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车辆爆胎后应急托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爆胎后的应急处理,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爆胎后应急托轮装置。
技术背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存条件的不断改善,车辆现已大量进入平 常普通百姓家中。如今的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之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这些车辆 中由于车胎质量的良莠不齐和保养不当,车辆在行驶中爆胎或轮胎漏气的情况时有发生, 给出行者造成麻烦。更换轮胎是最常用的方法,其缺点是耗费时间长,操作者必须身体健 壮,还要熟知装卸轮胎的技术要领,这对于体弱者以及女士驾车者来说无疑是个较大的难 题;当爆胎后没有备用轮胎时,就只好拨打求救电话请求援助了,但施救费用相对较高。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7108,
公开日为1989年11月15日,名称为“爆胎辅行装 置”,公开了 “一种爆胎辅行装置,它包括一个底架,一个前顶板和一个后顶板。底架包括互 相活动铰接之前后架体,前架体之前端铰接一转轮,后架体之两侧铰接两转轮。前顶板通过 活动板片与焊接在前架体上的固定板片铰接。后顶板铰接于后架体的后湍,其后侧有一斜 面,前侧有一缺口。汽车爆胎时可将本装置展开于车下之地面,利用后顶板的斜面使爆轮开 上其上方,利用后顶板之缺口及前后顶板之活动夹靠性使其倾斜而将爆轮夹固,藉以代替 爆轮而辅行。”上述专利的不足之处是该项技术中“爆胎辅行装置”可折合以便于携带,“底架包 括互相活动铰接之前后架体”,但是“互相活动铰接”却严重的影响了前后架体承受车轮的 载荷,由于汽车的重量和继续行驶中产生的阻力,使得前后架体在铰接之处产生向下变形 和弯曲;“前架体之前端铰接一转轮”,结构虽然是简单,同样是存在难以承受汽车的重量和 继续行驶中产生的阻力,造成“爆胎辅行装置”会两边摆动,影响“爆胎辅行装置”代替爆轮 而辅行的功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车辆爆胎后应急处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操作 简单、使用方便的车辆爆胎后应急托轮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车辆爆胎后应急托轮装置由托轮底座、三角形导向器、托轮支架、托轮、限位板和 防护栏杆组成。托轮底座是一个长方形的框架式底座,左三角形导向器的右上侧焊接一个左限位 槽,左三角形导向器内由导向平板和二个左托轮支架焊接成二个左托轮支架凹槽,凹槽面 向下,两只左托轮分别放置在二个凹槽内,用托轮轴将左三角形导向器内两只左托轮共同 联接在托轮底座的左侧;右三角形导向器左上侧焊接一个右限位槽,右三角形导向器内由导向平板和二个右托轮支架焊接成二个右托轮支架凹槽,凹槽面向下,两只右托轮分别放置在二个凹槽内, 用右托轮轴将右三角形导向器内两只左托轮共同联接在托轮底座的右侧;托轮底座的左侧平面位置下面,焊接一块左限位板,用于限制左三角形导向器在 工作状态下的准确位置,托轮底座的右侧平面位置下面,焊接一块右限位板,用于限制右三 角形导向器在工作状态下的准确位置;托轮底座的平面位置正中心下面,焊接一块轮胎边缘限位板,用于限制轮胎在工 作状态下的准确位置;托轮底座正面的平面位置上面焊接一个防护栏杆,托轮底座后面的 平面位置上面,焊接一个防护栏杆,用于保护轮胎在行驶中的平衡性。车辆爆胎后应急托轮装置的使用方法将车辆爆胎后应急托轮装置平放于受损轮 胎前沿,启动车辆后,由左向右缓慢驶上车辆爆胎后应急托轮装置的三角形导向器上,当车 辆受损轮胎驶至车辆爆胎后应急托轮装置的正上方时,由于车轮重力作用,车辆爆胎后应 急托轮装置的左导向平板和右导向平板逐渐共同向内收紧,夹持住受损轮胎,并将受损轮 胎牢牢托住,此时车辆爆胎后应急托轮装置下方的四只托轮即将代替车辆爆胎后的车轮; 驾驶车辆继续行驶至车辆维修站,取下车辆爆胎后应急托轮装置进行修补轮胎,完成爆胎 后应急处理的全过程。车辆爆胎后的车轮可以从左三角形导向器进入托轮装置中,也可以从右三角形导 向器进入托轮装置中,左右三角形导向器共同向内收紧,夹持住受损轮胎,并将受损轮胎牢 牢托住。车辆爆胎后应急托轮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方便灵活、承受车轮载荷 均勻和继续行驶中安全平稳的特点。车辆爆胎后应急托轮装置适用于车辆爆胎后的应急处理。
图1是车辆爆胎后应急托轮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车辆爆胎后应急托轮装置的A 向视图,图3是车辆爆胎后应急托轮装置的B-B向视图,图4是车辆爆胎后应急托轮装置工 作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1是左三角形导向器,2是左导向平板,3是左托轮轴,4是左限位槽,5 是左托轮,6是左限位板,7是正面防护栏杆,8是托轮底座,9是轮胎边缘限位板,10是右限 位槽,11是右限位板,12是右托轮,13是右托轮轴,14是右导向平板,15是右三角形导向器, 16是左托轮支架,17是左托轮支架凹槽,18是右托轮支架凹槽,19是右托轮支架,20是后面 防护栏杆,21是轮胎,22是车轮的前进方向,23是左三角形导向器向内收紧的方向,M是右 三角形导向器向内收紧的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车辆爆胎后应急托轮装置由托轮底座、三角形导向器、托轮支架、托轮、限位板和 防护栏杆组成。托轮底座8是一个长方形的框架式底座,左三角形导向器1的右上侧焊接一个左 限位槽4,左三角形导向器1内由导向平板2和二个左托轮支架16焊接成二个左托轮支架凹槽17,凹槽17面向下,两只左托轮5分别放置在二个凹槽17内,用托轮轴3将左三角形 导向器1内两只左托轮5共同联接在托轮底座8的左侧;右三角形导向器15左上侧焊接一个右限位槽10,右三角形导向器15内由导向平 板14和二个右托轮支架19焊接成二个右托轮支架凹槽18,凹槽18面向下,两只右托轮12 分别放置在二个凹槽18内,用右托轮轴13将右三角形导向器15内两只左托轮12共同联 接在托轮底座8的右侧;托轮底座8的左侧平面位置下面,焊接一块左限位板6,用于限制左三角形导向器 1在工作状态下的准确位置,托轮底座8的右侧平面位置下面,焊接一块右限位板11,用于 限制右三角形导向器15在工作状态下的准确位置;托轮底座8的平面位置正中心下面,焊接一块轮胎边缘限位板9,用于限制轮胎21 在工作状态下的准确位置;托轮底座8正面的平面位置上面焊接一个防护栏杆7,托轮底座 8后面的平面位置上面,焊接一个防护栏杆20,用于保护轮胎21在行驶中的平衡性,22是车 轮的前进方向,23是左三角形导向器向内收紧的方向,M是右三角形导向器向内收紧的方 向。
权利要求1. 一种车辆爆胎后应急托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车辆爆胎后应急托轮装置由托轮底座、 三角形导向器、托轮支架、托轮、限位板和防护栏杆组成;托轮底座是一个长方形的框架式底座,左三角形导向器的右上侧焊接一个左限位槽, 左三角形导向器内由导向平板和二个左托轮支架焊接成二个左托轮支架凹槽,凹槽面向 下,两只左托轮分别放置在二个凹槽内,用托轮轴将左三角形导向器内两只左托轮共同联 接在托轮底座的左侧;右三角形导向器左上侧焊接一个右限位槽,右三角形导向器内由导向平板和二个右托 轮支架焊接成二个右托轮支架凹槽,凹槽面向下,两只右托轮分别放置在二个凹槽内,用右 托轮轴将右三角形导向器内两只左托轮共同联接在托轮底座的右侧;托轮底座的左侧平面位置下面,焊接一块左限位板,托轮底座的右侧平面位置下面,焊 接一块右限位板;托轮底座的平面位置正中心下面,焊接一块轮胎边缘限位板,托轮底座正面的平面位 置上面焊接一个防护栏杆,托轮底座后面的平面位置上面,焊接一个防护栏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爆胎后应急托轮装置,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托轮底座是一个长方形的框架式底座,左三角形导向器的右上侧焊接一个左限位槽,用托轮轴将左三角形导向器内两只左托轮共同联接在托轮底座的左侧;右三角形导向器左上侧焊接一个右限位槽,用右托轮轴将右三角形导向器内两只左托轮共同联接在托轮底座的右侧;托轮底座的左右两侧各焊接一块限位板,托轮底座的正中心下面焊接一块轮胎边缘限位板,托轮底座正面和后面的平面位置上面,各焊接一个防护栏杆。车辆爆胎后应急托轮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方便灵活、承受车轮载荷均匀和继续行驶中安全平稳的特点,车辆爆胎后应急托轮装置适用于车辆爆胎后的应急处理。
文档编号B60S13/02GK201872544SQ20102062872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9日
发明者庄肃, 王傲乾, 许庆华 申请人:庄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