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胎爆胎后应急保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7091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轮胎爆胎后应急保障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行驶应急保障设备,具体是汽车轮胎爆胎后的应急保障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公路的飞速发展,汽车行驶速度越来越快。同时汽车的发动机系统越来越多的趋向于机电一体化,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在仪表上显示的,驾驶人员则很少会关注自己车子轮胎的情况,因此爆胎事故开始逐渐增多,特别是前轮爆胎引发的车祸事故则会十分严重,导致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ー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好的汽车轮胎爆胎后应急保障装置。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轮胎爆胎后应急保障装置,其包括接地轮、活塞连杆、压簧、拉簧、活塞体、下支架、上支架和刹车系统,其中活塞连杆和活塞体组成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安装在汽车主梁上,活塞体顶端固定在上支架上,活塞连杆穿过下支架与接地轮连接,同时活塞连杆与下支架连接成一体,所述下支架与上支架之间通过拉簧连接,且位于下支架和上支架之间的活塞上套有压簧,所述刹车系统连接接地轮。本实用新型中更加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拉簧为两根以上,且设置在活塞周围,且拉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所述压簧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在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所述活塞体内分隔成两部分,一部分为储油室,一部分为活塞室,在储油室和活塞室之间设有防回油单向阀和回油开关,活塞体顶部设有第一单向注油阀和限压阀。所述刹车系统一端连接接地轮,另一端连接汽车刹车油路。所述接地轮的外带为实心橡胶,所述接地轮上设有转向限位器所述压簧和活塞体的压缩量为接地轮的距地高度。本实用新型可在爆胎的瞬间支撑车身并保持平衡,避免发生翻车事故,故具有结构简单、实用、安全可靠等优点。

图I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活塞结构示意图。图中1_接地轮,2-活塞连杆,3-压簧,4-拉簧,5-活塞体,6-下支架,7-上支架,8-刹车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ー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以下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一种汽车轮胎爆胎后应急保障装置,其包括接地轮I、活塞连杆2、压簧3、拉簧4、活塞体5、下支架6、上支架7和刹车系统8,其中活塞连杆2和活塞体5组成活塞。所述上支架7安装在汽车主梁上,活塞体5顶端固定在上支架7上,活塞连杆2穿过下支架6与接地轮I连接,同时活塞连杆2与下支架6连接成一体,所述下支架6与上支架7之间通过拉簧4连接,且位于下支架6和上支架7之间的活塞上套有压簧3,所述刹车系统8连接接地轮I。具体操作时将接地轮I与活塞连杆2相连,活塞连杆2与下支架6连结为一体,并保证三者可同时做上、下运动。拉簧4将上支架7和下支架6拉紧并适当压缩,使 压簧3和活塞体5在一般情况下处于压缩状态,接地轮I为轮式,具有刹车系统8,该刹车系统8通过其刹车开关与汽车刹车系统相连,也可不设置设置刹车开关而直接与汽车的刹车系统相连。而避免二次爆胎,接地轮轮子外带采用实心橡。压簧3和活塞体5—般情况下的压缩量设置为接地轮I的距地高度,此外在可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其压缩量还可以略大于汽车轮胎的半径。这样在爆胎后可以当做千斤顶来使用。前述的刹车系统8也可采用现有的常规刹车系统。如图2所示该图为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活塞体5内被分隔成两部分,一部分为储油室,一部分为活塞室,在储油室和活塞室之间设有防回油单向阀和回油开关,活塞体5顶部设有第一单向注油阀和限压阀,活塞室内连接活塞连杆。该活塞的工作原理和主要作用是,当汽车轮胎爆胎时,接地轮I回迅速接地替代原来的车轮,此时活塞连杆2和下支架6便会压缩活塞和压簧3,当汽车车身对其造成的压カ达到压簧3的反弹临界点时,压簧3开始反弹并带动活塞一起释放,两者之力将压簧3达到自由状态,此时整个装置的高度略高于或等于设定的轮胎半径,在反弹的同时,活塞内的防回油单向阀和第一单向注油阀同时打开,并且将储油室内的液压油吸入活塞室内,其中第一单向注油阀打开是为了避免储油室内产生真空。当压簧的反弾力及活塞内的压缩空气全部释放完后,装置又将在拉簧4和汽车车身压カ的作用下进行第二次压缩,此时由于活塞式内注满了液压油,且单向阀也在活塞回压的压力下关闭,因此活塞不能被压缩,或是只能在设定的范围内压缩,从而使得该装置达到支撑车身、保持平衡的目的。在接地轮I接地时,它会带动下支架6向上顶开刹车系统8的开关,使得接地轮的刹车系统和汽车的刹车系统连通。当轮胎换好后,打开活塞内的回油开关和刹车开关上的定位锁,整个装置恢复到初始状态。其次该装置还可自由收放在汽车车身上,这样可以保证汽车在多坑洼地段的正常行驶。该装置还可根据需要做为自动伸高器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轮胎爆胎后应急保障装置,其包括接地轮(I)、活塞连杆(2)、压簧(3)、拉簧(4)、活塞体(5)、下支架(6)、上支架(7)和刹车系统(8),其中活塞连杆(2)和活塞体(5)组成活塞,其特征在干所述上支架(7)安装在汽车主梁上,活塞体(5)顶端固定在上支架(7 )上,活塞连杆(2 )穿过下支架(6 )与接地轮(I)连接,同时活塞连杆(2 )与下支架(6 )连接成一体,所述下支架(6)与上支架(7)之间通过拉簧(4)连接,且位于下支架(6)和上支架(7 )之间的活塞上套有压簧(3 ),所述刹车系统(8 )连接接地轮(I)。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轮胎爆胎后应急保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4)为两根以上,且设置在活塞周围,且拉簧(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上支架(7)和下支架(6)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轮胎爆胎后应急保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3)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在上支架(7)和下支架(6)上。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轮胎爆胎后应急保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体(5)内分隔成两部分,一部分为储油室,一部分为活塞室,在储油室和活塞室之间设有防回油単向阀和回油开关,活塞体(5)顶部设有第一单向注油阀和限压阀。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轮胎爆胎后应急保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系统(8 ) 一端连接接地轮(I),另一端连接汽车刹车油路。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轮胎爆胎后应急保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轮(I)的外带为实心橡胶。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轮胎爆胎后应急保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3)和活塞体(5)的压缩量为接地轮的距地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轮胎爆胎后应急保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轮(I)上设有转向限位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轮胎爆胎后应急保障装置,其包括接地轮、活塞连杆、压簧、拉簧、活塞体、下支架、上支架和刹车系统,其中活塞连杆和活塞体组成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安装在汽车主梁上,活塞体顶端固定在上支架上,活塞连杆穿过下支架与接地轮连接,同时活塞连杆与下支架连接成一体,所述下支架与上支架之间通过拉簧连接,且位于下支架和上支架之间的活塞上套有压簧,所述刹车系统连接接地轮。本实用新型可在爆胎的瞬间支撑车身并保持平衡,避免发生翻车事故,故具有结构简单、实用、安全可靠等优点。
文档编号B60R21/13GK202400053SQ20122002286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8日
发明者董志全 申请人:董志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