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连接器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且更具体而言,涉及连接器端子,其中分别在两个或更多个触点处实现联接端子単元的各联接端子部与连接端子単元之间以及联接端子単元的各联接端子部与连接体端子単元之间的接触,以分散在联接端子単元与连接端子単元之间以及联接端子単元与连接体端子単元之间的电气连接期间生成的热。
背景技术:
混合动カ汽车采用两个或更多个功率源。一般而言,混合动カ汽车采用发动机和电动机。在混合动カ汽车中,发动机通常在郊区或能够使混合动カ汽车高速行驶的地区采用,而效率高的电动机在交通拥挤时或者在无论由于什么原因低速行驶时采用。在停车时,燃烧发动机并不自由空转,而是改为用于对电池进行充电。由此,混合动カ汽车表现出高燃 料经济性,从而提供高能效,反过来減少了化石燃料的消耗。因此,混合动カ汽车在降低能耗和环保方面作为环境友好的汽车受到公众关注。由于混合动カ汽车由如上所述的电动机驱动,所以混合动カ汽车设置有多个电气装置。由此,经常采用电气连接器来连接电气装置的多条电线。电气连接器中的ー个具有连接到电线上的多个电气端子,且电气连接器中的对应ー个具有连接到电线上的多个电气端子。因此,在电气连接器的电气端子之间的联接后实现电气连接器的电气端子之间的电气连接。也就是说,触点在连接器的联接端子与另ー连接器的对应连接端子之间形成,以实现连接器之间的电气连接。然而,如果对端子施加高电流,则当联接端子和连接端子经触点彼此电气连接时电流流经单个触点,结果从触点生成的热的量増加。如果从触点生成大量热,则可能从触点出现火花,这可能引起爆炸。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鉴于以上问题作出本发明,且本发明的ー个目的是提供连接端子,其中,在两个或更多个触点处实现联接端子単元的各联接端子部与连接端子単元之间的接触。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连接端子,其中在两个或更多个触点处实现联接端子单元的各联接端子部与插入联接端子単元中的连接端子単元之间的接触,并且在两个或更多个触点处实现联接端子単元的各联接端子部与配合在联接端子単元上的连接体端子単元之间的接触。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连接端子,其中联接端子単元的各联接端子部的触点(联接端子単元在这些触点处与连接端子単元和连接体端子単元相接触)成之字形布置,从而实现在联接端子単元与连接端子単元之间以及在联接端子単元与连接体端子単元之间的正确接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连接端子,其中使将连接端子単元插入联接端子単元中所需的插入力最小化。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连接端子,其中ー个触点在连接端子单元处形成,并且另ー触点在连接体端子单元处形成,从而在两个触点处实现联接端子単元与连接体端子单元之间的接触。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以上和其它目的能够通过提供连接器端子来达到,该连接器端子包括联接端子単元,其用于将从其前部插入该联接端子単元中的连接端子単元和从其后部插入该联接端子単元中的连接体端子単元彼此电气连接,该联接端子単元包括以对称方式布置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其中该联接端子単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均在其一侧设置有固定端,该联接端子単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均在其另ー侧设置有可移动的自由端,并且该联接端子単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均在固定端与自由端之间 设置有弯曲部分,并且其中在两个或更多个触点处实现联接端子単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的自由端与连接端子単元之间的接触,并且在两个或更多个触点处实现联接端子単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的自由端与连接体端子単元之间的接触。该两个或更多个触点可包括至少两个内侧触点,其在联接端子単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处形成,使得该至少两个内侧触点向联接端子単元的内侧突出以便与连接端子単元相接触;至少ー个外侧触点,其在联接端子単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处形成,使得该至少一个外侧触点向联接端子単元的外侧突出以便与连接体端子単元相接触,该至少一个外侧触点位于联接端子単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的自由端的后部处;和前触点,其在连接体端子単元的前部处形成使得前触点朝联接端子単元突出。该两个或更多个触点可包括至少两个内侧触点,其在联接端子単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处形成,使得该至少两个内侧触点向联接端子単元的内侧突出以便与连接端子単元相接触;和至少两个外侧触点,其在联接端子単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处形成,使得该至少两个外侧触点向联接端子単元的外侧突出以便与连接体端子単元相接触。内侧触点和外侧触点可从联接端子単元的前部依次在联接端子处形成,连接端子単元经该前部插入联接端子単元中。定位在其前部处的联接端子単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内侧触点之间的距离可等于定位在其后部处的联接端子単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内侧触点之间的距离。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两个或更多个触点处实现联接端子単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与连接端子単元之间的接触。因此,本发明具有有效地分散在联接端子単元与连接端子单元之间的电气连接期间从触点生成的热的效果。同样,在两个或更多个触点处实现联接端子単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与连接体端子単元之间的接触。因此,本发明具有有效地分散在联接端子単元与连接体端子単元之间的电气连接期间从触点生成的热的效果。如上所述,分散了从触点生成的热。因此,本发明具有防止由于过度发热而在触点处产生火花的效果,从而消除爆炸的风险。此外,定位在其前部处的联接端子単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内侧触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定位在其后部处的联接端子単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内侧触点之间的距离。因此,本发明具有使将连接端子単元插入联接端子単元中所需的插入力最小化的效果。
根据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其它优点,在附图中
图I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端子的透视图; 图2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端子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视 图3、图4和图5是图示了根据图2中所示的本发明的联接端子単元与连接端子単元之间以及联接端子単元与连接器端子的连接体端子単元之间的电气连接的顺序视 图6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端子的另ー实施例的局部视 图7是图示了根据图6中所示的本发明的联接端子単元与连接端子単元之间以及联接端子単元与连接器端子的连接体端子単元之间的电气连接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将參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下文中,并入本文的公知的功能和构型的详细描述在其可使本发明的主题反而不清楚时将予以省略。图I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端子的透视图,且图2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端子的实施例的局部视图。如图I所示,连接器端子30构造成使得连接体端子単元50插入联接端子単元10的ー侧,该联接端子単元10形成为呈在其相对两端开ロ的管道形状,并且连接端子単元40插入联接端子单元10的另ー侧以便形成触点15、16、17和18,且连接体端子单元50和连接端子単元40经由联接端子単元10彼此电气连接。參照图2,联接端子単元10包括上联接端子部和下联接端子部,各联接端子部均由金属部件制成。如前文所述,联接端子単元10形成为呈在其相对两端开ロ的管道形状。联接端子単元10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在其前部处设置有具有通气部分12的固定端13。联接端子単元10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在其后部处设置有可移动的自由端14。联接端子単元10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以对称方式布置。更具体而言,联接端子単元10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由单个金属部件制成。该金属部件绕在联接端子単元10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的前部处形成的弯曲部分12弯曲,结果形成了固定端13和自由端14,同时固定端13和自由端14彼此间隔开与弯曲角度相对应的预定距离。优选地,联接端子単元10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的自由端14设置有多个缝形凹槽11,联接端子単元10通过这些凹槽11表现出弹性。联接端子単元10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的自由端14具有向联接端子単元10的内侧突出的第一内侧触点15和第二内侧触点16以及向联接端子单元10的外侧突出的第一外侧触点17和第二外侧触点18。优选地,第一内侧触点15和第二内侧触点16以及第一外侧触点17和第二外侧触点18成之字形布置。
換言之,第一内侧触点15邻近弯曲部分12在自由端14处形成,并且然后第一外侧触点17、第二内侧触点16和第二外侧触点18依次在自由端14处形成。优选地,在分别在联接端子単元10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处形成使得第一内侧触点15和第二内侧触点16能够与连接端子単元40的上侧和下侧相接触的第一内侧触点15和第二内侧触点16处,定位在相应自由端14的前部处的联接端子単元10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第一内侧触点15之间的距离a等于定位在相应自由端14的后部处的联接端子単元10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第二内侧触点16之间的距离b。如果第二内侧触点16之间的距离b大于第一内侧触点15之间的距离a,则当连接端子単元40插入联接端子単元10中时可能不会实现连接端子単元40与联接端子単元10的第二内侧触点16之间的接触。另ー方面,如果第二内侧触点16之间的距离b小于第一内侧触点15之间的距离a,则当将连接端子単元40插入联接端子単元10中时,与经第二内侧触点16之间限定出的空间插入连接端子単元40相比,需要较大的插入力来经第一内侧触点15之间限定出的空 间插入连接端子単元40。因此,连接端子単元40強制地插入联接端子単元10中并且强制地从联接端子単元10移除,这需要较大的力。另外,当重复执行连接端子単元40向联接端子単元10中的強制插入时,其中形成第二内侧触点16的联接端子単元10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自由端14的弾力逐渐减小,结果可能不会实现连接端子単元40与联接端子単元10的第二内侧触点16之间的接触。具有上述结构的联接端子単元10经由联接端子単元10的上述触点电气连接连接体端子単元50和连接端子単元40,该连接体端子単元50定位在联接端子単元10的自由端14处且其前端插入在联接端子単元10的固定端13与对应的自由端14之间限定出的空间中,该连接端子単元40经联接端子単元10的弯曲部分12之间限定出的空间插入联接端子单元10中。优选在两个或更多个触点处实现联接端子単元10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与连接端子单元40之间的接触以便分散在联接端子单元10与连接端子单元40之间的电气连接期间生成的热。以相同的方式,优选在两个或更多个触点处实现联接端子単元10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与连接体端子単元50之间的接触以便分散在联接端子単元10与连接体端子単元50之间的电气连接期间生成的热。图3、图4和图5是图示了根据图2中所示的本发明的连接器端子的在联接端子单元与连接端子単元之间以及在联接端子単元与连接体端子単元之间的电气连接的顺序视图。首先參照图3,将连接体端子単元50插入在具有上述结构的联接端子単元10的固定端13与对应的自由端14之间限定出的空间中。随后,经联接端子単元10的弯曲部分12之间限定出的空间将连接端子単元40插入联接端子单元10中。结果,如图4中所示,连接端子单元40与联接端子单元10的第一内侧触点15相接触。此时,连接端子单元40向外推动联接端子单元10的第一内侧触点15,结果联接端子単元10的第一外侧触点17与连接体端子単元50相接触。当联接端子単元10的第一内侧触点15和第一外侧触点17分别与连接端子単元40和连接体端子単元50相接触吋,由于缝形凹槽11而表现出弾性和活动性的联接端子单元10的自由端14通过当联接端子单元10的第一外侧触点17被连接端子单元40推动时生成的排斥カ而变形,结果联接端子单元10的自由端14被向内推动。为便于描述,连接端子単元10的上联接端子部的操作将作为实例详细描述。当连接端子单元40与第一内侧触点15相接触时,连接端子单元40向上推动第一内侧触点15,结果联接端子単元10的第一外侧触点17与连接体端子単元50相接触。排斥カ从被向上推动并与连接体端子単元50相接触的联接端子単元10的第一外侧触点17生成,并且排斥力向下推动第二内侧触点16和第二外侧触点18。现參照图5,连接端子単元40随着连接端子単元40进ー步插入联接端子単元10中而与联接端子単元10的第二内侧触点16相接触。此时,联接端子单元10的第二外侧触点18被向外推动,结果联接端子单元10的第二外侧触点18与连接体端子单元50相接触。
如上所述,联接端子単元10分别在第一内侧触点15和第二内侧触点16处电气连接到连接端子单元40并在第一外侧触点17和第二外侧触点18处电气连接到连接体端子単元50。结果,在联接端子単元10与连接端子単元40之间的电气连接期间生成的热经联接端子単元10与连接端子単元40之间的两个触点分散。以相同的方式,在联接端子単元10与连接体端子単元50之间的电气连接期间生成的热经联接端子単元10与连接体端子单元50之间的两个触点分散。可基于在联接端子単元10与连接端子単元40之间以及联接端子単元10与连接体端子単元50之间的电气连接期间生成的热的量而增加第一内侧触点15和第二内侧触点16的数量以及第一外侧触点17和第二外侧触点18的数量。图6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端子的另ー实施例的局部视图,且图7是图示了根据图6中所示的本发明的连接器端子的在联接端子単元与连接端子単元之间以及在联接端子単元与连接体端子単元之间的电气连接的视图。如图6中所示,该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与前述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的不同之处在于虽然第一内侧触点15和第二内侧触点16以与前述实施例中相同的方式在联接端子単元10的各联接端子部的自由端14处形成,但单个外侧触点18’在联接端子単元10的各联接端子部的自由端14处形成,使得单个外侧触点18’与连接体端子単元50’相接触。此外,前触点51在连接体端子単元50’的前端处形成,该连接体端子単元50’插入在联接端子单元10的固定端13与自由端14之间限定出的空间中,使得前触点51向联接端子单元10的内侧突出(參见图7)。联接端子単元10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第一内侧触点15之间的距离a等于联接端子単元10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第二内侧触点16之间的距离b。參照图7,连接体端子単元50’插入在联接端子単元10的固定端13与对应的自由端14之间限定出的空间中。此时,前触点51 (其在连接体端子单元50’的前端处形成使得前触点51向联接端子単元10的内侧突出)与邻近联接端子単元10的弯曲部分12的表面相接触。另外,连接体端子単元50’的后端与在联接端子単元10的自由端14处形成的外侧触点18’相接触,使得外侧触点18’向联接端子単元10的外侧突出。因此,在两个或更多个触点处实现联接端子単元10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与连接体端子単元50’之间的接触。
此外,经在联接端子単元10的弯曲部分12之间限定出的空间将连接端子単元40’插入联接端子単元10中。此时,连接端子単元40’与在联接端子単元10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处形成的第一内侧触点15和第二内侧触点16相接触。因此,在两个或更多个触点处实现在联接端子単元10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与连接端子単元40’之间的接触。结果,连接端子単元40’和连接体端子単元50’经由联接端子単元10彼此电气连接,从而在两个或更多个触点处实现在联接端子単元10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与连接端子単元40’之间的接触,并在两个或更多个触点处实现联接端子単元10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与连接体端子単元50’之间的接触。用于本发明的模式
已在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中描述了各种实施例。
エ业适用性
根据本发明,在两个或更多个触点处实现在联接端子単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与连接端子単元之间的接触。因此,本发明具有有效地分散在联接端子単元与连接端子単元之间的电气连接期间从触点生成的热的效果。同样,在两个或更多个触点处实现在联接端子単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与连接体端子単元之间的接触。因此,本发明具有有效地分散在联接端子単元与连接体端子単元之间的电气连接期间从触点生成的热的效果。如上所述,分散了从触点生成的热。因此,本发明具有防止由于过度发热而在触点处产生火花的效果,从而消除爆炸的风险。此外,定位在其前部处的联接端子単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内侧触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定位在其后部处的联接端子単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内侧触点之间的距离。因此,本发明具有使将连接端子単元插入联接端子単元中所需的插入力最小化的效果。因此,本发明具有エ业适用性。尽管已基于说明的目的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可存在各种改型、増加和替代而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中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端子,包括联接端子単元,其用于使从其前部插入所述联接端子単元中的连接端子単元和从其后部插入所述联接端子単元中的连接体端子単元彼此电气连接,所述联接端子単元包括以对称方式布置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其中 所述联接端子単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在其一侧处设置有固定端,所述联接端子単元的所述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在其另ー侧设置有可移动的自由端,并且所述联接端子単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在所述固定端与所述自由端之间设置有弯曲部分,并且其中, 在两个或更多个触点处实现在所述联接端子単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的自由端与所述连接端子単元之间的接触,并且在两个或更多个触点处实现所述联接端子単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的自由端与所述连接体端子単元之间的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或更多个触点包括 至少两个内侧触点,其形成在所述联接端子単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处,使得所述至少两个内侧触点向所述联接端子単元的内侧突出以便与所述连接端子単元相接触; 至少ー个外侧触点,其形成在所述联接端子単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处,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外侧触点向所述联接端子単元的外侧突出以便与所述连接体端子単元相接触,所述至少一个外侧触点位于所述联接端子単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的自由端的后部处;和 前触点,其形成在所述连接体端子単元的前部处,使得所述前触点朝所述联接端子单兀关出。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或更多个触点包括 至少两个内侧触点,其在所述联接端子単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处形成,使得所述至少两个内侧触点向所述联接端子単元的内侧突出以便与所述连接端子単元相接触;和 至少两个外侧触点,其在所述联接端子単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ー个处形成,使得所述至少两个外侧触点向所述联接端子単元的外侧突出以便与所述连接体端子単元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触点和所述外侧触点从所述联接端子単元的前部依次形成在所述联接端子单元处,所述连接端子単元经所述前部插入所述联接端子単元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定位在其前部处的所述联接端子単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内侧触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定位在其后部处的联接端子单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内侧触点之间的距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端子。该连接器端子具有包括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联接端子单元,该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一个分别在两个或更多个触点处接触连接端子单元和连接体端子单元。该两个或更多触点包括至少两个内侧触点,其形成在联接端子单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一个处使得该至少两个内侧触点向联接端子单元的内侧突出;和至少两个外侧触点,其形成在联接端子单元的上与下联接端子部的每一个处使得该至少两个外侧触点向联接端子单元的外侧突出。
文档编号B60R16/00GK102668265SQ201080051282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1日
发明者李喆燮, 金振光 申请人:安普泰科电子韩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