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用气压自动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1531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刹车用气压自动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刹车用气压自动控制阀技术领域[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刹车控制阀,特别涉及一种刹车用气压自动控制阀。
背景技术
[0002]载重汽车的刹车系统是气刹车系统,高压空气通过脚刹车总阀控制进气量,进而 使继动阀工作,进行刹车,由于载重汽车的各轮胎对地的压力不同,如果使用同一进气量, 则会发生“抱死”或“刹不住”的现象,当“刹不住”现象发生时,容易引发“溜车”情形,严重 的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刹车用气压自动控制阀,该 刹车用气压自动控制阀,可以调节刹车的力度,可以根据各轮胎对地的压力不同,选择不同 的刹车力度,使刹车力度保持平衡,不会发生“抱死”或“刹不住”的现象,不会引发“溜车” 情形,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0004]本实用新型是在阀体内开设有阀腔,阀腔的下部开设有通气道,通气道与继动阀 进气口和单向排气阀连通,通气道的内径小于阀腔的内径,阀腔内设置有活塞阀杆,活塞阀 杆与阀腔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环,阀体开设有进气通道,活塞阀杆的底段呈倒“凸”型,具有 工作面,活塞阀杆的底端封闭在通气道的端口,活塞阀杆的底段与阀腔之间形成有工作腔, 该工作腔与进气通道连通,阀体的顶部螺设有调整螺栓,活塞阀杆的顶部设置有弹簧,弹簧 位于活塞阀杆与调整螺栓之间,调整螺栓螺设有锁定螺母。[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调节刹车的力度,可以根据各轮胎对 地的压力不同,选择不同的刹车力度,使刹车力度保持平衡,不会发生“抱死”或“刹不住” 的现象,不会引发“溜车”情形,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0008]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0009]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其是在阀体I内开设有阀腔2,阀腔 2的下部开设有通气道4,通气道4与继动阀进气口 5和单向排气阀6连通,通气道4的内 径小于阀腔2的内径,阀腔2内设置有活塞阀杆3,活塞阀杆3与阀腔2之间设置有第一密 封环31,阀体I开设有进气通道7,活塞阀杆3的底段呈倒“凸”型,具有工作面33,活塞阀 杆3的底端封闭在通气道4的端口,活塞阀杆3的底段与阀腔2之间形成有工作腔32,该工作腔32与进气通道7连通,阀体I的顶部螺设有调整螺栓8,活塞阀杆3的顶部设置有弹簧 9,弹簧9位于活塞阀杆3与调整螺栓8之间,调整螺栓8螺设有锁定螺母10。[0011]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该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 例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为了方便加工阀腔2和通气道4,将阀腔2和通气道4的 内径设为相同,在阀腔2底部的通气道4内设置有衬套11,衬套11与通气道4之间设置有 第二密封环12,衬套11上端的通气道4具有卡肩41,衬套11下端的通气道4设置卡簧42, 卡簧42,卡肩41和卡簧42卡住衬套11,衬套11具有通孔111与工作腔32和通气道4连 通,活塞阀杆3的底端封闭在衬套11的通孔111。[0012]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该第三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 例和第二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该第三实施例没有设置调整螺栓8,活塞阀杆3的 顶部设置有弹簧9,弹簧9位于活塞阀杆3与阀体I之间。[0013]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0014]1、进气通道7通过刹车总阀与储气筒连通,当刹车用的高压空气从进气通道7进 入,对活塞阀杆3的工作面33施压,施加的压力大小等于工作面33的面积乘以气压值。当 施加的压力大于弹簧9的顶力时,活塞阀杆3向上移动,活塞阀杆3脱离对下部通气道4或 通孔111的封闭,高压空气通过通气道4或通孔111和通气道4进入继动阀进气口 5,使继 动阀工作,进行刹车,通过旋动调整螺栓8,调节弹簧9可以设定活塞阀杆3开启的压力大 小,或者选择不同的弹簧9,可以设定活塞阀杆3开启的压力大小,进而满足不同刹车力度 的要求。[0015]2、当停止刹车后,活塞阀杆3封闭住通气道4或通孔111和通气道4,工作的高压 空气从继动阀通过单向排气阀6排出,继动阀解除刹车。[0016]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其是在阀体I内开设有阀腔2,阀腔 2内设置有活塞阀杆3,活塞阀杆3与阀腔2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环31,阀体I开设有进气 通道7,活塞阀杆3的上段为活塞、下段为阀杆34,活塞与阀杆34的连接处具有工作面33, 活塞阀杆3的活塞与阀腔2之间形成有工作腔32,该工作腔32与进气通道7连通,阀体I 的顶部螺设有调整螺栓8,活塞阀杆3的顶部设置有弹簧9,弹簧9位于活塞阀杆3与调整 螺栓8之间,调整螺栓8螺设有锁定螺母10 ;阀腔2的下部开设有阀杆孔,阀杆34位于阀 杆孔中,阀杆34与阀杆孔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环35,阀杆34底部的阀体I开设有通气道 4,阀体I的侧壁开设有高压空气进气孔36,该高压空气进气孔36与通气道4连通,通气道 4与继动阀进气口 5和单向排气阀6连通,通气道4的内径小于阀杆34的直径,活塞阀杆3 之阀杆34的底端封闭在通气道4的端口。[0017]第四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0018]1、进气通道7通过刹车总阀与储气筒连通,高压空气进气孔36直接与储气筒连 通。[0019]2、当开始刹车后,当刹车用的高压空气从进气通道7进入,对活塞阀杆3的工作面 33施压,施加的压力大小等于工作面33的面积乘以气压值。当施加的压力大于弹簧9的顶 力时,活塞阀杆3向上移动,活塞阀杆3的阀杆34脱离对下部通气道4的封闭,高压空气从 高压空气进气孔36直接进入通气道4,再进入继动阀进气口 5,使继动阀工作,进行刹车,该 刹车方式可以立即将车刹住。[0020]3、通过旋动调整螺栓8,调节弹簧9可以设定活塞阀杆3开启的压力大小,或者选 择不同的弹簧9,可以设定活塞阀杆3开启的压力大小,进而满足不同踩踏刹车力度的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刹车用气压自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是在阀体(I)内开设有阀腔(2),阀腔(2)的下部开设有通气道(4),通气道(4)与继动阀进气口(5)和单向排气阀(6)连通,通气道(4)的内径小于阀腔(2)的内径,阀腔(2)内设置有活塞阀杆(3),活塞阀杆(3)与阀腔(2)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环(31),阀体(I)开设有进气通道(7),活塞阀杆(3)的底段呈倒“凸”型,具有工作面(33),活塞阀杆(3)的底端封闭在通气道(4)的端口,活塞阀杆(3)的底段与阀腔(2)之间形成有工作腔(32),该工作腔(32)与进气通道(7)连通,活塞阀杆(3)的顶部设置有弹簧(9 ),弹簧(9 )位于活塞阀杆(3 )与阀体(I)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刹车用气压自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I)的顶部螺设有调整螺栓(8),活塞阀杆(3)的顶部设置有弹簧(9),弹簧(9)位于活塞阀杆(3)与调整螺栓(8)之间,调整螺栓(8)螺设有锁定螺母(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刹车用气压自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腔(2)和通气道(4)的内径相同,在阀腔(2)底部的通气道(4)内设置有衬套(11),衬套(11)与通气道(4)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环(12),衬套(11)上端的通气道(4)具有卡肩(41),衬套(11)下端的通气道(4)设置卡簧(42),卡簧(42),卡肩(41)和卡簧(42)卡住衬套(11),衬套(11)具有通孔(111)与工作腔(32)和通气道(4)连通,活塞阀杆(3)的底端封闭在衬套(11)的通孔(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刹车用气压自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2)的下部开设有阀杆孔,阀杆(34)位于阀杆孔中,阀杆(34)与阀杆孔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环(35),阀杆(34)底部的阀体(I)开设有通气道(4),阀体(I)的侧壁开设有高压空气进气孔(36),该高压空气进气孔(36)与通气道(4)连通,通气道(4)与继动阀进气口(5)和单向排气阀(6)连通,通气道(4)的内径小于阀杆(34)的直径,活塞阀杆(3)之阀杆(34)的底端封闭在通气道(4)的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刹车用气压自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2)的下部开设有阀杆孔,阀杆(34)位于阀杆孔中,阀杆(34)与阀杆孔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环(35),阀杆(34)底部的阀体(I)开设有通气道(4),阀体(I)的侧壁开设有高压空气进气孔(36),该高压空气进气孔(36)与通气道(4)连通,通气道(4)与继动阀进气口(5)和单向排气阀(6)连通,通气道(4)的内径小于阀杆(34)的直径,活塞阀杆(3)之阀杆(34)的底端封闭在通气道(4)的端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刹车用气压自动控制阀,是在阀体内开设有阀腔,阀腔的下部开设有通气道,通气道与继动阀进气口和单向排气阀连通,通气道的内径小于阀腔的内径,阀腔内设置有活塞阀杆,活塞阀杆与阀腔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环,阀体开设有进气通道,活塞阀杆的底段呈倒“凸”型,具有工作面,活塞阀杆的底端封闭在通气道的端口,活塞阀杆的底段与阀腔之间形成有工作腔,该工作腔与进气通道连通,阀体的顶部螺设有调整螺栓,活塞阀杆的顶部设置有弹簧,弹簧位于活塞阀杆与调整螺栓之间;本实用新型可以调节刹车的力度,可以根据各轮胎对地的压力不同,选择不同的刹车力度,使刹车力度保持平衡,不会发生 “抱死”或“刹不住”的现象,不会引发“溜车”情形,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文档编号B60T11/28GK202827551SQ20122053987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2日
发明者张小伟 申请人:张小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