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轮辋与装饰罩卡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轿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轿车轮辋与装饰罩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轿车轮辋的材料主要为铝合金,但在低端轿车或者低端配置的轿车上,为了降低成本,常常使用钢制轮辋。为了使钢制轮辋在整体外观上更美观,通常在钢制轮辋的外面增加一个装饰罩。传统的装饰罩通过车轮螺母固定,装饰罩在安装时需要和车轮一起通过螺母锁紧,装配不方便,并且在使用工具扭紧螺母时,容易划伤装饰罩,影响装饰罩的外观质量。另外,装饰罩的固定点在其中心位置,装饰罩的外缘离安装点较远,极易引起翘曲,造成装饰罩与轮辋贴合不良,不仅影响外观,而且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容易因擦挂而直接将装饰罩挂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装配方便、牢靠的轿车轮辋与装饰罩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轮辋与装饰罩卡接结构,包括轮辋(2)和装饰罩(I ),在所述装饰罩(I)朝向轮辋(2)的面上设有多个卡块(la),该卡块(Ia)靠近装饰罩
(I)的边缘,并且卡块(Ia)在装饰罩(I)上按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卡块(Ia)的一端与装饰罩(O固定相连,卡块(Ia)的另一端悬空,所述卡块(Ia)的悬空端伸入轮辋(2)的环槽(2a)中,装饰罩(I)与轮辋(2)之间通过卡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在装饰罩上增设多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卡块,装饰罩通过多个卡块与轮辋上的环槽相卡接配合,一方面装饰罩与轮辋之间连接牢固、可靠;另一方面,安装与拆卸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拆装方便、快捷,并且装配时能够避免将装饰罩划伤,确保了装饰罩的外观质量。由于卡块靠近装饰罩的边缘,装饰罩与轮辋卡紧后,两者之间贴合良好,不会发生装饰罩边缘翘曲的现象,既保证了外观效果,又有效防止了汽车行驶过程中装饰罩被挂掉。所述卡块(Ia)为圆弧形,该卡块(Ia)的圆弧中心在装饰罩(I)的轴心线上;在所述卡块(Ia)的悬空端设有两个向外突起的凸台(lb),该凸台(Ib)与轮辋环槽(2a)内壁上的凹陷处相卡接。以上方案结构简单,加工制作容易;同一卡块通过两个凸台与轮辋环槽中的凹陷处卡接,卡接点多并且分布均匀,能够增强装饰罩与轮辋连接的牢固性与稳定性。在所述装饰罩(I)与轮辋(2)之间设有弹簧钢丝圈(3),该弹簧钢丝圈(3)位于多个卡块(Ia)所形成的圆周内,并且弹簧钢丝圈(3)与凸台(Ib)内壁上的卡槽(Ic)相卡接。弹簧钢丝圈箍在多个卡块所形成的圆周内,弹簧钢丝圈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对卡块上的凸台施加有一个向外的张紧力,能够增强凸台与轮辋环槽凹陷处的卡接力,使装饰罩与轮辋结合更紧密。通过调整弹簧钢丝圈的粗细或直径,可以调节装饰罩的卡紧力,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弹簧钢丝圈由多个凸台内壁上的卡槽共同定位,既牢固又可靠,并且安装便捷。所述卡块(Ia)的圆弧起始端和末尾端均设有支耳(ld),该支耳(Id)的根部与卡块(Ia)连为一体,在所述支耳(Id)的悬空端开有“U”形卡口,所述弹簧钢丝圈(3)卡入该“U”形卡口中。同一卡块上的两个支耳与该卡块上的两个卡槽一一对应,各支耳位于对应卡槽的旁边,对弹簧钢丝圈起辅助定位的作用,以防止该弹簧钢丝圈发生松动或脱落。在所述卡块(Ia)内壁的中部设有加强筋(le),该加强筋(le)的一端位于同一卡块(Ia)上的两个凸台(Ib)之间,并且加强筋(Ie)该端的端部为“L”形悬臂,所述“L”形悬臂的长臂和短臂均贴靠在弹簧钢丝圈(3)上。加强筋一方面起增加卡块结构强度的作用,以防止卡块发生变形或损坏;另一方面,加强筋端部的“L”形悬臂对弹簧钢丝圈限位,该“L”形悬臂与支耳的“U”形卡口以及凸台内壁上的卡槽相结合,能够对弹簧钢丝圈的多个方向限位,以防止该弹簧钢丝圈沿装饰罩的轴向或径向发生松动及脱落,使弹簧钢丝圈向凸台 施加的张紧力持续而可靠。 所述装饰罩(I)、卡块(la)、凸台(lb)、卡槽(lc)、支耳(Id)和加强筋(Ie)为一体结构,由尼龙制成。以上结构加工制作容易、成本低;材质选用尼龙,韧性好、不易碎,使用寿命长。在所述装饰罩(I)的中部设有与车轮螺母相适配的装配孔(4),这样增加了装饰罩与铝制车轮的相似度,使装饰罩与车轮更协调、美观。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装饰罩与轮辋之间改为卡接固定,牢固性及可靠好,拆装方便、快捷,并且装饰罩与轮辋贴合良好,能有效防止装饰罩边缘翘曲,确保了外观效果。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的A部放大图。图3为装饰罩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装饰罩I位于轮辋2的旁边,该轮辋2为钢制结构,在轮辋2朝向装饰罩I的面上设有近似为“V”型的环槽2a。所述装饰罩I由韧性好、不易碎的尼龙制成。作为等同的替换,装饰罩I也可以采用其它塑性材料。在所述装饰罩I的中部设置有与车轮螺母相适配的装配孔,以增加装饰罩I与铝制车轮的相似度。如图I、图2、图3和图4所示,在装饰罩I朝向轮辋2的面上一体形成有多个卡块Ia,卡块Ia的数目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可以是3个、5个、8个,本实施例中优选为6个。6个卡块Ia在装饰罩I上按圆周均勻分布,6个卡块Ia所在圆周的圆心位于装饰罩I的轴心线上,并且各卡块Ia均靠近装饰罩I的边缘。所述卡块Ia为圆弧形,卡块Ia的圆弧中心在装饰罩I的轴心线上。所述卡块Ia的一端为根部,卡块Ia的根部与装饰罩I连为一体,卡块Ia的另一端为悬空端,在每个卡块Ia的悬空端均一体形成有两个沿径向向外突起的凸台lb。6个卡块Ia的悬空端均伸入轮辋2的环槽2a中,每个卡块Ia悬空端的凸台Ib与轮辋环槽2a内壁上对应的凹陷处相卡接,在凸台Ib的作用下,装饰罩I与轮辋2之间通过卡接固定。如图I、图2、图3和图4所示,在装饰罩I与轮辋2之间设有弹簧钢丝圈3,该弹簧钢丝圈3位于多个卡块Ia所形成的圆周内,并且弹簧钢丝圈3与凸台Ib内壁上的卡槽Ic
相卡接。所述卡块Ia的圆弧起始端和末尾端均设有支耳Id,同--^块Ia上的两个支耳Id
与该卡块Ia上的两个卡槽Ic--对应,各支耳Id位于对应卡槽Ic的旁边。所述支耳Id
的根部与卡块Ia连为一体,在支耳Id的悬空端开有“U”形卡口,该“U”形卡口的开口朝向轮辋2,所述弹簧钢丝圈3卡入该“U”形卡口中。如图3、图4所示,在每个卡块Ia内壁的中部一体形成有加强筋Ie,该加强筋Ie的一端位于同一卡块Ia上的两个凸台Ib之间,并且加强筋Ie该端的端部为“L”形悬臂,所述“L”形悬臂的长臂和短臂均贴靠在弹簧钢丝圈3上。所述“L”形悬臂与支耳Id的“U”形卡口以及凸台Ib内壁上的卡槽Ic相结合,能够对弹簧钢丝圈3的多个方向限位,以防止该弹簧钢丝圈3沿装饰罩I的轴向或径向发生松动及脱落。弹簧钢丝圈3箍在多个卡块Ia所形成的圆周内,弹簧钢丝圈3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对卡块Ia上的凸台Ib施加有一个向外的张紧力,能够增强凸台Ib与轮辋环槽2a凹陷处的卡接力,使装饰罩I与轮辋2结合更牢固、紧密。
权利要求1.一种轮辋与装饰罩卡接结构,包括轮辋(2)和装饰罩(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饰罩(I)朝向轮辋(2)的面上设有多个卡块(la),该卡块(Ia)靠近装饰罩(I)的边缘,并且卡块(Ia)在装饰罩(I)上按圆周均勻分布,所述卡块(Ia)的一端与装饰罩(I)固定相连,卡块(Ia)的另一端悬空,所述卡块(Ia)的悬空端伸入轮辋(2)的环槽(2a)中,装饰罩(I)与轮辋(2)之间通过卡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轮辋与装饰罩卡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Ia)为圆弧形,该卡块(Ia)的圆弧中心在装饰罩(I)的轴心线上;在所述卡块(Ia)的悬空端设有两个向外突起的凸台(lb),该凸台(Ib)与轮辋环槽(2a)内壁上的凹陷处相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辋与装饰罩卡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饰罩(I)与轮辋(2)之间设有弹簧钢丝圈(3),该弹簧钢丝圈(3)位于多个卡块(Ia)所形成的圆周内,并且弹簧钢丝圈(3)与凸台(Ib)内壁上的卡槽(Ic)相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辋与装饰罩卡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Ia)的圆弧起始端和末尾端均设有支耳(Id),该支耳(Id)的根部与卡块(Ia)连为一体,在所述支耳(Id)的悬空端开有“U”形卡口,所述弹簧钢丝圈(3)卡入该“U”形卡口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辋与装饰罩卡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块(Ia)内壁的中部设有加强筋(Ie),该加强筋(Ie)的一端位于同一卡块(Ia)上的两个凸台(Ib)之间,并且加强筋(Ie)该端的端部为“L”形悬臂,所述“L”形悬臂的长臂和短臂均贴靠在弹簧钢丝圈(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辋与装饰罩卡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罩(I)、卡块(la)、凸台(lb)、卡槽(Ic )、支耳(Id)和加强筋(Ie)为一体结构,由尼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轮辋与装饰罩卡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饰罩(I)的中部设有车轮螺母装配孔(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辋与装饰罩卡接结构,包括轮辋(2)和装饰罩(1),在所述装饰罩(1)朝向轮辋(2)的面上设有多个卡块(1a),该卡块(1a)靠近装饰罩(1)的边缘,并且卡块(1a)在装饰罩(1)上按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卡块(1a)的一端与装饰罩(1)固定相连,卡块(1a)的另一端悬空,所述卡块(1a)的悬空端伸入轮辋(2)的环槽(2a)中,装饰罩(1)与轮辋(2)之间通过卡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将装饰罩与轮辋之间改为卡接固定,牢固性及可靠好,拆装方便、快捷,并且装饰罩与轮辋贴合良好,能有效防止装饰罩边缘翘曲,确保了外观效果。
文档编号B60B7/08GK202507843SQ20122003769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7日
发明者胡志敏 申请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