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爆胎车辆的移动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995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爆胎车辆的移动底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代步工具也越来越先进,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充斥着我们的交通 道路,车胎是这些车辆必备的零部件,也是最易出问题的一个环节。遇到爆胎、车胎没气的 情况,车辆基本上就不能再形式了,非常影响出行,而且会给交通带来压力。汽车一般都备 有一个备用轮胎,而且坏了之后还有4S店或者修理店的人上门服务。自行车由于自身质量 轻,爆胎后可以推着走或者抬着走,也不是很麻烦。如果遇上电动车、机动三轮等自身重量 也不轻,体积也不小的车辆爆胎的话,我们一般就束手无策了,需要推到附近修理铺,一是 比较沉,推起来比较费力,二是如果推的路程过长,轮胎的寿命可能会打折,造成不必要的 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车辆爆胎后临时让其行使的移 动底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爆胎车辆的移动底座,包 括框架,所述框架为钢筋焊接而成立方体框架,框架宽度不小于车胎的宽度,框架的长度为 l(T30cm,框架的高度为5 20cm,框架底部设置有至少2组对称的从动轮。所述的每组从动轮由固定在框架底部两侧钢筋上的轴承、穿过轴承的轮轴及轮轴 两端固定的小轮组成。所述的小轮外侧设置有轮胎。所述的框架上均包裹有无纺布、海绵或者塑料橡胶。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车辆在爆胎情况下能够临时移动,省时省力并且减少轮 胎的磨损,本实用新型体积小、结构简单、易于携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爆胎车辆的移动底座,钢筋焊接而成立方体框架1,框架1上 均包裹有热缩套管,框架1宽度不小于车胎的宽度,框架1的长度为l(T30cm,框架1的高度 为5 20cm,框架1底部设置有2组对称的从动轮,每组从动轮由固定在框架1底部两侧钢筋 上的轴承3、穿过轴承的轮轴4及轮轴4两端固定的小轮2组成,小轮2外侧设置有轮胎5。所述的热缩套管也可以是无纺布、海绵或者塑料橡胶。使用时,将爆胎的轮子放置在该移动底座上,轮子卡入框架内,推行的时候移动底座的从动轮转动,减少摩擦阻力,这样就会轻松很多。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爆胎车辆的移动底座,包括框架,其特征是所述框架为钢筋焊接而成立 方体框架,框架宽度不小于车胎的宽度,框架的长度为l(T30cm,框架的高度为5 20cm,框 架底部设置有至少2组对称的从动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爆胎车辆的移动底座,其特征是所述的每组从动 轮由固定在框架底部两侧钢筋上的轴承、穿过轴承的轮轴及轮轴两端固定的小轮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爆胎车辆的移动底座,其特征是所述的小轮外侧 设置有轮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爆胎车辆的移动底座,其特征是所述的框架上均 包裹有无纺布、海绵或者塑料橡胶。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爆胎车辆的移动底座,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为钢筋焊接而成立方体框架,框架宽度不小于车胎的宽度,框架的长度为10~30cm,框架的高度为5~20cm,框架底部设置有至少2组对称的从动轮。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车辆在爆胎情况下能够临时移动,省时省力并且减少轮胎的磨损,本实用新型体积小、结构简单、易于携带。
文档编号B60S13/02GK201863817SQ20102063753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日
发明者张宏琦, 张宗泽, 李公军, 马家国 申请人:河南省电力公司濮阳供电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