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控制臂以及车辆后悬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9385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辆控制臂以及车辆后悬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控制臂以及车辆后悬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车辆的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多数汽车前后都设有悬架系统,用于减小特定エ况引起车辆的颠簸;其中车辆的后悬架多采用多连杆式悬架,多连杆式悬架是由(3 — 5)根杆件组合起来控制车轮的位 置变化的悬架。多连杆式能使车轮绕着与汽车纵轴线成一定角度的轴线内摆动,是横臂式和纵臂式的折衷方案,适当地选择摆臂轴线与汽车纵轴线所成的夹角,可不同程度地获得横臂式与纵臂式悬架的优点,能满足不同的使用性能要求。多连杆式悬架的主要优点是车轮跳动时轮距和前束的变化很小,不管汽车是在驱动、制动状态都可以按司机的意图进行平稳地转向;所述悬架中包含有车辆控制臂,控制臂承受多根连杆以及外部带来的压力,因此对控制臂的强度要求很高,现有技术通过采用较厚的钢板制造而成,増加了控制臂的强度,但是解决了控制臂的强度不足问题后,控制臂的重量又随之增加,使控制臂的強度和重量存在着不可缓和的矛盾。
发明内容为了缓解现有技术中车辆控制臂强度与重量之间的矛盾,本实用新型提出了ー种车辆控制臂,包括控制臂本体,从所述控制臂本体上边缘处大致水平向外延伸的第一翻边和从第一翻边边缘向下延伸的第二翻边。作为ー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车辆控制臂还包括ー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位于控制臂本体上与控制臂本体固定连接。作为ー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车辆控制臂中所述加强板还包括大致水平向外延伸的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倚靠于第一翻边上与第一翻边固定连接。作为ー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车辆控制臂中所述控制臂本体包括第一端部、第ニ端部和位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一体成型的中间部;所述第一端部上设有第一放置部;所述中间部宽度大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且具有第一凹槽和与第一凹槽间隔分开的第二凹槽。作为ー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车辆控制臂中所述控制臂本体包括第一端部、第ニ端部和位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一体成型的中间部;所述中间部宽度大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且具有第一凹槽和与第一凹槽间隔分开的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端部上设有第一放置部;所述加强板上具有与第一凹槽对应的第三凹槽、与第二凹槽对应的第四凹槽以及与第一放置部对应的第二放置部。作为ー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车辆控制臂中所述第二翻边从第一翻边边缘沿向下的方向向外倾斜延伸。作为ー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车辆控制臂中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一体成型。作为ー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车辆控制臂中与中间部上的第一翻边连接的第二翻边向下延伸的距离大干与第一端部上的第一翻边以及第ニ端部上的第一翻边连接的第ニ翻边向下延伸的距离。作为ー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车辆控制臂中所述与中间部边缘连接的第二翻边向下延伸的距离大干与第一端部以及第ニ端部连接的第二翻边向下延伸的距离。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后悬架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车辆控制臂,还包括车辆副车架弹簧、车辆稳定杆、车架、车辆减震器和车辆转向节;所述车辆控制臂本体的第一凹槽用于放置车辆副车架弹簧,所述第二凹槽用于放置车辆稳定杆,所述控制臂本体上第一端部上的放置部用于放置且连接车辆减震器,所述第一端部端面连接车辆转向节,所述第二端部端面与车架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辆控制臂増加了第二翻边使得控制臂在同等厚度的条件下(厚度越大,控制臂重量越大),支撑强度更大,缓减了控制臂支撑强度与重量之间的矛盾,本实用新型实现的其它功能在实施例中进行描述。

图I本实用新型车辆控制臂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车辆控制臂实施例ニ结构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图2所示的车辆控制臂中间部横截后得到的截面图。图4本实用新型车辆控制臂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长度和宽度是根据附图的放置位置确定的,左右方向为长度方向,竖直方向为宽度方向。本实施例中第一翻边大致水平向外延伸中的“大致水平”是指第一翻边可以与水平面呈第一角度连接,而不一定是绝对水平。图I为本实用新型车辆控制臂实施例ー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车辆控制臂包括控制臂本体I,从所述控制臂本体上边缘处大致水平向外延伸的第一翻边2和从第一翻边边缘向下延伸的第二翻边3。实施例一中所述的控制臂本体I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エ艺成型,本实施例中控制臂本体I包括第一端部4、第二端部6和位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一体成型的中间部5 ;所述第一端部上设置有第一放置部9,所述中间部5的宽度大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且具有第一凹槽7和与第一凹槽间隔分开的第二凹槽8,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凹槽所占的空间大于第二凹槽所占空间,第一凹槽的纵截面大致呈椭圆,第二凹槽的纵截面大致为梯形,该控制臂本体中第一端部随着向中间部延伸的方向其宽度不断向外延伸,所述中间部从与第一端部的接触处开始其宽度向外延伸一定距离后又向内延伸进而与第二端部接触,所述第一端部、中间部和第二端部通过エ艺一体成型而成;其中控制臂本体上的第一凹槽7、第二凹槽8以及第一端部4上的第一放置部9用于安装外部物体,通过挖空形成凹槽的形式不但能安装物体,同时减轻了控制臂本体的重量,所述第二端部6的形状和第一端部大致相同,控制臂本体通常采用钢材料制成,当然本实施例对控制臂材料没有特殊要求,制造材料可以从现有技术中得来。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ニ,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二相对于实施例一増加了加强板13,加强板13设于控制臂本体上与控制臂本体焊接连接,加强板的长度小于控制臂本体的长度,加强板几乎对称设置在控制臂本体上,加强板上设置有与控制臂本体上的第一凹槽7对应的第三凹槽16,与第二凹槽8对应的第四凹槽17,加强板的边缘还设有第三翻边(图中未示出),第三翻边倚靠在控制臂的第一翻边上且与第一翻边焊接连接,加强板用于增加控制臂的支撑强度,同时第三翻边的设置又増大了控制臂本体的支撑强 度,加强板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另外加强板上还设有与第一放置部9相对应的第二放置部18,放置部用于放置外部物体。图3所示为沿本实用新型所示的车辆控制臂中间部横截后得到的截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翻边2和第二翻边3的具体结构,第一翻边2大致水平向外延伸,第二翻边3从与第一翻边的连接处大致向下延伸,这样通过第二翻边的设置在同等厚度的控制臂本体情况下,控制臂本体的支撑强度更大,因此可以通过设置第二翻边3来减小控制臂本体的厚度,同时保持与原来相同的支撑强度,这样既达到支撑强度的要求又达到降低重量的要求。为了进一歩改善控制本体的支撑强度,第二翻边3优选从与第一翻边的接触处向下延伸的同时向外倾斜延伸,根据力学原理设置第二翻边对控制臂带来的支撑强度效果更好。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一种车辆后悬架装置,包括上述所有实施例所述的车辆控制臂,还包括车辆副车架弹簧12、车辆稳定杆14、车架15、车辆减震器11和车辆转向节10,所述车辆控制臂本体的第一凹槽7用于放置车辆副车架弹簧12,这里的弹簧为已经封装后的最終结构,因此不能看见弹簧本体,所述第二凹槽8用于放置车辆稳定杆14,通常为了改善车辆的稳定性,车辆后端也设置稳定杆,所述控制臂本体I上第一端部上的第一放置部9用于放置且连接车辆减震器11,所述第一端部4的端面连接车辆转向节10,所述第二端部6的端面与车架15连接;通过在控制臂本体上増加第二翻边使控制臂本体能承受的来自稳定杆、减震器、车辆副车架弹簧更大的压力,同时不增加控制臂本体的厚度,实施该悬架的重量保持适中;本实施例中同样适用増加加强板13。为了提高实施例一、实施例ニ和实施例三中第二翻边所带来的支撑强度,所述与中间部上的第一翻边连接的第二翻边向下延伸的距离大干与第一端部上的第一翻边以及第二端部上的第一翻边连接的第二翻边向下延伸的距离;这样整个控制臂本体翻边配合更加协调,中间部通常承受的压力相对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更大,因此增加中间部上第二翻边延伸的距离增大中间部所能承受的压力。[0033]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 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控制臂,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臂本体,从所述控制臂本体上边缘处大致水平向外延伸的第一翻边和从第一翻边边缘向下延伸的第二翻边。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控制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ー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位于控制臂本体上与控制臂本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还包括大致水平向外延伸的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倚靠于第一翻边上与第一翻边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本体包括第一端部、第ニ端部和位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一体成型的中间部; 所述第一端部上设有第一放置部; 所述中间部宽度大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且具有第一凹槽和与第一凹槽间隔分开的第二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本体包括第一端部、第ニ端部和位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一体成型的中间部; 所述中间部宽度大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且具有第一凹槽和与第一凹槽间隔分开的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端部上设有第一放置部; 所述加强板上具有与第一凹槽对应的第三凹槽、与第二凹槽对应的第四凹槽以及与第一放置部对应的第二放置部。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边从第一翻边边缘沿向下的方向逐渐向外倾斜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边的长度小于控制臂本体长度且大于加强板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车辆控制臂,其特征在于,与中间部上的第一翻边连接的第二翻边向下延伸的距离大干与第一端部上的第一翻边以及第ニ端部上的第一翻边连接的第二翻边向下延伸的距离。
10.一种车辆后悬架装置,其特征在干,包括上述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控制臂,还包括车辆副车架弹簧、车辆稳定杆、车架、车辆减震器和车辆转向节; 所述车辆控制臂本体的第一凹槽用于放置车辆副车架弹簧,所述第二凹槽用于放置车辆稳定杆,所述控制臂本体上第一端部上的放置部用于放置且连接车辆减震器,所述第一端部端面连接车辆转向节,所述第二端部端面与车架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控制臂,该控制臂包括控制臂本体,从所述控制臂本体上边缘处大致水平向外延伸的第一翻边和从第一翻边边缘向下延伸的第二翻边;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后悬架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车辆控制臂;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臂能增大控制臂支撑强度,同时不增大控制臂的重量。
文档编号B60G7/00GK202608496SQ20122021033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1日
发明者王更胜, 刘燕, 谷玉川 申请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