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扭力梁后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3592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扭力梁后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的后桥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扭力梁后桥结构。
技术背景 汽车上的后扭力梁装置是汽车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在现有技术中,后桥结构包括U型截面的扭力梁和分别连接在其两端的后桥随动臂;后桥随动臂结构有多种形式,其中后桥制动器安装支架采用钢板冲压成一定型面配合钢管弯曲成型或钢板冲压后焊接的后桥随动臂结构在目前乘用车上应用最为普遍。通过钢管冷弯、挤压或钢板冲压焊接,将后桥随动臂按照设计的形状成型用以配合后桥制动器安装支架。公告号为CN201132479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扭力梁装置,它包括后扭力梁及其上的后稳定杆,该后扭力梁端部连接着制动盘,所述后扭力梁通过连接块连接制动盘。公开号为CN1348881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后悬架,在车辆的后悬架中,每个右及左拖臂在前端圆柱部分与后端部分之间的中间区域内的弯曲部处向上弯曲,所以拖臂基本为L型。具有基本为U型截面的扭力梁的每个端部连接在每个拖臂的向上倾斜区,该拖臂从后端部分向弯曲部倾斜。为了适应后桥制动器安装支架而设计的焊接拼接的方管形后桥随动臂,其后桥制动器安装支架的焊接区域较复杂,焊接热影响区较大,对后桥随动臂强度影响较大,且安装支架质量较大,增大了后桥总成的重量。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扭力梁后桥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后桥制动器安装支架的焊接区域较复杂,焊接热影响区较大,对后桥随动臂强度影响较大,且安装支架质量较大,增大了后桥总成的重量的问题。使简化焊接工艺,减少了后桥制动器安装支架的焊接热影响区,并减轻了后桥制动器安装支架的重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改进的扭力梁后桥结构,包括扭力梁和设置在两端的后桥随动臂;所述后桥随动臂为变截面钢管结构,呈弧形弯曲延伸,设有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所述第二区段为高压成型的喇叭口,在所述第一区段端部设有后桥衬套;所述第二区段端口平面垂直于车辆后轮轴,在所述第二区段端口上焊接有制动器安装支架,所述制动器安装支架上设有制动器安装孔。通过该改进的扭力梁后桥结构,后桥随动臂为变截面钢管结构,呈弧形弯曲延伸,使喇叭口端口平面垂直于车辆后轮轴,用于制动器安装支架的焊接安装,从而减少了后桥制动器安装支架的焊接热影响区,简化了焊接工艺。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制动器安装支架为端面法兰,设有一个中间圆孔,与所述第二区段连通;所述制动器安装孔为四个,均布在中间圆孔的周边。通过在所述第二区段端口直接焊接一端面法兰作为制动器的安装支架,减轻了后桥制动器安装支架的重量。[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二区段的周面上设有若干开口。通过在所述第二区段的周面上设有若干开口一方面可以防止积水,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后桥总成的重量,实现了后桥总成的轻量化设计,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扭力梁后桥结构相比,可实现后桥总成的轻量化,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工序并简化了焊接工艺。另外,它还更易于通过焊接夹具控制后桥制动器安装支架的四轮定位参数,并可通过铣削设备进行加工修正。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后桥随动臂第二区段的局部放大图;其中,扭力梁I、后桥随动臂2、第一区段21、第二区段22、开口 221、后桥衬套3、制动器安装支架4、中间圆孔41、制动器安装孔42、避震支架5。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I、图2和图3,一种改进的扭力梁后桥结构,包括扭力梁I、后桥随动臂2、后桥衬套3、制动器安装支架4和避震支架5 ;所述后桥随动臂2设置在扭力梁I的两端,为变截面钢管结构,呈弧形弯曲延伸,设有第一区段21和第二区段22,所述第二区段22为高压成型的喇叭口 ;在所述第一区段21端部设有后桥衬套3 ;所述第二区段22端口上焊接有制动器安装支架4,所述制动器安装支架4的安装平面垂直于车辆后轮轴;所述避震支架5焊接在所述扭力梁I和后桥随动臂2之间,靠近所述第二区段22 —侧。参见图3,所述制动器安装为一带圆角的矩形端面法兰,设有一个中间圆孔41,中间圆孔41与所述第二区段22喇叭口连通;在所述制动器安装支架4上设有四个安装孔42,其均布在中间圆孔的周边。参见图4,在所述第二区段22的圆锥周面上设有3个开口 221,其中二个为小开口,其设置在靠近所述喇叭口的口端,另一个为大开口,其设置在所述喇叭口的中段。通过该改进的扭力梁后桥结构,由于后桥随动臂2为变截面钢管结构,通过高压成型,呈弧形弯曲延伸,并用于焊接制动器安装支架4的部分呈喇叭状,其大口端向外,端口平面垂直于车辆后轮轴,直接用于制动器安装支架4的焊接安装,从而减少了后桥制动器安装支架4的焊接热影响区,简化了焊接工艺。也简化了后桥制动器安装支架4的结构,减轻了后桥制动器安装支架4的重量。在所述第二区段22,即喇叭口的周面上开设开口221,一方面可以防止积水,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后桥总成的重量,实现了后桥总成的轻量化设计,降低了生产成本。上述实施例是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的一种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变化,所有这些对所述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扭力梁后桥结构,包括扭力梁和设置在两端的后桥随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随动臂为变截面钢管结构,呈弧形弯曲延伸,设有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所述第二区段为高压成型的喇叭口,在所述第一区段端部设有后桥衬套;所述第二区段端口平面垂直于车辆后轮轴,在所述第二区段端口上焊接有制动器安装支架,所述制动器安装支架上设有制动器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进的扭力梁后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安装支架为端面法兰,设有一个中间圆孔,与所述喇叭口连通;所述制动器安装孔为四个,均布在中间圆孔的周边。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改进的扭力梁后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区段的周面上设有若干开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扭力梁后桥结构,包括扭力梁和设置在两端的后桥随动臂;所述后桥随动臂为变截面钢管结构,呈弧形弯曲延伸,设有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第二区段为高压成型的喇叭口,在第一区段端部设有后桥衬套;所述第二区段端口平面垂直于车辆后轮轴,并焊接有制动器安装支架,所述制动器安装支架上设有制动器安装孔。通过该改进的扭力梁后桥结构,后桥随动臂为变截面钢管结构,呈弧形弯曲延伸,使第二区段端口平面垂直于车辆后轮轴,用于制动器安装支架的焊接安装,从而减少了后桥制动器安装支架的焊接热影响区,简化了焊接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更易于通过焊接夹具控制后桥制动器安装支架的四轮定位参数。
文档编号B60G9/00GK202685836SQ20122024240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8日
发明者张楠楠, 潘之杰, 贾宝光,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