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挂式自行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1480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后挂式自行车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行李架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牢固稳定的固定自行车,使用方便的后挂式自行车架,其结构包括前部支架、自行车挂壁和后部支架,前部支架包括前横梁以及两个分别由前横梁两端平行延伸出的“Г”形前支架杆,前支架杆的始端与前横梁相连,自行车挂壁包括挂壁横梁和两侧的挂壁支架杆,挂壁支架杆的始端与挂壁横梁连接,挂壁支架杆的末端设有若干自行车托扣,后部支架包括后横梁以及两个分别由后横梁两端平行延伸出的后支架杆,后支架杆的始端与后横梁相连,后支架杆的末端由上至下通过卡位盘依次与挂壁支架杆的末端和前支架杆的末端连接。本实用新型车架的各个支架采用定位盘连接,使自行车更加稳定、安全、牢固的挂载在汽车上。
【专利说明】后挂式自行车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行李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挂式自行车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家用汽车的普及率也大大增加。许多家庭在外出旅游或者运动时,往往会在汽车上安装行李架,进行装置或者携带一些行李、运动设备等物品,然而这些行李架大多固定在汽车的顶棚上,如果使用它们装载自行车很不方便。现在市场上出现一种车载式自行车架,这些自行车架固定在两厢车后车门上,这样便可以在车架上放置自行车,从而解决了两厢车无法携带自行车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牢固稳定的固定自行车,使用方便的后挂式自行车架。
[0004]本实用新型后挂式自行车架,包括前部支架、自行车挂壁和后部支架,所述前部支架包括前横梁以及两个分别由前横梁两端平行延伸出的“ GAMMA ”形前支架杆,所述前支架杆的始端与前横梁相连,所述自行车挂壁呈“U”形,所述自行车挂壁包括挂壁横梁和两侧的挂壁支架杆,所述挂壁支架杆的始端与挂壁横梁连接,所述挂壁支架杆的末端设有若干用于固定自行车车杆的自行车 托扣,所述后部支架包括后横梁以及两个分别由后横梁两端平行延伸出的后支架杆,所述后支架杆的始端与后横梁相连,所述后支架杆的末端由上至下通过卡位盘依次与挂壁支架杆的末端和前支架杆的末端连接,所述卡位盘上设有调节其松紧的扳手,所述前部支架和后部支架上均设有固定带。
[0005]进一步的,所述卡位盘由两个圆形半球构成,每个半球的平面上均设有圆环形的双排齿。
[0006]进一步的,所述卡位盘与扳手连接处设有圆形钢垫片。
[0007]进一步的,所述自行车托扣包括固定环和托扣环,所述固定环和托扣环一体成型,所述固定环通过螺丝旋紧固定在挂壁支架杆上,该固定环的内槽采用锯齿形,所述托扣环呈圆环形,该托扣环上设有多个孔位,该托扣环用于固定自行车车杆。
[0008]进一步的,所述自行车托扣采用ABS橡胶材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后横梁和前横梁上均设有海绵垫,海绵垫的材质采用EVA海绵。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车架的各个支架采用定位盘连接,且卡位盘上设有双排齿,使自行车更加稳定、安全、牢固的挂载在汽车上;车架的各个支架可翻转,在不需要挂载单车时,可折叠,使用方便;圆形钢垫片可防止扳手滑丝,延长扳手的使用寿命;自行车托扣的固定环的锯齿形内槽设计可以使自行车托扣牢固地固定在挂壁支架杆上,托扣环的多孔位设计,能牢固的固定宽度不同多种自行车杆;自行车托扣采用ABS橡胶材质,弹性好,韧性强,不伤自行车的车漆;前部支架的前横梁和后部支架的后横梁上设有海绵垫,起到缓冲的作用,并保护汽车车漆。【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后挂式自行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卡位盘的剖面图。
[0014]1、前部支架;2、卡位盘;3、自行车挂壁;4、自行车托扣;5、后部支架;6、海绵垫;
7、固定带;8、扳手;9、双排齿;10、前横梁;11、前支架杆;12、后横梁;13、后支架杆;14、挂壁横梁;15、挂壁支架杆;16、钢垫片;17、固定环;18、托扣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6]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后挂式自行车架,包括前部支架1、自行车挂壁3和后部支架5,前部支架I包括前横梁10以及两个分别由前横梁10两端平行延伸出的“ gamma ” 形前支架杆11,前支架杆11的始端与前横梁10相连,后部支架5包括后横梁12以及两个分别由后横梁12两端平行延伸出的后支架杆13,后支架杆13的始端与后横梁12相连,后支架杆13的末端通过卡位盘2与前支架杆11的末端连接。前横梁10和后横梁12上均设有海绵垫6,海绵垫6采用的材质是EVA海绵,自行车挂壁3呈“U”形,自行车挂壁3包括挂壁横梁14和两侧的挂壁支架杆15,挂壁支架杆15靠近挂壁横梁14的一端通过卡位盘2与后部支架5的后支架杆13末端连接,挂壁支架杆15的末端设有三个自行车托扣4,自行车托扣4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自行车托扣4用于固定自行车。
[0017]卡位盘2由两个圆形半球构成,每个半球的平面上均设有圆环形的双排齿9,双排齿9可以牢固地固定前部支架1、自行车挂壁3和后部支架5,并且可以起到双重保险的作用。卡位盘2的反面设有调节其松紧的扳手8,扳手8起到旋转、松紧、扣押卡位盘的作用,卡位盘2与扳手8连接处附有圆形钢垫片16。
[0018]本实用新型后挂式自行车架上共设有6个固定带7,在两个前支架杆11上的卡位盘2的上方均设有固定带7,两个后支架杆13的下端以及中部也设有固定带7,固定带7通过螺丝与前支架杆11或后支架杆15连接。这6个固定带7均由固定卡扣、固定织带和金属活动扣组成。在使用时,固定卡扣安装在汽车上,固定卡扣外部包胶,不伤车漆。金属活动扣与固定织带连接,能调固定织带的长短,金属活动扣与固定织带连接处采用多排齿孔,能防止固定织带滑动,金属活动扣背面设有弹簧装置,调节固定织带的带长时按下弹簧装置使固定织带自由活动。固定织带能够承受由100 KG重物产生的拉力。
[0019]自行车托扣4包括固定环17和托扣环18,固定环17和托扣环18 —体成型,托扣环18呈圆环形,固定环17通过螺丝旋紧固定在挂壁支架杆15上,该固定环17的内槽采用锯齿形,使其与挂壁支架杆15连接更加牢固,防止自行车在汽车运行中脱落。并且,托扣环18上设有多个孔位,使其适用于各种车杆宽度的自行车。自行车托扣4采用ABS橡胶材质,弹性好,韧性强,不伤自行车的车漆。
[0020]本实用新型后挂式自行车架,工作原理:使用时,将6个固定带的固定卡扣分别安装在汽车的顶部、侧面和顶部,通过金属活动扣将固定织带调整到合适的长度。将扳手拉直时,通过旋转前部支架与后部支架之间的扳手来调节卡位盘的松紧,进而调整前部支架与后部支架之间的角度,以适应不同的车尾形状;通过旋转自行车挂壁与后部支架之间的扳手来调节卡位盘的松紧,进而调整自行车放置后与车尾所成的角度。并且,后部支架的后支架杆具有与车尾形状相配合的弯折结构。调整结束后,可将扳手调成与钢管垂直的角度,固定卡位盘。最后将自行车通过自行车托扣固定在该后挂式自行车架上。使用完之后,将固定卡扣全部取下,将前部支架、自行车挂壁与后部支架折叠放置。
[0021 ] 本实用新型后挂式自行车架,车架的各个支架采用定位盘连接,且卡位盘上设有双排齿,使自行车更加稳定、安全、牢固的挂载在汽车上;车架的各个支架可翻转,在不需要挂载单车时,可折叠,使用方便;圆形钢垫片可防止扳手滑丝,延长扳手的使用寿命;自行车托扣的固定环的锯齿形内槽设计可以使自行车托扣牢固地固定在挂壁支架杆上,托扣环的多孔位设计,能牢固的固定宽度不同多种自行车杆;自行车托扣采用ABS橡胶材质,弹性好,韧性强,不伤自行车的车漆;前部支架的前横梁和后部支架的后横梁上设有海绵垫,起到缓冲的作用,并保护汽车车漆。
[0022]包括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后挂式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部支架、自行车挂壁和后部支架,所述前部支架包括前横梁以及两个分别由前横梁两端平行延伸出的“ r ”形前支架杆,所述前支架杆的始端与前横梁相连,所述自行车挂壁呈“U”形,所述自行车挂壁包括挂壁横梁和两侧的挂壁支架杆,所述挂壁支架杆的始端与挂壁横梁连接,所述挂壁支架杆的末端设有若干用于固定自行车车杆的自行车托扣,所述后部支架包括后横梁以及两个分别由后横梁两端平行延伸出的后支架杆,所述后支架杆的始端与后横梁相连,所述后支架杆的末端由上至下通过卡位盘依次与挂壁支架杆的末端和前支架杆的末端连接,所述卡位盘上设有调节其松紧的扳手,所述前部支架和后部支架上均设有固定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挂式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盘由两个圆形半球构成,每个半球的平面上均设有圆环形的双排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挂式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盘与扳手连接处设有圆形钢垫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挂式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托扣包括固定环和托扣环,所述固定环和托扣环一体成型,所述固定环通过螺丝旋紧固定在挂壁支架杆上,该固定环的内槽采用锯齿形,所述托扣环呈圆环形,该托扣环上设有多个孔位,该托扣环用于固定自行车车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挂式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托扣采用ABS橡胶材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挂式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共有6个,分别设置在两个前支架杆上靠近定位盘的位置、两个后支架杆的中部和两个后支架杆的下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挂式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和前横梁上均设有海绵垫,海绵垫的材质采用EVA海绵。
【文档编号】B60R9/10GK203713725SQ201420106861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1日
【发明者】陈再英 申请人:陈再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