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汽车油箱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汽车油箱和汽车。该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包括:防浪板主体,其被构造成板片状且具有至少两个分体部分,防浪板主体的两侧表面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条横向加强筋,并且横向加强筋的附近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中的至少一个;柔性筋板,其柔性连接分体部分以形成防浪板主体;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第一接触部布置于每个分体部分的顶端且具有粘结面,第二接触部布置于每个分体部分的底端且具有沿着该分体部分的纵向与其进行相对移动的自由量,防浪板主体通过粘结面和第二接触部与汽车油箱的内壁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并且安装方便,使用其能够有效降低油箱晃动噪音。
【专利说明】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汽车油箱和汽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油箱防浪板,尤其涉及一种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以及设置有该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的汽车油箱和汽车。
【背景技术】
[0002]汽车油箱内的液体燃油晃动将会产生燃油晃动噪音,其具体表现为在车辆加速或减速的情况下,液体燃油撞击汽车油箱壁或者其他的油箱内部组件而产生声音。为了减少燃油晃动、降低噪音,传统的解决方式一般是在油箱成型时,在油箱底面或顶面加入缓冲特征,或者在油箱内表面的局部区域增加突起,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液体在车辆加速或减速时产生的动能,降低液体的相对运动速度,从而减弱液体对油箱表面的冲击以及液体自身碰撞产生的声音。
[0003]虽然以上这种现有设计具有实现成本较低,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液体动能的优点,但是它的不足之处是降噪效果一般,而且会极大地增加汽车油箱的重量。另外,上述设计方式对于燃油箱壳体模具影响较大,后期很难进行更改,并且缓冲特征的布置位置也存在着局限性。此外,该设计方式对于燃油箱的碰撞安全性、火烧安全性等方面也都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汽车油箱和汽车,以便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以及其他方面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所述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包括:
[0007]防浪板主体,其被构造成板片状且具有至少两个分体部分,所述防浪板主体的两侧表面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条横向加强筋,并且所述横向加强筋的附近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中的至少一个;
[0008]柔性筋板,其柔性连接所述分体部分以形成所述防浪板主体;以及
[0009]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布置于每个所述分体部分的顶端且具有粘结面,所述第二接触部布置于每个所述分体部分的底端且具有沿着该分体部分的纵向与其进行相对移动的自由量,所述防浪板主体通过所述粘结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汽车油箱的内壁相连接。
[0010]在上述的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中,可选地,所述横向加强筋在所述防浪板主体的两侧表面呈对称设置。
[0011 ] 在上述的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中,可选地,所述粘结面呈圆形麻点形状。
[0012]在上述的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中,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呈圆形,所述第二通孔呈长方形,所述第三通孔呈方形。
[0013]在上述的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中,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三通孔的截面积。
[0014]在上述的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中,可选地,所述第二通孔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三通孔的截面积。
[0015]一种汽车油箱,所述汽车油箱中设置有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
[0016]在上述的汽车油箱中,可选地,所述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被竖直设置于汽车油箱的中部。
[0017]在上述的汽车油箱中,可选地,所述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被设置成垂直于汽车油箱中燃油的流动方向。
[0018]一种汽车,所述汽车上设置有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或者设置有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汽车油箱。
[00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并且安装方便。通过设于防浪板表面的通孔结构能增强液体燃油撞击时的流通性,避免在防浪板表面形成空腔及产生空腔噪音,同时也极大地减轻了防浪板的重量。此外,通过设置柔性筋板可以使得防浪板整体具有良好变形承受能力,并且防浪板的顶端和底端的粘结面以及纵向移动自由量设计,使得该防浪板能更好地适应汽车油箱内部正负压造成的变形影响,有效避免粘结处发生脱落。根据台架及整车级别的噪音测试实验证明了本实用新型在油箱降噪方面具有显著功效,使用其能够有效降低油箱晃动噪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和图3分别是图1中实施例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汽车油箱以及汽车的原理、特点和优点,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形成任何的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的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以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者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实用新型的更多其他实施例。
[0024]在图1、图2和图3中示例性地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构造,下面就通过该实施例并且结合这些附图来具体说明本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的基本构成情况。
[002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该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包括防浪板主体1、柔性筋板2、第一接触部3和第二接触部4。其中,防浪板主体I是该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被构造成板片状并且可以由两个或多个分体部分组成,这些分体部分经由柔性筋板2被柔性地连接在一起而形成了防浪板主体I。例如,在上述附图中就显示出具有第一分体部分11和第二分体部分22,它们就是通过布置在中间的柔性筋板2进行连接来形成整个防浪板主体I的。由于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柔性筋板2,因此提高了防浪板的整体抗变形能力,使其能够很好地承受汽车油箱中燃油液体的撞击作用力。
[0026]为了增强该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的强度,可以在防浪板主体I的正、反两侧表面上均设置一条或多条横向加强筋8,并且优选地将上述横向加强筋8在防浪板主体I的正、反两侧表面进行对称设置。此外,还可以在这些横向加强筋8的附近设置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5和/或第三通孔7,即在本实用新型中允许单独地或者灵活地组合设置以上这些通孔。例如,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就清楚地显示出了同时设置多个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5和第三通孔7。防浪板表面的以上通孔结构能够增强液体撞击时的流通性,避免在防浪板表面形成空腔以及产生空腔噪音。此外,采用上述通孔结构还能显著减轻防浪板的重量,节省制造材料。
[0027]在实际应用时,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5和第三通孔7的具体形状、布置位置、孔径尺寸等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作为举例,例如可以将第一通孔6构造成圆形,将第二通孔5构造成长方形,将第三通孔7构造成方形。又如,可以将第三通孔7构造成其截面积不仅大于第一通孔6的截面积,而且也大于第二通孔5的截面积。
[0028]对于第一接触部3和第二接触部4,该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是通过它们来与汽车油箱的内壁进行接触连接的。具体来讲,第一接触部3被布置在每一个分体部分的顶端,并且在该第一接触部3上设置有粘结面,可以如图1和图2所示地将这样的粘结面构造呈圆形麻点形状或者任何其他的适宜形状,以便将防浪板主体I通过粘结面连接到汽车油箱的内壁上。第二接触部4被布置在每一个分体部分的底端,并且它具有在分体部分的纵向方向上与该分体部分进行相对移动的自由量,防浪板主体I的底端通过第二接触部4与汽车油箱的内壁相连。由于采用了以上方式,使得防浪板能够通过由第一接触部3和第二接触部4提供的上下连接点更好地适应汽车油箱内部正压和负压所导致的变形,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粘结点发生脱落,保证了防浪板被长久可靠地连接到汽车油箱的内壁上,这样就显著降低了油箱内部由于燃油晃动所产生的噪音。
[002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装设有上述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的汽车油箱。在一些实施方式下,可以将该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竖直地装设在汽车油箱的中部。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下,还可以将该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布置与汽车油箱中燃油的流动方向保持垂直关系。当然,在本实用新型中完全允许将上述防浪板以其他角度方式非竖直地布置在汽车油箱中的任何适宜位置处。
[0030]显然,当在汽车上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以及装设有该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的汽车油箱时,就可以获得诸如在制造成本低、节省耗材、减轻油箱重量、降低燃油晃动噪音等方面的良好效果。
[0031]以上列举了具体实施例来详细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汽车油箱和汽车,这些个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实施方式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形和改进。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并为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权利要求所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包括: 防浪板主体,其被构造成板片状且具有至少两个分体部分,所述防浪板主体的两侧表面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条横向加强筋,并且所述横向加强筋的附近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中的至少一个; 柔性筋板,其柔性连接所述分体部分以形成所述防浪板主体;以及 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布置于每个所述分体部分的顶端且具有粘结面,所述第二接触部布置于每个所述分体部分的底端且具有沿着该分体部分的纵向与其进行相对移动的自由量,所述防浪板主体通过所述粘结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汽车油箱的内壁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强筋在所述防浪板主体的两侧表面呈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面呈圆形麻点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呈圆形,所述第二通孔呈长方形,所述第三通孔呈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三通孔的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三通孔的截面积。
7.一种汽车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油箱中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被竖直设置于汽车油箱的中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汽车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被设置成垂直于汽车油箱中燃油的流动方向。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或者设置有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油箱。
【文档编号】B60K15/077GK203449927SQ201320470319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日
【发明者】蒋丽琳, 蔡苏秦 申请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