车功效的现有脚轮利用一煞车结构使脚轮轮体停止转动,如中国台湾第 503846号专利所揭示的一种煞车的结构,其包含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一定位板及一扳动 件,扳动件可选择性地压迫定位板,该定位板及第二侧板都通过一平面与该轮体接触,使该 轮体被夹紧于该定位板及第二侧板间,使得该轮体无法转动。现有脚轮与第二侧板之间的 煞车方法,呈面与面摩擦接触,具有一定的煞车效果,但整体而言,现有脚轮的煞车效果并 不是很理想,仍有待本业界人士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佳煞车功能的脚轮。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脚轮,所述脚轮包含一座体,其具有一底面;一轮体,其轴心处开设有一轴孔;一轮架,其一端连接于座体底面,所述轮架具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一轮轴,在 各侧板上开设有一穿孔,轮轴穿设于轮体轴孔及各侧板穿孔之间,使轮体相对轮轴转动;至少一卡掣单元,其设于第一侧板与轮体之间,所述卡掣单元朝轮体延伸且环设 于轮轴周围;一迫紧机构,其设于第一、第二侧板其中之一的外侧,所述迫紧机构带动第一、第 二侧板朝轮体移动而将轮体夹紧于卡掣单元及第二侧板之间,使轮体无法转动。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脚轮还包含一夹板,夹板设于第一侧板与该轮体之间,夹 板具有一开孔,开孔穿设于轮轴,卡掣单元环设于夹板开孔周围。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迫紧机构包含二凸缘及一转迫件,二凸缘设于第一、第二 侧板其中之一的穿孔周围,转迫件具有一凹孔、一压迫面及一容槽,凹孔开设于容槽上并穿 设于轮轴,压迫面环绕于容槽周围,容槽具有二斜导面,二凸缘容置于容槽中时,转迫件呈 非迫紧状态,轮体相对轮轴转动,转迫件转动时,各凸缘分别沿各斜导面移出容槽并抵顶于 压迫面上,压迫面迫紧二凸缘并带动第一、第二侧板朝轮体移动。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压迫面上凸设有一定位件,定位件朝轮体延伸,转迫件呈 非迫紧状态时,定位件卡抵于第一、第二侧板其中之一上面,使转迫件单向转动。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卡掣单元为一凸块。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卡掣单元为一环状凸体。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座体的结合部为一平板。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座体的结合部为一螺柱。本实用新型的卡掣单元的凸出的结构可产生较佳的煞车效果,以达成提升脚轮煞车功效的目的。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实施例的迫紧机构分解图。[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实施例的立体图。[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实施例的非迫紧状态侧视图。[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实施例的非迫紧状态前视图。[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实施例非迫紧状态的迫紧机构放大图。[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实施例非迫紧状态的卡掣单元放大图。[0024]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实施例的迫紧状态侧视图。[0025]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实施例的迫紧状态前视图。[0026]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实施例迫紧状态的迫紧机构放大图。[00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迫紧状态的卡掣单元放大图。[0028]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非迫紧状态的卡掣单元放大图[0029]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迫紧状态的卡掣单元放大图。[0030]主要组件符号说明[0031]10座体40 卡掣单元[0032]11顶面51 凸缘[0033]12底面52 转迫件[0034]20轮体521 凹孔[0035]21轴孔522 压迫面[0036]30轮架523 容槽[0037]31第一侧板524 斜导面[0038]32第二侧板525 定位件[0039]33轮轴60 夹板[0040]34穿孔61 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较佳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预期达成的功效,并非用 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请参考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的脚轮包括一座体10、一轮体20、一轮架30、至少 一卡掣单元40及一迫紧机构,座体10供对象(如手推车或办公桌椅等)结合之用,该座体 与对象间的结合方式,通过一结合部,结合部是螺柱(图中未示)态结合部,或者是图中所 示的一顶面11及一底面12的平板态结合部结构,其中该平板态结合部的顶面11,固设于手 推车或办公桌椅等对象的底部,在轮体20轴心处开设有一轴孔21,轮架30 —端连接于座体 底面12。更明确地说,轮架30可固设于底面12上,还可与底面12相对一转轴旋转。轮架 30具有第一侧板31、第二侧板32及一轮轴33,在各侧板上开设有一穿孔34,轮轴33穿设 于轮体轴孔21及各侧板穿孔34之间,使轮体20可相对轮轴33转动。请参考图4及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卡掣单元40设于第一侧板31与该轮体20之间,卡掣单元40朝轮体20延伸且环设于轮轴33周围,较优选地,还可同 时分别在第一侧板31与轮体20之间及第二侧板32与轮体20之间各设有一卡掣单元40。 请参考图11及图12,在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脚轮还包含一夹板60,夹板60设 于第一侧板31与轮体20之间,夹板60具有一开孔61,开孔61穿设于轮轴33,卡掣单元40 环设于夹板开孔61周围,较优选地,还可同时分别在第一侧板31与该轮体20之间及第二 侧板32与该轮体20之间各设一具有卡掣单元40的夹板。卡掣单元40优选为一凸块,在 其它实施例中,卡掣单元40还可为一环状凸体。请参考图3至图8,该迫紧机构设于第一侧板31、第二侧板32其中之一的外侧,该 迫紧机构带动第一侧板31及第二侧板32朝轮体20移动,将轮体20夹紧于卡掣单元40及 第二侧板32之间,使轮体20无法转动。请参考图3及图4,在第一实施例中,该迫紧机构包 含二凸缘51及一转迫件52,二凸缘51设于第一侧板31、第二侧板32其中之一的穿孔34 周围,转迫件52具有一凹孔521、一压迫面522及一容槽523,凹孔521开设于容槽523上 且穿设于轮轴33,压迫面522环绕于容槽523周围,容槽523具有二斜导面524。请参考图 5,二凸缘51容置于容槽523中时,转迫件52呈非迫紧状态,使轮体20相对轮轴33转动, 较优选地,请参考图4,在压迫面522上凸设有一定位件525,定位件525朝该轮体20延伸, 转迫件52呈非迫紧状态时,定位件525卡抵于第一侧板31、第二侧板32其中之一上面,使 转迫件52仅能单向转动。请参考图9及图10,当转迫件52转动时,各凸缘51分别沿各斜 导面5M移出容槽523并抵顶于压迫面522上,使压迫面522迫紧二凸缘51并带动第一侧 板31及第二侧板32朝轮体20移动,将轮体20夹紧于卡掣单元40及第二侧板32之间,因 此,卡掣单元40的凸出结构可产生较佳的煞车效果,使轮体20无法转动。如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 依照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改变或变化,均未超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与附图所涵盖的精神,皆 应同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轮包含一座体,其具有一结合部;一轮体,其轴心处开设有一轴孔;一轮架,其一端与座体结合部连接,所述轮架具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一轮轴,在各 侧板上开设有一穿孔,轮轴穿设于轮体轴孔及各侧板穿孔之间;至少一卡掣单元,其设于第一侧板与轮体之间,所述卡掣单元朝轮体延伸且环设于轮 轴周围;一迫紧机构,其设于第一、第二侧板其中之一的外侧,所述迫紧机构带动第一、第二侧 板朝轮体移动而将轮体夹紧于卡掣单元及第二侧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轮还包含一夹板,夹板设于所述第一 侧板与轮体之间,夹板具有一开孔,开孔穿设于所述轮轴,卡掣单元环设于夹板开孔周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迫紧机构包含二凸缘及一转迫件,二凸 缘设于第一、第二侧板其中之一的穿孔周围,所述转迫件具有一凹孔、一压迫面及一容槽, 凹孔开设于容槽上且穿设于所述轮轴,压迫面环绕于容槽周围,所述容槽具有二斜导面,二 凸缘容置于容槽中时,转迫件呈非迫紧状态,轮体相对轮轴转动,转迫件转动时,各凸缘分 别沿各斜导面移出容槽并抵顶于压迫面上,压迫面迫紧二凸缘并带动第一、第二侧板朝轮 体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面上凸设有一定位件,所述定位件 朝轮体延伸,转迫件呈非迫紧状态时,定位件卡抵于第一、第二侧板其中之一上。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掣单元为一凸块。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掣单元为一环状凸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的结合部为一平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的结合部为一螺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轮,所述脚轮包括一座体、一轮体、一轮架、至少一卡掣单元及一迫紧机构,所述座体具有一底面,其轴心处开设有一轴孔,所述轮架一端连接于座体底面,其具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一轮轴,在各侧板上开设有一穿孔,该轮轴穿设于轴孔及各该穿孔之间,所述卡掣单元设于第一侧板与该轮体之间,卡掣单元朝轮体延伸且环设于轮轴周围,所述迫紧机构设于第一、第二侧板其中之一的外侧,迫紧机构带动第一、第二侧板朝轮体移动,将轮体夹紧于卡掣单元及第二侧板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卡掣单元的凸出的结构可产生较佳的煞车效果,以达成提升脚轮煞车功效的目的。
文档编号B60B33/00GK201895533SQ20102059611
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8日
发明者柯茂源 申请人:得貹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