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驻车操纵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7579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驻车操纵手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驻车操纵手柄;所述驻车操作手柄包括:支架;拉杆,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架上;调整机构,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架上,在所述拉杆处于特定位置时调整拉线与轮边驻车制动机构之间的间隙、并在所述拉杆离开所述特定位置时跟随所述拉杆转动。当需要调整拉线与轮边驻车制动机构之间的间隙时,用户只需要拉动拉杆使其处于所述特定位置处,此时调整机构即可自行对该间隙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用户只需再次拉动拉杆使其离开所述特定位置,之后所述调整机构不再能够对间隙进行调整,而是跟随拉杆一起转动。因此整个间隙的调整过程不需要用户过多的参与,省去了利用现有调整机构调整所述间隙时的诸多操作。
【专利说明】一种驻车操纵手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驻车操纵手柄,属于车辆制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驻车操纵手柄即手刹,是车辆制动系统的辅助制动装置,其原理是采用拉线连接到车辆的驻车制动机构上以对车辆进行制动,从而在停车时尤其是在斜坡停车时防止车辆自行溜车。
[0003]目前,驻车操纵手柄的结构多种多样,不同的结构形式对驻车操纵手柄的寿命、手感、和舒适度有很大影响。例如一般结构的驻车操纵手柄,在使用中由于拉线的延展、与拉线连接的连接机构(如回复弹簧)的塑性变形等,会导致拉线与轮边驻车制动机构(如后制动蹄)之间的间隙变大,从而使驻车操纵手柄空行程加大,长期使用会降低驻车效果。
[0004]为了防止拉线与轮边驻车制动机构之间的间隙过大,导致驻车操纵手柄无法提供相应的驻坡力而引起溜车,需定期调整拉线与轮边驻车制动机构之间的间隙以达到预紧的效果。目前常用的调整结构分为两类:一类通过拉线平衡架处的调整螺母实现;另一类是在驻车操纵手柄上设计专门的调整机构实现。
[0005]以上两种调整结构都需要比较复杂的操作工具和设备,甚至需要四柱将车举起。由于以上原因,就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驻车操纵手柄,以省去以上诸多繁琐的操作。

【发明内容】

[0006]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驻车操纵手柄,使得拉线与轮边驻车制动机构之间的间隙可以自调。
[0007]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驻车操纵手柄包括:
[0009]支架,安装在车身地板上;
[0010]拉杆,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拉杆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以实现所述驻车操纵手柄锁紧或松开;
[0011]调整机构,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架上,在所述拉杆处于特定位置时调整拉线与轮边驻车制动机构之间的间隙、并在所述拉杆离开所述特定位置时跟随所述拉杆转动。
[0012]具体而言,所述调整机构包括:
[0013]芯轴,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芯轴上套设有所述拉杆并跟随所述拉杆转动;
[0014]拉线导轴,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芯轴上;
[0015]第一预紧件,以第一预紧力连接在所述拉线导轴和所述拉杆上,在所述拉杆处于所述特定位置时所述第一预紧力被卸载以使所述拉线导轴能够绕所述芯轴转动,在所述拉杆离开所述特定位置时所述第一预紧力被加载以使所述拉线导轴跟随所述芯轴及所述拉杆转动;[0016]第二预紧件,以第二预紧力连接在所述芯轴和所述拉线导轴上,在所述拉杆处于所述特定位置时通过所述第二预紧力带动所述拉线导轴绕所述芯轴转动以调整拉线与轮边驻车制动机构之间的间隙,在所述拉杆离开所述特定位置时连同所述拉线导轴一起跟随所述芯轴及所述拉杆转动。
[0017]其中,所述第一预紧件可以为抱簧,所述抱簧以第一预紧力套设在所述拉线导轴上,且所述抱簧的一端与所述拉杆连接,所述抱簧的另一端在所述拉杆处于所述特定位置时与所述支架抵靠以卸载所述第一预紧力。
[0018]为了便于将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抱簧连接在拉杆上,所述拉杆具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滑槽,所述抱簧的所述一端处设有压筋,所述压筋嵌入在所述滑槽中。
[0019]所述第二预紧件可以为发条弹簧,所述发条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芯轴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拉线导轴上。
[0020]为便于将所述发条弹簧与所述芯轴及所述拉线导轴连接,所述发条弹簧的所述一端设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钩挂在所述芯轴上;所述发条弹簧的所述另一端设有挂钩,所述挂钩钩挂在所述拉线导轴上。
[0021 ] 并且所述芯轴上与所述发条弹簧连接的位置处设有沿轴向的开口,所述折弯部钩挂在所述开口中。
[0022]此外,所述芯轴上与所述拉杆配合的位置处设有凸起,所述拉杆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配合后所述拉杆带动所述芯轴转动,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脱离配合后所述芯轴相对于所述拉杆转动。
[002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拉线导轴包括:轴,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芯轴上,且在所述轴上设有插片;拉线导盘,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芯轴上,且所述拉线导盘上设有与所述插片配合的插孔。此时,所述发条弹簧与所述拉线导轴连接具体为:所述发条弹簧与所述拉线导盘连接。
[0024]所述拉线导盘的边缘设有翻边,以便于钩挂所述发条弹簧的挂钩。
[002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驻车操纵机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所述调整机构能够在所述拉杆处于特定位置时调整拉线与轮边驻车制动机构之间的间隙、并在所述拉杆离开所述特定位置时跟随所述拉杆转动,因此当需要调整拉线与轮边驻车制动机构之间的间隙时,用户只需要拉动拉杆使其处于所述特定位置处,此时调整机构即可自行对该间隙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用户只需再次拉动拉杆使其离开所述特定位置,之后所述调整机构不再能够对间隙进行调整,而是跟随拉杆一起转动。因此整个间隙的调整过程不需要用户过多的参与,省去了利用现有调整机构调整所述间隙时的诸多操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 (a)为本发明实施例驻车操纵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7]图1 (b)为图1 (a)所示驻车操纵机构背面的侧视图;
[0028]图2 Ca)为支架结构主视图;
[0029]图2 (b)为支架结构的俯视图;
[0030]图3为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0032]图5为齿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棘爪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7为芯轴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8为轴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9为左拉线导盘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0为右拉线导盘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1为由轴及左、右拉线导盘组装形成的拉线导轴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12为抱簧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3为发条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14为拉线导轴与抱簧及发条弹簧组装后的示意图。
[0042]图中标记为:
[0043]1-按钮;
[0044]2-推杆;
[0045]3~拉杆、31-凹槽、32-通孔、33-通孔;
[0046]4-铆钉;
[0047]5-连接板、51-通孔、52-滑槽、53-孔;
[0048]6-芯轴、61-开口、62-凸起、63-端头;
[0049]7-支架、71-底壁、72-侧壁、73-压筋、74-翻边、75-通孔、76-肋板;
[0050]8-发条弹簧、81-折弯部、82-挂钩;
[0051]9-左拉线导盘、91-插孔、92-孔、93-孔、94-翻边;
[0052]10-右拉线导盘、101-插孔、102-孔、103-孔、104-翻边;
[0053]11-抱簧、111-固定臂、112-卸力臂、113-压筋;
[0054]12-齿板、121_减重孔、122_通孔;
[0055]13-棘爪、131-通孔;
[0056]14-轴、141-孔、142-凸台、143-插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57]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5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驻车操纵手柄包括:
[0059]支架,安装在车身地板上;
[0060]拉杆,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拉杆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以实现所述驻车操纵手柄锁紧或松开;
[0061]调整机构,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架上,在所述拉杆处于特定位置时调整拉线与轮边驻车制动机构之间的间隙、并在所述拉杆离开所述特定位置时跟随所述拉杆转动。
[0062]由于所述调杆离开所述特定位置时跟随所述拉杆转动,因此当需要调整拉线与轮边驻车制动机构之间的间隙时,用户只需要拉动拉杆使其处于所述特定位置处,此时调整机构即可自行对该间隙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用户只需再次拉动拉杆使其离开所述特定位置,之后所述调整机构不再能够对间隙进行调整,而是跟随拉杆一起转动。因此整个间隙的调整过程不需要用户过多的参与,省去了利用现有调整机构调整所述间隙时的诸多操作。
[0063]下面结合图1 (a)和I (b)及图2 (a) -14对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驻车操纵手柄的各个零部件的结构、安装以及作用进行详细说明。
[0064]支架
[0065]支架7与车身地板连接,用于支撑所述驻车操纵手柄的其余零部件。通过该支架所述驻车操纵手柄可以采用整体的安装方式安装在车身地板上,使所述驻车操纵手柄安装
后晃动量小。
[0066]如图2 Ca)和2 (b)所示,所述支架7包括底壁71和从底壁71向上延伸的两个相对侧壁72。底壁71上设有四个通孔,以用于通过四根螺栓如M8螺栓将支架7固定安装在车身地板上。相对的两侧壁72之间的间隙在靠近底壁71时较大、在远离底壁71时较小,这种形式增加了支架的稳定性,从而使支架能够承受较大的重量。且在两侧壁72上均设有压筋73,以增强支架的刚度。支架7材质为金属钣金。
[0067]此外,在支架7 —侧的侧壁上设有向内的翻边74,该翻边74用于安装齿板12。具体为首先将齿板12安装在支架7的预定位置处,然后对安装有齿板12的支架7进行冲压以冲出翻边74,冲出的翻边74能够压靠在齿板12上以固定齿板。这种安装方式无需铆钉、螺钉等固定,节约了布置空间,而且增加了与齿板的结合强度。
[0068]支架7两侧的侧壁上均设有通孔75,以用来安装芯轴6,且芯轴6可相对于支架7转动。但是在第一预紧件(如抱簧11)和第二预紧件(如发条弹簧8)的预紧力调整结束后,需要使用压力机涨开芯轴6上的开口 61,以限定芯轴6与支架7的轴向相对位置关系,防止芯轴6在支架7上进行轴向蹿动。需要说明的是,该涨开操作并不影响芯轴6相对于支架7的转动。
[0069]支架7的底壁71的大致中心处设有肋板76,该肋板76形成抱簧11的卸力结构,以起到解除抱簧11抱死状态的作用。肋板76由冲压工艺与支架7 —体成型,制作简单。当然,也可以不在支架7上制作肋板76,而是通过底壁71对抱簧11进行卸力。
[0070]拉杆及连接板
[0071]如图1所示,拉杆3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架7上,拉杆3能够相对于支架7转动以实现所述驻车操纵手柄锁紧或松开。
[0072]如图3所示,拉杆3整体上为中空的扁杆状结构,其内部可容纳推杆2。在拉杆3上与芯轴6配合的位置处设有凹槽31,该凹槽31配合芯轴6上的凸起62以起到限制芯轴转动的作用。拉杆3上还设有用于铆接连接板5的通孔32、以及用于铆接棘爪13的通孔33。拉杆3的材质为金属钣金,在其侧面压有加强筋,以增强刚度。
[0073]如图4所示,连接板5上设有用于铆接的通孔51,连接板5通过铆钉铆接在拉杆3上,结构紧凑。连接板5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抱簧11的固定臂111,具体为在连接板5上设有滑槽52,例如可以为两条平行的滑槽,抱簧11的固定臂111能够在该滑槽内滑动以调节抱簧的安装角度,方便装配。连接板5上还设有用于穿过芯轴6的孔53。连接板5材质为金属钣金。
[0074]连接板5可以与拉杆3 —体成型,此时连接板5成为拉杆3的一部分。
[0075]齿板、棘爪、推杆及按钮
[0076]如图5所示,齿板12上设有一处形状不规则的减重孔121以及三处通孔122。齿板12通过三处通孔122固定在支架7冲压形成的翻边74上,这种固定结构在减轻齿板重量的同时,不需要单独的齿板固定结构,节约了布置空间,并使齿板与支架的连接更加牢固。为避免仅设置一个通孔122时引起的齿板12以该通孔为中心转动,因此应至少设置两处通孔122,这里设置三处通孔122可以使齿板12的固定更加牢固。减重孔121可以减轻齿板12的重量。齿板12材质为金属。
[0077]如图6所示,棘爪13上设有用于与拉杆3铆接的通孔131。
[0078]结合图1可知,按钮I连接在推杆2上,推杆2抵靠棘爪13,棘爪13与齿板12相啮合。当需要使用手刹时,按下按钮I以推动推杆2向后运动,推杆2释放棘爪13使之与齿板12脱离啮合,此时可以将手刹抬起一定高度从而使棘爪13与齿板12在新的位置处啮合,由于棘爪的单向性,二者的啮合可靠。当不需要使用手刹时,同样需要按下按钮I以使推杆2推动棘爪3,使之与齿板12脱离捏合,然后放下手刹从而使棘爪13与齿板12在初始位置处啮合。从而,实现通过拉杆转动实现所述驻车操纵手柄锁紧或松开。
[0079]芯她
[0080]如图7所示,芯轴6 —端有矩形槽形式的开口 61,用于固定发条弹簧8中心处的折弯部81,另一端为芯轴的端头63,端头63上的凸起62与拉杆3上的凹槽31配合,起到限制芯轴相对于拉杆转动作用,使芯轴可跟随拉杆一起转动。芯轴6穿过支架7和齿板12,并穿过下文中将要描述的轴14、左拉线导盘9、右拉线导盘10以及发条弹簧8。所述芯轴为金属钣金。
[0081]芯轴的第一个作用是调整驻车操纵手柄的发条弹簧8初始状态下的预紧力。在将发条弹簧8的折弯部81钩挂在芯轴6的开口 61上、并将其挂钩82钩挂在左拉线导盘9以及右拉线导盘10上后,旋转芯轴6使其相对于左拉线导盘9以及右拉线导盘10转动,从而拉动发条弹簧8使其达到目标预紧力,该目标预紧力的方向与拉线拉伸的方向相反。之后,在抱簧11安装固定后,通过抱簧11限制左拉线导盘9以及右拉线导盘10相对于芯轴6的转动,使发条弹簧8维持目标预紧力。最后将芯轴6的防转凸起62嵌入拉杆3的凹槽31中,限制芯轴6相对于拉杆3的转动。
[0082]在对发条弹簧8预紧后,通过压力机涨开芯轴6轴中心处的开口 61,以限制芯轴6与支架7的轴向相对运动。采用这种涨开的方式,无需铆钉和螺母,可靠性高。
[0083]芯轴的第二个作用是调整拉线与轮边驻车制动机构之间的间隙。在对发条弹簧8预紧后,当拉线与轮边驻车制动机构之间的间隙过大时,首先对抱簧11进行卸力,使左拉线导盘9和右拉线导盘10能够相对于芯轴6转动。由于发条弹簧8预紧力的方向与拉线拉伸方向相反,因此左拉线导盘9和右拉线导盘10在发条弹簧8预紧力的作用下使拉线收紧,从而减小拉线与轮边驻车制动机构之间的间隙。
[0084]轴、左拉线导盘及右拉线导盘
[0085]如图8所示,轴14为空心结构,其中部的孔141使其可转动地套设在芯轴6上。轴14的一侧为镦压成型的凸台142,用以限定套设在其上的抱簧11的轴向运动;另一侧具有多个如四个插脚143,且该四个插脚143沿圆周均布,以便轴14与左拉线导盘9、右拉线导盘10配合。轴14材质为金属钣金。
[0086]轴14上套设有抱簧11,且轴14与抱簧11 二者安装后为过盈配合,使得轴14与抱簧11抱死。在拉杆3处于特定位置时,例如在拉杆3转动到最低位置时,抱簧11的卸力臂112抵住支架7上的肋板76,使抱簧11受力以具有张开的趋势,从而解除抱簧11对轴14的抱死。在拉杆3离开特定位置时,例如在拉杆3从最低位置抬起后,抱簧11的卸力臂112离开肋板76,抱簧11恢复到对轴14的抱死状态。
[0087]如图9所示,左拉线导盘9上有四处插孔91沿圆周均布,轴14的四个插脚插入其中。左拉线导盘9中部的孔92能够将其穿在芯轴6上、外缘上的孔103用于卡入拉线连接线头。左拉线导盘9外缘上的翻边94是为了固定发条弹簧8的挂钩82。左拉线导盘9材质为金属钣金。
[0088]如图10所示,右拉线导盘10上有四处插孔101沿圆周均布,轴14的四个插脚插入其中。右拉线导盘10中部的孔102能够将其穿在芯轴6上、外缘上的孔103用于卡入拉线连接线头。右拉线导盘10外缘上的翻边104与翻边94配合,以便固定发条弹簧8的挂钩82。右拉线导盘10材质为金属钣金。
[0089]如图11所示,轴14通过四个插脚与左拉线导盘9、右拉线导盘10连接,连接后进行冲压,将轴14的四个插脚冲成翻边,从而通过该翻边将轴14、左拉线导盘9和右拉线导盘10固连在一起,这一组装后的结构形成拉线导轴。左拉线导盘9和右拉线导盘10配合的孔93、103中卡入拉线连接端头,左拉线导盘9和右拉线导盘10扣合后于二者之间形成有槽,拉线在该槽内绕一圈后到达拉杆前方。
[0090]
[0091]抱簧11为本驻车操纵手柄中的关键部件之一,承担着拉杆操纵中抱死锁紧拉线导轴、拉杆到达特定位置后释放拉线导轴以调整拉线与轮边驻车制动机构之间间隙的任务。将抱簧11张开后装配到拉线导轴的轴14上,抱簧11与轴14为过盈配合,过盈量通过反复试验得出最佳过盈量,满足整车寿命范围内的使用要求。抱簧11材质为弹簧钢,牌号优选65Mn。抱簧11的内径尺寸精度等级和内表面光洁度要求较高。
[0092]如图12所示,抱簧11向外伸出两段钢丝,较长的一段形成固定臂111,较短的一段形成卸力臂112。在初始位置时为两臂之间设置了初始夹角,此夹角最大(如图12所示的初始位置);在将抱簧11安装在轴14上后与轴形成抱死状态,此时处于抱死位置的两臂之间的夹角减小(如图12所示的抱死位置);在抱簧11的卸力臂112抵靠支架7上的肋板76后,抱簧11卸力,此时处于卸力位置的两臂之间的夹角进一步减小(如图12所示的卸力位置)。
[0093]固定臂111上压有两道压筋113,便于固定在连接板5的滑槽内,防止振动和较大操纵力使得固定臂111脱离连接板5。抱簧11在轴14与左拉线导盘9、右拉线导盘10固连之前,首先安装在轴14上。其固定臂111与连接板5相连,并用压板(未图示)压紧后螺栓固定;其卸力臂112在拉杆3处于最低位置时抵住支架7的肋板76。
[0094]在拉杆3处于特定位置时,例如达到下极限时,抱簧11的卸力臂112与支架7上的肋板76接触,抱簧11被张开而卸力(卸力臂也可以抵靠支架7的底壁71张开而卸力),这时发条弹簧8可带动左拉线导盘9、右拉线导盘10和轴14 一起相对于芯轴6转动,从而张紧拉线,达到调整拉线与轮边驻车制动机构之间间隙的目的。拉杆3拉起并脱离特定位置时,卸力臂112脱离支架7上的肋板76,抱簧11与轴14抱死,此时拉杆3、抱簧11、轴14、左拉线导盘9、右拉线导盘10、发条弹簧8为一个整体随拉杆3转动。
[0095]所述抱簧11可以形成第一预紧件。[0096]发条弹簧
[0097]发条弹簧8是该驻车操纵手柄实现拉线与轮边驻车制动机构之间间隙自调的关键部件之一,在综合考虑拉线延展率和轮边驻车制动器变形的条件下,为发条弹簧8设定的目标预紧力能够满足整车寿命范围内的使用要求。发条弹簧的预紧通过旋转芯轴实现,在发条弹簧达到预设的预紧力后,将芯轴上的凸起插入拉杆上的凹槽中,防止芯轴转动。所述发条弹簧8材质为弹簧钢,牌号优选65Mn。
[0098]如图13所示,发条弹簧8中心弯折形成折弯部81、末端弯折形成挂钩82。如图14所示,弯折部81钩挂在芯轴6的开口 61上、挂钩82钩挂在左拉线导盘9的翻边94上。发条弹簧8主要用于拉线与轮边驻车制动机构之间间隙的调整。调整过程具体为:对抱簧11卸力后,由于发条弹簧8预紧力的方向与拉线拉伸方向相反,因此左拉线导盘9和右拉线导盘10在发条弹簧8预紧力的作用下相对于芯轴6转动,使拉线收紧,从而减小拉线与轮边驻车制动机构之间的间隙。
[0099]所述发条弹簧8可以形成第二预紧件。
[0100]综上,芯轴6、轴14、左拉线导盘9、右拉线导盘10、抱簧11和发条弹簧8 一起可以形成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调整机构。在该调整机构中:
[0101]芯轴6可转动地穿设在支架7上,且芯轴6上套设有拉杆3并跟随拉杆3转动;
[0102]拉线导轴(包括轴14、左拉线导盘9和右拉线导盘10)可转动地套设在芯轴6上;
[0103]第一预紧件(例如可以为抱簧11)以第一预紧力连接在所述拉线导轴和拉杆3上,在拉杆3处于特定位置(如拉杆3所能达到的最低位置)时所述第一预紧力被卸载以使所述拉线导轴能够绕芯轴6转动,在拉杆3离开该特定位置时所述第一预紧力被加载以使所述拉线导轴跟随芯轴6及拉杆3转动;
[0104]第二预紧件(例如可以为发条弹簧8)以第二预紧力连接在芯轴6和所述拉线导轴上,在拉杆3处于上述特定位置时通过所述第二预紧力带动所述拉线导轴绕芯轴6转动以调整拉线与轮边驻车制动机构之间的间隙,在拉杆3离开上述特定位置时连同所述拉线导轴一起跟随芯轴6及拉杆3转动。
[0105]上述各零部件组装形成的驻车操纵手柄结构可参见图1。
[0106]下面在已经清楚各个零部件结构的基础上,对本发明实施例驻车操纵手柄的组装进行详细说明。具体的装配顺序如下:
[0107](I)用铆钉4将连接板5、拉杆3、棘爪13铆接在一起;
[0108](2)连接按钮I和推杆2,将推杆2插入拉杆3中,使推杆2与棘爪13连接;
[0109](3)将齿板12连接在支架7上,并对支架7进行冲压以形成固定齿板12的翻边74 ;
[0110](4)将抱簧11张开后装配到轴4上,二者为过盈配合。连接轴14与左拉线导盘
9、右拉线导盘10,之后对轴14进行冲压以将轴14的插脚形成翻边,通过该翻边将轴14、左拉线导盘9、右拉线导盘10三者固定;
[0111](5)将芯轴6穿过拉杆3、支架7、轴14、左拉线导盘9、右拉线导盘10以及发条弹黃8。发条弹黃8中心处的折弯部81卡入芯轴6的开口 61中、外端处的钩挂82在左拉线导盘9的翻边94上;
[0112](6)调整抱簧11的角度,并旋转轴14,使得抱簧11的卸力臂112抵住支架7的肋板76。此时拉杆3由最低位置向上抬起一定距离,然后将抱簧11的固定臂111上的两处压筋113嵌入连接板5的两道滑槽52中,并保持卸力臂112始终抵住支架7的肋板76,这时用螺栓固定压板和连接板5,以夹紧抱簧11的固定臂111 ;
[0113](7)通过芯轴6调整发条弹簧8的预紧力达到目标值,并在达到目标预紧力后将芯轴6的凸起62嵌入拉杆3的凹槽31中对芯轴进行限位;
[0114](8)待抱簧11和发条弹簧8调整结束后用压力机涨开芯轴6的开口 61,以限制芯轴6与支架7的轴向相对运动。
[0115]需要明确的是,以上各装配顺序并不是限定不变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0116]本发明实施例中驻车操纵手柄的工作过程如下:
[0117]当驻车操纵手柄压下使拉杆3处于最低位置时,抱簧11的卸力臂112与支架7的肋板76接触以对抱簧11卸力。此处抱簧11处于卸力状态,即抱簧11与轴14没有抱死,轴14、左拉线导盘9、右拉线导盘10可一同转动。发条弹簧8由于施加了预紧力而具有向外涨开的趋势,该预紧力方向与拉线拉伸方向相反,例如该预紧力方向为逆时针、拉线拉伸方向为顺时针。若此时拉线和轮边驻车制动机构之间间隙过大,则通过发条弹簧8的预紧力带动拉线沿逆时针旋转,从而可减小该间隙。
[0118]当驻车操纵手柄从最低位置向上抬起时,抱簧11的卸力臂112与支架7的肋板76脱离接触,抱簧11与轴14达到抱死状态,抱簧11、轴14、左拉线导盘9、右拉线导盘10以及发条弹簧8为一整体同时转动。此时发条弹簧8不起调整间隙作用。
[0119]随着驻车操纵手柄的拉起,在抱簧11和轴14处于抱死状态后,拉线端输入力通过左拉线导盘9、右拉线导盘10和轴14传递到轮边驻车制动机构,完成驻车操作。
[0120]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驻车操纵手柄具有如下优点:
[0121]第一、实现了拉线与轮边驻车制动机构之间间隙的自调,无需繁琐的操作步骤。而且与现有技术中的调整结构相比,在间隙调整时还无需进行任何零部件的拆解,因此不需要复杂的间隙调整工具和设备。
[0122]第二、简化了拉线在驻车操纵手柄中的布置,在车辆的平衡架处不需要增加用于调整拉线的调整螺母。
[0123]第三、在车辆的副仪表板处不需要增加调整拉线与轮边驻车制动机构间隙的开口,能够留给副仪表板更多可布置空间。
[0124]第四、所述驻车操纵手柄中的拉线、芯轴以及拉杆形成定杠杆比结构,在该杠杆结构中拉杆力作用点至芯轴的距离与拉线至芯轴的距离的比值能够达到7.8左右,因此用户操作时施加在拉杆上的拉杆力可较小,即操作省力、舒适轻便。
[0125]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驻车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安装在车身地板上; 拉杆,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拉杆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以实现所述驻车操纵手柄锁紧或松开; 调整机构,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架上,在所述拉杆处于特定位置时调整拉线与轮边驻车制动机构之间的间隙、并在所述拉杆离开所述特定位置时跟随所述拉杆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包括: 芯轴,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芯轴上套设有所述拉杆并跟随所述拉杆转动; 拉线导轴,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芯轴上; 第一预紧件,以第一预紧力连接在所述拉线导轴和所述拉杆上,在所述拉杆处于所述特定位置时所述第一预紧力被卸载以使所述拉线导轴能够绕所述芯轴转动,在所述拉杆离开所述特定位置时所述第一预紧力被加载以使所述拉线导轴跟随所述芯轴及所述拉杆转动; 第二预紧件,以第二预紧力连接在所述芯轴和所述拉线导轴上,在所述拉杆处于所述特定位置时通过所述第二预紧力带动所述拉线导轴绕所述芯轴转动以调整拉线与轮边驻车制动机构之间的间隙,在所述拉杆离开所述特定位置时连同所述拉线导轴一起跟随所述芯轴及所述拉杆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驻车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紧件为抱簧,所述抱簧以第一预紧力套设在所述拉线导轴上,且所述抱簧的一端与所述拉杆连接,所述抱簧的另一端在所述拉杆处于所述特定位置时与所述支架抵靠以卸载所述第一预紧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驻车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具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滑槽,所述抱簧的所述一端处设有压筋,所述压筋嵌入在所述滑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驻车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紧件为发条弹簧,所述发条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芯轴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拉线导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驻车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条弹簧的所述一端设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钩挂在所述芯轴上;所述发条弹簧的所述另一端设有挂钩,所述挂钩钩挂在所述拉线导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驻车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上与所述发条弹簧连接的位置处设有沿轴向的开口,所述折弯部钩挂在所述开口中。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驻车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上与所述拉杆配合的位置处设有凸起,所述拉杆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配合后所述拉杆带动所述芯轴转动,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脱离配合后所述芯轴相对于所述拉杆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驻车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导轴包括: 轴,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芯轴上,且在所述轴上设有插片; 拉线导盘,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芯轴上,且所述拉线导盘上设有与所述插片配合的插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驻车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导盘的边缘设有翻边。
【文档编号】B60T7/10GK103465883SQ201310462039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0日
【发明者】阎成, 江军, 周宏伟, 童成前, 郑素云, 席玉岭 申请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