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加强的燃油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整体加强的燃油箱,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与下箱体的两端均对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上箱体与下箱体通过安装孔螺栓连接,还包括设置下箱体两端端部的加强板,加强板上开有多个通孔,通孔与所述安装孔同轴设置,所述加强板与下箱体的端部焊接,设置的进油机构可快速地使燃油进入到油箱内部,同时避免油箱内部零部件不受燃油的冲击而受损。
【专利说明】一种整体加强的燃油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油箱,具体是指一种整体加强的燃油箱。
【背景技术】
[0002]油箱的功用主要是储存油液,此外还起着散热、分离油液中的气泡、沉淀杂质等作用。液压系统中的油箱有总体式和分离式两种,总体式是利用机器设备机身内腔作为油箱(例如压铸机、注塑机等),结构紧凑,各处漏油易于回收,但维修不便,散热条件不好;分离式是设置一个单独油箱,与主机分开,减少了油箱发热和液压源振动对工作精度的影响,因此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特别是在组合机床、自动线和精密机械设备上大多采用分离式油箱。
[0003]油箱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一般用2.5^4mm的钢板焊接而成,尺寸高大的油箱要加焊角板、加强肋来增加刚度。当在油箱上盖板安装电动机传动装置、液压泵和其它的液压元件时,油箱的上下两部分的安装孔处会因为振动而导致安装孔周围的应力分散、局部应力偏高,使得安装孔处的板材出现疲劳开裂,裂纹由安装孔的圆角内外表面向四周扩散,最终导致油箱密封性减弱,箱体上下部分连接不稳;并且在在供油阶段,燃油经过进管体进入到油泵中,进管体采用直通式,无弯曲,燃油加注时,燃油按直线方向直接进入油泵,油泵会受到冲击,会影响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体加强的燃油箱,解决燃油箱进油时内部结构易受燃油冲击而受损的问题,来达到保护油箱、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
[0006]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与下箱体的两端均对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上箱体与下箱体通过安装孔螺栓连接,还包括设置下箱体两端端部的加强板,加强板上开有多个通孔,通孔与所述安装孔同轴设置,所述加强板与下箱体的端部焊接,所述下箱体内还是设有进油机构。燃油箱的箱体由上箱体和下箱体通过螺栓连接构成,上箱体与下箱体的两端对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螺栓穿过安装孔将箱体封闭;在上箱体的顶部通常设有油泵等液压元件,为避免液压元件因振动而导致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的密封性减弱的现象发生,在下箱体的两端端部焊接有加强板,对端部结构进行加固处理,加强板上开有的多个通孔与上箱体、下箱体端部的安装孔同轴设置,便于操作人员快速准确地对燃油箱进行固定和密封;设置的加强板为一个整体,即可对整个下箱体的两端端部进行加固,改善所有安装孔周围的应力集中,而非在单个安装孔下进行单独的加固,从而使得密封部分整体使用强度增加,避免局部应力偏高而导致上箱体和下箱体的连接处出现裂纹,很好地保护了燃油箱,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设置的进油机构可快速地使燃油进入到油箱内部,同时避免油箱内部零部件不受燃油的冲击而受损。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进油机构包括导油管和吸油槽,所述导油管的末端置于吸油槽内,所述导油管包括油管和出油口,所述出油口内安装有隔离片,隔离片置于出油口和油管的连接处,所述隔离片上开有出油孔和调节孔,出油孔向靠近油管的一侧翻边,所述油管为圆弧形。油箱中设置有吸油槽,燃油泵的进油口置于吸油槽内,燃油通过导油管快速流入吸油槽内,快速流动的燃油产生较大的冲量,会对油管内壁以及吸油槽与燃油泵的进油口处产生一定的冲击,长时间的冲击下,油管内壁特别是燃油泵的进油口会首先受损,从而影响到燃油泵的正常工作,并且由导油管进入吸油槽内的燃油会沿出油口内壁向四周喷溅,导致导油管的出油口也容易受损;
[0008]在出油口内安装的隔离片可起到缓冲燃油快速流动冲击出油口和燃油泵进油口的作用,出油口与油管之间的隔离片可减缓快速流动的燃油的速度,使燃油通过出油孔进入到吸油槽中,防止燃油沿油管内壁进入进油口,减少喷溅;调节孔可在燃油量大时进行调节,使一部分燃油通过调节孔流出,起到泄压的作用;在出油孔靠近油管的一侧翻边,所述翻边即在出油孔的四周设置凸缘,使得燃油凭自身惯性慢慢形成一个倾斜角度,在燃油流过出油孔一定距离内形成的油柱逐渐变小,无法向外喷溅、扩散,起到防喷溅的作用;油管设置为圆弧形,在输送燃油进入吸油槽时可改变燃油流动方向,在圆弧弯道中减缓燃油的冲击力,减小对吸油槽以及燃油泵进油口的冲击,达到保护燃油泵、增强其使用寿命的目的。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隔离片与油管内壁上的涂层。燃油长时间地对隔离片或是油管内壁进行冲击,隔离片或是油管内壁容易受损,在隔离片或是油管内壁上设置涂层可大大增加输送量或是降低油管输送的压力,又或是减少隔离片的附着物保证燃油顺畅通过,增大经济效益。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箱体与下箱体之间的连接处还设有密封垫。上箱体与下箱体螺栓连接,即可密封好燃油箱,在上、下箱体连接处之间设置密封垫,可在增强燃油箱密封性能的同时保护上、下箱体两端端部的机械结构,避免其受损。
[0011]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为圆弧形。由于燃油箱外形各异,加强板焊接在下箱体的端部,其形状可为圆弧形,也可为椭圆形或是工字形。
[0012]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板的材质为PH15-7MO钢。PH15_7Mo钢是通过热处理析出微细的金属间化合物和某些少量碳化物以产生沉淀硬化,而获得高强度和一定耐蚀性相结合的高强不锈钢,属于半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此钢经固溶处理后在室温获得奥氏体组织,易于加工成型,并具有奥氏体不锈钢的高韧性、高耐蚀性。
[00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以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4]1、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与下箱体的两端均对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上箱体与下箱体通过安装孔螺栓连接,还包括设置下箱体两端端部的加强板,加强板上开有多个通孔,通孔与所述安装孔同轴设置,所述加强板与下箱体的端部焊接,设置的进油机构可快速地使燃油进入到油箱内部,同时避免油箱内部零部件不受燃油的冲击而受损。
[0015]2、本实用新型的加强板的材质为PH15-7MO钢,PH15_7Mo钢是通过热处理析出微细的金属间化合物和某些少量碳化物以产生沉淀硬化,而获得高强度和一定耐蚀性相结合的高强不锈钢,属于半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此钢经固溶处理后在室温获得奥氏体组织,易于加工成型,并具有奥氏体不锈钢的高韧性、高耐蚀性。【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导油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
[0019]1-上箱体、2-下箱体、3-加强板、4-通孔、5-密封垫、6-隔离片、7-油管、8-出油口、9-出油孔、10-调节孔、11-吸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上箱体I和下箱体2,上箱体I与下箱体2的两端均对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上箱体I与下箱体2通过安装孔螺栓连接,还包括设置下箱体2两端端部的加强板3,加强板3上开有多个通孔4,通孔4与安装孔同轴设置,加强板3与下箱体2的端部焊接,下箱体2内还是设有进油机构。燃油箱的箱体由上箱体I和下箱体2通过螺栓连接构成,上箱体I与下箱体2的两端对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螺栓穿过安装孔将箱体封闭;在上箱体I的顶部通常设有油泵等液压元件,为避免液压元件因振动而导致上箱体I和下箱体2之间的密封性减弱的现象发生,在下箱体2的两端端部焊接有加强板3,对端部结构进行加固处理,加强板3上开有的多个通孔4与上箱体1、下箱体2端部的安装孔同轴设置,便于操作人员快速准确地对燃油箱进行固定和密封;设置的加强板3为一个整体,即可对整个下箱体2的两端端部进行加固,改善所有安装孔周围的应力集中,而非在单个安装孔下进行单独的加固,从而使得密封部分整体使用强度增加,避免局部应力偏高而导致上箱体I和下箱体2的连接处出现裂纹,很好地保护了燃油箱,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设置的进油机构可快速地使燃油进入到油箱内部,同时避免油箱内部零部件不受燃油的冲击而受损。
[0022]其中,进油机构包括导油管和吸油槽11,导油管的末端置于吸油槽11内,导油管包括油管7和出油口 8,出油口 8内安装有隔离片6,隔离片6置于出油口 8和油管7的连接处,隔离片6上开有出油孔9和调节孔10,出油孔9向靠近油管7的一侧翻边,油管7为圆弧形,油箱中设置有吸油槽11,燃油泵的进油口置于吸油槽11内,燃油通过导油管快速流入吸油槽11内,快速流动的燃油产生较大的冲量,会对油管7内壁以及吸油槽11与燃油泵的进油口处产生一定的冲击,在出油口 8内安装的隔离片6,可起到缓冲燃油快速流动冲击出油口 8和燃油泵进油口的作用,出油口 8与油管7之间的隔离片6可减缓快速流动的燃油的速度,使燃油通过出油孔9进入到吸油槽11中,防止燃油沿油管7内壁进入进油口8,减少喷溅;调节孔10可在燃油量大时进行调节,使一部分燃油通过调节孔10流出,起到泄压的作用;在出油孔9靠近油管7的一侧翻边,所述翻边即在出油孔9的四周设置凸缘,使得燃油凭自身惯性慢慢形成一个倾斜角度,在燃油流过出油孔9 一定距离内形成的油柱逐渐变小,无法向外喷溅、扩散,起到防喷溅的作用;油管7设置为圆弧形,在输送燃油进入吸油槽11时可改变燃油流动方向,在圆弧弯道中减缓燃油的冲击力,减小对吸油槽11以及燃油泵进油口的冲击,达到保护燃油泵、增强其使用寿命的目的。
[0023]实施例2
[002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上箱体I与下箱体2之间的连接处还设有密封垫5,上箱体I与下箱体2螺栓连接,即可密封好燃油箱,在上、下箱体1、2连接处之间设置密封垫5,可在增强燃油箱密封性能的同时保护上、下箱1、2体两端端部的机械结构,避免其受损。
[0025]由于燃油箱外形各异,加强板3焊接在下箱体2的端部,其形状可为圆弧形,也可为椭圆形或是工字形。
【权利要求】
1.一种整体加强的燃油箱,包括上箱体(I)和下箱体(2),上箱体(I)与下箱体(2)的两端均对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上箱体(I)与下箱体(2)通过安装孔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下箱体(2)两端端部的加强板(3),加强板(3)上开有多个通孔(4),通孔(4)与所述安装孔同轴设置,所述加强板(3)与下箱体(2)的端部焊接,所述下箱体(2)内还设有进油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加强的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机构包括导油管和吸油槽(11),所述导油管的末端置于吸油槽(11)上,所述导油管包括油管(7)和出油口(8),所述出油口(8)内安装有隔离片(6),隔离片(6)置于出油口(8)和油管(7)的连接处,所述隔离片(6)上开有出油孔(9)和调节孔(10),出油孔(9)向靠近油管(7)的一侧翻边,所述油管(7)为圆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整体加强的燃油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隔离片(6)与油管(7)内壁上的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加强的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I)与下箱体(2 )之间的连接处还设有密封垫(5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加强的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3)为圆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整体加强的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3)的材质为 PH15-7MO 钢。
【文档编号】B60K15/03GK203427611SQ201320532875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30日
【发明者】冯克武, 詹和锋, 王勇, 荣长江, 黎林, 王先锋, 余正秀, 刘坤学 申请人:成都陵川车用油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