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空调电控辅助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空调电控辅助装置,包括设置在车辆上的电控送风装置、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电源、OBDⅡ接口车辆信息采集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风机,基于本发明设计方案针对上述硬件进行连接,基于现有车载空调基础之上,设计引入了电控模块,在空调工作的情况下,通过针对车内、外温度的实时检测,判断车内、外温度的差值情况,由此针对开启的车窗,引入风幕控制装置,最大限度的阻止车内、外不同温度空气间的对流,有效保证了车载空调的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车载空调电控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空调电控辅助装置,属于智能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是指以汽油、柴油、天然气等燃料或者以电池、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由发动机作 动力的运输工具;汽车通常被用作载运客、货和牵引客、货挂车,也有为完成特定运输任务 或作业任务而将其改装或经装配了专用设备成为专用车辆,汽车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 挥着巨大的作用,并且随着科技进步,汽车的各项技术、功能日新月异,而且汽车设计者为 了满足人们对汽车要求的不断提高,做出了不少改进与设计,诸如针对车载空调就出现了 不少改进设计,从最初的恒定风量车载空调,到后来的分区空调,再到现在的恒温空调,设 计者一直在努力,并且还在不断的创新,诸如专利号=201110433725. 6,公开了一种节能型 的车用电动空调系统,该车用电动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机组、空调变频器、高压发电机、发电 机控制器、储能器,所述空调机组为设置于汽车顶部的一体化空调机组,所述高压发电机由 汽车发动机曲轴通过皮带驱动,所述发电机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高压发电机、所述空调变 频器和所述储能器,所述储能器与所述空调变频器连接,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节能型车用 电动空调系在实际应用中,对于燃油汽车,可节油18 %以上。
[0003] 还有专利申请号=201310744269. 6,公开了一种车用空调的控制方法,通过合理控 制空调的使用条件,使现有混合动力系统车辆更加节能,该技术方案由空调控制器完成以 下步骤:启动空调,初始化空调参数;向空调控制器输入预设温度T0,空调控制器获取预设 温度T0以及车内温度T1 ;比较预设温度T0与车内温度T1大小;判断车辆当前发动机是否 启动;判断当前车辆是否处于预定工况;空调压缩机工作。本发明通过合理控制空调驱动 方式,进一步促进增加系统的节能效率。
[0004] 不仅如此,专利申请号=201410352009. 9,公开了一种空调智能控制方法,包括: 将空调控制器接入整车CAN网络;整车控制器获取空调设定温度T1和环境温度T2,并计算 二者的温差AT;当温差AT大于设定的温差限值时,则启动空调;否则比较环境温度T2与 设定的环境温度限值的大小;当环境温度T2大于设定的环境温度限值时,则控启动空调; 否则,比较空调上次响应的时间与设定的响应时间限值的长短;当空调上次响应的时间超 出设定的响应时间限值时,则启动空调;否则,禁止空调启动。本发明在整车控制器与空调 控制器信息交互的基础上,根据空调(设定温度、环境等)、整车的实际状况,对能源进行合 理、有效的分配,对空调进行智能控制,从而进一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0005] 纵观以上现有技术可知,现有技术针对车载空调的节能和控制方式进行了改进设 计,使得具有更好的性能,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依然能发现不少问题,比如车载空调工作 时,若驾乘人员开启车窗,就会造成车内、车外冷热气流的对流,影响到车载空调的工作,由 于车内、车外会发生冷热气流的对流,相应车内的温度就会被改变,这样车载空调就需要消 耗更多的燃料去工作补充车内损失的热量,但是对于这一现象,却没有行之有效的方式去 解决,总不能在空调开启的情况下,禁止车窗的打开,因此这一点还有待进一步改进设计。
【发明内容】
[0006]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现有车载空调基 础之上,设计引入智能电控模块,能够避免车内、外不同温度空气间的对流,有效保证车载 空调工作效率的车载空调电控辅助装置。
[0007]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车载空调电 控辅助装置,包括设置在车辆上的电控送风装置、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 电源、〇BDII接口车辆信息采集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风机;其中,OBDII 接口车辆信息采集器连接车载〇BDII接口;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车内,用于检测车内温 度,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车辆外表面,用于检测车外温度;电控送风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 各个电控车窗对应车窗框架内侧顶边上的送风管和对应的电控阀门,各个送风管的一端封 闭,另一端经电控阀门、通过输气管与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送风管的表面上设置送风孔,送 风孔的方向坚直向下,各个电控阀门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接。
[000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车辆尾部。
[000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各个送风管分别沿对应车窗框架内侧顶边 进行设置,并且送风管的长度与对应车窗框架内侧顶边的长度相一致,各个送风孔等间距 设置在送风管的表面上。
[001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为单片机。
[001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源为车载电源。
[0012] 本发明所述一种车载空调电控辅助装置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 以下技术效果: (1) 本发明设计的车载空调电控辅助装置,基于现有车载空调基础之上,设计引入了电 控模块,在空调工作的情况下,通过针对车内、外温度的实时检测,判断车内、外温度的差值 情况,由此针对开启的车窗,引入风幕控制装置,最大限度的阻止车内、外不同温度空气间 的对流,有效保证了车载空调的工作效率; (2) 本发明设计的车载空调电控辅助装置中,针对用于检测车外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 器的位置,设计在车辆尾部,能够避免车辆行驶过程中,气流对温度传感器的影响,最大限 度保证了车外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3) 本发明设计的车载空调电控辅助装置中,针对风幕装置的设计中,设计各个送风管 分别沿对应车窗框架内侧顶边进行设置,并且送风管的长度与对应车窗框架内侧顶边的长 度相一致,能够使得实际工作中的风幕覆盖于整个车窗,并且设计各个送风孔等间距设置 在送风管的表面上,使得送风管上送风的更加均匀性,进一步保证了风幕效果的完整性,能 够更加有效的阻止车内、外不同温度空气间的对流; (4) 本发明设计的车载空调电控辅助装置中,针对用于协调控制整个设计的电控架构 的控制模块,设计采用单片机,实现更加便捷,并且有效控制了整个电控结构的制造的成 本;并且针对为整个电控结构进行供电的电源,设计采用车载电源,有效保证了车载空调电 控辅助装置取电、用电的稳定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发明设计的一种车载空调电控辅助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 如图1所示,本发明设计的一种车载空调电控辅助装置,包括设置在车辆上的电 控送风装置、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电源、OBDII接口车辆信息采集器、第 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风机;其中,〇BDII接口车辆信息采集器连接车载OBDII 接口;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车内,用于检测车内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车辆外表 面,用于检测车外温度;电控送风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各个电控车窗对应车窗框架内侧顶 边上的送风管和对应的电控阀门,各个送风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经电控阀门、通过输气管 与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送风管的表面上设置送风孔,送风孔的方向坚直向下,各个电控阀门 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接;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车载空调电控辅助装置,基于现有车载空调 基础之上,设计引入了电控模块,在空调工作的情况下,通过针对车内、外温度的实时检测, 判断车内、外温度的差值情况,由此针对开启的车窗,引入风幕控制装置,最大限度的阻止 车内、外不同温度空气间的对流,有效保证了车载空调的工作效率。
[0016] 基于上述设计车载空调电控辅助装置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本发明还进一步设计 了如下优选技术方案:针对第二温度传感器设计设置在车辆尾部,能够避免车辆行驶过程 中,气流对温度传感器的影响,最大限度保证了车外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并且设计各个送风 管分别沿对应车窗框架内侧顶边进行设置,并且送风管的长度与对应车窗框架内侧顶边的 长度相一致,能够使得实际工作中的风幕覆盖于整个车窗,并且设计各个送风孔等间距设 置在送风管的表面上,使得送风管上送风的更加均匀性,进一步保证了风幕效果的完整性, 能够更加有效的阻止车内、外不同温度空气间的对流;不仅如此,针对用于协调控制整个设 计的电控架构的控制模块,设计采用单片机,实现更加便捷,并且有效控制了整个电控结构 的制造的成本;并且针对为整个电控结构进行供电的电源,设计采用车载电源,有效保证了 车载空调电控辅助装置取电、用电的稳定性。
[0017] 本发明设计的车载空调电控辅助装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包括设置在车辆上的电 控送风装置、单片机,以及分别与单片机相连接的车载电源、OBDII接口车辆信息采集器、第 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风机;其中,OBDII接口车辆信息采集器连接车载OBDII 接口;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车内,用于检测车内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车辆尾部, 用于检测车外温度;电控送风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各个电控车窗对应车窗框架内侧顶边上 的送风管和对应的电控阀门,各个送风管分别沿对应车窗框架内侧顶边进行设置,并且送 风管的长度与对应车窗框架内侧顶边的长度相一致,各个送风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经电 控阀门、通过输气管与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送风管的表面上等间距地设置送风孔,各个送风 孔的方向坚直向下,各个电控阀门分别与单片机相连接;实际应用中,车载电源经过单片机 为OBDII接口车辆信息采集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风机和各个电控阀门进 行供电;实际应用中,按照如下步骤执行: 步骤001.OBDII接口车辆信息采集器采集车辆信息上传至单片机,单片机检测车载空 调是否工作,是则进入下一步骤,否则重复步骤001 ; 步骤002.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车内温度上传至单片机,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车外温 度上传至单片机; 步骤003.单片机比较获得车内温度与车外温度的温度差,判断温度差是否超出预设 温差范围,是则单片机控制或保持风机工作,并进入下一步骤,否则单片机控制或保持风机 停止工作,并返回步骤001 ; 其中,预设温差范围由设计者预先,超出预设温差范围,表明车内的温度在空调的工作 控制下,已经与车外温度拉开了差距,一旦车窗打开,车内、车外不同温度的空气会进行对 流,这样就会影响到车内的空气温度,影响车载空调的控温效果,实际应用中,预设温差范 围可以设置为5°C; 步骤004.OBDII接口车辆信息采集器采集车辆信息上传至单片机,单片机检测是否存 在开窗状态的电控车窗,是则单片机控制或保持该电控车窗对应送风管相连的电控阀门工 作,打开电控阀门,连通该送风管与对应输气管,实现该送风管的送风,并返回步骤001,否 则返回步骤001。
[0018] 其中,单片机控制打开电控阀门,连通该送风管与对应输气管,由于小型静音风机 已经开始工作,则由小型静音风机送出的气流会沿出风口、输气管、电控阀门被送入到送风 管中,并沿送风管上的送风孔吹出,在处于开窗状态的电控车窗处,构成风幕,尽可能阻止 了车内、车外不同温度空气间的对流,保证了车载空调的工作效率。
[0019]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 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 做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1. 一种车载空调电控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车辆上的电控送风装置、控 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电源、OBD II接口车辆信息采集器、第一温度传感器、 第二温度传感器和风机;其中,OBD II接口车辆信息采集器连接车载OBD II接口;第一温度 传感器设置在车内,用于检测车内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车辆外表面,用于检测车外 温度;电控送风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各个电控车窗对应车窗框架内侧顶边上的送风管和对 应的电控阀门,各个送风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经电控阀门、通过输气管与风机的出风口相 连,送风管的表面上设置送风孔,送风孔的方向坚直向下,各个电控阀门分别与控制模块相 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载空调电控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 器设置在车辆尾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载空调电控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送风管分 别沿对应车窗框架内侧顶边进行设置,并且送风管的长度与对应车窗框架内侧顶边的长度 相一致,各个送风孔等间距设置在送风管的表面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载空调电控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为单 片机。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载空调电控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车载电 源。
【文档编号】B60H1/00GK104442278SQ201410628173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1日
【发明者】时国坚, 吴俨, 张军, 孙继通, 陈晨, 范效彰 申请人:无锡悟莘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