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雾雨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703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雾雨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为了克服在寒冷天气时汽车前挡风玻璃上总是产生雾气遮挡视线,提供了一种除雾雨刷。为雨刷部分和雾刷部分组成,雨刷部分内部带有铁片,雾刷部分内部带有磁铁且可以在需用时加装。特点是轻便易用,为分体式结构,可在需要使用雾刷部分的时候再安装该部分,在不需用时可拆下不会影响视野。并且整体轻便耐用,在增加除雾效果后并不影响雨刷原有的功能。
【专利说明】一种除雾雨刷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雨刷,特别涉及一种可消除玻璃上雾气的除雾雨刷。

【背景技术】
[0002]如今汽车广泛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汽车雨刷成为一个时常得到使用的部件,在下雨天前挡风玻璃总会留有水滴,雨刷能不断的清理这些水滴,从而保证司机的视野不受很大影响。但现有雨刷在应用中还是有一些局限,只能清理前挡风玻璃外面留有的雨滴,当天气寒冷的时候,尤其是车内开空调制热的时候,前挡风玻璃内部的雾气也是影响司机视野的一个常见问题,而现有汽车雨刷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为了克服在寒冷天气时汽车前挡风玻璃上总是产生雾气,提供了一种除雾雨刷,通过对雨刷结构的改进,使其带有在需用时可以加装的雾刷部分,即可对前挡风玻璃的内外两面都想进行清洁,从而起到去除挡风玻璃内面雾气的效果。
[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除雾雨刷,包括挡风玻璃外侧的雨刷部分,其特征是:所述的雨刷部分内部加装铁片,可加装于刚性架上层或者下层;还设置有挡风玻璃内侧的雾刷部分,雾刷部分为上护套、刚性架、下护套和刷毛带依次通过多个固定件连接;雾刷部分安装有磁石,使雾刷部分在挡风玻璃内侧吸附能够在挡风玻璃外侧的雨刷部分上。
[0005]本发明所述的除雾雨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护套的下表面带有数量大于等于两个的凹槽,磁石数量和凹槽对应,固定在凹槽中;所述刚性架4上透孔数量大于等于三个,透孔处对应安装有多个固定件6 ;所述上护套2和下护套6的曲率为零,刚性架4为弓形。
[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轻便易用,为分体式结构,可在需要使用雾刷部分的时候再安装该部分,在不需用时可拆下不会影响视野。并且整体轻便耐用,在增加除雾效果后并不影响雨刷原有的功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08]图1为本发明的雨刷部分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发明的雨刷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本发明的雾刷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1]图4为本发明的雾刷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I铁片、2上护套、3磁石、4刚性架、5固定件、6下护套和7刷毛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具体的说明。
[0014]如图1-4所示,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5]本发明的一种除雾雨刷,包括前挡风玻璃外侧的的雨刷部分,其主要结构特征是:雨刷部分内加装铁片1,铁片可加装于雨刷部分内部或者护套上;还包括有前挡风玻璃内侧的雾刷部分;雾刷部分由所述上护套2、刚性架4、下护套6和刷毛带7从上到下依次通过多个固定件5连接;雾刷部分内部安装有多个磁石3,磁石作用是提供吸力,吸附雨刷部分内铁片。
[0016]本发明所述的除雾雨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护套的下表面带有数量大于等于两个的凹槽,磁石数量和凹槽对应,固定在凹槽中。所述刚性架4上透孔数量大于等于三个,透孔处对应安装有多个固定件5,。所述上护套2和下护套6的曲率为零,刚性架4为弓形,可保证并不需要很大压力雾刷部分就可与前挡风玻璃内壁贴合。
[0017]在实际使用时雨刷部分通过连接座I连接汽车上的雨刷传动杆,置于前挡风玻璃外侧,和现有雨刷作用相同,雾刷部分可根据需要进行拆装,如需使用时只需将雾刷部分放在汽车前挡风玻璃内侧,使其刷毛带7与外侧的雨刷部分的刷毛带7相对应,由于雨刷部分内部铁片和雾刷部分内部磁石3的作用,雾刷部分就会隔着前挡风玻璃吸附在雨刷部分上,之后再打开雨刷开关,雾刷部分也会和雨刷部分一起运动从而达到去除前挡风玻璃内侧雾气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除雾雨刷,包括挡风玻璃外侧的雨刷部分,其特征是:所述的雨刷部分内部加装铁片(1);还包括有挡风玻璃内侧的雾刷部分,雾刷部分依次连接有上护套(2)、刚性架(4)、下护套(6 )和刷毛带(7 );雾刷部分安装有磁石(3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雨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护套(2)的下表面带有数量大于等于两个的凹槽,磁石(3)数量和凹槽对应,固定在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雨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架(4)上透孔数量大于等于三个,透孔处对应安装有多个固定件(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雾雨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护套(2)和下护套(6)的曲率为零,刚性架(4)为弓形。
【文档编号】B60S1/38GK104442715SQ201310414487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2日
【发明者】臧珊珊 申请人:臧珊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