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形的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4748阅读:1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变形的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变形的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时代发展,人们生活的节奏也越来越快,汽车逐渐成为大多数家庭最常用的代步工具,但众所周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道路建设相对滞后,与此同时产生的巨大的交通压力成为堵车的主要原因,另外,车辆运行中的浪费现象也日益严重,如五座的汽车驾乘人员的数量往往不足两人,在较为狭窄的道路上行驶非常不安全,也会影响其他人员或车辆通行,以上都对传统汽车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形的汽车,该汽车具有根据路况及使用条件改变车辆轮距的功能。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变形的汽车,包括万向节、传动轴、车架、电动机、变速箱、油泵、转向轴、变距连杆、前轮、支撑架、后轮减震、后轮、前轮减震和液压杆,油泵、变距连杆和液压杆共同组成车辆的变距系统,所述的变距连杆一端和前轮、液压杆相连,另一端和车架相连,所述的液压杆一端连接车架,一端连接变距连杆,变速箱位于前轮中间,电动机和油泵位于变速箱前方两侧。所述的后轮可采用单轮设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根据路况及驾乘人员的数量,通过电动机驱动油泵给液压杆供油,控制液压杆的伸缩,从而调节两前轮之间的距离;操作时,如需增大两轮之间距离,在汽车接通电源后开车,慢速行驶,同时打开油泵,给液压杆供油,液压杆推动车轮,此时两前轮就会受到向外的推力,在此推力的作用下,通过变距连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就会慢慢增大两轮之间的距离,当车辆达到需求宽度后变距过程结束,汽车可加速快行;如需减小两轮之间距离,此过程与增大两轮之间距离基本相同,汽车先减速,打开油泵,给液压杆供油,液压杆拉动车轮,此时两前轮就会受到向里的拉力,在此拉力的作用下,通过变距连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就会慢慢减小两轮之间的距离,以使车身变窄,从而缩小车辆的体积,缓解交通压力,提高车辆在狭窄道路上的通过性。


图I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图3为图I的左视图。图中1万向节、2传动轴、3车架、4电动机、5、6变速箱、7油泵、8转向轴、9变距连杆、10前轮、11支撑架、12后轮减震、13后轮、14前轮减震、15液压杆。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所示。一种可变形的汽车,包括万向节I、传动轴2、车架3、电动机4、变速箱5和6、油泵7、转向轴8、变距连杆9、前轮10、支撑架11、后轮减震12、后轮13、前轮减震14和液压杆15,油泵7、变距连杆9和液压杆15共同组成车辆的变距系统,所述的变距连杆9一端和前轮10、液压杆15相连,另一端和车架3相连,所述的液压杆15—端连接车架3,一端连接变距连杆9,变速箱5和6位于前轮10中间,电动机4和油泵7位于变速箱5和6前方两侧。 所述的后轮13可采用单轮设计。使用时,根据路况及驾乘人员的数量,通过电动机4驱动油泵7给液压杆15供油,控制液压杆15的伸缩,从而调节两前轮10之间的距离;操作时,如需增大两轮之间距离,在汽车接通电源后开车,慢速行驶,同时打开油泵7,给液压杆15供油,液压杆15推动车轮,此时两前轮10就会受到向外的推力,在此推力的作用下,通过变距连杆9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就会慢慢增大两轮之间的距离,当车辆达到需求宽度后变距过程结束,汽车可加速快行;如需减小两轮之间距离,此过程与增大两轮之间距离基本相同,汽车先减速,打开油泵7,给液压杆15供油,液压杆15拉动车轮,此时两前轮10就会受到向里的拉力,在此拉力的作用下,通过变距连杆9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就会慢慢减小两轮之间的距离,以使车身变窄,从而缩小车辆的体积,缓解交通压力,提高车辆在狭窄道路上的通过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变形的汽车,其特征是,包括万向节、传动轴、车架、电动机、变速箱、油泵、转向轴、变距连杆、前轮、支撑架、后轮减震、后轮、前轮减震和液压杆,油泵、变距连杆和液压杆共同组成车辆的变距系统,所述的变距连杆一端和前轮、液压杆相连,另一端和车架相连,所述的液压杆一端连接车架,一端连接变距连杆,变速箱位于前轮中间,电动机和油泵位于变速箱前方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变形的汽车,其特征是,所述的后轮可采用单轮设计。
全文摘要
一种可变形的汽车,属于一种交通工具,主要解决传统汽车出行时空间浪费以及造成的交通拥堵的问题。包括万向节、传动轴、车架、电动机、变速箱、油泵、转向轴、变距连杆、前轮、支撑架、后轮减震、后轮、前轮减震和液压杆,油泵、变距连杆和液压杆共同组成车辆的变距系统,所述的变距连杆一端和前轮、液压杆相连,另一端和车架相连,所述的液压杆一端连接车架,一端连接变距连杆,变速箱位于前轮中间,电动机和油泵位于变速箱前方两侧。本发明的汽车具有根据路况及使用条件改变车辆轮距的特点。
文档编号B60B35/10GK102896973SQ20121042471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0日
发明者路文强 申请人:路文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