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安全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564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安全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安全带,涉及汽车制造领域,以解决现有安全带安全性能低的问题。一种汽车安全带,包括织带,所述织带由至少两层材料构成,所述织带与人体接触一侧为充气结构层,所述织带另一侧为化纤材料层,所述充气结构层设有多个相互独立的充气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
【专利说明】一种汽车安全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汽车安全带。

【背景技术】
[0002]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安全带对乘员起到保护作用,具体作用方式如下:在卷收器的作用下,织带被拉紧,限制乘员的位置,避免乘员与车辆内饰形成二次碰撞,造成伤害。由于撞击后乘员在惯性作用下,前冲严重,乘员与安全带织带接触的部位(如胸部、胯部)受到织带的反作用力。一方面,此压力值不能过小,需要达到一定水平,以满足对乘员提供必要的约束力,有效限制乘员位置;另一方面,因为人类的身体非常脆弱,受到大的压力时,会使骨骼和内脏受伤害,所以此压力值又不能过大,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安全带,以解决现有安全带安全性能低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安全带,包括织带,所述织带由至少两层材料构成,所述织带与人体接触一侧为充气结构层,所述织带另一侧为化纤材料层,所述充气结构层设有多个相互独立的充气腔。
[0005]其中,所述多个相互独立的充气腔呈预设几何形状排布。
[0006]其中,所述充气腔内设有气体,所述气体为氮气或惰性气体。
[0007]其中,所述充气结构层为单层或多层。
[0008]其中,所述化纤材料层的材质为聚酯纤维。
[0009]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上述方案中,通过增设充气结构层,车辆发生碰撞时起到减震吸能的作用,减小人体所受冲力,缓解伤害,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气结构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4]1:织带;
[0015]2:充气结构层;
[0016]3:化纤材料层;
[0017]4:充气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19]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对现有的安全带安全性能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安全带,包括织带I,所述织带I由至少两层材料构成,所述织带I与人体接触一侧为充气结构层2,所述织带I另一侧为化纤材料层3,所述充气结构层2设有多个相互独立的充气腔4。
[0020]进一步的,所述织带I由至少两层材料构成,可在中间设置海绵层,增加整体的舒适度,所述织带I与人体接触一侧为充气结构层2,所述充气结构层2为单层。
[0021 ] 其中,所述充气结构层2设有充气腔4,所述充气腔4内设有气体,所述气体为空气或氮气或惰性气体,具体充气腔4的结构参数,如尺寸、充气压力、充气腔排布等,需要根据实车状态选取并通过CAE仿真、模拟实验或碰撞试验进行验证。
[0022]进一步的,所述充气腔4呈圆状,由多个组合充气腔4呈任意几何形状,例如按照预设的几何形状排布,大幅度提高缓冲效果;所述充气腔4易变形的特点,使整条安全带显示柔软的特性,可以提高安全带的佩戴舒适性。
[0023]其中,所述充气腔4可以布置在整条织带I 一侧,或者布置在织带I与人体接触的重要部位,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0024]进一步的,当车辆发生碰撞后,充气结构层2中的充气腔4被挤压,首先变形吸能,人体受到的压力大大缓解;如果压力继续增大,充气腔4会破裂,气体冲出,势能转化为气体动能,进一步吸收能量,进一步减低伤害。
[0025]其中,因每一个单独的充气腔4体积都很小,腔体破裂速度快,有害作用时间极短,因此对人体局部的伤害微乎其微,显著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能。
[0026]进一步的,所述织带I另一侧为化纤材料层3,其材质为聚酯纤维,提高了安全带外在美感。
[0027]上述方案中,通过增设充气结构层,车辆发生碰撞时起到减震吸能的作用,减小人体所受冲力,缓解伤害,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能。
[0028]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安全带,包括织带,所述织带由至少两层材料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与人体接触一侧为充气结构层,所述织带另一侧为化纤材料层,所述充气结构层设有多个相互独立的充气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相互独立的充气腔呈预设几何形状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腔内设有气体,所述气体为氮气或惰性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结构层为单层或多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化纤材料层的材质为聚酯纤维。
【文档编号】B60R21/18GK203996100SQ201420308132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1日
【发明者】冯静, 付翠强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