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的公差吸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1736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束的公差吸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束的公差吸收结构,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预防在将电线安装到车辆上时的组装不良的改进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诸如汽车的车辆板上设置有许多电线,并且这些电线固定于车辆板以便在车辆的运行状态下防止其振动并且将这些电线设置在狭小的空间处。传统地,这种固定是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例如,将挠性保持器部件装接于车辆板,然后使该保持器部件围绕在电线周围并且固定(例如,见专利文献1)或者将保持电线的卡夹嵌合到车辆的双头螺栓中(例如,见专利文献2)。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JP-A-2006-205818[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JP-A-2007-17785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然而,在每个上述现有技术的固定结构中,由于电线被固定而不能相对于车辆板移动,所以不能吸收电线的公差以及车辆侧上的组装部件的组装公差,以致引起了组装可操作性不佳的问题。此外,即使在制造时线束满足其尺寸,但是由于在将线束安装在车辆上时不能吸收车辆侧上的组装部件的组装公差,所以可能引起组装处理不良。针对上述情况进行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的公差吸收结构,其能够预防在将电线安装到车辆上时的组装不良,而且还能够提组装可操作性。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通过下面的构造能够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1) 一种线束的公差吸收结构,包括屏蔽罩,该屏蔽罩形成为筒状以便在其中具有嵌合空间,并且该屏蔽罩具有支撑片,该支撑片将被车辆双头螺栓紧固并且在与所述嵌合空间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伸出;以及内保持器,该内保持器沿着所述轴线方向嵌合到所述屏蔽罩的嵌合空间中,以便以被限制从所述屏蔽罩脱离的方式而保持,并且该内保持器具有在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电线保持孔,用于固定插入其中的电线;其中将所述内保持器在所述屏蔽罩的嵌合空间内保持为具有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的可移动空间。根据这样构成的线束的公差吸收结构,当屏蔽罩经由支撑片而装接于车辆双头螺栓时并且当使电线固定在其嵌合空间内的内保持器沿着轴线方向插入到屏蔽罩的嵌合空间中时,该内保持器经由屏蔽罩被车辆支撑。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内保持器在轴线方向
3上相对于屏蔽罩移动达可移动空间的量,从而能够使电线相对于车辆移动达可移动空间的量。(2)根据(1)所述的线束的公差吸收结构被构造成这样的方式对接表面和矛状件接合部沿着所述轴线方向以彼此分离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屏蔽罩的嵌合空间内,其中要对接于所述对接表面的对接表面限制部以及要与所述矛状件接合部接合的矛状件以彼此分离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内保持器的侧表面上;并且其中所述对接表面与所述矛状件接合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对接表面限制部与所述矛状件之间的距离。根据这样构成的电线的公差吸收结构,当将内保持器插入屏蔽罩中时,矛状件弹性变形并且进入嵌合空间中。然后,当矛状件移过矛状件接合部时,该矛状件由于其弹性回复力而与矛状件接合部接合。从而,限制了内保持器朝着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从屏蔽罩脱离。另一方面,当使内保持器进一步朝着插入方向移动时,由于形成在内保持器的矛状件前方的对接表面限制部与形成在屏蔽罩的嵌合空间处的对接表面对接,所以限制了内保持器进一步在插入方向上移动。从而,内保持器在轴线方向上可以相对于屏蔽罩移动达对接表面限制部与对接表面之间的距离和矛状件与矛状件接合部之间的距离。(3)根据(1)或(2)所述的电线的公差吸收结构构造成这样的方式所述屏蔽罩的支撑片设置有长孔,用于允许所述屏蔽罩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相对于所述车辆双头螺栓相对地移动。根据这样构成的电线的公差吸收结构,尽管内保持器变为在轴线方向上可相对于屏蔽罩移动,但是由于屏蔽罩也变得在轴线方向上可经由长孔相对于车辆双头螺栓移动, 所以电线相对于车辆的可移动范围除了内保持器相对于屏蔽罩的可移动距离外还增加了长孔带来的可移动距离。本发明的优点根据本发明的线束的公差吸收结构,由于内保持器以在轴线方向上可移动的方式被保持在嵌合空间内,所以能够预防在将电线安装到车辆时的组装错误。此外,由于通过公差吸收性的效果能够节省组装空间,所以能够提高组装过程的可操作性。


图1是装接于车辆板而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线束的公差吸收结构的线束的透视图。图2是屏蔽罩和内保持器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示出了屏蔽罩与车辆双头螺栓之间的紧固部的平面图。图4是这样嵌合的屏蔽罩和内保持器沿着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剖面图。图5(a)、(b)和(c)是沿着图4中的线A_A观看的剖面图,其中由(a)、(b)和(c) 分别示出了在可移动空间内屏蔽罩与内保持器之间的不同的相对位置。图6是具有根据比较例的固定结构并且装接于车辆板的线束的透视图。图7是图6中所示的屏蔽罩和内保持器的分解透视图。图8是示出了图6中所示屏蔽罩与车辆双头螺栓之间的紧固部的平面图。图9(a)是沿着与图6所示的屏蔽罩和内保持器的轴线垂直的方向的剖面图,而图 9(b)是沿着图9(a)的线B-B而切开的剖面图。图10(a)是沿着与图6所示的屏蔽罩和内保持器的轴线垂直的方向的剖面图,图10(b)是沿着图10(a)的线C-C而切开的剖面图,而图10(c)是图10(b)的D部分的放大图。图11(a)是沿着与图1所示的屏蔽罩和内保持器的轴线垂直的方向的剖面图,图 11(b)是沿着图11(a)的线E-E而切开的剖面图,而图11(c)是图11(b)的F部分的放大图。参考标号列表21、23 电线29屏蔽罩31内保持器33嵌合空间39车辆双头螺栓41支撑片43 轴线45 长孔47电线保持孔55对接表面限制部57矛状件63矛状件接合部65对接表面Ll对接表面与矛状件接合部之间的距离L2对接表面限制部与矛状件之间的距离dl、d2、d3可移动空间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装接于车辆板而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线束的公差吸收结构的线束的透视图。车辆板11设置有从板表面突出的蓄电池屏蔽端子部13,并且该端子部13在该端子部13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竖立端子15、17。该竖立端子15、17被设置成沿着几乎以直线方式布置的高压线束19的布线方向彼此分离。该高压线束19由多根(本实施例中是两根) 电线21、23形成。圆形端子25连接于一根电线21的导体,而L状的圆形端子27连接于另一根电线23的导体。在高压线束19中,一根电线21经由圆形端子25连接于端子15,并且另一根电线 23经由L状圆形端子27连接于端子17。高压线束19经由端子部13附近的屏蔽罩四和内保持器31而装接于车辆板11。图2是屏蔽罩和内保持器的分解透视图。屏蔽罩四由金属材料形成并且被构造成在该屏蔽罩四内部具有嵌合空间33的筒状。屏蔽罩四由方筒状的主体部35和同心设置的椭圆筒状的小直径部37构成。将被如图1所示的车辆双头螺栓39所紧固的一支撑片41在所述主体部35的端面上设置为在与嵌合空间33的轴线43垂直的方向上伸出。屏蔽罩四的支撑片41具有长孔45,用于使得屏蔽罩四能够在轴线43的方向上相对于车辆双头螺栓39相对地移动。图3是示出了屏蔽罩与车辆双头螺栓之间的紧固部的平面图。如后面所详细描述的,尽管内保持器31能够在轴线43的方向上相对于屏蔽罩四移动,但是由于屏蔽罩四经由长孔45也能在轴线43的方向(图3所示的箭头2方向)上相对于车辆双头螺栓39而移动,所以使电线21、23相对于车辆的可移动范围扩大了等于内保持器31和屏蔽罩四的可移动范围与由于长孔45的可移动范围之和的量。将内保持器31沿着轴线43的方向从屏蔽罩四的一侧(图2中的右上侧)嵌合在嵌合空间33中,并且通过下述的矛状件以限制其从屏蔽罩四脱离的方式来保持该内保持器31。该内保持器31在套管49之内包括一电线保持孔47,该电线保持孔47用于沿着轴线43的方向将电线21、23插入并保持在其中。电线载置片51从电线保持孔47伸出,该电线载置片51用于通过带48来缠绕电线21、23从而固定地保持所述电线。所述套管49 和电线载置片51以与屏蔽罩四相嵌合的状态从小直径部37引出。内保持器31以使套管49设置成与保持器主体53接续的方式构造而成。保持器主体53具有比套管49的直径大的直径而形成了阶部。保持器主体53的下部处的阶部形成对接表面限制部55 (见图5(a)、(b)和(c))。图4是这样嵌合的屏蔽罩与内保持器沿着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剖面图。矛状件57设置在内保持器31的保持器主体53的下部处,该矛状件57在插入方向上突出并且以悬臂的方式被支持。该矛状件57能够朝着形成在其上侧的弹性空间59变形。当将内保持器31插入到屏蔽罩四的嵌合空间33中时,由于矛状件57的接合而限制了该内保持器从屏蔽罩四脱离。图5(a)、(b)和(c)是沿图4中的线A-A观看的剖面图,其中由(a)、(b)和(c)分别示出了在可移动空间内的屏蔽罩与内保持器之间的不同相对位置。设置在内保持器31 的保持器主体53处的矛状件57具有指向下方的爪部61。该爪部61与形成在屏蔽罩四的主体部35处的矛状件接合部63接合。形成了保持器主体53的下部阶部的对接表面限制部55与作为屏蔽罩四的小直径部37和主体部35之间的阶部的对接表面65对接。即,对接表面65和矛状件结合部63沿着轴线43的方向以分离的方式设置在屏蔽罩四的嵌合空间33中。与对接表面65对接的对接表面限制部55和与矛状件接合部63 接合的矛状件57沿着轴线43的方向以分离的方式设置在内保持器31的侧表面上(下表面)。将对接表面65与矛状件接合部63之间的距离Ll (见图11 (c))设定为大于对接表面限制部55与矛状件57之间的距离L2。换句话说,内保持器31被保持在屏蔽罩四的嵌合空间中,使得具有使该内保持器沿着轴线43的方向可移动的可移动空间d2、d3。接下来,将与根据比较例的没有公差吸收结构的固定结构的作用一起来说明以上述方式构成的线束的公差吸收结构的作用。图6是具有根据比较例的固定结构并且装接于车辆的线束的透视图,图7是图6所示的屏蔽罩和内保持器的分解透视图,图8是是示出了图6所示的屏蔽罩与车辆双头螺栓之间的紧固部的平面图,图9(a)是沿着与图6所示的屏蔽罩和内保持器的轴线垂直的方向的剖面图,图9(b)是沿着图9(a)的线B-B而切开的剖面图,图10(a)是沿着与图6所示的屏蔽罩和内保持器的轴线垂直的方向的剖面图,图 10(b)是沿着图10(a)的线C-C而切开的剖面图,而图10(c)是图10(b)的D部分的放大图。在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线束的公差吸收结构的作用之前,将对于根据比较例的固定结构的结构和作用进行说明。在这些图中,与图1至图5相同的部分由共同的符号表示,同时省略其说明。根据比较例的固定结构以图6所示的方式构成为通过内保持器75和具有支撑片 71的屏蔽罩73将端子部13附近的高压线束19固定于车辆板11。如图7所示,支撑片71设置有嵌合于车辆双头螺栓39的圆孔77。从而,如图8所示,阻止了屏蔽罩73在轴线43的方向(图8中箭头“a”的方向)上相对于车辆双头螺栓 39移动。在屏蔽罩73中,小直径部81设置为与主体部79接续。在内保持器75中,套管 85设置成与保持器主体83接续。在套管85的外周上沿着其周向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一对矛状件87、87。如图9(b)所示,矛状件87、87起到使其爪部89与屏蔽罩73的小直径部81 的端部相接合的作用。如图9(b)所示,在内保持器75中,在爪部89与小直径部81接合的状态下,保持器主体83的对接表面限制部91与屏蔽罩73的对接表面93对接。从而,如图10所示,在根据比较例的固定结构中,在通过车辆双头螺栓39临时组装了屏蔽罩73之后,该屏蔽罩73 被临时固定在其位置处。在内保持器75的矛状件87与屏蔽罩73的小直径部81接合的状态下,在矛状件87与小直径部81的端面(矛状件接合部)之间的部分以及对接表面93与对接表面限制部91之间的部分中的每个部分处都不能确保充足的空间。从而,限制了嵌合在固定于车辆板11的屏蔽罩73中的内保持器75朝着轴线43的方向的移动。图11(a)是沿着与图1所示的屏蔽罩和内保持器的轴线垂直的方向的剖面图,图 11(b)是沿着图11(a)的线E-E而切开的剖面图,而图11(c)是图11(b)的F部分的放大图。相比之下,在根据本发明的线束的公差吸收结构中,由于在车辆双头螺栓39与支撑片 41之间设置有沿着图3所示的轴线方向的可移动空间dl、dl,所以屏蔽罩四的位置不是固定的,因而即使在该屏蔽罩被车辆双头螺栓39临时组装之后,该屏蔽罩也可以在可移动空间dl、dl之中移动。当将内保持器31插入屏蔽罩四中时,矛状件57弹性变形并且进入嵌合空间33 中。然后,当矛状件移过矛状件接合部63时,该矛状件由于其弹性回复力而与矛状件接合部63接合。从而,限制了内保持器朝着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从屏蔽罩脱离。另一方面, 当使内保持器进一步朝着插入方向移动时,由于形成在内保持器31的矛状件前方的对接表面限制部阳与形成在屏蔽罩四的嵌合空间33处的对接表面65对接,所以限制了内保持器进一步在插入方向上移动。因此,假设图11 (c)中所示的位置是基准位置,那么内保持器31在轴线43的方向上可以相对于屏蔽罩四移动达对接表面限制部阳与对接表面65之间的距离d2以及矛状件57的爪部61与矛状件接合部63之间的距离d3。从而,高压线束19可以相对于车辆板 11移动达这些可移动空间的量。从而,根据本发明的线束的公差吸收结构,由于使内保持器31保持在屏蔽罩四的嵌合空间33之内同时确保了在轴线43的方向上的可移动空间d2、d3,所以能够预防在将线束安装在车辆上时的组装过程的错误。此外,由于通过公差吸收的效果能够节省组装空间,所以能够提高组装过程的可操作性。本申请基于2009年5月1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 2009-116538,其内容通过
引用结合于此。
权利要求
1.一种线束的公差吸收结构,包括屏蔽罩,该屏蔽罩形成为筒状以便在其中具有嵌合空间,并且该屏蔽罩具有支撑片,该支撑片被车辆双头螺栓紧固并且在与所述嵌合空间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伸出;以及内保持器,该内保持器沿着所述轴线方向嵌合到所述屏蔽罩的嵌合空间中,以便以被限制从所述屏蔽罩脱离的方式而保持,并且该内保持器具有在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电线保持孔,该电线保持孔用于固定插入其中的电线;其中使所述内保持器在所述屏蔽罩的嵌合空间内被保持为具有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的可移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的公差吸收结构,其中对接表面和矛状件接合部沿着所述轴线方向以彼此分离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屏蔽罩的嵌合空间内,其中要对接于所述对接表面的对接表面限制部和要与所述矛状件接合部接合的矛状件以彼此分离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内保持器的侧表面上;并且其中所述对接表面与所述矛状件接合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对接表面限制部与所述矛状件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束的公差吸收结构,其中所述屏蔽罩的支撑片设置有长孔,用于允许所述屏蔽罩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相对于所述车辆双头螺栓相对地移动。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线束的公差吸收结构,能够预防在将电线安装在车辆上时的组装不良而且还能提高组装可操作性。该公差吸收结构包括屏蔽罩(29),其形成为筒状以便在其中具有嵌合空间,并且具有被车辆双头螺栓(39)紧固并在与嵌合空间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伸出的支撑片(41);以及内保持器(31),其沿着所述轴线方向嵌合到所述屏蔽罩(29)的嵌合空间中从而以被限制从所述屏蔽罩(29)脱离的方式而保持,并且具有沿着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用于固定插入其中的电线的电线保持孔;其中使所述内保持器(31)在所述屏蔽罩(29)的嵌合空间内保持为具有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的可移动空间。
文档编号B60R16/02GK102325669SQ201080008639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3日
发明者出野正博, 津岛义高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