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升温电路和电池升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6976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池升温电路和电池升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于车辆用于使二次电池的温度上升的电池升温电路和电池升温装直。
背景技术
例如在具备由发动机(engine)驱动的发电机和行驶用的马达(motor)的混合动力车辆中,利用来自可充电的二次电池的电力驱动马达。在此,二次电池的可输入输出的电力较大地影响车辆的行驶性能,而如果二次电池的温度降低,该二次电池的可输入输出的电力会大幅度地降低。于是,以往提出了一种通过使二次电池的温度上升来抑制可输入输出的电力降低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该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装置中,若二次电池的温度成为规定温度以下,则通过发动机对发电机的驱动或行驶中的再生制动对二次电池充电,反复进行二次电池的充放电,使二次电池的温度上升,由此,能够抑制可输入输出的电力的降低。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装置中,为了对二次电池充电,始终需要行驶中的再生制动或发动机对发电机的驱动。换句话说,在停车中,为了使二次电池的温度上升,需要驱动发动机。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3-272712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依靠行驶中的再生制动或发动机对发电机的驱动就能够使二次电池升温的电池升温电路和电池升温装置。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池升温电路被搭载于具备逆变器电路和由所述逆变器电路驱动的三相交流马达的车辆上,其中该逆变器电路通过多个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将由二次电池供应的直流电变换为三相交流电,该电池升温电路包括开关控制部,在将设置在所述三相交流马达的三相线圈中的一相线圈作为指定线圈,将所述多个开关元件中连接在所述指定线圈的一端与所述二次电池的正极之间的开关元件作为第一开关元件,将所述多个开关元件中连接在所述指定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次电池的负极之间的开关元件作为第二开关元件时,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子连接的第一端子和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子连接的第二端子,通过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向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子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子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蓄积部,具有与所述指定线圈的所述另一端连接的第三端子,在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为接通的状态下,通过使所述第二开关元件接通、断开来蓄积在所述指定线圈产生的相反电动势;以及充电控制部,被设置在所述二次电池的正极与所述蓄积部之间,向所述二次电池供应蓄积在所述蓄积部的电。


图I是表不搭载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升温电路的车辆的结构的电路图。图2是表示搭载有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升温电路的车辆的结构的电路图。图3是表示搭载有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池升温电路的车辆的结构的电路图。图4是表示搭载有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池升温电路的车辆的结构的电路图。图5是表不搭载有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池升温电路的车辆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6是表示搭载有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电池升温电路的车辆的结构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I是表不搭载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升温电路的车辆的结构的电路图。该电池升温电路是搭载于具备由二次电池11供应直流电的逆变器电路(invertercircuit) I和三相交流马达2的车辆的电池升温电路,包括开关控制部12、蓄积部13和充电控制部14。逆变器电路I包括六个开关元件SWl至SW6,在三相交流马达2中设有三相线圈LI至L3。具体而言,在二次电池11的正极与负极之间,分别串联连接开关元件SW1、Sff4,串联连接开关元件SW2、Sff5,串联连接开关元件SW3、SW6。此外,开关元件SWl和开关元件SW4之间的连接点Pl与线圈LI和线圈L3之间的连接点(线圈LI的一端)P2连接。此外,开关元件SW2和开关元件SW5之间的连接点P3与线圈LI和线圈L2之间的连接点(线圈LI的另一端)P4连接。此外,开关元件SW3和开关元件SW6之间的连接点P5与线圈L2和线圈L3之间的连接点P6连接。根据如上所述的电路结构,逆变器电路I通过六个开关元件SWl至SW6的接通、断开,将由二次电池11供应的直流电变换为三相交流电。然后,由该逆变器电路I驱动三相交流马达2。开关控制部12 例如利用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 (Read OnlyMemory)、RAM (Random Access Memory)等构成。开关控制部12包括与用于切换开关元件Sffl的接通、断开的控制端子(在图I中为基极)CTl连接的端子Tl ;以及与用于切换开关元件SW5的接通、断开的控制端子(在图I中为基极)CT2连接的端子T2,通过从端子Tl、T2向控制端子CT1、CT2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开关元件SW1、SW5的接通、断开。蓄积部13包括与线圈LI和线圈L2之间的连接点(线圈LI的另一端)P4连接的端子T3、逆流阻止用的二极管Dl和蓄电用的电容器Cl。二极管Dl的阳极与端子T3连接,电容器Cl连接在二极管Dl的阴极与二次电池11的负极之间。充电控制部14包括开关元件SW7、逆流阻止用的二极管D2和开关控制部140。二极管D2的阴极与二次电池1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经由开关元件SW7与电容器Cl连接。开关控制部 140 例如利用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 (Read Only Memory)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等构成。开关控制部140检测电容器Cl的电压VI,若检测电压Vl为预先设定的设定电平以上,则将开关元件SW7从断开切换为接通,开始向二次电池11供应蓄积在电容器Cl中的电。另外,也可以利用一个CPU、ROM、RAM等构成开关控制部12和开关控制部140。对如上述构成的电池升温电路的动作进行说明。如果通过开关控制部12使开关元件SW1、SW5为接通,则由二次电池11供电,电流流过线圈LI (相当于本发明的“指定线圈”)。即,放电电流流过二次电池11。另一方面,如果通过开关控制部12,使开关元件SW5在开关元件SWl接通的状态下从接通切换为断开,则在线圈LI的另一端P4产生相反电动势(reverse electromotive force),利用该相反电动势,电容器Cl被充电。 如果通过开关控制部12,使开关元件SW5在开关元件SWl接通的状态下反复接通、断开,则放电电流断续地流过二次电池11,并且在线圈LI的另一端P4产生的相反电动势被蓄积在电容器Cl中,电容器Cl的电压Vl上升。然后,当电容器Cl的电压Vl达到设定电平以上时,通过开关控制部140将开关元件SW7从断开切换为接通,向二次电池11供应蓄 积在电容器Cl中的电。S卩,充电电流流过二次电池11。然后,例如,当从开关元件SW7切换成接通的时刻起经过了预先设定的设定时间时,或检测电压Vl降低到指定电平时,开关控制部140将开关元件SW7恢复为断开。开关控制部12和开关控制部140将以上的步骤重复例如预先设定的设定次数。或者开关控制部12和开关控制部140可以使以上的步骤持续例如预先设定的设定时间。通过以上的动作,充放电电流流过二次电池11。由于因二次电池11的内阻,该充放电电流产生焦耳热,因此,利用该焦耳热,二次电池11的温度上升。如上所述,根据该第一实施方式,使开关元件SW1、SW5接通、断开,在开关元件SffU SW5接通时,电流流过线圈LI,二次电池11放电,另一方面,在使开关元件SWl为接通的状态下将开关元件SW5从接通切换为断开时,在线圈LI产生的相反电动势被蓄积在电容器Cl中,蓄积在该电容器Cl中的电被供应至二次电池11,二次电池11被充电。如此,由于因二次电池11的内阻,在二次电池11中流动的充放电电流产生焦耳热,因此,能够利用该焦耳热使二次电池11的温度上升。而且,因为电流仅流过设置在三相交流马达2的三相线圈LI至L3中的一相的线圈LI,所以三相交流马达2不会被驱动。因而,不驱动车辆的发动机、三相交流马达2就能够使二次电池11升温。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由于利用了搭载于车辆的逆变器电路I和三相交流马达2,所以不增加部件件数也能够以简易的结构使二次电池11升温。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由于不是利用加热器从外部加热,而是利用由于二次电池11的内阻而产生的焦耳热,所以能够高效率且可靠地使二次电池11的温度上升。(第二实施方式)图2是表示搭载有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升温电路的车辆的结构的电路图。另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兀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升温电路还包括电池温度检测部15。电池温度检测部15检测二次电池11的温度,并将其检测结果通知给开关控制部12。此外,开关控制部12在由电池温度检测部15检测到的二次电池11的温度为预先设定的设定温度以下时,开始开关元件SW1、SW5的接通、断开动作。如上所述,根据该第二实施方式,由于开关控制部12在由电池温度检测部15检测至IJ的二次电池11的温度为设定温度以下时,开始开关元件SW1、SW5的接通、断开动作,所以具有能够仅在需要使二次电池11的温度上升时才动作的优点。(第三实施方式)图3是表示搭载有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池升温电路的车辆的结构的电路图。另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兀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搭载有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池升温电路的车辆除了搭载逆变器电路I和三相交流马达2之外,还搭载用于检测车辆的外部气温的外部气温检测部3。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 中,开关控制部12与搭载于车辆的外部气温检测部3电连接,在由外部气温检测部3检测到的外部气温为预先设定的设定温度以下时,开始开关元件SW1、SW5的接通、断开动作。如上所述,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开关控制部12在由外部气温检测部3检测到的外部气温为设定温度以下时,开始开关元件SW1、SW5的接通、断开动作。在此,由于在外部气温低时二次电池11的温度也降低,所以根据第三实施方式,具有能够仅在需要使二次电池11的温度上升时才动作的优点。(第四实施方式)图4是表示搭载有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池升温电路的车辆的结构的电路图。另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兀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搭载有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池升温电路的车辆除了搭载逆变器电路I和三相交流马达2之外,还搭载用于检测在驾驶席上有人就座的就座检测部4。此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开关控制部12与搭载于车辆的就座检测部4电连接,在由就座检测部4检测到在驾驶席上有人就座时,开始开关元件SW1、SW5的接通、断开动作。如上所述,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开关控制部12在由就座检测部4检测到在驾驶席上有人就座时,开始开关元件SW1、SW5的接通、断开动作。在此,因为在驾驶席上有人就座时车辆被使用的可能性高,所以根据该第四实施方式,具有能够仅在车辆被使用的可能性高较时使开关元件SW1、SW5动作的优点。另外,也可以如图4中以虚线所示,利用由搭载于车辆的外部气温检测部3检测到的温度。即,开关控制部12可以在由外部气温检测部3检测到的外部气温为设定温度以下且由就座检测部4检测到在驾驶席上有人就座时,开始开关元件SWl、SW5的接通、断开动作。此外,也可以如图4中以虚线所示,利用由电池温度检测部15检测到的温度。S卩,开关控制部12可以在由电池温度检测部15检测到的二次电池11的温度为设定温度以下且由就座检测部4检测到在驾驶席上有人就座时,开始开关元件SW1、SW5的接通、断开动作。根据这些方式,具有能够仅在需要使二次电池11的温度上升且车辆被使用的可能性较高时才动作的优点。(第五实施方式)图5是表示搭载有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池升温电路的车辆的结构的电路图。另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兀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搭载有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池升温电路的车辆除了搭载逆变器电路I和三相交流马达2之外,还搭载用于检测上锁的车门被解锁的车门检测部5。此外,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开关控制部12与搭载于车辆的车门检测部5电连接,在由车门检测部5检测到上锁的车门被解锁时,开始开关元件SW1、SW5的接通、断开动作。如上所述,在该第五实施方式中,开关控制部12在由车门检测部5检测到上锁的车门被解锁时,开始开关元件swi、SW5的接通、断开动作。在此,因为在上锁的车门被解锁时车辆被使用的可能性较高,所以根据该第五实施方式,具有能够仅在车辆被使用的可能性较高时才动作的优点。另外,也可以如图5中以虚线所示,利用由搭载于车辆的外部气温检测部3检测到的温度。即,开关控制部12可以在由外部气温检测部3检测到的外部气温为设定温度以下且由车门检测部5检测到上锁的车门被解锁时,开始开关元件SWI、SW5的接通、断开动作。此外,也可以如图5中以虚线所示,利用由电池温度检测部15检测到的温度。S卩,开关控制部12可以在由电池温度检测部15检测到的二次电池11的温度为设定温度以下且由车门检测部5检测到上锁的车门被解锁时,开始开关元件SW1、SW5的接通、断开动作。根据这些方式,具有能够仅在需要使二次电池11的温度上升且车辆被使用的可能性较高时才动作的优点。(第六实施方式)图6是表示搭载有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电池升温电路的车辆的结构的电路图。另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兀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在第六实施方式中,电池升温电路还包括电池判断部16。电池判断部16用于检测二次电池11的充电状态,并将其判断结果通知给开关控制部12。此外,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开关控制部12在由电池判断部16判断的二次电池11的充电状态为预先设定的设定电平以上时,开始开关元件SW1、SW5的接通、断开动作。如上所述,在该第六实施方式中,在由电池判断部16判断的二次电池11的充电状态为预先设定的设定电平以上时,开始开关元件SWI、SW5的接通、断开动作。在此,如果通过开关元件SWl、SW5的接通、断开使充放电电流流过二次电池11,则有可能导致二次电池11的充电状态降低。因此,在该第六实施方式中,仅在二次电池11的充电状态为设定电平以上时使开关控制部12动作。因而,根据第六实施方式,能防止二次电池11的充电状态过低。另外,也可以如图6中以虚线所示,利用由搭载于车辆的外部气温检测部3检测到的温度。即,开关控制部12可以在由外部气温检测部3检测到的外部气温为设定温度以下且二次电池11的充电状态为设定电平以上时,开始开关元件SWI、SW5的接通、断开动作。此外,也可以如图6中以虚线所示,利用由电池温度检测部15检测到的温度。即,开关控制部12可以在由电池温度检测部15检测到的二次电池11的温度为设定温度以下且二次电池11的充电状态为设定电平以上时,开始开关元件SWI、SW5的接通、断开动作。根据这些方式,具有能够仅在需要使二次电池11的温度上升且二次电池11的充电状态为设定电平以上时才动作的优点。(其他)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开关元件SWl至SW6使用双极晶体管(bipolartransistor),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场效应晶体管(FET)等其他的开关元件。此外,在图3至图6中使用了外部气温检测部3,但并不限于检测外部气温。也可以检测例如车室外的温度等与二次电池11的温度相应的温度。此外,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中主要包含具有以下结构的发明。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池升温电路是搭载于具备逆变器电路和由所述逆变器电路驱动的三相交流马达的车辆的电池升温电路,该逆变器电路通过多个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将由二次电池供应的直流电变换为三相交流电,该电池升温电路包括开关控制部,在将设置在所述三相交流马达的三相线圈中的一相线圈作为指定线圈,将所述多个开关元件中连接在所述指定线圈的一端与所述二次电池的正极之间的开关元件作为第一开关元件,将所述多个开关元件中连接在所述指定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次电池的负极之间的开关元件作为第二开关元件时,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子连接的第一端子和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子连接的第二端子,通过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向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子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子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蓄积部,具有与所述指定线圈的所述另一端连接的第三端子,在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为接通的状态下,通过使所述第二开关元件接通、断开来蓄积在所述指定线圈产生的相反电动势;以及充电控制部,设置在所述二次电池的正极与所述蓄积部 之间,向所述二次电池供应蓄积在所述蓄积部的电。根据该结构,在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接通时,从二次电池向指定线圈供电,二次电池放电。另一方面,在第一开关元件为接通的状态下,将第二开关元件从接通切换为断开时,在指定线圈中产生相反电动势,该相反电动势被蓄积在蓄积部,蓄积在该蓄积部中的电被供应至二次电池,二次电池被充电。如此,充放电电流流过二次电池,由于二次电池的内阻,该充放电电流产生焦耳热,因此,能够利用该焦耳热使二次电池的温度上升。因而,不驱动车辆的发动机就能够使二次电池升温。此外,由于不是利用加热器从外部加热,而是利用内阻的焦耳热,所以能够高效率地使二次电池升温。此外,较为理想的是,上述电池升温电路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二次电池的温度的温度检测部,所述开关控制部在由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检测温度为预先设定的设定温度以下时,开始让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接通、断开。根据该结构,由于检测二次电池的温度,当检测温度为设定温度以下时开始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所以能够仅在需要使二次电池的温度上升时使二次电池升温。此外,较为理想的是,上述的电池升温电路被搭载于具备检测车室外的温度的温度检测部的车辆,所述开关控制部在由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检测温度为预先设定的设定温度以下时,开始让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接通、断开。根据该结构,由于检测车室外的温度,当检测温度为设定温度以下时开始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所以能够仅在需要使二次电池的温度上升时使二次电池升温。
此外,较为理想的是,上述的电池升温电路被搭载于具备检测在驾驶席上是否有人就座的就座检测部的车辆,所述开关控制部在由所述就座检测部检测到在驾驶席上有人就座时,开始让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接通、断开。一般认为,如果驾驶席上有人就座,则车辆被使用的可能性高。因此,根据该结构,由于在检测到在驾驶席上有人就座时,开始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所以能够仅在车辆被使用的可能性较高时使二次电池升温。此外,较为理想的是,上述的电池升温电路被搭载于具备检测上锁的车门是否被解锁的车门检测部的车辆,所述开关控制部在由所述车门检测部检测到上锁的车门被解锁时,开始让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接通、断开。一般认为,如果上锁的车门被解锁,则车辆被使用的可能性高。因此,根据该结构,、由于在检测到上锁的车门被解锁时,开始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所以能够仅在车辆被使用的可能性较高时使二次电池升温。此外,较为理想的是,上述的电池升温电路还包括判断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的电池判断部,所述开关控制部在由电池判断部判断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为预先设定的设定电平以上时,开始让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接通、断开。根据该结构,由于在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为设定电平以上时,开始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所以能够避免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因用于使二次电池升温的充放电而从设定电平下降。此外,较为理想的是,在上述的电池升温电路中,所述充电控制部检测所述蓄积部的电压,当检测到的电压为预先设定的设定电平以上时,开始向所述二次电池供应蓄积在所述蓄积部的电。根据该结构,由于当蓄积部的电压为设定电平以上时,开始向所述二次电池供应蓄积在蓄积部的电,所以充电电流能够可靠地流过二次电流。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池升温装置包括上述的电池升温电路和向所述逆变器电路供应直流电的所述二次电池。根据该结构,能够与上述电池升温电路同样地发挥作用,获得同样的效果。根据本发明,通过使与设置在三相交流马达的三相线圈中的一相线圈连接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接通、断开,充放电电流流过二次电池,由于二次电池的内阻,该充放电电流产生焦耳热,因此,利用该焦耳热,二次电池的温度上升。因而,不驱动车辆的发动机就能够使二次电池升温。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池升温电路和电池升温装置能够搭载并理想地利用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具备逆变器电路和由该逆变器电路驱动的三相交流马达的车辆,该逆变器电路通过多个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将由二次电池供应的直流电变换为三相交流电。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池升温电路,被搭载于具备通过多个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将由二次电池供应的直流电变换为三相交流电的逆变器电路和由所述逆变器电路驱动的三相交流马达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关控制部,在将设置在所述三相交流马达的三相线圈中的ー相线圈作为指定线圈、将所述多个开关元件中连接在所述指定线圈的一端与所述二次电池的正极之间的开关元件作为第一开关元件、将所述多个开关元件中连接在所述指定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次电池的负极之间的开关元件作为第二开关元件时,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子连接的第一端子和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子连接的第二端子,通过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分别向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子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子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 蓄积部,具有与所述指定线圈的所述另一端连接的第三端子,在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为接通的状态下,通过使所述第二开关元件接通、断开来蓄积在所述指定线圈产生的相反电动势;以及 充电控制部,被设置在所述二次电池的正极与所述蓄积部之间,向所述二次电池供应蓄积在所述蓄积部的电。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池升温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所述二次电池的温度的温度检测部,其中, 所述开关控制部,在所述温度检测部的检测温度为预先设定的设定温度以下时,开始让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接通、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池升温电路,被搭载于具备检测车室外的温度的温度检测部的车辆,其特征在干 所述开关控制部,在所述温度检测部的检测温度为预先设定的设定温度以下时,开始让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接通、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升温电路,被搭载于具备检测在驾驶席上是否有人就座的就座检测部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控制部,在由所述就座检测部检测到在驾驶席上有人就座时,开始让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接通、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升温电路,被搭载于具备检测上锁的车门是否被解锁的车门检测部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控制部,在由所述车门检测部检测到上锁的车门被解锁时,开始让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接通、断开。
6.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升温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断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的电池判断部,其中, 所述开关控制部,在由电池判断部判断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为预先设定的设定电平以上时,开始让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接通、断开。
7.根据权利要求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升温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部,检测所述蓄积部的电压,当检测到的电压为预先设定的设定电平以上时,开始向所述二次电池供应蓄积在所述蓄积部的电。
8.一种电池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I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升温电路;以及 向所述逆变器电路供应直流电的所述二次电池。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升温电路,是被搭载于具备由二次电池(11)供应直流电的逆变器电路(1)和三相交流马达(2)的车辆的电路,包括开关控制部(12),具有与第一开关元件(SW1)的控制端子(CT1)连接的第一端子(T1)和与第二开关元件(SW5)的控制端子(CT2)连接的第二端子(T2),控制第一开关元件(SW1)和第二开关元件(SW5)的接通、断开;蓄积部(13),具有与指定线圈(L1)的另一端(P4)连接的第三端子(T3),在第一开关元件(SW1)为接通的状态下,通过使第二开关元件(SW5)接通、断开来蓄积在指定线圈(L1)产生的相反电动势;以及充电控制部(14),设置在二次电池(11)的正极与蓄积部(13)之间,向二次电池(11)供应蓄积在蓄积部(13)中的电。
文档编号B60L11/18GK102668229SQ20118000464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9日
发明者森本直久, 阿贺悦史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