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电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2492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屏蔽电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屏蔽电线(21),在其具有多个导体(25)和绝缘体(26)的内线部(22),设有包覆该内线部(22)的片状金属箔屏蔽构件(23)。利用金属箔屏蔽构件(23)包覆内线部(22),以使金属箔屏蔽构件(23)把持内线部(22),并防止金属箔屏蔽构件(23)的端部的掉落或端部的翘起。
【专利说明】屏蔽电线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屏蔽功能的屏蔽电线。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等作为生态汽车(Eco-car)受到关注。且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的普及率正在逐渐提高。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搭载有马达作为动力源。为了对马达进行驱动,需要利用能够耐受高压的车内配线将高压蓄电池与逆变器之间以及逆变器与马达之间通电连接。能够耐高压的车内配线采用具有屏蔽功能的结构。
[0003]关于上述屏蔽功能,通常采用编织而成的屏蔽构件或由金属箔和加蔽线(Drainwire)构成的屏蔽构件(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2)。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04917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890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9]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在采用编织而成的屏蔽构件的情况下,存在下述问题。即,由于采用编织线,因此在屏蔽构件由例如300条线束编织而成的情况下,存在屏蔽构件较重的问题。而近年的汽车部件对轻型化的要求趋于严格,因此,本申请发明人认为需要实现轻型化。
[0010]另外,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在采用金属箔和加蔽线(drain wire)构成屏蔽构件的情况下,存在下述问题。即,由于屏蔽构件采用了金属箔和加蔽线,电线末端将出现金属箔不能覆盖的部分,因此具有无法实现充分的屏蔽效果的问题。
[0011]此外,在采用金属箔和加蔽线构成的屏蔽构件的情况下,还存在下述问题。即,在该屏蔽构件中,在将加蔽线配置于两条电线之间时,有可能无法实现加蔽线与金属箔的充分接触。为此也考虑将加蔽线配置在一条电线的外侧而非两条电线之间的方案。但在该情况下,相对于金属箔的厚度而言,加蔽线太粗,因此出现了车内配线(或电缆)的有加蔽线的部分的精加工外形异化的问题。
[0012]就金属箔而言,一旦其端部落入电线之间或者翘起,就将使得对电线的把持变得不稳定,以致无法充分发挥屏蔽功能。另外,由于在金属箔和加蔽线中,需要将加蔽线装入金属箔内,因此存在工艺和设备趋于复杂的问题。
[0013]本发明即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轻型化,且能够充分发挥屏蔽功能,还能够实现对特异外形的抑制以及工艺和设备的简化的屏蔽电线。
[001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5]为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屏蔽电线具备:具有多个导体和用于包覆该多个导体的绝缘体的内线部;和具有金属箔且设于上述内线部的外侧的金属箔屏蔽构件,该金属箔屏蔽构件呈片状,缠绕于该内线部的外周一圈以上,以将上述内线部包入其内部,上述金属箔屏蔽构件的片材宽度方向的一端配置于上述绝缘体的外表面的作为不与相邻的另一绝缘体对置的部分的半圆部,上述金属箔屏蔽构件的上述片材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配置于上述半圆部。
[0016]另外,本发明的屏蔽电线以上述金属箔屏蔽构件的电线末端侧的两端作为地线连接部。
[0017]另外,本发明的屏蔽电线将高压蓄电池与逆变器连接,或者将该逆变器与马达连接。
[0018]发明的效果
[0019]根据本发明,由于使用了具有金属箔的屏蔽构件即金属箔屏蔽构件,因此具有能够实现与编织线情形相比屏蔽构件格外轻型化的效果。另外,根据本发明,采用具有金属箔但不使用加蔽线的结构,因此,能够实现减轻相当于加蔽线重量的轻型化效果和能够抑制特异外形的效果。而且,根据本发明,由于金属箔屏蔽构件的两端配置于绝缘体的剖视时为外表面的一部分的半圆部,端部采用抑制了金属箔屏蔽构件的端部掉落和端部翘起的配置,因此能够实现稳定把持内线部,并充分发挥屏蔽功能的效果。
[0020]另外,根据本发明,由于采用具有地线连接部的金属箔屏蔽构件,因此能够实现内线部直至电线末端均被金属箔屏蔽构件包覆的效果。由此能够实现电线末端处的充分屏蔽效果。
[0021]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提供适于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的高压用屏蔽电线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 (a)?图1 (C)为本发明屏蔽电线的示意图,其中,图1 (a)为车辆示意图,图1 (b)为屏蔽电线的剖视图,图1 (c)为内线部的一端和另一端的位置示意图。
[0023]图2 Ca)和图2 (b)为屏蔽电线的比较示意图,图2 Ca)为本发明屏蔽电线的剖视图,图2 (b)为比较例的屏蔽电线的剖视图。
[0024]图3 (a)?图3 (c)为屏蔽电线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其中,图3 (a)为制造工艺全程示意图,图3 (b)为导体和金属箔输出状态的剖视图,图3 (C)为挤压包覆有护套的状态的剖视图。
[0025]图4 (a)?图4 (C)为屏蔽电线的另一例的剖视图。
[0026]图5 (a)?图5 (C)为屏蔽电线的又一例的剖视图。
[0027]图6 (a)?图6 (C)为屏蔽电线的末端处理的剖视示意图。
[0028]图7为屏蔽电线的末端处理的立体图。
[0029]图8为屏蔽电线的末端处理的立体图。
[0030]图9为屏蔽电线的末端处理的立体图。
[0031]符号说明
[0032]I混合动力汽车
[0033]2发动机[0034]3马达单元
[0035]4逆变器单元
[0036]5蓄电池
[0037]6发动机室
[0038]7汽车后部
[0039]8、9车内配线
[0040]10中间部
[0041]11车辆底盘
[0042]12接线盒
[0043]13 后端
[0044]14 前端
[0045]21屏蔽电线
[0046]22内线部
[0047]23金属箔屏蔽构件
[0048]24 护套
[0049]25 导体
[0050]26绝缘体
[0051]27绝缘芯线
[0052]28叠合部
[0053]29 一端
[0054]30 另一端
[0055]31 ?36 点
[0056]37地线连接部
[0057]93树脂层
[0058]94金属箔
[0059]SC半圆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60]屏蔽电线设为以片状金属箔屏蔽构件包覆具有多个导体和绝缘体的内线部的结构。屏蔽电线由金属箔屏蔽构件包覆内线部,以把持内线部,并防止金属箔屏蔽构件的端部掉落或端部翅起。
[0061]实施例
[0062]下面参照【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实施例。图1 (a)?图1 (C)为本发明屏蔽电线的示意图,其中,图1 (a)为车辆示意图,图1 (b)为屏蔽电线的剖视图,图1 (C)为内线部的一端和另一端的位置示意图。而图2 (a)和图2 (b)为屏蔽电线的比较剖视图,图3 (a)?图3 (c)为屏蔽电线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图4 (a)?图6 (C)为屏蔽电线的其它例的剖视图,图7?图9为屏蔽电线的末端处理的立体图。
[0063]在本实施例中,将举例说明布设于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动汽车)的车内配线采用了本发明的屏蔽电线的实例。此外,本发明适用对象并不限于混合动力汽车用高压屏蔽电线,也适用于能够用于汽油车的低压蔽电线。
[0064]在图1 (a)中,符号I表示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I是发动机2和马达单元3两种动力混合驱动的车辆,藉助逆变器单元4将来自蓄电池5 (电池组)的电力供给至马达单元3。在本实施例中,发动机2、马达单元3和逆变器单元4搭载于前轮等所在位置的发动机室6。而蓄电池5则搭载于后轮等所在的汽车后部7。蓄电池5也可搭载于位于发动机室6的后方的汽车(乘用)室内。
[0065]马达单元3与逆变器单元4利用车内配线8连接。另外,蓄电池5与逆变器单元4也利用车内配线9连接。车内配线8、9采用高压用线束。车内配线8也被称为马达电缆。车内配线8短于车内配线9。
[0066]车内配线9的中间部10布设于车辆底盘11。车内配线9也可布设于汽车室内侧。车辆底盘11是车体的地面侧,成为所谓面板构件的部分。在其预定位置,贯通形成有未图示的贯通孔。贯通孔的部分设有实现其与车内配线9之间的防水的防水结构(省略图示)。
[0067]车内配线9与蓄电池5藉助设置于该蓄电池5的接线盒12实现连接。车内配线9的后端13连接于接线盒12。车内配线9的后端13侧布设于作为汽车室内侧的地板上。在地板上还布设有车内配线9的前端14侧。车内配线9的前端14侧与逆变器单元4连接。
[0068]在此需要对本实施例进行补充说明的是,马达单元3为包括马达和发电机的结构。另外,逆变器单元4为包括逆变器和换流器(inverter)的结构。马达单元3采用包括屏蔽箱在内的马达机组。另外,逆变器单元4也呈包括屏蔽箱在内的逆变器机组的结构。蓄电池5为N1-MH系或L1-1on系电池,通过组件化而形成。此外,还可使用例如电容器之类的蓄电装置。蓄电池5无特别限定,只要能够用于混合动力汽车I或电动汽车即可。
[0069]在图1 (a)和图1 (b)中,用于连接逆变器单元4与蓄电池5的车内配线9采用具有本发明的屏蔽电线21的结构。下文将对屏蔽电线21进行说明,其与现有例相比能够实现轻型化,并能够充分发挥屏蔽功能,且能够实现对特异外形的抑制和工艺及设备的简化。
[0070]屏蔽电线21具有内线部22和设于该内线部22外侧的金属箔屏蔽构件23。屏蔽电线21还包括设置于金属箔屏蔽构件23外侧的护套24。
[0071]内线部22具有多个导体25和包覆该多个导体25的绝缘体26,在本实施例中,其具有两个导体25和分别包覆着这两个导体25的绝缘体26。两个导体22截面均呈圆形。绝缘体26覆盖导体22的外周。本实施例的内线部22由两条内线构成,即,由一个导体25和包覆该导体25的绝缘体26构成的绝缘芯线27呈双股并列结构(其它例后述)。两股绝缘芯线27相同,相互接触并列,且被包入金属箔屏蔽构件23内,并被把持为不能活动。
[0072]绝缘芯线27优选被制成为使得屏蔽电线21截面积为3_2?30_2。绝缘芯线27被制成所谓的粗电线。绝缘芯线27具有与现有产品同样的柔软性,或者本身具有能够保持沿着车内配线9的布设路径的形状的刚性,即,其具有当将其从直线状态折弯时能够维持弯曲形状而不会恢复原状的刚性。
[0073]导体25采用铜制、铜合金制、铝制或铝合金制线束绞接而成的截面呈圆形的扭绞线导体。导体25的材质并不限于此,可采用适于用作电线导体的材质。另外,导体25并不限于扭绞线导体,还可采用圆形单芯导体。此外,只要能够使导体25实现低价和轻型化,上述材质中使用铝或铝合金同样有效。
[0074]绝缘体26设置为包覆导体25使其绝缘并将其保护的形态。绝缘体26通过树脂材料的挤出而形成截面呈圆形的制品。绝缘体26通过挤出成型而能够以均匀厚度包覆导体25。作为适用于绝缘体26的材料,可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氟树脂等热塑性树脂材料。本实施例中采用交联聚乙烯。此外,绝缘体23的材质不限于此,可采用适于用作电线绝缘体的材质。
[0075]金属箔屏蔽构件23是用于使屏蔽电线21具有屏蔽功能的构件,其具有金属箔。该金属箔可采用铜箔、铝箔或铁箔等公知的金属箔。金属箔屏蔽构件23可仅采用金属箔,也可采用包括金属箔和树脂层的制品(具体内容如后所述)。金属箔屏蔽构件23呈片状,能够沿内线部22的外周方向包覆内线部。呈片状的金属箔屏蔽构件23的宽度(沿着内线部22圆周方向的长度)为,在包覆内线部22时,确保金属箔屏蔽构件23在一个区间内能够叠层。因此,能够在金属箔屏蔽构件23形成作为金属箔屏蔽构件23叠层的一个区间的叠合部28。
[0076]关于呈片状的金属箔屏蔽构件23的大小,金属箔屏蔽构件23呈使得其长度方向(与导体25并列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的一端和另一端(标注省略)位于绝缘芯线27的末端的大小。另外,片状的金属箔屏蔽构件23呈包覆着内线部22时使得作为宽度方向的片材宽度方向的一端29和另一端30位于作为内线部22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半圆部SC处的大小。半圆部SC是绝缘体26的外表面中的不与相邻的另一绝缘体26对置的部分。作为一个具体例,在呈片状的金属箔屏蔽构件23包覆着内线部22时,使其呈作为宽度方向的片材宽度方向的一端29和另一端30位于内线部22的最外侧的一端和另一端的大小。此外,本发明的屏蔽电线并不限于片材宽度方向的一端29和另一端30位于内线部22的最外侧的一端和另一端的结构。只要片材宽度方向的一端29和另一端30分别位于内线部22的一个半圆部SC和另一个半圆部SC即可。
[0077]内线部22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半圆部SC的位置或者内线部22的上述最外侧的一端和另一端的位置,在由金属箔屏蔽构件23包覆内线部22方面是重要的位置。
[0078]在图1 (C)中,当将作为导体25的排列方向的内线部22的中心轴设为Cl、并将与该中心轴Cl垂直且穿过绝缘芯线27中心而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设为C2、C3时,则在中心轴Cl上,图中的点31、32的位置相当于内线部22的最外侧的一端和另一端所在的位置。另外,在中心轴C2上,图中的点33、34的位置相当于内线部22的最外侧的一端和另一端所在的位置。另外,在中心轴C3上,图中的点35、36的位置相当于内线部22的最外侧的一端和另一端所在的位置。半圆部SC相当于连结图中的点33、31、34的圆弧的位置,以及连结图中的点35、32、36的圆弧的位置。
[0079]点31?36是为便于说明而设定的点,并非实际可见的点。点31?36是指与绝缘体26的外周面相接的位置。此外,观察中心轴Cl?C3时,点31?36是指内线部22的顶部。
[0080]金属箔屏蔽构件23呈在至少缠绕于内线部22 —圈的状态下,即在通过点31?36的状态下能够包覆该内线部22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当金属箔屏蔽构件23这样包覆内线部22时,片材宽度方向的一端29和另一端30与点31、32的位置一致,或者位于这两点附近(配置于一端29和另一端30的位置与半圆部SC相合的位置)。
[0081]在图1 (b)和图1 (C)中,将金属箔屏蔽构件23从点31的位置开始缠绕,在依次缠绕内线部22的外周一圈、点33、点35、点32、点36、点34和点31后,从点31的位置开始叠合,形成叠合部28,然后进一步依次缠绕点33、点35,在点32的位置结束缠绕,完成屏蔽电线21的装配,
[0082]金属箔屏蔽构件23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和另一端(标注省略)分别设有地线连接部37 (参照图6)。地线连接部37设为地线的一部分。下文将参照图6说明地线连接部37。
[0083]护套24是挤出包覆至金属箔屏蔽构件23的外侧的具有绝缘性的构件。作为护套24的材料,适于采用耐磨性、耐热性、耐候性、抗冲击性、挤出成型性等各种性能优异的树脂材料。在该情况下,具有能够形成无外装构件屏蔽电线21的优点。此外,作为外装构件,也可采用波纹管、护罩(Protector)等。
[0084]在图2 (a)中,由一端29和另一端30的位置可知,金属箔屏蔽构件23以其相对于内线部22的外周大致一半的部分形成叠合部28的方式包覆内线部22。另外,从一端29和另一端30的位置可知,金属箔屏蔽构件23的端部不会掉落,也不会翘起。
[0085]在此,参照图2 (b)说明上述端部掉落和端部翘起。图2 (b)表示作为比较例的屏蔽电线的剖视图(护套省略)。
[0086]在图2 (b)中,由两股绝缘芯线201构成的内线部202被屏蔽构件203包覆而被屏蔽。屏蔽构件203的一端204和另一端205位于两股绝缘芯线201之间的位置的正上方。叠合部206较短。上述屏蔽构件203如箭头P所示,其一端204有可能落入绝缘芯线201之间的空间207,而屏蔽构件203的另一端205有可能如箭头Q所示翘起。
[0087]在图3 Ca)?图3 (c)中,屏蔽电线21按照例如下述工艺制造。即,通过将绝缘芯线27分别从两卷筒38抽出,并将金属箔屏蔽构件23从另一卷筒38抽出,然后利用金属箔成型模具39将金属箔屏蔽构件23设置到内线部22外侧(参照图3 (b)),再利用护套成形模具40挤出包覆护套24 (参照图3 (c))而制得。
[0088]此外,上述屏蔽电线21也可替换为图4 (a)?图5 (C)所示的变形例(屏蔽电线的变形例)。以下说明变形例。
[0089]在图4 (a)中,屏蔽电线41包括:内线部42;设于该内线部42外侧的金属箔屏蔽构件43 ;和设于金属箔屏蔽构件43外侧的护套44。内线部42具有两股导体45和将这两股导体45 —并包覆的绝缘体46。金属箔屏蔽构件43的一端47和另一端48的位置与参照图1 (b)说明的上述屏蔽电线21的金属箔屏蔽构件23的位置相同。即,为与半圆部SC相应的位置。
[0090]在图4 (b)中,屏蔽电线51包括:内线部52;设于该内线部52外侧的金属箔屏蔽构件53 ;和设于金属箔屏蔽构件53外侧的护套54。内线部52具有两股导体55和将这两股导体55 —并包覆的绝缘体56。绝缘体56具有作为被夹入相邻导体55之间的部分,换言之具有相邻导体55之间的部分的“相邻部分57”和作为该相邻部分57以外的部分的“不相邻部分58”。相邻部分57的宽度窄于不相邻部分58。内线部52能够节省相邻部分57所变窄的那部分的空间。金属箔屏蔽构件53的一端59和另一端60的位置与参照图1(b)说明的上述屏蔽电线21的金属箔屏蔽构件23位置相同。即,为与半圆部SC相应的位置。
[0091]在图4 (C)中,屏蔽电线61包括:内线部62;设于该内线部62外侧的金属箔屏蔽构件63 ;和设于金属箔屏蔽构件63外侧的护套64。内线部62具有两股导体65和将这两股导体65—并包覆的绝缘体66。绝缘体66的夹在相邻导体65之间的部分具有桥接部67。金属箔屏蔽构件63 —端68和另一端69的位置与参照图1 (b)说明的上述屏蔽电线21的金属箔屏蔽构件23位置相同。即,为与半圆部SC相应的位置。[0092]在图5 (a)中,屏蔽电线71包括:内线部72;设于该内线部72外侧的金属箔屏蔽构件73 ;和设于金属箔屏蔽构件73外侧的护套74。内线部72由两股绝缘芯线75构成。绝缘芯线75具有导体76和包覆该导体76的绝缘体77。金属箔屏蔽构件73的一端78和另一端79的位置不同于参照图1 (b)说明的其在上述屏蔽电线21的金属箔屏蔽构件23中的位置。即,一端78和另一端79位于图1 (c)所示的点33、34 (配置于半圆部SC的位置)。
[0093]在图5 (b)中,屏蔽电线71'与图5 (a)的屏蔽电线71的不同点如下。S卩,金属箔屏蔽构件73的一端78和另一端79的位置不同。其一端78和另一端79配置于图1(c)所示的点35、33 (配置于半圆部SC的位置)。
[0094]在图5 (C)中,屏蔽电线81包括:内线部82;设于该内线部82外侧的金属箔屏蔽构件83 ;和设于金属箔屏蔽构件83外侧的护套84。内线部82由三股绝缘芯线85构成。绝缘芯线85具有导体86和包覆该导体86的绝缘体87。三股绝缘芯线85被金属箔屏蔽构件83把持且被捆扎为截面大致呈三角形的状态。金属箔屏蔽构件83的一端88和另一端89的位置与例如中心轴C4上的内线部82的最外侧一端和另一端的位置相应(与半圆部SC的位置相应)。由于屏蔽电线81具有三股绝缘芯线85,因此,其适用于图1 (a)所示的车内配线8。
[0095]图6 (a)?图6 (C)为屏蔽电线的末端处理的剖视示意图。以下,参照该剖视图,分别举三例说明金属箔屏蔽构件23的结构和分别设于金属箔屏蔽构件23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和另一端的地线连接部37 (此外,图示组成部件之间有间隙,但这不过是为了便于图示)。
[0096]在图6 Ca)中,作为第一例的屏蔽电线21的末端处理,是从该末端除去预定长度的护套24,然后将露出的金属箔屏蔽构件23向护套24外侧折回,将作为该折回部的地线连接部37夹入金属制加固环91和垫环92之间,在保持该夹入的状态下从加固环91外侧施加紧固力。金属箔屏蔽构件23呈片状,具有树脂层93和设于该树脂层93 —侧表面的金属箔94。金属箔94配置于内线部22侧。金属箔94与加固环91电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树脂层93采用PET树脂(作为一例)。处于露出状态的内线部22通过除去预定长度的绝缘体26,然后设置端子配件,进行末端处理而得(与其它例相同)。加固环91和垫环92也可采用下图6 (b)和图6 (c)所述的连续形状。
[0097]在图6 (b)中,作为第二例的屏蔽电线21的末端处理,是从该末端除去预定长度的护套24,然后将露出的金属箔屏蔽构件23向护套24外侧折回,将作为该折回部的地线连接部37夹入金属制加固环91和垫环92之间,在保持该夹入的状态下从加固环91外侧施加紧固力。金属箔屏蔽构件23呈片状,具有树脂层93和设于该树脂层93两侧表面的金属箔94。金属箔94与加固环91和垫环92电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树脂层93采用PET树月旨。加固环91和垫环92呈两者连续状(也可为图6 (a)所示的分体状)。
[0098]在图6 (C)中,作为第三例的屏蔽电线21的末端处理,是从该末端除去预定长度的护套24,然后将露出的金属箔屏蔽构件23向护套24外侧折回,将作为该折回部的地线连接部37夹入金属制加固环91和垫环92之间,在保持该夹入的状态下从加固环91外侧施加紧固力。金属箔屏蔽构件23呈片状,具有树脂层93和设于该树脂层93另一侧面的金属箔94。金属箔94与垫环92电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树脂层93采用PET树脂。加固环91和垫环92呈两者连续状(也可为图6 (a)所示的分体状)。此外,尽管以金属箔屏蔽构件23呈由树脂层93和金属箔94构成的双层结构或三层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屏蔽电线中的金属箔屏蔽构件23并不限于该层状结构。只要具有导电性并具有能够环绕内线部22的外周的程度的柔软性即可。
[0099]尽管第一?第三例的屏蔽电线21的末端处理是金属箔屏蔽构件23包括树脂层93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S卩,也可采用下述三例的单独使用金属箔94的形态(这不过是单独使用金属箔94的实施例,当然也可含有树脂层93)。
[0100]在图7?图9中,单独由金属箔94构成的金属箔屏蔽构件23采用在地线连接部37的内侧插入有屏蔽箱体101的垫环102、外侧外嵌有加固环103的结构。当对加固环103施加紧固力时,金属箔94被夹入加固环103与垫环102之间,由此形成接触状态,从而完成金属箔屏蔽构件23的电连接。受到紧固力的加固环103形成有向内侧凹陷的两级状的且各级开口边缘无棱的第一级变形部104和第二级变形部105。第一级变形部104和第二级变形部105是与金属箔94形成有效电接触和机械连接的部分。作为第一级凹陷的第一级变形部104形成于弱紧固接触部分,而设于第一级变形部104的第二级变形部105形成于较强紧固接触部分。
[0101]在图7中,第二级变形部105呈微凹状,而在图8和图9中呈压边筋(bead)状。
[0102]如上述参照图1?图9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屏蔽电线21,由于使用了具有金属箔94的屏蔽构件,也即金属箔屏蔽构件23,因此屏蔽构件与编织线情形相比能够实现格外的轻型化效果。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屏蔽电线21,由于具有金属箔94但不使用现有例的加蔽线,因此,能够实现减轻相当于加蔽线重量的轻型化效果和抑制特异外形的效果。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屏蔽电线21,由于金属箔屏蔽构件23采用抑制端部掉落和端部翘起的端部配置,因此,能够实现稳定把持内线部22,并充分发挥屏蔽功能的效果。
[0103]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屏蔽电线21,由于是具有地线连接部37的金属箔屏蔽构件23,因此能够实现以金属箔屏蔽构件23包覆内线部22直至电线末端的效果。由此能够实现电线末端处的充分屏蔽效果。
[0104]不言而喻,本发明在不改变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0105]尽管是参照特定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修正,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不言而喻的。
[0106]本申请基于2011年5月19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1-112145),其内容作为参照引入于此。
[0107]产业实用性
[0108]根据本发明的屏蔽电线,由于是具有金属箔但不使用加蔽线的结构,因此能够实现减轻相当于加蔽线重量的轻型化效果和抑制特异外形的效果。而且,根据本发明,由于金属箔屏蔽构件的端部采用抑制其端部掉落和端部翘起的配置,因此,能够实现稳定把持内线部,并充分发挥屏蔽功能的效果。本发明在具有屏蔽功能的屏蔽电线领域十分有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屏蔽电线,其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多个导体和用于包覆多个所述导体的绝缘体的内线部;和 具有金属箔,并设置于所述内线部的外侧的金属箔屏蔽构件, 所述金属箔屏蔽构件呈片状,缠绕于所述内线部的外周一圈以上,以将所述内线部包入所述金属箔屏蔽构件的内部, 所述金属箔屏蔽构件的片材宽度方向的一端配置于所述绝缘体的外表面的作为不与相邻的另一绝缘体对置的部分的半圆部,所述金属箔屏蔽构件的所述片材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配置于所述半圆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箔屏蔽构件的电线末端侧的两端作为地线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屏蔽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电线将高压蓄电池与逆变器连接,或者将所述逆变器与马达连接。
【文档编号】B60R16/02GK103548099SQ201280024328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9日
【发明者】长桥光治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