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物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8112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乘坐物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乘坐物用座椅,特别是涉及在后面碰撞时实现减轻对乘客施加的负荷 的乘坐物用座椅。
背景技术
一般,当汽车等乘坐物用座椅的后部被追尾或在倒车行驶时受到巨大碰撞等,即 后面碰撞时,存在乘坐乘客的头部由于惯性而急速后倾,并使颈部受到冲击的问题。
为此,对于现在的汽车等的车用座椅,为了保护乘客的头部或颈部不受由于后面 碰撞导致的冲击,减少对颈部的冲击,在座椅靠背的上方设置从后方承受乘客头部的头枕。
但是,即使设置了头枕,不仅不能减轻对身体的冲击负荷,在后面碰撞时不能迅速 地使乘客的头部与头枕之间的间隔缩小的话,就存在难以充分地减轻对颈部施加的冲击负 荷的情况。
为了消除这样的问题,提出了在具备承受乘客负荷的受压部件的座椅靠背框架, 向侧部框架设置可动的连接部件,进一步通过连结部件将受压部件安装于连接部件,后面 碰撞时,通过使乘客充分陷入座椅靠背侧而有效减轻冲击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I)。
专利文献1:特开2009 - 023517号公报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I公开的座椅靠背框架在后面碰撞时,通过受压部件承受乘客的后方移 动,其结果是通过连接部件的旋转,可以使乘客充分地陷入座椅靠背框架侧。而且,连接部 件中安装有施力装置,平时通过施力装置限制受压部件的旋转,因此不会损害就座感。
如此,在专利文献I的技术中,使乘客向后方陷入,通过用受压部件承受乘客的上 半身可以减轻后面碰撞时的冲击,但希望向乘坐物后方的身体的陷入量更大(即,乘客的移 动量更大)。即,寻求一种通过使乘客的上半身(特别是,躯干部上方、颈部到胸部附近)确实 且有效地陷入,使后面碰撞时的冲击减轻效果提高的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地进行后面碰撞时向乘坐物的后方的身体的陷 入,后面碰撞时可以有效地减轻对身体、颈部冲击的乘坐物用座椅。
所述课题通过本发明的乘坐物用座椅包括具有位于侧面的侧部框架的座椅靠背 框架;通过连结部件连结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并支撑乘客的受压部件;及设置于至少一方 的所述侧部框架的同时、与所述连结部件连结、通过施加在所述受压部件的一定的冲击负 荷移动使其向后方移动的缓冲部件;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具有阻止乘客的腰部向后方侵入的 动作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解决。
如此,本发明的乘坐物用座椅具备后面碰撞时,使乘客的身体向后方陷入,通过受 压部件承受乘客上半身的构造。而且,座椅靠背框架通过具有阻止乘客的腰部向后方侵入 的动作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后面碰撞时,乘客向后方移动时,通过阻碍腰部进入部件阻止 腰部。
结果,乘客的上半身变成腰部(B卩,躯干部下方)不向后方移动且被保持于阻碍腰部进入部件的状态,另一方面,乘客的颈部到胸部附近(即,躯干部上方)向后方移动,乘客的上半身后倾。因此,相对乘客的躯干部下方,躯干部上方向后方较大移动,因此,躯干部上方的相对移动量变大。
一方面,乘坐物用座椅不具备阻碍腰部进入部件,仅具备连结于连接部件的受压部件的情况下,乘客的上半身不会后倾,以与一般就座时差不多的姿势向后方移动,因此, 腰部一同向后方陷入。因此,后方移动时的负荷大小相等的情况下,乘客向受压部件作用的面积(乘客的腰部到颈根部的面积)大的话,与作用的面积小的情况相比,向后方的陷入量变得相对较小。
与此相对,如本发明,通过具备阻碍腰部进入部件,向后方陷入的作用的部分被限制为乘客的躯干部上方,因此,面积更狭窄,结果,可以使颈部附近的陷入量变大。
因此,有效地使乘客陷入成为可能,可以使乘客的躯干部上方大幅进入座椅靠背侧,因此,乘客的头部变得容易抵接于头枕,结果可以减小对颈部的负担。
此时,如权利要求2,优选所述阻碍腰部进入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较所述受压部件前端的更前方。
在本发明的乘坐物用座椅,通过乘客向后方移动,受压部件开始向后方移动,进一步地通过受压部件向后方移动,缓冲部件开始移动。而且,通过阻碍腰部进入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为延伸至设置于受压部件的最前侧的端部,即前端的更前方的构成,在缓冲部件移动之前(在受压部件陷入之前),阻碍腰部进入部件为了阻止乘客的腰部向后方移动而起作用。
如此,构成为在缓冲部件通过乘客向后方移动而开始移动前,阻碍腰部进入部件阻止乘客的腰部向后方移·动的构成的话,乘客的后倾先于乘客的后方移动开始。结果,乘客的躯干部的后倾量变大,可以确实地使躯干部上方向后方陷入。结果,可以进一步降低对颈部的负担。
还有,此时,如权利要求3,优选所述阻碍腰部进入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较所述缓冲部件中至少一部分的更前方。
关于阻止乘客向后方移动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的构造,通过设置于较所述缓冲部件中至少一部分的更前方,乘客向后方移动时,在乘客向后方陷入之前,通过阻碍腰部进入部件确实地引导乘客的后倾,因此,躯干部上方的后方移动量变大,还有,乘客的头部变得容易抵接于头枕,因此颈部负担的降低效果进一步变高。
进一步还有,如权利要求4,优选所述受压部件通过卡止于上方的上方连结部件及卡止于下方的下方连结部件而连结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所述上方连结部件及所述下方连结部件由可弯曲的线构成;构成所述上方连结部件的线比构成所述下方连结部件的线细。
如此,通过设置于受压部件与侧部框架之间的连结部件由可弯曲的线构成,乘客向后方移动时,受压部件承受向后方的负荷的话,通过线弯曲(或被弯折的部件伸长)可以使受压部件的后方移动量进一步变大。
而且,通过安装于上方的线比安装于下方的线较细地形成,安装于上方的线相比安装于下方的线可以更容易地弯曲(或被弯折的部件易于伸长)。结果,受压部件与下方相比,上方变得较易向后方移动,因此,变得容易以下方(更详细为卡止下方连结部件的点)为支点,以向后方倾倒的方式旋转。因此,乘客向后方移动时,通过阻碍腰部进入部件引导乘客的躯干部向后方倾倒的同时,受压部件追随后倾(旋转)的动作也变得容易,通过受压部件不会妨碍乘客上半身的后倾,可以进一步减轻对颈部的负担。
一方面,如上述构成,通过使设置于下方的线变粗,一般就座时,下方的线变得难以变形,同时,上方的细线容易弯曲。因此,一般就座时,受压部件的下方难以向后方移动, 允许受压部件的上方适度向后方移动,因此,实现一般就座时的就座感变得良好的效果。
此时,如权利要求5,优选所述缓冲部件与所述下方连结部件连结。
如上所述,一般就座时,通过具备由粗线构成的下方连结部件的受压部件,受压部件的下方向后方陷入的程度变小,结果,乘客的身体被支承。但是,后面碰撞时,受压部件的下方与上方相同存在陷入的必要,因此,相对于构成下方连结部件的粗线安装缓冲部件,通过使所述缓冲部件移动的构成,可以使受压部件向后方较大陷入。
因此,后面碰撞时,通过阻碍腰部进入部件引导乘客的躯干部向后方倾倒的同时, 受压部件的全体充分陷入。即,后面碰撞导致乘客向后方移动时,通过阻碍腰部进入部件引导乘客的躯干部向后方倾倒的同时,受压部件不会妨碍乘客向后方倾倒。结果,可以确保充足的陷入量,进一步减轻对颈部的负担。
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后面碰撞时,通过使乘客的躯干部上方有效地陷入座椅靠背侧,使对乘客的颈部施加的负担降低的乘坐物用座椅。
根据权利要求2的发明,可以使乘客的躯干部上方确实地向后方移动(后倾)的同时,可以使乘客的躯干部上方的后方移动量变大,因此,可以成为减轻后面碰撞时对颈部的负荷的乘坐物用座椅。
根据权利要求3的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后面碰撞时确实地引导乘客的后倾动作, 因此进一步抑制对颈部的负荷的乘坐物用座椅。
根据权利要求4的乘坐物用座椅,可以提供一种后面碰撞时,受压部件的后方移动量进一步变大的同时,一般 就座时的就座感良好的乘坐物用座椅。
根据权利要求5的发明,可以不妨碍乘客的后倾,确保充足的陷入量,因此,可以成为减轻对颈部负担的乘坐物用座椅。




图说明图。
图说明图。
图明图。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座椅的简要立体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缓冲部件旋转前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简要剖面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缓冲部件旋转后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简要剖面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缓冲部件与侧部框架关系的扩大后的说6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缓冲部件与施力装置的分解说明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缓冲部件的说明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后面碰撞前后的缓冲部件与施力装置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简要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的简要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简要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的简要立体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涉及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简要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涉及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简要立体图。
图15是关于现有技术中的乘客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6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乘客的动作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S乘坐物用座椅
SI座椅靠背
S2就座部
S3头枕
F座椅框架
I座椅靠背框架
2就座框架
la、2a、3a 缓冲垫(衬垫材料)
lb、2b、3b 表皮材料
11倾斜机构
Ila倾斜轴
15侧部框架
15a侧板
15b前缘部
15c后缘部
15d突起部
15e凸部
15f倾斜部
15g挡块部
15h孔
15i平面部
16上部框架
16a侦愐部
17下部框架
17a延长部
17b中间部
18支柱支持部
19头枕支柱
20受压部件0079]21线(连结部件,上方连结部件)0080]22线(连结部件,下方连结部件)0081]22a钩部(钩状端部)0082]30移动部件(缓冲部件)0083]30a基部0084]30b第I升起部0085]30c形成部0086]30d第2升起部0087]31卡止部0088]31a卡止凹部0089]32轴部0090]32a轴部件0091]32b轴孔0092]32c孔部0093]32d嵌合部件 0094]33卡止孔0095]34限制旋转部0096]35拉伸线圈弹簧(施力装置)0097]35a钩0098]37轴支部0099]38突片部0100]39阻止移动部0101]50、60、70、80 阻碍腰部进入部件0102]51、61、71、81 上方面0103]51a上方接合面0104]81c吸收冲击部0105]52、62、72、82 下方面0106]52a下方接合面0107]53、63、73、83 前方面0108]73a逃逸部0109]54、64、74、84 角部0110]65后方面0111]65a缘端0112]65b后方接合面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说明的部件、配置等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宗旨进行各种改变。还有,在本说明书中,乘坐物是指汽车、火车等具有车轮的地面行驶用乘坐物,和在地面之外移动的飞机或船舶等可以安装座椅的移动用乘坐物。还有一般的就坐负荷包含就座时产生的就座冲击、由于乘坐 物的突然起动产生的加速时的负荷等。还有后面碰撞时的负荷是指由于后面碰撞产生的巨 大负荷、由于后面来的乘坐物导致的巨大冲撞、倒车行驶时的巨大碰撞等,不包含与一般就 座时产生的负荷相同的负荷领域的负荷。进一步地,“躯干部上方”是指胸部相对应的位置。
还有,左右方向是指乘坐物朝向前方的状态下的左右方向,是与后述的座椅靠背 框架I的宽度方向一致的方向。此外,前后方向是指乘客在就座状态下的前后方向。
图1至图10表示的是涉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1是座椅的简要立体图,图2 是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图3是缓冲部件旋转前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简要剖面说明图,图4 是缓冲部件旋转后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简要剖面说明图,图5是表示缓冲部件与侧部框架关 系的扩大后的说明图,图6是缓冲部件与施力装置的分解说明图,图7是缓冲部件的说明 图,图8是表示后面碰撞前后的缓冲部件与施力装置的状态的说明图,图9是座椅靠背框架 的简要立体图,图10是阻碍腰部进入部件的简要立体图,图11及图12涉及本发明的第二 实施例,图11是座椅靠背框架的简要立体图,图12是阻碍腰部进入部件的简要立体图,图 13涉及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是座椅靠背框架的简要立体图,图14涉及本发明的第四实施 例,是座椅靠背框架的简要立体图,图15是关于现有技术中的乘客的动作的说明图,图16 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乘客的动作的说明图。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10说明涉及第一实施例的乘坐物用座椅S。
如图1所示,乘坐物用座椅S由座椅靠背SI (背部)、就座部S2、头枕S3构成,座 椅靠背SI (背部)及就座部S2在座椅框架F装载有缓冲垫la、2a,被表皮材料lb、2b覆盖。 此外,头枕S3在头部的芯材料(未图示)中配置有衬垫材料3a,且被表皮材料3b覆盖形成。 符号19是支撑头枕S3的头枕支柱。
如图2所示,乘坐物用座椅S的座椅框架F由构成座椅靠背SI的座椅靠背框架1、 构成就座部S2的就座框架2构成。
就座框架2装载有如上所述的缓冲垫2a,表皮材料2b从缓冲垫2a的上面开始覆 盖,且成为从下部支撑乘客的构成。就座框架2被脚部支撑,所述脚部安装有未图示的内部 导轨,在与设置于车体地板的外部导轨之间,被组装为可以前后调整位置的滑动式。
此外,就座框架2的后端部通过倾斜机构11与座椅靠背框架I连结。
倾斜机构11至少包括沿着倾斜机构11的旋转轴的倾斜轴11a,倾斜轴I Ia从设置 在下部框架17的延长部17a上的孔(未图示)穿出座椅框架F的侧部,被嵌入地设置。
座椅靠背SI在座椅靠背框架I上装载有如上所述的缓冲垫Ia,被表皮材料Ib从 缓冲垫Ia的上面开始覆盖,为从后面支撑乘客背部的构成。在本实施例,如图2所示,座椅 靠背框架I为略矩形状的框体,包括侧部框架15、上部框架16及下部框架17。
两个(一对)侧部框架15构成座椅靠背宽度,因此,设置为间隔于左右方向,向上下 方向伸展。而且,连结一对侧部框架15的上端部侧的上部框架16从侧部框架15向上方延 伸。此外,上部框架16从一边的侧部框架15向上方延伸设置后弯曲,且再延伸设置到另一 边的侧部框架15。
座椅靠背框架I的下部框架17连结侧部框架15的下端部侧而形成。下部框架17 具备连结于侧部框架15的下侧且向下方延长的延长部17a,及连结两侧的中间部17b,延长部17a在与就座框架2的关系上没有障碍的范围内延长。
此外,本实施例的座椅靠背框架I的侧部框架15、上部框架16及下部框架17是由 各部件分别形成,但也可以由一体的管框架、一体的板状框架等构成。还有,也可以是在下 部框架17的延长部17a与后述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的端部之间安装传动装置(倾斜电 机)等装置的构成。
并且,在下部框架17上,相当于乘客腰部后方位置的部分向腰部侧膨胀突出,即 向着座椅框架F的前方侧设置有作为降低颈部负担装置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阻碍腰 部进入部件50与下部框架17的中间部17b固定接合,并被设计成中空的筒状或者棱柱状。 在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的中空的内部,由于倾斜轴Ila贯穿地设置,所以不会发生倾斜轴 Ila与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抵接而阻碍倾斜轴Ila移动(旋转)的情况。
如此,优选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座椅靠背框架I下方的倾斜机构11,阻碍腰部进入 部件50膨胀突出设置在倾斜机构11的旋转轴的更前方。此外,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的详 细构成、作用将在后面讲述。
如图2所示,由闭合截面形状(例如,截面为圆形、矩形等)的部件构成的上部框架 16弯曲为略U字状。而且,上部框架16的侧面部16a相对于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沿着 上下方向一部分重合地设置,在所述重合部分固定接合于侧部框架15 (参照图5)。此外, 本第一实施例的上部框架16由截面圆形的管状部件形成,但也可以是截面为矩形的管状 部件。
此外,上部框架16的上方设置有头枕S3。头枕S3在所述芯材料(未图示)的外周 部设置有衬垫材料3a,在衬垫材料3a的外周覆盖表皮材料3b。上部框架16设置有支柱支 持部18。在所述支柱支持部18上,通过导向器锁(未图示)安装支撑头枕S3的头枕支柱19 (参照图1),从而安装头枕S3。此外,本实施例中表示的是座椅靠背SI与头枕S3分开形成 的例子,但也可以是座椅靠背SI与头枕S3 —体形成的桶式座椅。
如图2所75,构成座椅靠背框架I的一部分的侧部框架15是构成座椅靠背框架I 的侧面的延伸部件,包括平板状的侧板15a,及从所述侧板15a的前端部(位于乘坐物前方 侧的端部)呈U字形向内侧弯曲,折返的前缘部15b,及从后端部呈L字形向内侧弯曲的后 缘部15c (参照图5)。
向后缘部15c侧伸出的突起部15d形成于本实施例的前缘部15b,作为卡止弹簧的 卡止部的卡止孔33形成于所述突起部15d。
还有,也可以是从前缘部15b的突起部15d起,在设置作为施力装置的拉伸线圈弹 簧35的位置形成有向乘坐物前方侧切下而减小宽度的切口部。通过所述切口部,侧部框架 15可以防止与拉伸线圈弹簧35的干涉。
而且,后述的移动部件30卡止于本实施例的侧部框架15。此外,移动部件30的详 细构成及作用将在后面讲述。
在座椅靠背框架I内(两侧的侧部框架15之间)座椅靠背框架I的内侧区域,设置 有作为从后方支撑缓冲垫Ia的受压部件的受压部件20。
本实施例的受压部件20为树脂制成的略矩形状的板状部件,与缓冲垫Ia接触侧 的表面形成有光滑的凹凸。如图2所示,在受压部件20的里侧的上部侧和下部侧,形成有 将作为上方连结部件的线21及作为下方连结部件的线22卡止的的爪部。
本实施例的受压部件20支撑于连结部件。即,作为连结部件的两条线21、22架设在两侧的侧部框架15之间,在受压部件20的里侧的上部侧和下部侧,通过形成于一定位置的爪部与受压部件20啮合,在缓冲垫Ia的背面支撑受压部件20。线21、22由具备弹性的钢线材料形成,形成有是弯曲部的凹凸部。
特别是卡止于本实施例的受压部件20的两条线21、22中,位于上方的线21由比位于下方的线22更细的线构成。据此,受压部件20与下方相比,上方变得更易向后方移动。因此,通过后述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引导乘客后倾时,受压部件20追随后倾的动作也变得容易,因此,通过受压部件20不会妨碍乘客的后倾。结果,可以使乘客的后方移动量变大。
还有,线22由粗线材料构成,因此刚性高,一般就座时难以变形。因此,一般就座时,由细线构成的线21支撑的受压部件20的上方容易向后方移动,由粗线构成的线22支撑的受压部件20的下方不会向后方大幅移动。结果,一般就座时受压部件20的上方适度向后方陷入,下方支撑乘客的身体,因此不会损害就座感。
进一步地,线21、22通过形成有凹凸部,构成为由一定以上的负荷(比后述的缓冲部件的可动或旋转的负荷更大的负荷)导致较大的变形,从而使受压部件20以更多的移动量向后面移动。
如图3及图4所示,卡止于本实施例的受压部件20的两条线21、22中,卡止于上部侧的线21的两端部钩住设置于两侧的侧部框架15的轴支部37。另一方面,卡止于下部侧的线22的两端部钩住安装于左右的侧部框架15的移动部件30的卡止部31。
由比线21更粗的线材料构成的线22如上所述难以变形,一般就座时,受压部件20 的下方部分很难向后方移动。因此,为了在后面碰撞时确保充足的陷入量,移动部件30安装于线22的端部。
作为缓冲部件的移动部件30是在向受压部件20施加由于后面碰撞等导致的一定以上的冲击负荷时,通过连结部件(线22)传导的冲击负荷而向乘坐物后方移动,并使受压部件20向后方移动、且将乘客向后方移动的部件。此外,“移动”是指水平移动、旋转等动作。本实施例中,将说明以轴部32作为旋转轴旋转的移动部件30。通过所述移动部件30 向乘坐物后方的移动使受压部件20可以向乘坐物后方较大地移动,结果,因为使乘客向后方移动,可以减轻施加于乘客的冲击。
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部件30通过作为旋转轴的轴部32旋转自由地被轴支于两侧的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的内侧,且卡止作为连结部件的下方位置的线22 的同时,与作为对线22施力的施力装置的弹簧(拉伸线圈弹簧35)连结。S卩,移动部件30 是与施力装置35连结,通过连结部件22将受压部件20向座椅靠背框架I的前方侧施力的构成。(此外,为了说明,在图5中省略图示拉伸线圈弹簧35)
而且,本实施例的移动部件30通过可以旋转的轴部32设置于侧部框架15的内侧。
如图6所示,轴部32由轴部件32a、设置于移动部件30的轴孔32b、设置于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的孔部32c、及嵌合部件32d构成,轴部件32a插透轴孔32b嵌合安装于孔部32c,从轴部件32a的前端侧嵌合嵌合部件32d,旋转自由地轴支移动部件30。此外,在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设置轴部32的位置,更详细为在轴部32的移动(旋转)范围形成有向内侧膨胀突出的凸部15e。
本实施例的移动部件30包括,可以旋转的轴部32、距所述轴部32 —定距离的位置 上形成的连结部件的卡止部31、施力装置的卡止部(卡止凹部31a)、及阻止移动(旋转)的阻 止移动部39。
钩住卡止连结部件(线22)的本实施例的卡止部31,被连结部件线22的弯曲的钩 状端部(钩部22a)插通。而且,为了容易的安装钩部22a,卡止部31由长孔构成。进一步 地,卡止部31上一体连续地形成有用于卡止后述施力装置(拉伸线圈弹簧35)的卡止凹部 31a。
卡止部31的形成部30c由升起部30b向外周方向伸展形成,所述第I升起部30b 连续升起形成于构成移动部件30的基部30a的外周侧。第I升起部30b形成于以轴部32 为中心时,从阻止移动部39的位置开始大约偏离90°的位置。
钩住卡止部31的线22通过插通卡止部31的端部被弯曲而形成钩部22a。通过形 成该钩部22a,变成移动部件30移动(旋转)时,即使巨大负荷施加于线22的情况,也难以 从移动部件30脱离的构成。
而且,为了进一步使线22难以从移动部件30脱落,在移动部件30的卡止部31形 成的形成部30c,钩状的限制旋转部34凸出设置于比卡止部31更靠近乘坐物的后方侧。
限制旋转部34是从形成部30c延伸且一体地形成的突片,所述突片向设置有线22 的端部(钩部22a)的一侧弯曲。因此,后面碰撞时等,移动部件30移动(旋转),对线22施 加向乘坐物后方侧的负荷的同时,线22旋转时,限制旋转部34与钩部22a抵接。
如此,限制旋转部是通过形成于易于与从座椅内侧向侧部框架15插通的线22的 端部抵接的位置,抑制线22脱离的部件。
如图7所示,限制旋转部34由从形成部30c延伸的钩状的突片形成,所述突片向 侧部框架15侧略垂直地被形成。而且,如图8所示,移动部件30移动(旋转)时,与线22的 钩部22a啮合,抑制线22的旋转。
即,限制旋转部34相对钩部22a,形成于在移动部件30移动(旋转)时钩部22a的 旋转方向一侧。
后面碰撞时,对线22施加向后方的负荷时,移动部件30向后方移动(旋转)。此时, 线22被施加向后方的张力,线22旋转,存在钩状端部22a从为长孔状的卡止部31脱落的 担心。但是,如本发明,形成为移动部件30移动(旋转)时,限制旋转部34形成于线22的 钩部22a的旋转方向一侧的构成,通过钩部22a与限制旋转部34啮合,可以抑制线22的旋 转,可以抑制线22从移动部件30的卡止部31脱离。
本实施例的施力装置的卡止凹部31a是卡止施力装置拉伸线圈弹簧35的端部的 部件,以将形成所述卡止部31的形成部30c上的卡止部31的一部分向乘坐物后方切下的 方式形成。而且,如图5所示,卡止凹部31a形成于比连结轴部32中心部和卡止部31的线 22钩住的位置的线Y更靠近乘坐物前方的位置。此外,为了说明,在图5中省略图示拉伸线 圈弹黃35。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作为施力装置的拉伸线圈弹簧35由弹性线材盘绕形成, 其两端部各自形成半圆形的钩35a。而且,拉伸线圈弹簧35的钩35a卡止于移动部件30的 卡止凹部31a及侧部框架15的突起部15d的卡止孔33。根据此构成,通过拉伸线圈弹簧35,移动部件30被向座椅靠背框架I的前方侧施力。(参照图8)
上述移动部件30安装于两侧的侧部框架15,线22的两端部钩部22a钩住两侧各自的移动部件30的卡止部31各移动部件30可以独自起动。
本实施例中,移动部件30安装于两侧的侧部框架15,但这些安装于两侧的移动部件30相互独立移动(旋转)。为此,负荷失衡产生的情况下,安装于两侧的侧部框架15的移动部件30配合负荷变为各自独立移动(旋转),可以使乘客的身体回应冲击负荷的大小而陷入。
在乘客就座的一般就座时,通过座椅靠背SI内的缓冲垫la、受 压部件20、线22,产生使移动部件30向后方移动(旋转)的张力,一方面,拉伸线圈弹簧35施力使移动部件30 向座椅靠背框架I的前方侧移动(旋转)。在此,连结移动部件30的拉伸线圈弹簧35具有在一般就座时产生的负荷领域不弯曲的负荷特性,因此,移动部件30 —般被制止于初期位置。也就是说,构成为一般就座时对抗使移动部件30移动(旋转)的力而恢复初期状态的力是最大的。
而且,控制由于拉伸线圈弹簧35的施加力产生的移动(旋转)的范围的突片部38 一体地形成于移动部件30。S卩,如图5所示,突片部38在与形成于侧板15a的凸部15e滑动接触的基部30a的外周侧上连续地且通过一部分比基部30a突出地形成。突片部38在与基部30a垂直的面向座椅外侧方向,即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方向弯曲。而且,上述构成的突片部38在移动部件30形成于比设置有轴部32的位置更靠近乘坐物的前方侧。
突片部38是从下方抵接啮合于侧部框架15的凸部15e的构造。据此,可以阻止移动部件30通过拉伸线圈弹簧35的施加力而被给予的向上的力。
倾斜部15f是从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向座椅内侧方向升起而形成的倾斜面,与平面部15i —起构成凸部15e。
而且,倾斜部15f从移动部件30滑动接触的部分到侧部框架15的前缘部15b连续被形成。此外,本实施例的倾斜部15f延伸设置到前缘部15b,但延伸设置到15c的构成也可以。即,侧部框架15中,倾斜部15f为平面看略圆形且形成于包围轴部32及设置于轴部32的周围的基部30a的位置,进一步地其一部分向前缘部15b或后缘部15c延伸形成。
而且,倾斜部15f形成于前缘部15b或后缘部15c等较高刚性的部分,进一步地相对于向前缘部15b或后缘部15c延伸设置的凸部15e的突片部38抵接。因此,突片部38 相对于较高刚性的凸部15e抵接,所以即使施加由于后面碰撞导致的巨大负荷时,也可以防止变形。
而且,通过凸部15e (更详细为倾斜部15f的一部分)的一部分被切口为长孔状,形成挡块部15g。通过形成所述挡块部15g,突片部38的端部易于挂在挡块部15g,结果,即使通过拉伸线圈弹簧35向突片部38施加向上的力,也可以防止突片部38压上凸部15e。此外,由钩状形成的突片部38不是嵌合于挡块部15g的构成,而是形成为其开放端与侧板15a 成为一面。
进一步地,在与挡块部15g相向的位置,形成有以一定距离间隔且被切口为长孔状的孔15h。所述孔15h与挡块部15g形状、大小大致相同,进一步地其长孔长轴形成为相对挡块部15g的长轴方向平行。
通过形成所述孔15h,形成安装移动部件30的凸部15e (更详细为倾斜部15f、平面部15i)变得容易。还有,通过进一步切口侧部框架15的一部分,可以使乘坐物用座椅S变得更轻量。
还有,构成凸部15e的平面部15i形成为相对移动部件30的移动范围(旋转轴)略垂直相交。因此,相对平面状的基部30a,凸部15e变成大面积抵接的构造。结果,平面部 15 与基部30a滑动接触时,产生巨大的摩擦力,因此,移动部件30移动(旋转)时,制动器功能提高,变得容易控制移动部件30的移动(旋转)范围。还有,平面部15i与基部30a滑动连结,因此,移动部件30相对侧部框架15可以稳定地移动(旋转)。
本实施例的阻止移动部39是在移动部件30移动(旋转)时,阻止移动(旋转)的部件。如图3、图4所示,在以轴部32为中心旋转时,在与形成于侧板15a的凸部15e滑动接触的基部30a的外周侧连续,且一部分比基部30a突出形成第2升起部30d,进一步地通过在与第2升起部30d垂直的面向旋转轴(轴部32)的外侧方向延伸,形成阻止移动部39。而且,上述构成的阻止移动部39,在移动部件30,形成于比设置轴部32的位置更靠近乘坐物后方侧的位置。
第2升起部30d在从侧板15a离开的方向,即相对于基部30a略垂直地升起形成, 由相对第2升起部30d略垂直的面构成的阻止移动部39,相对于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略平行的被形成。所述阻止移动部39是通过与侧部框架15的后缘部15c抵接,可以进行限制移动部件30的移动(旋转)范围的部件。
S卩,如图5所示,第2升起部30d在与侧部框架15的后缘部15c平行且从侧板15a 离开的方向形成弯曲升起的弯曲部,阻止移动部39从所述弯曲部进一步连续且向相对于后缘部15c垂直的方向弯折。
阻止移动部39是在移动部件30移动(旋转)后,分别与侧部框架15的后缘部15c 抵接而阻止移动(旋转 )的抵接部。而且,移动部件30移动(旋转)后,与侧部框架15抵接的阻止移动部件39的厚度方向的一面在抵接时与后缘部15c变成一面。
阻止移动部39是为了限制移动部件30的移动(旋转)设定范围而设置的,后面碰撞时,由于乘客的负荷导致移动部件30移动(旋转)时,阻止移动部39设定为抵接于上部框架16而阻止移动(旋转)。即,形成设定移动部件30移动(旋转)后的停止位置的阻止移动部39。
如此,使移动部件30向外周方向伸展一体地形成有移动部件30的阻止移动部39, 其抵接面在移动(旋转)后与侧部框架15抵接,因此,可以减少配件件数,通过简单且保证强度的构成,可以使移动部件30的移动(旋转)确实稳定地停止。
所述阻止移动部39位于不干涉后述施力装置(拉伸线圈弹簧35)或连结部件(线 22)的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例,移动部件30的阻止移动部39是与侧部框架15直接抵接而阻止移动(旋转)的构成,为了消除阻止移动部39与侧部框架15之间在抵接时发生的异常声音,可以安装厚度不妨碍移动部件30的移动(旋转)的稳定停止的橡胶等消音部件,如此构成的话,可以稳定的阻止移动(旋转),同时可以期待消音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移动部件30通过具备突片部38及阻止移动部39,其移动(旋转)范围被控制。关于后面碰撞时的移动部件30的动作,以下,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图3表示的是缓冲部件旋转前,图4表示的是缓冲部件旋转后,图5表示的是旋转前缓冲部件与侧面框架之间的关系,图8中虚线表示的是后面碰撞前的状态,实线表示的是后面碰撞后的状态。
突片部38 —般在设置于侧部框架15的挡块部15g形成的位置抵接于凸部15e,阻止由于拉伸线圈弹簧向上施加的力,且限制移动(旋转)范围而使得移动部件30不会向前方过分移动(旋转)。
而且,如图8所示,后面碰撞时,由于承受后方冲击的惯性导致乘客要向后方移动的话,所述负荷通过受压部件20 (图8中未图示)及卡止于受压部件20的线22,向使移动部件30朝后方(图8中左侧)移动(旋转)的方向施加张力。此时的张力为足以使将移动部件30停留在初期位置的拉伸线圈弹簧35伸长,使移动部件30向后方移动(旋转)的负荷。
使移动部件30开始移动(旋转)的阈值设定为比一般的就座负荷大的值。
在此,关于使移动部件30开始移动(旋转)的阈值,一般就座状态(在此,排除由于就座冲击或乘坐物的突然起动产生的小冲击)下,施加于座椅靠背SI的负荷大约为150N, 因此,优选阈值比150N大的值。比这个值 小的话,导致一般就座时移动,缺乏稳定性,不优选。
还有,考虑到由于一般就座时产生的就座冲击,或乘坐物的突然起动导致产生的加速时的负荷,优选设定比250N大的值,如此的话,除后面碰撞以外移动部件30不会起动, 可以维持稳定的状态。
如上所述,通过使移动部件30向后方移动(旋转),钩住卡止部31的线22向后方移动,与此同时,卡止于线22的受压部件20,及支撑于受压部件20的缓冲垫Ia向后方移动, 可以使乘客陷入座椅靠背SI内。
以下将参照图8进一步详细说明后面碰撞时的移动部件30的移动(旋转)特性。
在移动部件30的移动(旋转)前的初期位置,将卡止线22的卡止部31和拉伸线圈弹簧35的下端部卡止的卡止凹部31a设置于比轴部32更靠近乘坐物前方的位置,拉伸线圈弹簧35的上端部卡止于位于移动部件30上方的侧部框架15的突起部15d上形成的卡止孔33。
由于后面碰撞,线22产生一定以上的张力,移动部件30对抗拉伸线圈弹簧35而开始移动(旋转)的话,拉伸线圈弹簧35伸长,设置于移动部件30的卡止凹部31a变为以轴部32的旋转中心为轴,边旋转边向后方移动。而且,如图8所示,移动部件30 —直移动(旋转)到阻止移动部39与侧部框架15抵接而阻止移动部件30的移动(旋转)为止。据此,从图3所示状态到图4所示状态,受压部件20向座椅框架I的后方大幅移动,陷入量变大。
本实施例中,移动部件30移动(旋转)且受压部件20移动时,拉伸线圈弹簧35的上端部固定于卡止部33,所述卡止部33形成于移动部件30的更上方,因此,卡止凹部31a 的移动方向与拉伸线圈弹簧35的伸长方向不一致。
S卩,移动部件30的移动(旋转)量与拉伸线圈弹簧35的拉伸负荷(弯曲量)不成比例,换言之,移动部件30的旋转角度与通过拉伸线圈弹簧35给与前方旋转方向的扭矩(旋转力)为不是简单的成比例的关系。
也就是说,卡止拉伸线圈弹簧35的下端部的卡止凹部31a以轴部32为旋转中心描绘圆弧状的轨迹,与此相对,卡止拉伸线圈弹簧35的上端部的卡止孔33作为固定接合于移动部件30上方的固定端而形成。
移动部件30相对于通过线22产生的张力,因为具备上述移动(旋转)特性,在发生 后面碰撞时可以确实且有效地使乘客陷入座椅靠背SI的缓冲垫。
此时,通过乘客的背部陷入座椅靠背SI向后方移动,但头枕S3的位置相对的不发 生变化,因此头枕S3与头部的间隔缩小,可以用头枕S3支撑头部,实现有效减轻向颈部施 加的冲击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表示的是移动部件30设置在左右两侧的侧部框架15的例子,但也可 以是仅设置在一侧的侧部框架15的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在未设置移动部件30 —侧的侧 部框架15,可以直接卡止连结部件(线)21,22而构成。
如此,作为缓冲部件的移动部件30设置于侧部框架15,本发明的乘坐物用座椅S 在后面碰撞时,可以使乘客的身体陷入后方。而且,为了进一步使乘客的身体更容易的陷入 后方,本发明的乘坐物用座椅S具备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
如上所述,在下部框架17上,相当于乘客腰部后方位置的部分具备阻碍腰部进入 部件50。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向乘客腰部侧膨胀突出而形成,是后面碰撞时,乘客向后方 急剧移动时,为了阻止乘客的腰部而设置的部件。
如图9所示,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由中空的棱柱状形成,其内部被倾斜轴Ila贯穿。
如此,通过在倾斜机构11的旋转轴,即相当于倾斜轴Ila的位置的更前方设置阻 碍腰部进入部件50,乘客向后方移动时,乘客的腰部更早地抵接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
在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上设置有衬垫材料(缓冲垫la),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隔 着缓冲垫Ia及表皮材料Ib被设置在相当于乘客腰部的位置。这样向前方膨胀突出的阻碍 腰部进入部件50通过缓冲垫Ia及表皮材料lb,阻止乘客的腰部陷入座椅靠背SI的动作。 结果,后面碰撞时使乘客上半身整体向后方倾倒(旋转),引导上半身陷入座椅靠背SI侧。因 此,可以防止头部急剧向后方移动。
以下,关于第一实施例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与下部框架17的接合方法及阻碍 腰部进入部件50的构成,用图3、图4、图9及图10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9所示,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在座椅靠背框架I的前方,即向着乘客就座侧 突出,与下部框架17接合。此时,倾斜轴Ila被设置于贯穿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的内部, 同时,与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不抵接的位置。因此,倾斜轴Ila旋转时,其动作不被阻碍腰 部进入部件50阻碍,不会有损倾斜机能。
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呈中空的大致棱柱状,其侧 面的一部分是切口。而且,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上方设置有上方面51,下方设置有下方面 52,座椅框架F (座椅靠背框架I)的前方,即乘客的就座侧设置有前方面53,与下部框架17 接合。上方面51及下方面52分别包括与下部框架17接合的上方接合面51a、下方接合面 52a。该上方接合面51a、下方接合面52a分别具有上方面51的端部向下方弯曲、下方面52 的端部向上方弯曲的形状。
而且,上方接合面51a与下部框架17的上端(更详细为中间部17b的上端)重叠 接合,下方接合面52a与下部框架17的下端(更详细为中间部17b的下端)重叠接合(面接 合)。此时,上方面51、下方面52分别使上方接合面51a、下方接合面52a与中间部17b的 向座椅框架F的前方弯折的部分重叠地固定接合。作为固定接合的方式列举焊接、铆钉固定、螺检固定、或者点焊等。
另外,虽然本第一实施例中,上方接合面51a及下方接合面52a是弯折了上方面51 及下方面52的端部的形状,且上方接合面51a及下方接合面52a分别成为与中间部17b的 上方端部及下方端部重叠的形状,但是不需将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的上方面51及下方面 52的端部弄成弯折的形状,也可以在中间部17b的表面直接接合上方面51a及下方面52b 的端部或者边缘。
这样,在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上形成接合面,通过在这两个接合面上重叠接合下 部框架17的端部,提高面接合的强度。通过该构成,特别是对于来自上方向的负荷,由于不 仅是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下部框架17的上端部更可以承受负荷,因此可以成为具备更坚 固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的乘坐物用座椅S。
还有,角部54形成于上方面51与前方面53的边界部分,形成为向上方膨胀突出 的平滑的凸出曲线(圆弧状),根据此构成,引导乘客后倾变得容易。所述角部54是在后面 碰撞时为了乘客的腰部不陷入后方的阻止部分,设计较大的圆弧半径的话可以更确实地引 导乘客后倾,因此优选设计较大的圆弧半径。
上述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的安装顺序,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先与下部框架17接 合成为一体的部件后,将倾斜轴Ila插通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的中空部分,组装到座椅框 架F。另外也可以通过倾斜机构11连结座椅靠背框架I与就座框架2,组装座椅框架F后, 从座椅框架F的前方将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嵌入下部框架17进行接合。
另外,如果是在中间部17b的大致中央部设置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的构成的话, 由于可以使用一定(一种的)大小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所以可以对应各种大小的座椅靠 背框架1,可广泛应用。即,即使是各种大小的座椅靠背框架1,只要是可以支持乘客腰部的 大小、配置,只形成一种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即可。
还有,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沿着下部框架17的中间部17b的长度方向接合,优选 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左右方向的尺寸,调节为左右的端部都可以与侧部框架15(更详细一 点,下部框架17的两侧的延长部17a)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长度。如果是这种构成的话,阻 碍腰部进入部件50与下部框架17的两侧的延长部17a之间可以设置传动装置(倾斜电机) 等部件。
对在距离左右的延长部17a的内侧不远的位置设置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的效果 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的座椅靠背框架I中,受到后面碰撞时,虽然乘客的腰部向后方移动,但 是被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阻止。而且,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与下部框架17的延长部17a 连续设置的情况下,来自乘客的冲击通过延长部17a传递给侧部框架15。结果,座椅靠背框 架I随着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后倾,相对座椅靠背框架I内部的受压部件20,很难使乘客 充分陷入。
另一方面,如本发明所述,通过在距离延长部17a的内侧不远的位置设置阻碍腰 部进入部件50,后面碰撞时,即使乘客的腰部急剧向后方移动,该冲击传导到侧部框架15 的程度也较低。因此,可以防止座椅靠背框架I后倾,可以使乘客的上半身充分向后方陷 入,可以缓和对乘客颈部施加的负荷。
如图3、图4、图9及图10所示,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由中空的棱柱构成,进一步地其侧面的一部分呈切口状,侧面呈歪的大致=1字形形成。
如此呈中空形状,不仅是控制乘客的腰部进入,特别是侧面碰撞时侧方受到的负 荷(侧面碰撞时的负荷)使侧部框架15和延长部17a向内侧方向变形时,左右方向的延长部 17a与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侧方的端部抵接。
还有,如图3及图4所示,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至少包括设置在前方的前方面53, 优选该前方面53的下方在比前方面53的上方更前方膨胀突出地设置。即,优选阻碍腰部 进入部件50的前方面53在比角部54的位置(图3中的线A)更前方膨胀突出地形成。这 样,通过使前方面53的下方成为向前方倾倒的构成,前方面53是与不倾斜的阻碍腰部进入 部件50相比,后面碰撞时,乘客的上半身变得更容易向后方倾倒的部件。结果,促进乘客的 上半身向后方旋转的同时,相对受压部件20的陷入变得容易,因此,可以减小对乘客颈部 施加的负荷。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乘坐物用座椅S中,优选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的至少一部分 膨胀突出地设置于比侧部框架15之间设置的受压部件20的前端的更前方。即,上方面51 或前方面53在比受压部件20的最前方侧的前端(图3中的线B)更前方延伸而形成。这样, 通过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膨胀突出形成于用于支撑乘客身体(脊背)的受压部件20的更前 方,可以在乘客的脊背陷入受压部件20,移动部件30移动(旋转)之前,使乘客腰部抵接于 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结果,后面碰撞时,乘客的后倾(向后方陷入)变早,同时,可以使乘 客的陷入量变大,可以减小对颈部的负荷。
进一步地,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的至少一部分,即上方面51或前方面53设置于 较所述缓冲部件30的至少一部分的更前方。更详细为,在移动部件30的轴部32,进一步详 细为构成轴部32的轴部件32a及嵌合部件32d (图3中线C)的更前方延伸形成。如此,通 过阻碍腰部进入部件的一部分形成于移动部件30的轴部32的更前方,乘客向后方移动时, 可以确实地引导乘客后倾,结果,可以使乘客的后方移动量变大。
通过成为这种构成,乘客的腰部发生陷入动作时,乘客身体(腰部上方,躯干部的 上部)的后方移动量增加,使上半身后倾,因此向受压部件20的陷入变大,可以引导颈部及 头部与上体连动动作。
该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由指定厚度的板材构成的金属所形成,此时使用的金属 具有可以承受后面碰撞时的负荷的强度、硬度。另外,只要是在下部框架17上可以适宜地 固定接合的,从乘坐物后方侧施加冲击时具有大于乘客产生的负荷的刚度的材料,即只要 是具备承受后面碰撞时的负荷的强度的材料,当然构成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的材料也可 以使用其他材料。
此外,通过适当选定板厚、材质等可以调整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的强度。例如,通 过加厚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的板厚,后面碰撞时,即使是乘客的腰部剧烈向后方移动的情 况下,通过具有充分强度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也可以防止腰部的陷入。
第二实施例
以下,关于第二实施例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60与下部框架17的接合方法及阻碍 腰部进入部件60的构成,用图11及图12进行详细说明。
第二实施例设计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60与后方面的一部分是切口的第一实施例 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不同,其特征是具有后方面65。而且,由于阻碍腰部进入部件60的构成及安装到下部框架17的方法以外的构成(例如,关于移动部件30的构成)、作用与第一 实施例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 —样,因此省略说明。
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阻碍腰部进入部件60是呈中空的大致棱柱状形成 的。而且在阻碍腰部进入部件60的上方设置有上方面61,下方设置有下方面62,座椅框架 F (座椅靠背框架I)的前方设置有前方面63,后方设置有后方面65,与下部框架17接合。
此时,与在切口部嵌入下部框架17而接合的第一实施例不同,第二实施例中,切 断并取下下部框架17的中间部17b的一部分,将后方面65的缘端(侧面侧的边)65a的一 部分或者全部与中间部17b的切断面接合。即,阻碍腰部进入部件60与下部框架17的中 间部17b —体地形成。
图11中,虽然表示的是接合缘端65a (参照图12)的一部分的情况,缘端65a的 全部与中间部17b的切断面接合的情况下,为了使阻碍腰部进入部件60不与倾斜轴Ila抵 接,变更阻碍腰部进入部件60的形状,或者中间部17b的形状,进行调整。另外,也可以变 更下部框架17的形状。
此外,优选中间部17b向座椅框架F的前方弯折的部分、与上方面61接合成一体, 使后方接合面65b的接合强度变高。
另外,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由上方面61与前方面63形成的角部64,形成为向上方 凸出的平滑的膨胀突出曲线(圆弧状)。
进一步地,在第二实施例中,前方面63在大致垂直方向形成面,虽然与下部框架 17大致平行地形成,但是和第一实施例一样,阻碍腰部进入部件60的前方面63也可是倾斜 的构成。
关于阻碍腰部进入部件60的安装顺序,首先,在下部框架17的中间部17b上,在 其大致中央部为了嵌入阻碍腰部进入部件60,只切除后方面65嵌入的长度部分后,将其切 断面与阻碍腰部进入部件60接合成为一体的部件。其次,使倾斜轴Ila插通阻碍腰部进入 部件60的中空部,进行座椅框架F的组装。此时,可以仅单独处理下部框架17安装阻碍腰 部进入部件60,也可以预先将下部框架17的延长部17a固定在侧部框架15之后再安装阻 碍腰部进入部件60。
阻碍腰部进入部件60与下部框架17的中间部17b及后方面65连续地安装。即 阻碍腰部进入部件60通过后方面65的端部的后方接合面65b焊接接合在下部框架17上。 另外,阻碍腰部进入部件60也是左右方向的尺寸调整为左右的端部可以与下部框架17的 两侧的延长部17a均间隔设置的长度。
如图11及图12所示,阻碍腰部进入部件60形成为侧面是大致矩形形状,中空的 棱柱形。而且如图11所示,阻碍腰部进入部件60的后方面65与下部框架17的中间部17b 固定接合成为一体。此外,图11至图12中,虽然表示的是阻碍腰部进入部件60形成为大 致矩形形状的例子,但是只要是与下部框架17接合,且不与倾斜轴Ila等其他构成部件接 触的形状,侧面也可以形成为大致圆形、大致椭圆形。
该阻碍腰部进入部件60是由指定厚度的板材构成的金属形成,此时使用的金属 具备承受后面碰撞时的负荷的强度、硬度。此外,只要是在下部框架17上可以适宜地固定 接合的、从乘坐物后方侧施加冲击时具有大于乘客产生的负荷的刚度的材料,即只要是具 备承受后面碰撞时的负荷的强度的材料,则阻碍腰部进入部件60也可以使用其他材料。
此外,通过适当选定板厚、材质等可以调整阻碍腰部进入部件60的强度。例如,通 过加厚阻碍腰部进入部件60的板厚,后面碰撞时,即使是乘客的腰部剧烈向后方移动的情 况下,通过具有充分强度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60,也可以防止腰部的陷入。
在本第二实施例中,虽然呈中空的柱状形成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60固定接合在 下部框架17的切断面,但是也可以是不切断下部框架17,将后方面65重叠固定接合在下部 框架17的中间部17b上的构成。
第三实施例
下面根据图13对第三实施例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70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
第三实施例涉及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70与由上方面51、下方面52、前方面53连 续的板材形成的第一实施例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不同,其特征是上方面71、下方面72、 前方面73在中央部分分开地形成。并且,由于将阻碍腰部进入部件70分开以外的构成(例 如,关于移动部件30的构成)、作用与第一实施例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 —样,所以省略说 明。
在第三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阻碍腰部进入部件70在大致中央部分具有逃逸部 73a。该逃逸部73a被设计为在阻碍腰部进入部件70的大致中央不具有沿上下方向的板材, 例如将阻碍腰部进入部件70分开地形成。通过这样的构成,乘客的腰部向后方陷入时,由 于乘客的脊柱可以进入逃逸部73a,因此脊柱不与阻碍腰部进入部件70外接。结果,即使是 乘客的腰部向后方,即阻碍腰部进入部件70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也可以控制阻碍腰部进 入部件70对脊柱形成的负荷,同时,可以通过逃逸部73a以外的部分使乘客的上半身后倾。
此外,虽然本第三实施例表示的是仅大致中央部分分开地构成的阻碍腰部进入部 件70,但是只要是大致中央部分有空地方的构成,进一步地在其他位置分开的构成也可以。 由于被分开的部分越多,越可以减少形成阻碍腰部进入部件70所用的板材,所以可以实现 更轻量的座椅靠背框架I。
另外,虽然本第三实施例表示的是阻碍腰部进入部件70的大致中央部分被分开 的例子,但是在阻碍腰部进入部件70中,也可以是使相当于乘客脊柱的位置的附近比其以 外的位置向更后方,或者向下方降低一个阶梯的构成,从而形成逃逸部的构成。即也可以是 在上方面71及前方面73,设置与阻碍腰部进入部件70的缘端平行地延伸设置的凹部的构 成。
进一步地,也可以是通过切除在上方面71及前方面73的乘客脊椎对应的位置的 附近的一部分,形成逃逸部73a的构成。
第四实施例
下面根据图14对第四实施例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80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
第四实施例涉及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80与上方面51由平滑板材形成的第一实施 例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不同,其特征是上方面81上形成槽状的吸收冲击部81c。另外, 由于除了具有吸收冲击部81c以外,其他的构成、作用与第一实施例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 80 一样,所以省略说明。
在第四实施例中,阻碍腰部进入部件80,如图14所示,上方面81具有部分凹陷的 吸收冲击部81c。该吸收冲击部81c在座椅靠背框架I的左右方向上连续形成,形成与角部 84或者倾斜轴Ila大致平行延伸设置的槽(凹部)。
该吸收冲击部81c,后面碰撞时,由于超过设定的冲击,乘客的负荷传到阻碍腰部 进入部件80时,吸收冲击部81c发生变形,通过阻碍腰部进入部件80变形,可以吸收冲击。 虽然本第四实施例举例说明的是仅上方面81具有吸收冲击部81c的构成,但是上方面81 及下方面82上均可设置,另外,仅下方面82上设置也可以。
但是优选仅在上方面81上形成该吸收冲击部81c。如果是这样的构成,后面碰撞 时,通过吸收冲击部81c的变形,可以使前方面83的倾斜更大。即,通过吸收冲击部81c的 变形,由于前方面83的下方进一步向前方伸出,倾斜变得更大,因此可以更容易引导乘客 向后方倾倒的动作。结果,引导乘客的上半身相对受压部件20陷入的动作。
因此,由于在施加过大的冲击负荷时可以使吸收冲击部81c变形,所以构成吸收 冲击部81c的板材优选比构成吸收冲击部81c以外的面(上方面81)的板材更薄的板材。
还有,吸收冲击部81c由与其他的面(上方面81)相同厚度的板材构成的情况下, 对侧面负荷的刚性提高。即,通过将向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槽状(凹状的)的吸收冲击部81c 设置于阻碍腰部进入部件80,可以通过其棱线部分承受并挡住左右方向的负荷。因此,侧面 碰撞时等,即使施加来自侧面的巨大应力的情况,也可以通过阻碍腰部进入部件80承受并 挡住负荷,确保两侧相向设置的侧部框架15之间的空间。
此外,上述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表示的是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70、80的侧 面呈歪的大致□字形形成的例子、及阻碍腰部进入部件60的侧面呈大致矩形状形成的例 子,但是接合于下部框架17,且不与倾斜轴Ila等其他的构成部件接触的形状的话,仅由上 面部形成的(即,一个板材形成)阻碍腰部进入部件也可以。进一步地,侧面也可以形成为矩 形、大致圆形、大致椭圆形。
但是,如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60、70、80,其侧面为大致Zl字形或矩形构成比仅由 上面部构成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在构造上左右方向的强度高。因此,相对侧面碰撞等的从 左右方向起作用的应力的变形抵抗大,可以防止座椅框架F的变形。
以下,根据图15、16详细说明后面碰撞时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60、70、80的作用。 图15 (a)是根据现有技术在一般就座情况下乘客就座时的说明图,图15 (b)是根据现有技 术在后面碰撞时就座于具有受压部件及连接部件的乘坐物用座椅上的乘客的说明图的说 明图,图16 (a)是根据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在一般就座情况下乘客就座时的说明图, 图16 (b)是在后面碰撞时就座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的乘坐物用座椅S 上的乘客的说明图。而且,在图15 (b)、图16 (b)中,虚线表示一般情况时乘客的位置。此 外,图15中,座椅靠背SI内的粗实线模式表示的是受压部件20,图16中,座椅靠背SI内上 方的粗实线模式表示的是受压部件20,下方的粗实线模式表示的是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 60、70、80,更详细为前方面53、63、73、83。
如图15 (a)与图16 (a)所示,一般乘客就座于乘坐物用座椅S时,包括腰部在内 的脊背抵接座椅靠背SI而就座。这样,关于一般的就座负荷,负荷方向一般是施加在乘坐 物用座椅S的后方侧。
而且,受到来自乘坐物后方的巨大冲击时,由于是比一般就座负荷更大的冲击,乘 客的上半身被推向前方,之后,头部以比肩部以下的上半身(躯干部)陷入座椅靠背Si的速 度更快的速度急剧向后方倾倒。结果,颈部以颈部的根部,即颈部与躯干部的连结点为轴向 后方倾倒,由于该动作导致发生颈部向后方(下后方)弯折的动作,颈部受到巨大负荷。
对于乘客这样的动作,如图15 (b),保持一般就座时的姿势的状态,使乘客的上半 身向后方陷入并使乘客头部抵接头枕的技术中,由于头部被头枕S3阻拦,所以头部的后方 移动减少。但是,期待乘客的上半身向后方移动时,使移动量较大,更早、确实地通过头枕S3 保持乘客的头部。
另一方面,如图16 (b)所示,本发明的具有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60、70、80的乘 坐物用座椅S,包括阻止腰部的后方移动的构成、及使乘客向后方陷入的构成。具备所述构 成的乘坐物用座椅S中,乘客的上半身要向后方陷入的话,通过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60、 70、80,腰部被阻止推回前方。
结果,后面碰撞时,乘客的躯干部上方(躯干部的胸附近的部分)的陷入量相对变 大,通过上半身后倾(以臀部附近为轴向后方旋转),颈部及头部变得与上半身连动移动。结 果,可以使乘客的躯干部上方确实且伴随着充分的移动量(相对于腰部的躯干部上方的相 对移动量)向后方倾倒,确实地固定头部于头枕S3。
此外,所谓的“躯干部上方”优选胸部对应的位置,该部分向座椅靠背SI方向陷 入。更详细地,“胸部”是指乘客的第一胸椎到第六胸椎,更优选第四胸椎的位置向最后方陷 入。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通过具备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60、70、80,后面碰撞时,相较躯 干部下方的后方移动量,躯干部上方的后方移动量相对变大。因此,可以使躯干部上方确实 且有效地陷入座椅靠背Si,进一步提高降低对颈部的冲击的效果。
而且,降低颈部负担装置被设置在乘客腰部后方,是控制腰部后方移动量的移动 量控制部件。通过这样阻止腰部进入的构成,由于可以稳定地支持腰部,所以可以提高减轻 颈部负担的效果。
另外,对于上述各实施例,虽然作为具体例针对汽车前排座椅的座椅靠背SI进行 了说明,但并不仅限于此,毋庸置疑,关于后部座椅的座椅靠背也可以适用同样的构成。
权利要求
1.一种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位于侧面的侧部框架的座椅靠背框架;通过连结部件连结于该座椅靠背框架,并支撑乘客的受压部件;设置于至少一方的所述侧部框架的同时,与所述连结部件连结,通过施加在所述受压部件的一定的冲击负荷使其向后方移动的缓冲部件;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具有阻止乘客的腰部向后方侵入的动作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碍腰部进入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较所述受压部件前端的更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碍腰部进入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较所述缓冲部件中至少一部分的更前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压部件通过卡止于上方的上方连结部件及卡止于下方的下方连结部件而连结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所述上方连结部件及所述下方连结部件由可弯曲的线构成;构成所述上方连结部件的线比构成所述下方连结部件的线细。
5.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与所述下方连结部件连结。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后面碰撞时向乘坐物后方的身体的陷入量大且在后面碰撞时可以确实有效地减轻对身体、颈部等的冲击的乘坐物用座椅。乘坐物用座椅(S),包括具有侧部框架(15)的座椅靠背框架(1);通过连结部件(21)、(22)连结于座椅靠背框架(1)并支撑乘客的受压部件(20);设置于侧部框架(15)的至少一方侧的同时、与连结部件(21)、(22)连结、通过施加在受压部件(20)的一定的冲击负荷使受压部件(20)向后方移动的缓冲部件(30);座椅靠背框架(1)具有阻止乘客的腰部向后方侵入的动作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
文档编号B60N2/42GK103025574SQ20118003550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1日
发明者新妻健一 申请人:东京座椅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