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清新空气呼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5660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用清新空气呼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在汽车内使用的清新空气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革命后,随着工业及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的大气环境日益恶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发展非常迅速,全国有近700个城市,城市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8%,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40%以上,且城市人口每年以4%的速率递增,城市汽车总量每年增加10%,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越来越多的人群面临城市环境问题。据世界资源研究所和中国环境检测总站测算,1998年全球10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占8 个;据2001年世界银行的报告,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前20个城市中,16个是中国城市。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以煤烟和机动车尾气混合污染为主,NOx的污染正日益严重,大气环境正在以SA为主的煤烟型向以NOx为主的机动车尾气型污染转变,这主要与城市机动车保有量逐年递增有关。大气污染能诱发咽喉炎、支气管炎、皮肤病、甚至癌症等多种疾病, 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因空气污染致死的人数约为300万,占全球死亡人数的5%,城市空气污染造成每年约80万人死亡,每年死于汽车尾气污染的人数是死于交通事故人数的2倍。汽车车内空气品质差,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乘车时经常有人会晕车呕吐,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车内空气品质差。车小人多,空气不通畅,再加上烟味或其他各种异味,易导致人体出现头晕、胸闷、呕吐、冒冷汗、脸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不良症状,严重时会有生命危险。尤其当车辆在市区等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行驶时,车窗内空气浑浊,而窗外空气则饱含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和扬起的灰尘,让车内人员无处可逃。文件(CN 2716044Y)设计一种乘车用新鲜空气呼吸器,该呼吸器根据内外连接头胶管的尺寸在车窗玻璃上开一个圆孔,通过旋转进气口和内外连接头的螺纹将呼吸器进气部件固定在车窗玻璃上。该呼吸器装置存在两大不足1)车窗玻璃上开孔,影响车型的外观和整体美感;2)当车窗外空气品质差,尤其当车辆行驶在市区或空气污染严重的区域时, 达不到提高车内空气品质的目的。文件(CN 2521076Y)设计一种车用新鲜空气呼吸器,该呼吸器由空气进口过滤装置、进气管和空气呼吸装置组成,空气进口过滤装置装在汽车顶上。该呼吸器装置同样存在两大不足1)车顶上必须要布置开口,车辆整体外形设计受到限制;2)当车窗外空气品质差,尤其当车辆行驶在市区或空气污染严重的区域时,也达不到提高车内空气品质的目的。
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清新空气呼吸装置,目的是提高乘车舒适度,使车内人员能随时随地呼吸到清新空气,避免污浊空气的毒害,减少疾病的传染。[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用清新空气呼吸装置,包括充气加压装置、储气装置和放气节流装置,充气加压装置包括吸气器、过滤器、增压装置和截止阀;储气装置上设有充气口和放气口 ;放气节流装置包括压力表、手动减压阀和呼吸末端;所述吸气器的出口与过滤器的入口相连,所述过滤器的出口与增压装置的入口相连,所述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截止阀的入口相通,所述截止阀的出口与储气装置的充气口相通,所述储气装置的放气口与压力表的入口相通,所述压力表的出口与手动减压阀的入口相连,所述手动减压阀的出口与呼吸末端相连;上述各部件之间的连接采用软管。所述储气装置主要由内、中、外三层构成,外层为外壳,内层是有一定的耐压强度的气囊,中间层为柔软填料,柔性填料可采用海绵、棉花等材料。所述储气装置主要有三种结构整体式、套式和立体式,整体式储气装置和座位靠背是一个整体;套式储气装置可套装在车内座位靠背上,能拆卸;立体式储气装置可放置在汽车后备箱内,能拆卸。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装置可提供清新空气,彻底改善车内空气品质,使车内人员能随时随地呼吸到清新空气,避免污浊空气的毒害,减少疾病的传染; 2)本实用新型装置适用于汽车任何行驶工况,不受炎热或寒冷气候影响,尤其适用于市内或其他空气污染严重的行驶区域;3)本实用新型的储气装置内层充有空气,中间层还填充了柔性填料,整体式或套式储气装置可使座位靠背更柔软舒适,既提高了车内舒适度,又不侵占车内的空间。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系统流程图。其中吸气器1,过滤器2,增压装置3,截止阀4,储气装置5,压力表6,手动减压阀7,呼吸末端8,软管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整体式储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右图为圆圈区域的放大图。其中外壳10,气囊11,柔软填料12,充气口 13,放气口 14,座位靠背15,靠背支架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套式储气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套式储气装置的车内安装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立体式储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左图为正视图,右图为侧视图。图6是图5立体式储气装置的车内安装图。其中后备箱16。 具体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用清新空气呼吸装置主要由充气加压装置、储气装置和放气节流装置组成,充气加压装置主要包括吸气器1、过滤器2、增压装置3和截止阀4 等;储气装置5下部设有充气口 13,上部设有放气口 14;放气节流装置主要由压力表6、手动减压阀7和呼吸末端8等组成。其中,吸气器1的出口与过滤器2的入口相连,过滤器2 的出口与增压装置3的入口相连,增压装置3的出口与截止阀4的入口相通,截止阀4的出口与储气装置5的充气口 13相通,储气装置5的放气口 14与压力表6的入口相通,压力表 6的出口与手动减压阀7的入口相连,手动减压阀7的出口与呼吸末端8相连,各部件之间采用软管9连接。吸气器1的外形可采用减缩喷管,吸气器1的入口设有多层过滤纱网。呼吸末端可采用插鼻式皮管,也可采用呼吸面罩。储气装置5主要由内、中、外三层构成,外层为外壳10,内层是有一定的耐压强度的气囊11,中间层为柔软填料12,柔性填料12可采用海绵、棉花、羽绒、橡胶等材料;储气装置5主要有三种结构整体式、套式和立体式。实施例一整体式储气装置5 安装在座位靠背15的位置,如图2所示,整体式储气装置5和座位靠背15形成一个整体,既能作为座位靠背使用,又能实现呼吸装置的储气功能。实施例二套式储气装置5:如图3,在储气装置5的上部设置与座位靠背形状相配合的挂钩, 可将储气装置5直接套装在车内座位的靠背15上,并能拆卸,见图4。实施例三立体式储气装置5 储气装置5可设置为圆柱体等立体形状,能放置在汽车后备箱 16内(图6),不仅方便拆卸,而且节约车内空间。该实用新型装置主要有充气和放气两种工作模式1)充气时,将车辆停靠在空气清新、品质高的地方(如森林覆盖率高的风景区、郊区等),将充气加压装置中的吸气器1放置在车外,并使吸气器1的开口朝上,手动减压阀7 为全开状态,截止阀4为开启状态,启动增压装置3向气囊11充气,Γ2分钟后关闭手动减压阀7,当压力表6内的表压力达到某一设定最大值时,截止阀4关闭,增压装置3停机,将吸气器1放回车内,充气过程完成;2)放气时,放气过程就是车内人员呼吸清新空气过程,此时,截止阀4保持关闭状态,根据车内人员的自身需求来调节手动减压阀7的开度大小,当放气过程结束时,手动减压阀7呈全封闭状态;当压力表6的表压力降至某一设定最小值时,表明气囊11中的清新气体即将消耗完毕,需要重新充气,气囊11的充气频率以广2周为宜。
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清新空气呼吸装置,包括充气加压装置、储气装置和放气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充气加压装置包括吸气器(1)、过滤器(2)、增压装置(3)和截止阀(4);储气装置上设有充气口( 13)和放气口( 14);放气节流装置包括压力表(6)、手动减压阀(7)和呼吸末端 (8);所述吸气器(1)的出口与过滤器(2)的入口相连,所述过滤器(2)的出口与增压装置 (3)的入口相连,所述增压装置(3)的出口与截止阀(4)的入口相通,所述截止阀(4)的出口与储气装置(5)的充气口(13)相通,所述储气装置(5)的放气口(14)与压力表(6)的入口相通,所述压力表(6)的出口与手动减压阀(7)的入口相连,所述手动减压阀(7)的出口与呼吸末端(8)相连;上述各部件之间的连接采用软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清新空气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器(1) 的外形为减缩喷管,吸气器(1)的入口设有多层过滤纱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用清新空气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装置(5)包括内、中、外三层,外层为外壳(10),内层为具有一定耐压强度的气囊(11),中间层为柔软填料(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清新空气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装置 (5)安装在座位靠背的位置,直接作为座位靠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清新空气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装置 (5)的上部设有挂钩,可将储气装置(5)套装在车内座位的靠背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清新空气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装置 (5)为立体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汽车内使用的清新空气呼吸装置及其操作方法。该呼吸装置包括充气加压装置、储气装置和放气节流装置,充气加压装置包括吸气器、过滤器、增压装置和截止阀;储气装置上设有充气口和放气口;放气节流装置包括压力表、手动减压阀和呼吸末端;吸气器、过滤器、增压装置、截止阀与储气装置的充气口相连通,储气装置的放气口与压力表、手动减压阀、呼吸末端相连通;各部件之间的连接采用软管。本实用新型装置可提供清新空气,彻底改善车内空气品质,使车内人员能随时随地呼吸到清新空气,避免污浊空气的毒害,减少疾病的传染。
文档编号B60H3/00GK202080095SQ20112014323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9日
发明者吴薇, 李应林, 薛乾宝, 谢晓健 申请人:南京师范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