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门的框架模制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用于车门的框架模制件,车门构造成设置有门面板和门框,并且该框架模制件构造成安装至车窗开口的拐角部,该框架模制件包括基件以及装饰层,基件包括合成树脂制成的第一基部和合成树脂制成的第二基部,第一基部形成为沿着车窗开口的拐角部的内周边缘部的定位在门面板处的第一部分延伸,第二基部形成为沿着车窗开口的拐角部的内周边缘部的定位在门框处的第二部分延伸,装饰层设置在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处用以覆盖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相应的面向车厢外侧的表面。
【专利说明】用于车门的框架模制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车门的框架模制件。
【背景技术】
[0002]车门基本上包括门面板和门框,门面板打开和关闭形成在车身处的开口部,木框组装在门面板的上部上。在门面板与门框之间形成有车窗开口。JP2007-137144A (下文中称为专利参考文献I)和JP2010-76650A (下文中称为专利参考文献2)各自公开一种组装于车窗开口的拐拐角部一即门面板与门框之间的相交部一上的框架模制件。框架模制件从门框的定位在门面板的上端部处的端部朝向门框延伸并且形成为沿门框向上弯曲。
[0003]上述已知的框架模制件通过冲压加工例如不锈钢板的金属板形成。因此,通过冲压加工在要形成凹入的形状或突出的形状的弯曲部处可形成有由变形造成的扭曲和线条,这可导致差的外观。因此,框架模制件的设计形状不能复杂。特别地,框架模制件不能包括例如具有小的曲率半径的弯曲部、急变的不平坦部、以及深的槽部。如上所述,在形成框架模制件中具有很多限制。
[0004]因而,存在对不易受上述缺点影响的用于车门的框架模制件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用于车门的框架模制件包括基件和装饰层,车门构造成设置有门面板和门框,所述门面板构造成打开和关闭设置在车身处的开口部,所述门框安装至所述门面板的上端部,所述框架模制件构造成安装至车窗开口的拐角部,所述拐角部形成在车门的门面板和门框的相交部,其中,所述车窗开口形成在所述门面板与所述门框之间,所述基件包括合成树脂制成的第一基部和合成树脂制成的第二基部,所述第一基部形成为沿着所述车窗开口的所述拐角部的内周边缘部的定位在所述门面板处的第一部分延伸,所述第二基部形成为沿着所述车窗开口的所述拐角部的所述内周边缘部的定位在所述门框处的第二部分延伸,所述装饰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处,以覆盖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的相应的面向车厢外侧的表面。
[0006]在如上构成的框架模制件中,合成树脂制成的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中的面向车厢外侧的表面由装饰层覆盖。若应用具有金属亮度的装饰层,则可仿冒通过冲压加工金属板形成的框架模制件。在该情况下,不会形成已知的框架模制件中成为问题的扭曲和线条,所以外观可比已知的框架模制件好。此外,有关设计形状方面的限制减少。也就是说,可形成具有小的曲率半径的弯曲部、急变的不平坦部、以及深的槽部等。此外,通过改变装饰层的类型,可易于改变框架模制件的颜色和质地等。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可提高框架模制件的外观品质。此外,框架模制件可比已知的框架模制件重量更轻。
[0007]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包括接合构件,所述接合构件由金属制成,所述接合构件形成为沿着第二基部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且所述接合构件构造成使第二基部与门框接合,接合构件的延伸方向上的相反端部中的构造成定位在所述车窗开口的下端处的下端部与固定构件形成为一体,其中,所述固定构件由比第二基部的材料硬的合成树脂制成,所述固定构件安装在第二基部的延伸方向上的相反端部中的构造成定位在所述车窗开口的下端处的下端部。
[0008]由此,接合构件的延伸方向上的相反端部中的定位在所述车窗开口的下端处的下端部通过由比第二基部更硬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固定构件安装至第二基部的延伸方向上的相反端部中的定位在所述车窗开口的下端处的下端部(第二基部的下端部)。也就是说,不直接被门框支撑的第二基部的下端部通过固定构件加强。因此,可防止当车辆运动时第二基部的下端部摆动。
[0009]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固定构件经过热填缝以固定至第二基部。由此,与第二基部和固定构件借助于胶或双面胶带等固定的情况相比可减少材料成本和工序。
[0010]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接合构件包括:上侧接合构件,所述上侧接合构件形成为从第二基部的延伸方向上的相反端部中的构造成定位在所述车窗开口的上端处的上端部延伸至第二基部的延伸方向上的中间部,并且所述上侧接合构件与第二基部形成为一体;以及下侧接合构件,所述下侧接合构件形成为从第二基部的延伸方向上的相反端部中的构造成定位在所述车窗开口的下端处的下端部延伸至第二基部的延伸方向上的中间部,并且所述下侧接合构件与所述固定构件形成为一体。
[0011 ]由此,接合构件具有上侧接合构件和下侧接合构件。也就是说,上侧接合构件和下侧接合构件中的每一者均比一体地形成为从第二基部的延伸方向上的上端部延伸至其下端部的接合构件短。因此,上侧接合构件和下侧接合构件在延伸方向上的尺寸精度高,上侧接合构件和下侧接合构件相对于第二基部和固定构件的定位精确性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从参照附图考虑的以下具体描述中,本公开的前述以及其它特点和特征将变得更清楚,在附图中:
[0013]图1是安装有实施方式的框架模制件的车门的侧视图;
[0014]图2是框架模制件的立体图;
[0015]图3是框架模制件的分解的立体图;
[0016]图4是沿图2中的线IV -1V截取的框架模制件的截面图;
[0017]图5是沿图2中的线V - V截取的框架模制件的截面图;
[0018]图6是沿图2中的线V1- VI截取的框架模制件的截面图;以及
[0019]图7是沿图2中的线Vn-Vn截取的框架模制件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将参照附图对根据实施方式的用于车门I的框架模制件FM进行说明。将对组装有框架模制件FM的车门I的构型进行说明。如图1中所示,车门I包括门面板2和门框3,门面板2打开和关闭用于坐在例如车辆的右后座椅中的乘坐者的入口/出口或者门开口,门框3组装在门面板2上。框架模制件FM不限于用于右后座椅的门而是可适用于车辆的任何门。
[0021]门面板2经由铰链组装在车辆的车身部。门面板2包括定位在车厢外侧的外面板2a和布置在车厢内侧的内面板2b。外面板2a和内面板2b连结至彼此而向上开口,从而形成袋状。如在图1中所示,门框3组装在门面板2的上端部上。门框3包括从门面板2的前端部向上延伸的竖直部3a和从门面板2的后端部倾斜地向上向前延伸的弯曲部3b。竖直部3a的下端部定位成插入外面板2a与内面板2b之间以焊接至门面板2的前端部,例如焊接至内面板2b的前端部。竖直部3a的上端部连接至弯曲部3b的前端部。弯曲部3b的后端部定位成插入外面板2a与内面板2b之间以焊接至门面板2的后端部,例如焊接至内面板2b的后端部。
[0022]在门面板2与门框3之间形成车窗开口 DW。门玻璃容纳在门面板2内。门玻璃通过升降装置驱动以向上和向下运动从而使得打开和关闭车窗开口 DW。门窗模制件M组装在门面板2和门框3上以获得车窗开口 DW的周缘部的改善的外观。门窗模制件M包括上侧模制件UM、带线式模制件BM、以及框架模制件FM。上侧模制件UM和带线式模制件BM的相应的构型与已知的构型相似。
[0023]框架模制件FM组装在车窗开口 DW的拐角部C的内周边缘部,该拐角部C形成在门面板2与弯曲部3b之间的相交部位。如图2和图3中所示,框架模制件FM包括基件10。在下面的说明中,方向和定向对应于在车门I关闭的状态下的车辆的方向和定向。
[0024]基件10包括第一基部11和第二基部12。第一基部11形成为向中间部的后面延伸,该中间部定位在门面板2的上端部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心部位的稍后面。第二基部12形成为从第一基部11的后端沿着门框3向上延伸。具体地,第一基部11形成为沿着拐角部C的内周边缘部的第一部分Cl延伸,第一部分Cl定位在门面板2处。第二基部12形成为沿着拐角部C的内周边缘部的第二部分C2延伸,第二部分C2定位在门框3处。第一基部11和第二基部12通过注塑成型合成树脂而一体地形成。基件10形成为从车厢的外部和内部观察沿着拐角部C弯曲。
[0025]如在图4中所示,第一基部11包括侧板部111和上板部112。侧板部111形成板状并且在拐角部C的周缘部的门框3处沿第一部分Cl (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下文中称为前后方向)延伸。上板部112形成为从侧板部111的上端朝向车厢的内侧延伸。如在图5中所示,第二基部12包括侧板部121、上板部122、以及下板部123。侧板部121形成为板状并且在拐角部C的周缘部的门框3处沿第二部分C2延伸。上板部122和下板部123形成为从侧板部121的相应的上端和下端朝向车厢的内侧延伸。
[0026]装饰层DF通过真空压力模制的方法附接至基件10面向车厢外侧的表面。面向车厢外侧的表面特别地为侧板部111和121的外表面、上板部112和122的上表面、以及下板部123的下表面。装饰层DF通过将例如铟颗粒的金属颗粒沉积在薄膜状基底材料上的气相沉积而形成并且因此包括同金属板一样的亮度。
[0027]如在图4中所示,唇缘构件20组装在第一基部11的侧板部111的面向车厢内侧的内侧表面上。唇缘构件20包括基部21和唇缘本体部22。基部21形成为沿着侧板部111的内侧表面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唇缘本体部22形成为沿着基部21的下端部延伸。唇缘本体部22由比基部21更软的合成树脂制成。基部21和唇缘本体部22通过对两种不同材料进行模制或双重模制的方法而一体成形。唇缘本体部22的下端弯曲成朝向车厢内侧延伸。基部21包括从面向车厢外侧的外侧表面穿透至面向车厢内侧的内侧表面而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隔开的多个通孔H1。侧板部111的内侧表面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隔开的多个凸台111a。凸台Illa中的每一者定位成在将基部21的外侧表面借助于双面胶带附接至侧板部111的内侧表面时插入各个通孔Hl中。如图4中以虚线示出的,凸台Illa中的每一者的端部经过热填缝(caulk)以将唇缘构件20固定在第一基部11上。当唇缘构件20固定在第一基部11上时,唇缘本体部22的下端从第一基部11下端的下面暴露出来。也就是说,唇缘本体部22从车厢的外部是可见的。
[0028]第一基部11包括接合在外面板2a的上端部处的多个接合部113。多个接合部113布置成沿前后方向彼此隔开。接合部113包括支腿部113a和突出部113b。支腿部113a从上板部112的内侧的端部向下延伸。突出部113b形成为从支腿部113a的底部伸向车厢外侧。
[0029]如图2中所示,基件10包括使第二基部12与弯曲部3b接合的接合构件S。接合构件S包括第一接合构件SI (用作上侧接合构件)和第二接合构件S2 (用作下侧接合构件)。通过对带状的例如不锈钢板的金属板进行弯折而使其弯曲成从第二基部12的延伸方向上的相反端部中的定位在车窗开口 DW的上端处的第一端部(用作上端部)延伸至第二基部12的延伸方向上的中间部来形成第一接合构件SI。具体地,中间部比第二基部12的延伸方向上的中心部稍微更靠近第二基部12的延伸方向上的相反端部中的定位在车窗开口 DW的下端处的第二端部(用作下端部)。如图5中所示,第一接合部SI宽度方向上的相反端部一
即垂直于延伸方向的相反端部-向上弯折。第一接合部SI在宽度方向上的外端部-
即定位在车厢外侧的外端部-通过嵌件模制定位成插入第二基部12的侧板部121中,同
时内端部——即定位在车厢内侧的内端部——从侧板部121的内侧表面伸向车厢内侧。
[0030]第二接合构件S2通过固定构件30组装至第二基部12。固定构件30组装在第二基部12的第二端部的内侧表面上。固定构件30包括由比第二基部12更硬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板状的基部31。基部31的形状大致相似于第二基部12的第二端部的形状。也就是说,基部31的后边缘部沿着第二基部12的外周边缘弯曲,同时基部31的前边缘部沿着门框3的弯曲部3b的内周边缘弯曲。由带状的例如不锈钢板的金属板形成的第二接合构件S2被弯折而使其弯曲成沿基部31的前边缘部延伸。如图7中所示,第二接合部S2的宽度
方向上的相反端部一即垂直于延伸方向的相反端部-中的第一端部通过嵌件模制
定位在基部31的前边缘部处,同时第二接合部S2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反端部中的第二端部从基部31的内侧表面伸向车厢内侧。如图6中所示,基部31包括从面向车厢外侧的外侧表面穿透至面向车厢内侧的内侧表面的多个通孔H3。在第二基部12的第二端部的内侧表面处设置有凸台124。凸台124穿过通孔H3,并且如图6中虚线所示,凸台124的端部经过热填缝以将固定构件30固定至第二基部12的第二端部上。第二接合构件S2的上端部使用螺钉或铆钉固定至第一接合构件SI的下端部,第二接合构件S2的上端部即第二接合构件S2的延伸方向上的相反端部中定位在车窗开口 DW的上端部处的端部,第一接合构件SI的下端部即第一接合构件SI的延伸方向上的相反端部中定位在车窗开口 DW的下端部处的端部。
[0031]此外,基件10包括装饰构件40,其用于改善第一基部11和第二基部12相交处的内周边缘部的外观。装饰构件40组装在第二基部12的第二端部的外侧表面上。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装饰构件40形成为板状。如图1至图3中所示,从车厢外侧观察装饰构件40裁成三角形的形状。如在图6中所示,装饰构件40的内侧表面包括凸台41。形成有从面向车厢外侧的外侧表面穿透至面向车厢内侧的内侧表面的通孔H2。凸台41穿透通孔H2,并且如图6中虚线所示,凸台41的端部经过热填缝以将装饰构件40固定至基件10。
[0032]接下来,要对将门窗模制件M组装至车窗开口 DW的内周边缘部上的过程进行说明。将上侧模制件UM的前端部通过连接构件连接至第二基部12的第一端部。接下来,将框架模制件FM和上侧模制件UM以下文所述的方式组装在外面板2a上。如图4中所示,保持第一基部11从外面板2a的上端部的上侧靠近外面板2a的上端部以便将外面板2a的上端部插入在接合部113与侧板部111之间。在外面板2a的内侧表面处形成有阶梯部以与接合部113的突出部113b接合。因此,将第一基部111固定至外面板2a。
[0033]然后,使用例如螺钉或铆钉将第一接合构件SI和第二接合构件S2中的每一个固定在弯曲部3b上。上侧模制件UM的内侧表面包括与弯曲部3b接合的接合部。该接合部使用例如螺钉或铆钉固定在弯曲部3b上。如上所述,将框架模制件FM和上侧模制件UM组装在外面板2a和弯曲部3b上。如图4中所示,当框架模制件FM和上侧模制件UM组装在外面板2a和弯曲部3b上时,唇缘本体部22的下端部与外面板2a的外侧表面接触。因此,这种构型防止在框架模制件FM的下边缘部与外面板2a之间形成间隙。
[0034]接下来,将带线式模制件BM组装在外面板2a的上端部上。用于将带线式模制件BM组装在外面板2a上的步骤与已知的步骤相同。也就是说,将带线式模制件BM定位在外面板2a的上端部上并且向后滑动使得带线式模制件BM的后端部通过连接构件连接至第一基部11的前端部。使用例如夹扣将带线式模制件BM的前端部固定至外面板2a。如此,将门窗模制件M安装至车窗开口 DW的内周边缘部。
[0035]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形成在第二基部12处的凸台124经过热填缝以将固定构件30固定在第二基部12上。替代性地,固定构件30和第二基部12通过例如热板焊或超声焊进行固定。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第一接合部SI形成为从第二基部12的延伸方向上的第一端部延伸至略靠近第二基部12的延伸方向上的第二端部的部分。替代性地,第一接合部SI可形成为从第二基部12的延伸方向上的第一端部延伸至第二基部12的延伸方向上的中间部。此外,第一接合部SI可形成为从第二基部12的延伸方向上的第一端部延伸至略靠近第二基部12的延伸方向上的第一端部的部分。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接合构件S设置有第一接合构件SI和第二接合构件S2。替代性地,在与上述实施方式相比接合构件S的尺寸精度和定位精确性可以稍微降低的情况下,可一体地形成接合构件S。在该情况中,接合构件S可被组装在第二基部12上而不包括固定构件30。替代性地,固定构件30的基部31可形成为从第二基部12的延伸方向上的第一端部延伸至其第二端部。于是,可将接合构件S组装在基部31上,该基部31组装在第二基部12上。
[0036]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用于车门I的框架模制件FM包括基件10和装饰层DF,车门I构造成设置有门面板2和门框3,门面板2构造用于打开和关闭设置在车身处的开口部,门框3安装至门面板2的上端部,并且框架模制件FM构造成安装至车窗开口 DW的拐角部C,拐角部C形成在车门I的门面板2和门框3的相交部,其中车窗开口 DW形成在门面板2和门框3之间;该基件10包括合成树脂制成的第一基部11和合成树脂制成的第二基部12,第一基部11形成为沿着车窗开口 DW的拐角部C的内周边缘部的定位在门面板2处的第一部分Cl延伸,第二基部12形成为沿着车窗开口 DW的拐角部C的内周边缘部的定位在门框3处的第二部分C2延伸;装饰层DF设置在第一基部11和第二基部12处用以覆盖第一基部11和第二基部12的面向车厢外侧的相应表面。
[0037]根据上述构型,合成树脂制成的第一基部11和第二基部12的面向车厢外侧的表面由装饰层DF覆盖。通过应用具有金属亮度的装饰层DF,装饰层DF可仿冒通过冲压加工金属板形成的框架模制件。因此,不会形成已知的框架模制件中产生的由变形造成的扭曲和线条,从而实现改善的外观。此外,有关设计形状方面的限制减少。也就是说,框架模制件可包括例如具有小的曲率半径的弯曲部、急变的不平坦部、以及深的槽部。通过改变装饰层DF的类型,易于改变框架模制件FM的颜色和质地。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框架模制件FM提高了外观品质。此外,实施方式的框架模制件FM可比已知的框架模制件重量更轻。
[0038]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用于车门I的框架模制件FM还包括金属制成的、形成为沿第二基部12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并且构造成使第二基部12与门框3接合的接合构件S、S1、S2 (接合构件S、第一接合构件S1、第二接合构件S2)。接合构件S、S1、S2 (接合构件S、第一接合构件S1、第二接合构件S2)与第二基部12 —体地形成。
[0039]根据上述构型,第二基部12和接合构件S、S1、S2 (接合构件S第一接合构件S1、第二接合构件S2)通过例如嵌件模制而一体地形成。因此,第二基部可通过简单的构造安装在门框3上。
[0040]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用于车门I的框架模制件FM还包括固定构件30,固定构件30由比第二基部12的材料更硬的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固定构件30安装至第二接合构件S2的延伸方向上的相反端部中的下端部,该下端部构造成定位在车窗开口 DW的下端。用于车门I的框架模制件FM与第二基部12的延伸方向上的相反端部中的构造成定位在车窗开口 DW的下端的下端部处的固定构件30 —体地形成。
[0041]根据上述构型,第二接合构件S2的延伸方向上的相反端部中的定位在车窗开口Dff的下端处的下端部通过由比第二基部12更硬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固定构件30安装至第二基部12的延伸方向上的相反端部中的定位在车窗开口 DW的下端处的下端部。也就是说,尽管不直接被门框3支撑,第二基部12的下端部通过固定构件30加强。因此,可防止当车辆运动时第二基部12的下端部摆动或震动。
[0042]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固定构件30经过热填缝以固定在第二基部12上。
[0043]根据上述构型,与固定构件30和第二基部12借助于例如胶或双面胶带固定的情况相比可减少材料成本和工序。
[0044]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接合构件S包括上侧接合构件SI (第一接合构件SI)和第二接合构件S2,上侧接合构件SI形成为从第二基部12的延伸方向上的相反端部中构造成定位在车窗开口 DW的上端处的上端部延伸至第二基部12的延伸方向上的中间部,并且上侧接合构件SI与第二基部12 —体地形成,第二接合构件S2形成为从第二基部12的延伸方向上的相反端部中构造成定位在车窗开口 DW的下端处的下端部延伸至第二基部12的延伸方向上的中间部,并且下侧接合构件S2与固定构件30 —体地形成。
[0045]根据上述构型,接合构件S构造有第一接合构件SI和第二接合构件S2。也就是说,第一接合构件SI和第二接合构件S2中的每一者均比第一接合构件SI和第二接合构件S2 一体地形成为从第二基部12的延伸方向上的上端部延伸至其下端部的接合构件短。因此,第一接合构件SI和第二接合构件S2在延伸方向上的尺寸精度高,同时第一接合构件SI和第二接合构件S2分别相对于侧板部121和基部31的定位精确性高。[0046]在前述说明中,已经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优选实施方式以及操作模式。但是,不应当将意于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理解为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另外,文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应当被看作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由他人进行变形和改型或者采用等同物。因此,明确地期望,落入如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形、改型以及等同物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车门的框架模制件,车门构造成设置有门面板和门框,所述门面板构造成打开和关闭设置在车身处的开口部,所述门框安装至所述门面板的上端部,所述框架模制件构造成安装至车窗开口的拐角部,所述拐角部形成在车门的门面板和门框的相交部,其中,所述车窗开口形成在所述门面板与所述门框之间,所述框架模制件包括: 基件,所述基件包括合成树脂制成的第一基部和合成树脂制成的第二基部,所述第一基部形成为沿着所述车窗开口的所述拐角部的内周边缘部的定位在所述门面板处的第一部分延伸,所述第二基部形成为沿着所述车窗开口的所述拐角部的所述内周边缘部的定位在所述门框处的第二部分延伸;以及 装饰层,所述装饰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处,以覆盖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的相应的面向车厢外侧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门的框架模制件,还包括: 接合构件,所述接合构件由金属制成,所述接合构件形成为沿着所述第二基部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且所述接合构件构造成使所述第二基部与所述门框接合,其中,所述接合构件与所述第二基部形成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门的框架模制件,还包括: 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由比所述第二基部的材料硬的合成树脂制成,并且所述固定构件安装至所述接合构件的延伸方向上的相反端部中的构造成定位在所述车窗开口的下端处的下端部,其中,所述用于车门的框架模制件在所述第二基部的延伸方向上的相反端部中的构造成定位在所述车窗开口的下端的下端部处与所述固定构件形成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门的框架模制件,其中,所述固定构件经过热填缝以固定至所述第二基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门的框架模制件,其中,所述接合构件包括: 上侧接合构件,所述上侧接合构件形成为从所述第二基部的延伸方向上的相反端部中的构造成定位在所述车窗开口的上端处的上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基部的延伸方向上的中间部,并且所述上侧接合构件与所述第二基部形成为一体;以及 下侧接合构件,所述下侧接合构件形成为从所述第二基部的延伸方向上的相反端部中的构造成定位在所述车窗开口的下端处的下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基部的延伸方向上的所述中间部,并且所述下侧接合构件与所述固定构件形成为一体。
【文档编号】B60J5/04GK203780452SQ201420143622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8日
【发明者】吉田康治, 柳井利文 申请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