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中央控制盒的螺栓反方向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4540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中央控制盒的螺栓反方向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中央控制盒的螺栓反方向安装结构,包括中央控制盒内的塑件本体,还包括金属汇流片及螺栓,塑件本体上开设有容纳金属汇流片的卡槽,金属汇流片卡设在该卡槽内并通过螺栓与塑件本体固定连接,金属汇流片由底板)、连接在底板相邻两边的中间板,及与中间板相连的顶板组成,金属汇流片上开设有螺栓引导限位单元,螺栓的头端卡设在螺栓引导限位单元内,螺栓的尾端旋进塑件本体内,金属汇流片的顶板上开设有与蓄电池接头连接的连接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卡扣结构,使得金属汇流片与螺栓在塑件本体内固定良好,不会出现向上运动或向下运动的现象,结构设计合理,节省空间,安装快速方便,且节省线束端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车用中央控制盒的螺栓反方向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央控制盒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用中央控制盒的螺栓反方向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整车电气/电子分配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中央控制盒是现代汽车中电子、电气合一技术,在汽车电气方面作为电池能量的分配中心,实现各回路电流的合理分配;在汽车电子方面作为信息的处理中心,接收各电子装置的状态信号,并发出控制信号做出相应的反应。
[0003]在中央控制盒设计过程中,一般采用在中央控制盒的顶部进行结构设计,从而使线束可以从中央控制盒的顶部连接到蓄电池上,但是由于客户不同的车型设计留出的异形布局或者客户的特殊要求,从中央控制盒顶部连线到蓄电池的方案不能适用到所有的车型上。
[0004]一些车型需要在中央控制盒的底部接出线束来连接到蓄电池上,目前的中央控制盒结构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空间小、节省线束端成本的车用中央控制盒的螺栓反方向安装结构。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车用中央控制盒的螺栓反方向安装结构,包括中央控制盒内的塑件本体,还包括金属汇流片及螺栓,所述的塑件本体上开设有容纳金属汇流片的卡槽,所述的金属汇流片卡设在该卡槽内并通过螺栓与塑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的金属汇流片由底板、连接在底板相邻两边的中间板,及与中间板相连的顶板组成,所述的金属汇流片上开设有螺栓引导限位单元,所述的螺栓的头端卡设在螺栓引导限位单元内,螺栓的尾端旋进塑件本体内,所述的金属汇流片的顶板上开设有与蓄电池接头连接的连接孔。
[0008]所述的螺栓引导限位单元包括开设在金属汇流片底板上作为螺栓导向槽的U型槽,以及从底板侧面延伸出的与底板平行的螺栓限位挡板。
[0009]所述的塑件本体上设有两个防止螺栓向上运动的弹性卡扣。
[0010]所述的金属汇流片的中间板包括正面中间板及侧面中间板,所述的正面中间板上开设有向下倾斜的第一倒刺,在金属汇流片插入塑件本体时,该第一倒刺与其中一个弹性卡扣卡合连接;所述的侧面中间板的侧壁上开设有防止金属汇流片向下运动的第二倒刺,所述的塑件本体上设有与第二倒刺抵接的凸台。
[0011]首先将螺栓沿着U型槽及螺栓限位挡板安装在金属汇流片上,然后将金属汇流片放置在塑件本体的卡槽内,将螺栓旋进塑件本体即可使得金属汇流片与塑件本体固定连接。塑件本体及金属汇流片均处于中央控制盒的下侧,将中央控制盒与蓄电池连接时,只需将金属汇流片顶板上的连接孔与蓄电池的接头连接即可,满足了从中央控制盒下侧与蓄电池相连的要求。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3](I)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栓将金属汇流片固定连接在中央控制盒内的塑件本体上,金属汇流片与螺栓之间采用引导限位结构连接,金属汇流片与塑件本体之间采用卡扣结构,使得金属汇流片与螺栓在塑件本体内固定良好,不会出现向上运动或向下运动的现象,且螺栓不会脱落;
[0014](2)中央控制盒下侧与蓄电池之间通过金属汇流片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为刚性连接,相比导线连接而言,承载能力更强,连接安全可靠;
[0015](3)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节省空间,安装快速方便,且节省线束端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的B-B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3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塑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金属汇流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金属汇流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为金属汇流片与螺栓的安装示意图;
[0026]图11为金属汇流片与塑件本体的安装示意图。
[0027]图中,I为塑件本体,2为金属汇流片,3为螺栓,4为第一倒刺,5为第一弹性卡扣,6为第二倒刺,7为第二弹性卡扣,8为凸台,9为连接孔,10为U型槽,11为螺栓限位挡板,12为底板,13为正面中间板,14为侧面中间板,15为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29]实施例
[0030]一种车用中央控制盒的螺栓反方向安装结构,如图1?图3所示,包括中央控制盒内的塑件本体1,还包括金属汇流片2及螺栓3。塑件本体I上开设有容纳金属汇流片2的卡槽,金属汇流片2卡设在该卡槽内并通过螺栓3与塑件本体I固定连接,金属汇流片2上开设有螺栓引导限位单元,螺栓3的头端卡设在螺栓引导限位单元内,螺栓3的尾端旋进塑件本体I内。螺栓引导限位单元在具有引导螺栓作用的同时,兼具防止螺栓向上运动的作用。如图7、图8所示,螺栓引导限位单元包括开设在金属汇流片2底板12上作为螺栓导向槽的U型槽10,以及从底板12侧面延伸出的与底板12平行的螺栓限位挡板11。螺栓3的结构如图9所示。
[0031]如图4?6所示,塑件本体I上设有凸台8及两个防止螺栓3向上运动的弹性卡扣,分别为第一弹性卡扣5及第二弹性卡扣7。
[0032]如图7、图8所示,金属汇流片2由底板12、连接在底板12相邻两边的正面中间板13及侧面中间板14,与正面中间板13及侧面中间板14相连的顶板14组成,金属汇流片2的顶板15上开设有与蓄电池接头连接的连接孔9。正面中间板13上开设有向下倾斜的第一倒刺4,如图4所示,在金属汇流片2插入塑件本体I时,该第一倒刺4与第一弹性卡扣5卡合连接;侧面中间板14的侧壁上开设有防止金属汇流片2向下运动的第二倒刺6,第二倒刺6与凸台8抵接。
[0033]如图10、图11所示,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螺栓3沿着U型槽10及螺栓限位挡板11安装在金属汇流片2上,然后将金属汇流片2放置在塑件本体I的卡槽内,将螺栓3旋进塑件本体I即可使得金属汇流片2与塑件本体I固定连接。
[0034]本实施例中,塑件本体及金属汇流片均处于中央控制盒的下侧,将中央控制盒与蓄电池连接时,只需将金属汇流片2顶板上的连接孔9与蓄电池的接头连接即可,满足了从中央控制盒下侧与蓄电池相连的要求,且节省了安装空间。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用中央控制盒的螺栓反方向安装结构,包括中央控制盒内的塑件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汇流片(2)及螺栓(3),所述的塑件本体(1)上开设有容纳金属汇流片(2)的卡槽,所述的金属汇流片(2)卡设在该卡槽内并通过螺栓(3)与塑件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的金属汇流片⑵由底板(12)、连接在底板(12)相邻两边的中间板,及与中间板相连的顶板(14)组成,所述的金属汇流片(2)上开设有螺栓引导限位单元,所述的螺栓⑶的头端卡设在螺栓引导限位单元内,螺栓⑶的尾端旋进塑件本体⑴内,所述的金属汇流片(2)的顶板(15)上开设有与蓄电池接头连接的连接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中央控制盒的螺栓反方向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栓引导限位单元包括开设在金属汇流片(2)底板(12)上作为螺栓导向槽的U型槽(10),以及从底板(12)侧面延伸出的与底板(12)平行的螺栓限位挡板(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中央控制盒的螺栓反方向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件本体(1)上设有两个防止螺栓(3)向上运动的弹性卡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中央控制盒的螺栓反方向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汇流片⑵的中间板包括正面中间板(13)及侧面中间板(14),所述的正面中间板(13)上开设有向下倾斜的第一倒刺(4),在金属汇流片(2)插入塑件本体(1)时,该第一倒刺(4)与其中一个弹性卡扣卡合连接;所述的侧面中间板(14)的侧壁上开设有防止金属汇流片(2)向下运动的第二倒刺(6),所述的塑件本体(1)上设有与第二倒刺(6)抵接的凸台⑶。·
【文档编号】B60R16/02GK203496813SQ201320604589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7日
【发明者】周健, 龚爱华, 李坤 申请人:德尔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