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新型蓄电池的安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217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新型蓄电池的安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新型蓄电池的安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车型,大多数蓄电池的固定都采用了传统的压块和压杆设计,其布置空间大,总成质量也较重。现有的蓄电池安全固定装置存在有以下的缺陷和不足1.现有的蓄电池安全固定装置10多采用金属材质,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金属板金固定(参见图1)或金属杆(参见图2、固定,其存在质量较重的缺陷。2.现有的蓄电池安全固定装置10对空间的要求较大,而且现有蓄电池安全固定装置的金属翻边较多,如图1和图2所示,不利于蓄电池周边线束和管道的布置。3.现有的蓄电池安全固定装置10对于高标准的碰撞要求,产生瞬间冲击大,金属产生变形较大,对强度性能影响大。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汽车蓄电池的安全固定系统,该系统应该满足高标准的碰撞要求。即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汽车工业对于蓄电池的固定提出非常高的要求。而作为汽车安全性中的重要核心零件,蓄电池系统是否固定牢靠对整车安全性关系重大。因此,开发一种轻质高强度的新型蓄电池安全固定装置便显得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材质轻、占用前舱空间小、强度高、能确保在高速的碰撞中牢靠固定蓄电池、保证整车安全的汽车新型蓄电池的安全固定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新型蓄电池的安全固定装置,包括蓄电池本体,还包括与所述蓄电池本体的尺寸相配合的安全绑带,所述安全绑带的两端固定在所述蓄电池本体安装处的车身钣金上。优选地,所述安全绑带两端的固定件是金属固定件。优选地,所述安全绑带由柔性织带制成。优选地,所述安全绑带由聚醚砜树脂材料制成。优选地,在所述的两个金属固定件中,一个金属固定件为固定在车身钣金上的工型结构,另一个金属固定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蓄电池本体安装处的车身钣金上。优选地,所述工型结构的金属固定件与所述蓄电池本体安装处车身钣金上设置的安装孔相卡扣配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0017]1.材质轻传统的压杆和压块采用低碳钢板设计,因此,在相同体积条件下,本实用新型绑带结构的重量大大地减轻了。2.安装简单,占用布置空间小本实用新型的安全绑带主要由柔性织带组成,对安装空间要求较小,而且织带界面友好,不会对周边零件产生破坏。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给汽车前舱提供更多的布置空间。3.高强度在相同高标准的碰撞工况下,传统设计与新型设计对比如下传统金属压杆结构,在碰撞工况下,应变达到77. 4%,无法满足安全要求。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新型蓄电池的安全固定装置,在相同碰撞工况下,应变只有13%,完全能够满足安全要求。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另一种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3和图4,其中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新型蓄电池的安全固定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包括蓄电池本体(图中未示出)以及与所述蓄电池本体的尺寸相配合的安全绑带2,所述安全绑带2的两端固定在所述蓄电池本体安装处的车身钣金上。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安全绑带2的两端通过两个金属固定件31和32固定在所述的称身钣金上,如图4所示。优选地,在所述的两个金属固定件31和32中,一个金属固定件31为固定在车身钣金上的工型结构,另一个金属固定件32通过螺栓4固定在所述蓄电池本体安装处的车身钣金上。进一步,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工型结构的金属固定件31与所述蓄电池本体安装处车身钣金上设置的安装孔33相卡扣配合,以便于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在安装的时候,能够方便地卡扣在车身钣金上;同时在需要更换蓄电池的时候,也能够方便地将所述的固定装置打开。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卡扣配合结构可以采用现用技术中的各种卡扣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固定件31与安装孔33之间采用工字型卡扣配合结构。S卩,如图4所示,所述工型结构的金属固定件31为低端宽度大于顶端宽度的“工” 字型结构,所述的安装孔33也为与所述工型结构的金属固定件31尺寸相配合的孔状结构, 当安装时,该工型结构的金属固定件31可以全部通过所述的安装孔33,之后,通过拉动所述的安全绑带2,使得所述工型结构的金属固定件31低端宽度较大的部分卡扣在所述安装孔33上端宽度较小的部分,由此实现了所述金属固定件31与安装孔33之间的工字型卡扣配合。如图3所示,所述安全绑带2由柔性织带制成,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安全绑带2由聚醚砜树脂(PEQ材料制成。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为传统的压杆和压块采用低碳钢板结构,其密度约为7. 84g/cm3 ;而本实施例采用的聚醚砜树脂(PEQ织带密度只有1. 38g/cm3。在相同体积条件下,本实用新型的重量大大地减轻了。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安全绑带2主要由柔性织带组成,对安装空间要求较小,而且织带界面友好,不会对周边零件产生破坏,如图4所示。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给汽车前舱提供更多的布置空间。最后,在相同高标准的碰撞工况下,传统设计与新型设计对比如下传统金属压杆结构(如图2中所示的结构),在碰撞工况下,应变达到77. 4%,无法满足安全要求。而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新型蓄电池的安全固定装置,在相同碰撞工况下,应变只有13%,完全能够满足安全要求。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新型蓄电池的安全固定装置安装极为简单方便。只需将本实用新型安全绑带2的两端预先与两个金属固定件3相连接固定,然后,将其中的一个金属固定件3通过工型结构固定在车身钣金上,此处所述的工型结构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各种工型安装固定件;再将另一个金属固定件3通过螺栓4固定在车身钣金上即可完成安装。显而易见,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新型蓄电池的安全固定装置,构成各种类型的安全固定机构。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新型蓄电池的安全固定装置,包括蓄电池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蓄电池本体的尺寸相配合的安全绑带O),所述安全绑带O)的两端固定在所述蓄电池本体安装处的车身钣金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新型蓄电池的安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绑带(2)两端的固定件是金属固定件(31、3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新型蓄电池的安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绑带O)由柔性织带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新型蓄电池的安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绑带O)由聚醚砜树脂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新型蓄电池的安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两个金属固定件(31、32)中,一个金属固定件(31)为固定在车身钣金上的工型结构,另一个金属固定件(3 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蓄电池本体安装处的车身钣金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新型蓄电池的安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型结构的金属固定件(31)与所述蓄电池本体安装处车身钣金上设置的安装孔相卡扣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新型蓄电池的安全固定装置,包括蓄电池本体以及与所述蓄电池本体的尺寸相配合的安全绑带,所述安全绑带的两端固定在所述蓄电池本体安装处的车身钣金上。本实用新型的织带密度只有1.38g/cm3。在相同体积条件下,本实用新型的重量大大地减轻了;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安全绑带主要由柔性织带组成,对安装空间要求较小,而且织带界面友好,不会对周边零件产生破坏。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给汽车前舱提供更多的布置空间。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新型蓄电池的安全固定装置,在相同碰撞工况下,应变只有13%,完全能够满足安全要求。
文档编号B60R16/04GK202089008SQ20112000436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6日
发明者仇宗来, 潘啸钟, 黄凯兵 申请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