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6×4.0电动三轮车外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9598阅读:929来源:国知局
一种16×4.0电动三轮车外胎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16×4.0电动三轮车外胎,具有胎冠,胎冠的横剖面形状以铅垂中心线为轴线左右对称,胎冠的横剖面与地面接触处形成的弧线由胎顶弧和胎冠外侧弧组成,胎冠外侧弧与胎顶弧为切入式连接,胎冠的横剖面与地面接触处形成的弧线的对称起始点由铅垂中心线和胎顶弧的半径限定,胎冠的横剖面与地面接触处形成的弧线的终止点由胎冠总宽度、胎冠高度限定,胎冠横剖面内侧圆弧顶点由胎顶厚度限定,胎冠总宽度的尺寸为89-100mm,胎冠高度的尺寸为20-27mm,胎顶弧的半径为60—70mm,胎冠外侧弧的半径为20—30mm,胎顶厚度的尺寸为8-15mm。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16×4.0电动三轮车外胎的专用轮胎。
【专利说明】—种16X4.0电动三轮车外胎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用轮胎,直接涉及电动三轮车使用的外胎。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电动三轮车发展趋势越来越快,由于电动三轮车轮胎的发展速度远远没有跟上,因此,电动三轮车生产厂家就直接将原来用于两轮电动车的轮胎或者摩托三轮车的轮胎用在了电动三轮车上。两轮电动车轮胎断面窄,承载能力小,用在电动三轮车上,安全稳定性差,载货能力小,超负荷运行极易发生安全事故。虽然电动三轮车载货量也越来越大,但相比汽油摩托三轮车载货量还是小的多。因此,直接使用摩托三轮车轮胎对电动三轮车而言就有点大材小用。由于摩托三轮车轮胎承载能力强,胎冠与地面接触面积大,并且胎冠比较厚,轮胎整体重量大,制造及生产过程所使用的原材料和消耗的能源比较多,并且增加电动三轮车的电能消耗,影响电动三轮车的续行里程,不利于环保节能。目前市面上虽然出现了电动三轮车专用轮胎,但其仅仅是在轮胎的表面打上了“电动三轮车专用轮胎”的字样,而没有从轮胎的整体结构上进行重新设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动三轮车专用轮胎。其使用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16X4.0电动三轮车外胎,它能有效地解决电动三轮车使用普通两轮电动车轮胎的不安全问题,同时它还能有效地解决使用摩托三轮车轮胎资源浪费、能源消耗大、质量过剩的问题。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16X4.0电动三轮车外胎,具有胎冠,胎冠的横剖面形状以铅垂中心线为轴线左右对称,胎冠的横剖面与地面接触处形成的弧线由胎顶弧和胎冠外侧弧组成,胎冠外侧弧与胎顶弧为切入式连接,胎冠的横剖面与地面接触处形成的弧线的对称起始点由铅垂中心线和胎顶弧的半径限定,胎冠的横剖面与地面接触处形成的弧线的终止点由胎冠总宽度、胎冠高度限定,胎冠横剖面内侧圆弧顶点由胎顶厚度限定,胎冠总宽度的尺寸为89-100mm,胎冠高度的尺寸为20_27mm,胎顶弧的半径为60— 70mm,胎冠外侧弧的半径为20— 30mm,胎顶厚度的尺寸为8_15mm。
[000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胎冠总宽度的尺寸为93_98mm,胎冠高度的尺寸为22-25mm,胎顶弧的半径为63_67mm,胎冠外侧弧的半径为23_26mm,胎顶厚度的尺寸为10-13mmo
[0006]本发明由于针对轮胎胎冠部的形状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因而使得本发明与两轮电动车轮胎相比接地面积增大,抓地能力增强,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滑动位移减小,因此该轮胎的使用使得电动三轮车的安全稳定性能提升50%。与汽油摩托三轮车轮胎相比胎冠两段弧的应用使得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相对减小,使得减小了摩擦阻力,因而节约电动三轮车电能消耗,增加电动三轮车续行里程15%,因此,本发明可以作为16X4.0电动三轮车外胎的专用轮胎使用。[0007]【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横剖面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本发明中胎冠部位的放大结构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08]【具体实施方式】 每一种型号的电动三轮车轮胎都有与自身适应的结构,尤其是胎冠结构,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种16X4.0电动三轮车外胎的横剖面结构,图2示出了图1所示本发明中横剖面胎冠部位的放大结构。一种16X4.0电动三轮车外胎,具有胎冠,胎冠的横剖面形状以铅垂中心线为轴线左右对称,胎冠的横剖面与地面接触处形成的弧线由胎顶弧m和胎冠外侧弧W组成,胎冠外侧弧IV与胎顶弧II为切入式连接,胎冠的横剖面与地面接触处形成的弧线的对称起始点由铅垂中心线和胎顶弧II的半径限定,胎冠的横剖面与地面接触处形成的弧线的终止点由胎冠总宽度I胎冠高度Π限定,胎冠横剖面内侧圆弧顶点由胎顶厚度V限定,胎冠总宽度I的尺寸为89-100mm,胎冠高度S的尺寸为20_27mm,胎顶弧II的半径为60— 70mm,胎冠外侧弧W的半径为20— 30mm,胎顶厚度V的尺寸为
8-15_。本发明中胎冠总宽度i的尺寸进一步优选为93-98_,胎冠高度Π的尺寸进一步优选为22-25mm,胎顶弧11的半径进一步优选为63_67mm,胎冠外侧弧IV的半径进一步优选为23-26mm,胎顶厚度V的尺寸进一步优选为10_13mm。
【权利要求】
1.一种16X4.0电动三轮车外胎,具有胎冠,胎冠的横剖面形状以铅垂中心线为轴线左右对称,其特征是:胎冠的横剖面与地面接触处形成的弧线由胎顶弧(ΠΙ)和胎冠外侧弧(IV )组成,胎冠外侧弧(IV)与胎顶弧(In )为切入式连接,胎冠的横剖面与地面接触处形成的弧线的对称起始点由铅垂中心线和胎顶弧(ΠΙ)的半径限定,胎冠的横剖面与地面接触处形成的弧线的终止点由胎冠总宽度(I)、胎冠高度(Π)限定,胎冠横剖面内侧圆弧顶点由胎顶厚度(V)限定,胎冠总宽度Cl)的尺寸为89-100mm,胎冠高度(I)的尺寸为20-27mm,胎顶弧(HI )的半径为60— 70mm,胎冠外侧弧(W )的半径为20— 30mm,胎顶厚度O:)的尺寸为8-15mm。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16X4.0电动三轮车外胎,其特征是:所述胎冠总宽度(I)的尺寸为93-98mm,胎冠高度(S)的尺寸为22_25mm,胎顶弧(ΠΙ )的半径为63_67mm,胎冠外侧弧(I^ )的半径为23-26mm,胎顶厚度(V )的尺寸为10_13mm。
【文档编号】B60C3/00GK203713427SQ201420010789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9日
【发明者】李勇, 叶民远, 颜栋, 张文文, 孙士川 申请人:李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