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汽车车轮踏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轮部件,尤其是一种汽车车轮踏圈。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车轮踏圈通过车轮螺栓和车轮螺母安装在车轮辐板上,由于车轮螺栓和车轮螺母突出于车轮外,既存在安全隐患,也不能满足某些国际组织关于汽车外部突出物的生产要求,如欧盟理事会关于车轮、车轮螺母、轮毂罩和轮盘不能出现尖角或超出轮缘外平面的突出物的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遮蔽车轮螺栓和车轮螺母的汽车车轮踏圈。本实用新型包括设有踏圈底面和踏圈边沿的踏圈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踏圈体内的踏圈连接件,所述踏圈底面设有多个扳手操作孔,所述踏圈连接件设有安装面和多个螺母座支耳,所述安装面为由第一安装底面和安装边沿构成的凹槽形,所述第一安装底面与踏圈底面焊接,所述多个螺母座支耳位于安装边沿且均设有与扳手操作孔相配合的螺栓通孔。所述踏圈底面中心设有呈凹槽形的第二安装底面,所述第二安装底面与第一安装底面焊接。所述第二安装底面、第一安装底面和安装边沿均为圆形。所述螺母座支耳为三只。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踏圈体内的踏圈连接件及车轮螺栓和车轮螺母与车轮辐板连接,踏圈体可将车轮螺栓和车轮螺母遮蔽,不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而且可消除安全隐患及满足欧盟理事会关于汽车轮外部突出物的生产要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暨正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后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状态示意图。图中1_踏圈体(11-踏圈底面、111-扳手操作孔、112-第二安装底面、12-踏圈边沿)、2_踏圈连接件(21-安装面、211-第一安装底面、212-安装边沿、22-螺母座支耳、221-螺栓通孔)、3_车轮螺栓、4-车轮螺母、5-固定螺母、6-车轮辐板、7-商标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0015]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包括设有踏圈底面11和踏圈边沿12的踏圈体I及位于踏圈体I内的踏圈连接件2,所述踏圈底面11中心设有呈凹槽形的的第二安装底面112及五个扳手操作孔111,所述踏圈连接件2设有安装面21和三个螺母座支耳22,所述安装面21为由第一安装底面211和安装边沿212构成的凹槽形,所述第一安装底面211与第二安装底面112焊接,所述三个螺母座支耳22位于安装边沿212且均设有与扳手操作孔111相配合的螺栓通孔22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底面112、第一安装底面211和安装边沿212均为圆形,所述第二安装底面112的外表面还可设置产品的商标图案7,如东风汽车的车标。安装时,先将车轮螺栓3压入车轮辐板6,固定螺母5拧在车轮辐板6内侧,车轮螺栓3穿过扳手操作孔111和螺栓通孔221后,将踏圈体I贴合于车轮辐板6外侧,最后将车轮螺母4按规定力矩拧紧在螺母座支耳23上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车轮踏圈,包括设有踏圈底面(11)和踏圈边沿(12)的踏圈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踏圈体(I)内的踏圈连接件(2),所述踏圈底面(11)设有多个扳手操作孔(111),所述踏圈连接件(2)设有安装面(21)和多个螺母座支耳(22),所述安装面(21)为由第一安装底面(211)和安装边沿(212)构成的凹槽形,所述第一安装底面(211)与踏圈底面(11)焊接,所述多个螺母座支耳(22)位于安装边沿(212)且均设有与扳手操作孔(111)相配合的螺栓通孔(2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轮踏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踏圈底面(11)中心设有呈凹槽形的第二安装底面(112),所述第二安装底面(112)与第一安装底面(211)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轮踏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底面(211)和安装边沿(212)均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轮踏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底面(112)为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车轮踏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座支耳(22)为三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轮踏圈,包括设有踏圈底面和踏圈边沿的踏圈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踏圈体内的踏圈连接件,所述踏圈底面设有多个扳手操作孔,所述踏圈连接件设有安装面和多个螺母座支耳,所述安装面为由第一安装底面和安装边沿构成的凹槽形,所述第一安装底面与踏圈底面焊接,所述多个螺母座支耳位于安装边沿且均设有与扳手操作孔相配合的螺栓通孔。本实用新型的踏圈体可将车轮螺栓和车轮螺母遮蔽,不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而且可消除安全隐患及满足欧盟理事会关于汽车外部突出物的生产要求。
文档编号B60B7/00GK202896170SQ20122055343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6日
发明者王庆伍, 王江伟, 郑维东, 包涵, 王虎伟 申请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