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车顶纵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4972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车顶纵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车辆用车顶纵梁,能够避免由在重合面上出现的滑动伤痕造成外观质量下降。车辆用车顶纵梁(1)具备:车顶纵梁主体(10),沿着车辆(A)的顶盖(R)的前后方向配置;端盖(20),与车顶纵梁主体(10)的后端的下方重叠地配置;及多个固定夹紧件(30),将车顶纵梁主体(10)和端盖(20)分别固定于顶盖(R);端盖(20)具有与车顶纵梁主体(10)重叠并且从车顶纵梁主体(10)向后方延伸而露出的重合面(22),车顶纵梁主体(10)具有配置在从后端(11)向前方深入的位置并与重合面(22)滑动接触的第一突部(15),后端(11)将重合面(22)上出现的滑动伤痕遮盖。
【专利说明】车辆用车顶纵梁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用车顶纵梁。

【背景技术】
[0002]有时在车辆的车顶(顶盖)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沿着前后方向设置一对车顶纵梁。车顶纵梁利用夹紧件等而固定于设于顶盖的车顶槽。
[0003]车顶纵梁由线膨胀系数较大的合成树脂或挤压成形后的金属来成形。合成树脂制的车顶纵梁由于外部气温的变化等而沿着长度方向伸缩。
[0004]为了容许其伸缩,存在如下的结构:将车顶纵梁分割为长条的车顶纵梁主体和配置在车顶纵梁主体的后端下方的端盖(参照专利文献I)。
[0005]在端盖上设置与车顶纵梁主体重叠并且从车顶纵梁主体向后方延伸而露出的重合面。车顶纵梁主体和端盖分别单独地固定于车顶槽。
[0006]因此,即使车顶纵梁主体由于外部气温的变化等而沿着长度方向伸缩,端盖的重合面也始终在车顶纵梁主体的后端下方露出。因此,即使从上方等观察车顶纵梁,外观质量也不会受损而得以维持。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37034号公报实用新型内容
[0008]在车顶纵梁主体的后端背面设置与端盖的重合面滑动接触的突部。之所以设置突部,是为了使车顶纵梁主体的后端紧贴端盖的重合面而避免产生间隙等。
[0009]但是,由于突部相对于重合面进行滑动,因此当车顶纵梁主体反复伸缩时,会在重合面上出现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滑动伤痕。因此,存在车顶纵梁的外观质量受损这样的问题。
[0010]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车顶纵梁,能够避免由在重合面上出现的滑动伤痕造成外观质量下降。
[001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顶纵梁的特征在于,具备:车顶纵梁主体,沿着车辆的顶盖的前后方向配置;端盖,与上述车顶纵梁主体的后端的下方重叠地配置;及多个固定夹紧件,将上述车顶纵梁主体和上述端盖分别固定于上述顶盖,上述端盖具有与上述车顶纵梁主体重叠并且从上述车顶纵梁主体向后方延伸而露出的重合面,上述车顶纵梁主体具有配置在从上述后端向前方深入的位置并与上述重合面滑动接触的突部,上述后端将上述重合面上出现的滑动伤痕遮盖。
[001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顶纵梁的特征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突部配置在从上述后端深入了上述车顶纵梁主体的热伸缩的振幅长度以上的位置。
[0013]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顶纵梁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中,上述突部沿着宽度方向延伸设置。
[0014]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顶纵梁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中,上述突部沿着前后方向延伸设置。
[0015]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顶纵梁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上述突部在宽度方向上分散配置。
[0016]实用新型效果
[0017]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车顶纵梁中,即使车顶纵梁主体反复伸缩而在端盖的重合面上出现了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滑动伤痕,也能够通过车顶纵梁主体的后端将滑动伤痕遮盖。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车顶纵梁能够避免由在重合面上出现的滑动伤痕造成外观质量下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顶纵梁I的立体图。
[0019]图2是表示车辆用车顶纵梁I的立体分解图。
[0020]图3是表示车辆用车顶纵梁I的后视图。
[0021]图4是表示车顶纵梁主体10的后视立体图。
[0022]图5是表示车辆用车顶纵梁I的剖视图。
[0023]图6是表示车顶纵梁主体10进行热伸缩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0024]图7是表示第一突部15的第一变形例(第二突部16)的图。
[0025]图8是表示第一突部15的第二变形例(第三突部17)的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车辆用车顶纵梁
[0028]10:车顶纵梁主体
[0029]11:后端
[0030]15:第一突部
[0031]16:第二突部
[0032]17:第三突部
[0033]20:端盖
[0034]22:重合面
[0035]30:固定夹紧件
[0036]A:车辆
[0037]R:顶盖
[0038]K:滑动伤痕
[0039]H:振幅长度
[0040]t: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0041]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顶纵梁I进行说明。
[0042]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顶纵梁I的立体图。
[0043]图2是表示车辆用车顶纵梁I的立体分解图。
[0044]车辆用车顶纵梁I分别配置在车辆A的顶盖R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车辆用车顶纵梁I用于载置行李或者用于装饰。
[0045]将车辆用车顶纵梁I的长度方向设为X方向。有时也将X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前方(+X方向)与车辆前方一致,后方(-X方向)与车辆后方一致。
[0046]将车辆用车顶纵梁I的宽度方向称为Y方向。有时也将Y方向称为宽度方向。
[0047]将车辆用车顶纵梁I的厚度方向称为Z方向。有时也将Z方向称为厚度方向。上方(+Z方向)与车辆上方一致,下方(-Z方向)与车辆下方一致。
[0048]车辆用车顶纵梁I具备:车顶纵梁主体10、端盖20及多个固定夹紧件30。
[0049]车顶纵梁主体10在顶盖R的宽度方向(Y方向)的两侧沿着前后方向(X方向)配置。
[0050]端盖20与车顶纵梁主体10的后端11的下方重叠地配置。
[0051]固定夹紧件30将车顶纵梁主体10和端盖20分别单独地固定于形成于顶盖R的车顶槽RW。
[0052]图3是表示车辆用车顶纵梁I的后视图。
[0053]图4是表示车顶纵梁主体10的后视图。
[0054]车顶纵梁主体10是长度与顶盖R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的长条部件。车顶纵梁主体10的全长例如为1800mm。
[0055]车顶纵梁主体10由合成树脂成形。车顶纵梁主体10例如通过由聚碳酸酯(PC)和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ASA)构成的聚合物合金形成。车顶纵梁主体10有时也通过由聚碳酸酯(PC)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构成的聚合物合金、由聚碳酸酯(PC)和ABS树脂构成的聚合物合金或ABS树脂等形成。
[0056]车顶纵梁主体10的后方(-X方向)的端部(后端11)形成为平板形。车顶纵梁主体10的后端11的下表面Ils上具备对端盖20进行保持的两个保持部12。
[0057]保持部12由相向配置的一对挠性平板13构成。一对挠性平板13分别具有与X方向平行的平板形状,并在Y方向上彼此相向。在挠性平板13的末端(下端)分别设置朝向宽度方向的外侧的卡定爪14。
[0058]两个保持部12嵌入于形成于端盖20的保持孔24。两个保持部12分别容许端盖20向X方向的相对移动,并抑制(限制)端盖20向Y方向的相对移动。
[0059]车顶纵梁主体10在后端11的下表面Ils上具备与端盖20抵接(滑动接触)的第一突部15。第一突部15被按压于端盖20的重合面22。通过向端盖20按压第一突部15而使其紧贴端盖20,避免了在车顶纵梁主体10与端盖20之间产生间隙。
[0060]第一突部15在车顶纵梁主体10的后端11的下表面Ils上沿着宽度方向以直线形延伸设置。
[0061]第一突部15配置在比后端11向前方(+X方向)深入的位置。第一突部15配置在从后端11深入了车顶纵梁主体10的热伸缩的振幅长度H以上的位置。S卩,从后端11到第一突部15的距离t比车顶纵梁主体10的热伸缩的振幅长度H大。
[0062]具体来说,从后端11到第一突部15的距离t设定为14.4mm以上。第一突部15配置在从后端11朝向前方深入了 14.4mm以上的位置。
[0063]振幅长度H及距离t的详细内容在后面叙述。
[0064]在车顶纵梁主体10的下表面Ils上设置用于安装多个固定夹紧件30的夹紧件安装孔(未图示)。车顶纵梁主体10由多个固定夹紧件30固定于顶盖R的车顶槽RW。
[0065]端盖20是与车顶纵梁主体10的后端11的下方重叠地配置的大致平板形状的部件。端盖20的全长例如为120mm。端盖20的宽度尺寸与车顶纵梁主体10的宽度尺寸相同或为车顶纵梁主体10的宽度尺寸以下。
[0066]端盖20由合成树脂成形。使用与车顶纵梁主体10相同的合成树脂。
[0067]端盖20的前方部20A与车顶纵梁主体10的后端11的下方重叠地配置。端盖20的后方部20B从后端11向后方延伸。端盖20的后方部20B在从上方观察时从车顶纵梁主体10的后端11露出。
[0068]端盖20在上方侧具备大致平坦的重合面22 (参照图2、图5)。重合面22跨及端盖20的全长地形成。即,重合面22跨及前方部20A和后方部20B双方地形成。重合面22与车顶纵梁主体10的第一突部15抵接(紧贴)。
[0069]端盖20在前方部20A上具备沿着厚度方向贯通的两个保持孔24。保持孔24分别形成为沿着X方向延伸的长方形。
[0070]车顶纵梁主体10的两个保持部12分别嵌入于两个保持孔24。通过保持部12嵌入于保持孔24,端盖20与车顶纵梁主体10的后端11连接。由于保持孔24形成为沿着X方向延伸的长方形,因此端盖20和车顶纵梁主体10以在X方向上能够相对移动20mm左右的方式连接。这是为了容许车顶纵梁主体10的热伸缩。
[0071]在连接车顶纵梁主体10和端盖20时,将车顶纵梁主体10的保持部12嵌入于端盖20的保持孔24。
[0072]当将保持部12按压于保持孔24中时,保持部12的各个卡定爪14与保持孔24的上方侧开口边缘抵接。因此,两个挠性平板13开始向彼此接近的方向挠曲。进而,当将保持部12 (两个挠性平板13)向保持孔24压入时,各个卡定爪14越过保持孔24,两个挠性平板13的挠曲复原。由此,两个挠性平板13插通于保持孔24。并且,各个卡定爪14与保持孔24的下方侧开口边缘卡合,因此保持部12 (两个挠性平板13)不会从保持孔24脱落。即,保持部12和保持孔24作为卡扣式连接部而发挥功能。
[0073]这样一来,保持部12嵌入于保持孔24,车顶纵梁主体10与端盖20连接。
[0074]端盖20在前方部20A具备安装固定夹紧件30的夹紧件安装孔26 (参照图2、图5)。端盖20由一个固定夹紧件30固定于顶盖R的车顶槽RW。
[0075]固定夹紧件30是将车顶纵梁主体10和端盖20分别单独地固定于顶盖R的部件。
[0076]固定夹紧件30分别安装于车顶纵梁主体10的夹紧件安装孔(未图示)和端盖20的夹紧件安装孔26。另外,固定夹紧件30安装于在顶盖R的车顶槽RW形成的突起RT。
[0077]固定夹紧件30对车顶纵梁主体10的前端进行限制,以使其无法相对于顶盖R移动。另一方面,固定夹紧件30将车顶纵梁主体10的后端11以能够相对于顶盖R沿着X方向移动的方式进行固定。这是为了容许车顶纵梁主体10的热伸缩。
[0078]固定夹紧件30对端盖20进行限制,以使其无法相对于顶盖R移动。
[0079]这样一来,多个固定夹紧件30将车顶纵梁主体10和端盖20分别单独地固定于顶盖Ro
[0080]图5是表示车辆用车顶纵梁I的剖视图(大约25°C下的状态)。图6是表示车顶纵梁主体10进行热伸缩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0081]假设在外部气温的平均温度为25°C左右的环境下使用车辆用车顶纵梁I。假设在最高温度为80°C且最低温度为_30°C的范围内使用车辆用车顶纵梁I。即,假设在温度幅度为±55°C左右的环境下使用车辆用车顶纵梁I。
[0082]因此,当车顶纵梁主体10的全长为1800mm(25°C时)且成形材料为PC与ASA的聚合物合金时,车顶纵梁主体10的热伸缩的振幅长度H大约为14.4mm(图6)。
[0083]此外,PC与ASA的聚合物合金的线膨胀系数是7.2 (cm/cm/°C )。
[0084]当车顶纵梁主体10进行热伸缩时,车顶纵梁主体10的第一突部15与端盖20的重合面22抵接的同时沿着前后方向移动。即,第一突部15相对于重合面22滑动。
[0085]并且,当车顶纵梁主体10反复伸缩时,在重合面22上会出现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滑动伤痕K (图6)。当该滑动伤痕K外露时,车辆用车顶纵梁I的外观质量会受损。
[0086]但是,在车辆用车顶纵梁I中,车顶纵梁主体10的第一突部15配置在比后端11向前方深入的位置。从后端11到第一突部15的距离t设定为14.4mm以上。S卩,从后端11到第一突部15的距离t比车顶纵梁主体10的热伸缩的振幅长度H(14.4mm)大。
[0087]因此,如图6所示,重合面22中出现滑动伤痕K的区域始终被车顶纵梁主体10覆盖。因此,在车辆用车顶纵梁I中,重合面22上出现的滑动伤痕K不会外露。
[0088]因此,即使车顶纵梁主体10反复伸缩,车辆用车顶纵梁I的外观质量也得以维持。
[0089]从后端11到第一突部15的距离t根据车顶纵梁主体10的成形材料而设定(变更)。
[0090]在车顶纵梁主体10的成形材料为PC与PET的聚合物合金的情况下,车顶纵梁主体10的热伸缩的振幅长度H大约为13.9mm。PC与PET的聚合物合金的线膨胀系数是
7.0 (cm/cm/°C )。
[0091]因此,距离t被设定为13.9mm以上。
[0092]在车顶纵梁主体10的成形材料为PC与ABS的聚合物合金的情况下,车顶纵梁主体10的热伸缩的振幅长度H大约为15.8mm。PC与ABS的聚合物合金的线膨胀系数是
8.0 (cm/cm/°C )。
[0093]因此,距离t被设定为15.8mm以上。
[0094]在车顶纵梁主体10的成形材料为ABS树脂的情况下,车顶纵梁主体10的热伸缩的振幅长度H大约为14.6mm。ABS树脂的线膨胀系数是7.4 (cm/cm/°C )。
[0095]因此,距离t被设定为14.6mm以上。
[0096]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各构成部件的各种形状或组合等仅是一个例子,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基于设计要求等进行各种变更。
[0097]图7是表示突部的第一变形例(第二突部16)的图。图8是表示突部的第二变形例(第三突部17)的图。
[0098]第一突部15的形状等能够进行适当变更。
[0099]如图7所示,也可以代替第一突部15而设置第二突部16。第二突部16具有沿着X方向延伸的轨道形状。
[0100]如图8所示,也可以代替第一突部15而设置第三突部17。第三突部17在Y方向上分散配置。
[0101]即使在适当变更了第一突部15的形状等的情况(第二突部16、第三突部17)下,也获得相同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车顶纵梁,其特征在于,具备: 车顶纵梁主体,沿着车辆的顶盖的前后方向配置; 端盖,与所述车顶纵梁主体的后端的下方重叠地配置;及 多个固定夹紧件,将所述车顶纵梁主体和所述端盖分别固定于所述顶盖, 所述端盖具有与所述车顶纵梁主体重叠并且从所述车顶纵梁主体向后方延伸而露出的重合面, 所述车顶纵梁主体具有配置在从所述后端向前方深入的位置并与所述重合面滑动接触的突部,所述后端将所述重合面上出现的滑动伤痕遮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车顶纵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部配置在从所述后端深入了所述车顶纵梁主体的热伸缩的振幅长度以上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车顶纵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部沿着宽度方向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车顶纵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部沿着前后方向延伸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车顶纵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部在宽度方向上分散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车顶纵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部在宽度方向上分散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车顶纵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部在宽度方向上分散配置。
【文档编号】B60R9/04GK204037463SQ201420275678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9日
【发明者】大贯壮二 申请人:株式会社发尔特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