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座椅转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2572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列车座椅转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高速列车的座椅转
轴O
背景技术
按照人们对舒适感的要求,总希望在高速行进的列车上面向前进方向而坐。列车返程时,相对来时是“倒开”的,为了保证乘客仍能面向前进方向而坐,就要把座椅旋转180 度。为此,座椅被设计为底架和转架两部分,底架固定在车厢地坪上,转架通过一个转轴实现在底架上作180度旋转。2010年,国内引进了日本小糸公司的“新一代”座椅技术,在试制过程中,发现日本技术人员原设计的一等二人椅旋转机构根本没经过实践验证,其结构也不尽合理。加工出来的零件装成成椅,转架旋转推力超标,一般都在80N左右(标准为< 45N);我们精心挑选出一张推力为50N的座椅来做疲劳试验,仅经过1000次旋转(应当做30000次),推力就超过100N。新一代”座椅的特点是转架与底架依靠互相接触的上下滑轨作全平面滑动,这就要求转轴轴心线与转架本体、轴瓦(滑动轴承)轴心线与底架本体高度垂直,但这对于以焊接和铆接加工的转架、底架是难度很大的。图1是日方设计的转架与底架连接的情况,固定在转架上的转轴插在固定于底架上的自润滑轴瓦12里,用圆螺母联结住。转轴与自润滑轴瓦间无轴向力,轴向力由转架与底架上的滑条承担了。若转轴与转架、自润滑轴瓦与底架的垂直度都较好,转架中心线与自润滑轴承中心线就会基本重合,转架旋转起来就会轻松自如。然而,转架和底架是通过铆接和焊接而成的,加工设备的现状使两者的垂直度很难保证,轴插入孔中就会倾斜,转架与底架就会憋劲,使旋转推力大大增加。若添置设备,增加加工工序,延长加工时间,不仅增加投资,产量也无法得到满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列车座椅转轴,它可克服现有技术中旋转推力过大的一些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列车座椅转轴,它主要包括转轴、设在转轴上的转架和底架,转架和底架上分别设有转架滑轨和底架滑轨,其特征在于 转轴固定在转架内,转轴和底架之间设有一组调心轴承,底架上设有固定架(轴承座),调心轴承设置在固定架(轴承座)上。使用时,本实用新型采用“调心轴承”来替代了原有的转轴与底架的连接方式,这样既能抵消转架和底架这两个关键部件的加工误差,使转架与底架始终保持平行,又能改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减小转架的旋转推力。同时设计了球面垫圈,球面垫圈的回转中心与调心轴承重合,转轴旋转时,球面垫圈的凹面球面垫副在凸面球面垫副上滑行。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转轴1、设在转轴上的转架2和底架3,转架和底架上分别设有转架滑轨4和底架滑轨5,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转轴设置在底架内,转轴和底架之间设有一组调心轴承6,底架上设有固定架7,调心轴承设置在固定架上。转轴的底部与底架之间通过圆螺母8和一组球面垫圈9相连。球面垫圈设置在圆螺母与底架之间,球面垫圈由一凹一凸两个球面垫副配合连接而成,球面垫圈与圆螺母之间设有圆螺母止退垫10。 两组调心轴承分别设置在转轴的两侧,调心轴承的一端与固定架相接触,另一端通过垫圈组11与转架相接触。这里所述的调心轴承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再叙述其结构和功能了。在实施中,转架滑轨与底架滑轨均勻接触,承担了座椅的轴向力,调心轴承与轴承座在轴向是悬空的,工作时只承担径向力。如果转轴与转架本体的垂直度很差或自润轴瓦与底架的垂直度很差,或者两者皆有之,调心轴承就会自动消除转轴与底架轴承座的偏转, 上下滑轨也能均勻接触(参见图3)。由于“调心轴承”的调心作用,不垂直的转轴会得到补偿,当转架旋转时,转架与底架就会永远保持平行。从图3可以看出,与转架不垂直的转轴转动起来尾部是偏摆的,如果此时仍采用平垫圈、圆螺母将转架底架联结,调心轴承就无法起到消除偏摆的作用了。于是我设计了球面垫圈解决了这个难题,球面垫圈的回转中心与调心轴承重合。 当调心轴承有调心运动时,球面垫圈的凹面球面垫副13在凸面球面垫副14上滑行,转轴的尾部呈偏摆状转动。一般情况下轴承使用时,必须限制轴向的自由度。但在本设计中,调心轴承的外环在轴向无任何阻挡,这是因为转架与底架之间的轴向力已被转架与底架的滑轨支撑住了。
权利要求1.一种列车座椅转轴,它主要包括转轴、设在转轴上的转架和底架,转架和底架上分别设有转架滑轨和底架滑轨,其特征在于转轴设置在底架内,转轴和底架之间设有一组调心轴承,底架上设有固定架,调心轴承设置在固定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座椅转轴,其特征在于转轴的底部与底架之间通过圆螺母和一组球面垫圈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列车座椅转轴,其特征在于球面垫圈设置在圆螺母与底架之间,球面垫圈由一凹一凸两个球面垫副配合连接而成,球面垫圈与圆螺母之间设有圆螺母止退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座椅转轴,其特征在于调心轴承设置在转轴的侧面,调心轴承的一端与固定架相接触,另一端通过垫圈组与转架相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列车座椅转轴,其特征在于转轴设置在底架内,转轴和底架之间设有一组调心轴承,底架上设有固定架,调心轴承设置在固定架上。使用时,本实用新型采用采用“调心轴承”来替代了原有的转轴与底架的连接方式,这样既能抵消转架和底架这两个关键部件的加工误差,使转架与底架始终保持平行,又能改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减小转架的旋转推力。同时设计了球面垫圈,球面垫圈的回转中心与调心轴承重合,转轴旋转时,球面垫圈的凹面球面垫副在凸面球面垫副上滑行。
文档编号B60N2/14GK201989797SQ201120017898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0日
发明者丁宁新, 丁峥嵘, 党炜, 李金洪, 梅破腊, 陈梅花 申请人:上海坦达轨道车辆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