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变速器软轴支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重型汽车变速器操纵安装系统,具体涉及ー种变速器软轴支架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重型汽车大多采用可翻转式的平头驾驶室,而变速器操纵软轴一端安装于驾驶室地板下方,另外一端安装于驾驶室后下方的变速器上。翻转驾驶室导致驾驶室附近软轴变形及位移,软轴有可能卡死、损坏其他零件。为了底盘管路布置的合理、安全、美观,还需要对制动管束进行固定。驾驶室面罩在翻转过程中,没有减震防撞设施,容易与驾驶室表面直接接触,损伤表面。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满足变速器操纵软轴能够活动穿过的支护结构。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速器软轴支架总成,包括驾驶室和变速器软轴,其改进在干在驾驶室外表面上设置有软轴支架,软轴支架与驾驶室外表面之间形成空腔,变速器软轴置于所述空腔中。进ー步,所述软轴支架的外侧面固定有限位支架,限位支架与气弹簧支架转动连接。进ー步,所述限位支架的外侧设置有防撞块。进ー步,所述软轴支架的尾部设置有管束支耳。进ー步,所述软轴支架的横截面为L形。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实现在对变速器软轴进行相对固定,避免变速器软轴卡死或者损坏其他零件。对驾驶室面罩翻转进行限位、减震,并且防止驾驶室面罩在翻转过程中表面损伤。将驾驶室支撑的气弹簧支架和制动管束的支架集成在了一起,提高了零部件安装的集成度。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之一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其中软轴支架I、限位支架2、铆钉3、气弹簧支架4、防撞块5、管束支耳6、驾驶室
11、变速器软轴12、气弹簧13、驾驶室面罩1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ー步详细说明。见图I至图3所示,变速器软轴支架总成,包括驾驶室11和变速器软轴12,在驾驶室11外表面上设置有软轴支架I,软轴支架I与驾驶室11外表面之间形成空腔,变速器软轴12置于所述空腔中。软轴支架I的横截面为L形,软轴支架I也可以采用瓦块形状。该实用新型安装在驾驶室11正前面的右下方,依靠软轴支架I上的三个安装定位孔固定在驾驶室11上,在软轴支架I和驾驶室11之间形成自由空间,变速器软轴12就安放在该自由空间内,并从中通过。当翻转驾驶室11时,变速器软轴12可以在该空间内相对自由运动,便可适应因翻转驾驶室11导致变速器软轴12变形及位移的需要,避免变速器软轴12卡死或者损坏其他零件。软轴支架I的外侧面固定有限位支架2,限位支架2与气弹簧支架4转动连接。限位支架2和气弹簧支架4通过铆钉3活动连接。支撑驾驶室面罩14的气弹簧13 —端与驾驶室面罩14活动连接,另外一端与气弹簧支架4连接,由于气弹簧支架4与限位支架2铆接,气弹簧支架4可以自由转动,可以避免当驾驶室面罩14打开和关闭过程中,气弹簧13由于位置变化引起的异响和振动。软轴支架I和限位支架2焊接一体,限位支架2的外侧设置有防撞块5。当驾驶室面罩14在回位的时候,有可能撞击驾驶室11本体,防撞块5可以起限位减震的作用,防止表面受到损伤。 软轴支架I的尾部设置有管束支耳6。在管束支耳6上开设有固定制动管束的安装孔,为制动管束提供支持、安装位置。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可以实现在对变速器软轴进行相对固定,避免变速器软轴卡死或者损坏其他零件。对驾驶室面罩翻转进行限位、减震,并且防止驾驶室面罩在翻转过程中表面损伤。将驾驶室支撑的气弹簧支架和制动管束的支架集成在了一起,提高了零部件安装的集成度。
权利要求1.一种变速器软轴支架总成,包括驾驶室(11)和变速器软轴(12),其特征在于在驾驶室(11)外表面上设置有软轴支架(I ),软轴支架(I)与驾驶室(11)外表面之间形成空腔,变速器软轴(12)置于所述空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变速器软轴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轴支架(I)的外侧面固定有限位支架(2),限位支架(2)与气弹簧支架(4)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软轴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架(2)的外侧设置有防撞块(5)。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变速器软轴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轴支架(I)的尾部设置有管束支耳(6)。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变速器软轴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轴支架(I)的横截面为L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速器软轴支架总成;它包括驾驶室和变速器软轴,在驾驶室外表面上设置有软轴支架,软轴支架与驾驶室外表面之间形成空腔,变速器软轴置于所述空腔中。主要用途及优点可以实现在对变速器软轴进行相对固定,避免变速器软轴卡死或者损坏其他零件。对驾驶室面罩翻转进行限位、减震,并且防止驾驶室面罩在翻转过程中表面损伤。将驾驶室支撑的气弹簧支架和制动管束的支架集成在了一起,提高了零部件安装的集成度。
文档编号B60K20/02GK202593286SQ20122026331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6日
发明者刘宝健, 张新伟 申请人: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