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可调的汽车座椅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度可调的汽车座椅及车辆,所述汽车座椅包括坐垫、靠背、环形管道和头枕,靠背的两端分别连接坐垫和头枕,在坐垫、靠背和头枕中均设置有环形管道,在环形管道上开有若干个出风孔。所述环形管道设置在被坐垫、靠背和头枕包裹的座椅的内侧骨架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座椅内增加环形管道,将空调出风口的冷风或者暖风引入座椅,使座椅通过环形管道循序升温或者降温,提高驾驶时的舒适性。
【专利说明】一种温度可调的汽车座椅及车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可调的汽车座椅及车辆。【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汽车座椅,不论是真皮座椅还是织布座椅,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的散热效果都较差。即使车内开了空调,由于驾驶员坐在座椅的坐垫上,靠在座椅的背部,头压在座椅的头枕部,导致座椅整体与驾驶员之间空气无法顺畅流通,驾驶员的背部和臀部容易出汗。而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汽车座椅又无法为驾驶员提供热量,导致现有的汽车座椅的使用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自由调节温度的汽车座椅及车辆。
[0004]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度可调的汽车座椅,包括坐垫、靠背和头枕,靠背的两端分别连接坐垫和头枕,所述汽车座椅还包括:环形管道,在坐垫、靠背和头枕中均设置有环形管道,在环形管道上开有若干个出风孔。
[0006]优选的,环形管道设置在被坐垫、靠背和头枕包裹的座椅的内侧骨架上。
[0007]优选的,在环形管道上设置有吸风机。
[0008]优选的,在环形管道的进风口处设置有与车载空调出风口的口径相匹配的进风口位。
[000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温度可调的汽车座椅。
[00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度可调的汽车座椅及车辆,通过在座椅内增加环形管道,将空调出风口的冷风或者暖风引入座椅,使座椅通过环形管道循序升温或者降温,提高驾驶时的舒适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温度可调的汽车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温度可调的汽车座椅,如图1所示,包括坐垫1、靠背2、环形管道3和头枕4,靠背2的两端分别连接坐垫I和头枕4,在坐垫1、靠背2和头枕4中均设置有环形管道3,在环形管道3上开有若干个出风孔5。
[0013]具体的,将环形管道3的进风口连接至车载空调的出风口处,利用环形管道3将空调排出的风引入到座椅内部,对坐垫1、靠背2和头枕4吹风。夏天时,空调制冷,冷风通过环形管道3上的出风孔5引入座椅,使座椅降温,驾驶员的背部和臀部不会出汗;冬天时,空调制暖,暖风通过环形管道3上的出风孔5引入座椅,使座椅升温,驾驶员不会感觉冰冷,从而提高座椅的实用性,更具人性化,为驾驶员提供较好的驾驶体验。
[0014]在本实用新型一可选实施例中,环形管道3设置在被坐垫1、靠背2和头枕4包裹的座椅的内侧骨架上,从而使出风孔5的分布更为广泛且均匀,有助于座椅整体的升温和降温。
[0015]在本实用新型一可选实施例中,在环形管道3上设置有吸风机,以增加吸风能力,使座椅迅速降温或者升温。
[0016]在本实用新型一可选实施例中,在环形管道3的进风口处设置有与车载空调出风口的口径相匹配的进风口位,以偏于空调排除的冷暖空气可以有效进入环形管道口,同时不干扰空调对于车内进行空气调节。
[0017]采用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座椅内增加环形管道,将空调出风口的冷风或者暖风引入座椅,使座椅通过环形管道循序升温或者降温,提高驾驶时的舒适性。
[0018]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温度可调的汽车座椅,相应的各部分器件的结构和功能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详细描述,在此不再敷述。
[001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温度可调的汽车座椅,包括坐垫、靠背和头枕,靠背的两端分别连接坐垫和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椅还包括:环形管道,在坐垫、靠背和头枕中均设置有环形管道,在环形管道上开有若干个出风孔; 所述环形管道设置在被坐垫、靠背和头枕包裹的座椅的内侧骨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可调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在环形管道上设置有吸风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可调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在环形管道的进风口处设置有与车载空调出风口的口径相匹配的进风口位。
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温度可调的汽车座椅。
【文档编号】B60N2/56GK203567590SQ201320541604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日
【发明者】刘明卓, 张立玲, 苏莉 申请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