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置充气式全自动遮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8705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内置充气式全自动遮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遮阳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置充气式全自动遮阳装置。
背景技术
在炎热的夏日,汽车停放在室外时受到强烈的日晒,再加上停放时车内密闭,因而停放一段时间后车内温度较高,用户在开启车门后立即进入车内,会有身体上的不适,因而需要打开车门或开启空调降温后才能乘坐,造成使用上的不便,而且长时间日晒会对汽车的外壳及内部结构造成损耗,影响汽车的寿命。针对以上问题,现有技术中的做法是,停好汽车后,将准备好的遮阳布人工覆盖在汽车上,以起到遮阳的作用,但这种方式需要人在车外手动覆盖车体,操作起来比较复杂,而且操作时操作者需要曝晒于太阳下承受强烈的日晒。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置充气式全自动遮阳装置,能够方便地、自动地覆盖车体。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汽车内置充气式全自动遮阳装置,包括覆盖物、与覆盖物连接的、充气后可膨胀并复原的气管、向气管充气、放气的空气压缩抽空机、拉收放气后气管的气管收拉机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空气压缩抽空机向气管充气、放气,并在气管放气后控制气管收拉机构将气管拉回、折叠。优选地,还包括一气管定位台,所述气管在未充气时及放气后叠放在气管定位台上。优选地,所述气管定位台设有台板以及与台板连接的升降机构。优选地,所述气管收拉机构包括与气管连接的拉线、卷绕拉线的卷轴、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优选地,还包括一箱体,所述气管及覆盖物、气管收拉机构均设于所述箱体中。优选地,还包括一箱体,所述气管及覆盖物、气管收拉机构、气管定位台均设于所述箱体中。优选地,所述箱体设置在汽车的尾部,所述箱体包括外盖及内盖,所述外盖露出在汽车外,所述气管定位台位于内盖下方。优选地,所述气管定位台设有台板以及与台板连接的升降机构,所述气管放气后叠放在台板上,所述气管收拉机构设置在台板下,包括穿过台板与气管连接的拉线、卷绕拉线的卷轴、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所述控制器控制外盖及内盖的打开及闭合、控制升降机构的上升与下降、控制电机的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内置充气式全自动遮阳装置,由于设置用于覆盖车体以遮蔽阳光的覆盖物、作为覆盖物支撑骨架的气管,该种气管在未充气时呈扁平状、可折叠放置,在充气后膨胀并回复气管原有形状,因而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其充气、放气,在充气后在其复位力的作用下带动与之连接的覆盖物移动,将车体覆盖,因而可以实现覆盖车体的自动化,同时由于气管放气后可折叠,且没有气体时呈扁平状,所以可以内置于汽车中,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内置充气式全自动遮阳装置,可以方便、自动地实现汽车的防晒覆盖。

图I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内置充气式全自动遮阳装置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气管与气管定位台、拉线的配合示意图3为汽车内置充气式全自动遮阳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图5为箱体未打开时的示意图;图6为气管未充气时与气管定位台的配合示意图;图7为箱体打开时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内置充气式全自动遮阳装置一优选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图9为气管在充气后逐渐展开的示意图之一;图10为气管在充气后逐渐展开的示意图之二 ;图11为气管在充气后逐渐展开的示意图之三;图12为气管带动遮阳布展开的示意图;图13为遮阳布在展开时与汽车的配合示意图;图14为气管在充气后逐步张开的过程示意图;图15为气管完全张开后与汽车的配合示意图;图16为图15的左视图;图17为遮阳布完全展开后与汽车的配合示意图;图18为图17的左视图;图19为遮阳布覆盖汽车后闭合箱体的示意图;图20为收回气管及遮阳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是,提供一种汽车内置充气式全自动遮阳装置,内置于车体中,其设置有未充气时收缩、充气后膨胀复原的气管,未充气时叠放,充气后展开,带动与之连接的覆盖物移动并覆盖车体,当要收回覆盖物时,放气并通过与气管连接的卷线机构,将放气后的气管拉回并折叠,从而实现覆盖物自动覆盖车体、自动收回的目的。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I 图5,示出本实施例的结构及安装位置,本实施例的汽车内置充气式全自动遮阳装置包括箱体A,其包括外盖I、设于外盖I下的内盖2、设在内盖2下的可升降的气管定位台3、折叠放置在气管定位台3上的气管4、与气管连接的遮阳布5 (即覆盖物)、设置在气管定位台下的气管收拉机构6,该气管收拉机构6包括卷轴、缠绕在卷轴上的拉线61、驱动卷轴转动的电机62,拉线61穿过气管定位台上的孔而与气管4连接,气管4与遮阳布5连接;空气压缩抽空机B,与气管连通,用于向气管充气、放气;控制器,接受来自用户的控制信号,发出控制指令,控制外盖及内盖的开闭、控制气管定位台的升降、控制空气压缩抽空机对气管进行充气、放气,控制电机的转动,使拉线缠绕在卷轴上或部分从卷轴上脱离。参见图3,箱体A安装在汽车车尾行李箱盖下方,其长度约为1000mm,宽度约为180mm,高度约为120mm。空气压缩抽空机B安装在车侧后部。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如下参见图5、图6,示出箱体未开启时的状态,外盖I、内盖2将设置在气管定位台上的气管覆盖及遮阳布覆盖,未充气的气管4通过拉线收紧,被有序折叠在气管定位台3上。( 二)展开前准备参见图7,在遮阳布准备展开覆盖车体前,需要通过控制器控制箱体外盖I张开、控制内盖2张开,贴靠车后窗玻璃、控制气管定位台3抬升到车尾顶部同位,同时控制气管4进行充气。(三)伸出展开阶段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参见图8,对弯折的封闭气管进行充气,气压达到一定压力后,气管膨胀时会产生一种复原力(即恢复到原有形状的力)。如果气管原有形状是直的,那么气管会因复原力的作用,由弯曲恢复到竖直。通过拉线控制,气管会由C端运动到C’端。I、遮阳布伸出展开参见图9、图10、图11,通过控制气管收拉机构中电机的转向,使得卷轴的向某一方向转动,连接气管D点和D'点的拉线穿过气管定位台上对称设置的孔31、34,连接气管E点和E,点的拉线穿过气管定位台上对称设置的孔32、33,这些拉线慢慢部分脱离卷轴,并逐渐放开气管。由于气管充气后的复原力,气管会徐徐伸出、展开。气管同时也把与之连接着的遮阳布带出(见图12)、展开(见图13)。本实施例的装置利用多段折叠的气管充气后连续动作(见图14),使气管越过车顶,落下,恢复到原有形状,环绕在乘人箱中部(见图15、16),从而带动相连遮阳布展开,覆盖乘人箱上半部,包括车顶,前后窗和两边侧窗(见图17、18)。2、伞箱闭合参见图19,当气管和遮阳布全部展开、覆盖车箱后,控制器控制空气压缩抽空机抽排掉气管4内的气体,控制器控制气管定位台3下降并控制外盖I盖下。(四)收回遮阳布与气管参见图20,当需要将遮阳布收回时,控制器控制空气压缩抽空机抽排掉气管4内的气体,控制气管收拉机构的电机转向,将拉线绕向卷轴,此时拉线会带动放气后的气管,并通过气管定位台使气管有序折叠在箱体内,为下一次展开做好准备。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介绍,文中应用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 ,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内置充气式全自动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物、与覆盖物连接的、充气后可膨胀并复原的气管、向气管充气、放气的空气压缩抽空机、拉收放气后气管的气管收拉机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空气压缩抽空机向气管充气、放气,并在气管放气后控制气管收拉机构将气管拉回、折叠。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内置充气式全自动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气管< 定位台,所述气管在未充气时及放气后叠放在气管定位台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置充气式全自动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定位台设有台板以及与台板连接的升降机构。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内置充气式全自动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收拉机构包括与气管连接的拉线、卷绕拉线的卷轴、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内置充气式全自动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箱体,所述气管及覆盖物、气管收拉机构均设于所述箱体中。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置充气式全自动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箱体,所述气管及覆盖物、气管收拉机构、气管定位台均设于所述箱体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内置充气式全自动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设置在汽车的尾部,所述箱体包括外盖及内盖,所述外盖露出在汽车外,所述气管定位台位于内盖下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内置充气式全自动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定位台设有台板以及与台板连接的升降机构,所述气管放气后叠放在台板上,所述气管收拉机构设置在台板下,包括穿过台板与气管连接的拉线、卷绕拉线的卷轴、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所述控制器控制外盖及内盖的打开及闭合、控制升降机构的上升与下降、控制电机的转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内置充气式全自动遮阳装置,包括覆盖物、与覆盖物连接的、充气后可膨胀并复原的气管、向气管充气、放气的空气压缩抽空机、拉收放气后气管的气管收拉机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空气压缩抽空机向气管充气、放气,并在气管放气后控制气管收拉机构将气管拉回、折叠。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内置充气式全自动遮阳装置,可以方便、自动地实现汽车的防晒覆盖。
文档编号B60J3/00GK202541262SQ201220099240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5日
发明者刘瑶 申请人:刘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