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限位构件损坏的结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8109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防止限位构件损坏的结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止限位构件损坏的结合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防止限位构件损坏的结合结构包括:套筒,其形成于副车架,用于支撑悬架装置或动力系统并结合到车体;柱螺栓,其形成于车体,局部形成有螺纹,贯通结合于所述套筒;限位构件,其结合于所述套筒的下端侧,形成有供所述柱螺栓贯通结合的中空部;以及限位构件损坏防止装置,其结合于所述限位构件的下端侧,局部贯通所述限位构件,位于所述柱螺栓与套筒之间。
【专利说明】防止限位构件损坏的结合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限位构件损坏的结合结构,尤其涉及防止套筒与限位构件结合时偏心造成损坏的防止限位构件损坏的结合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汽车通常由车体及底盘构成,上述车体是用于构成汽车外形的部件,由多个部件接合构成。
[0003]其中,底盘部件中副车架的作用是在前后方车体下部支撑安装于发动机舱内的发动机与变速器等主要部件。
[0004]以下说明车体及副车架的结合。
[0005]图1中(a)是基于现有技术的柱螺栓及套筒的结合前状态的剖视图,图1中(b)是基于现有技术的柱螺栓及套筒的结合后状态的剖视图。
[0006]参照图1中(a)及(b),车体及副车架的结合如图1中(a)所示,具有向下形成于车体的圆柱形柱螺栓40,副车架(未示出)上具有供柱螺栓40插入的套筒20。其中,为提高柱螺栓40与螺母10的组装便利性,制作具有套入部32的限位构件30,所述套入部32位于套筒20的下端部,并通过塑注套在由钢材料形成的板31。然后如图1中(b)所示,将所述限位构件30的套入部32以压入方式安装在形成于套筒20下端部的套筒内管21,并用螺母10锁紧向套筒20的下端部凸出的柱螺栓40,以使柱螺栓40与套筒20相互固定。
[0007]但是,若如上所述地用螺母10结合凸出到下部的柱螺栓40,则由于柱螺栓的外径Rl与插入套筒20内的套筒内管的内径R2之间的游移,锁紧螺母10的过程中柱螺栓40晃动,因此可能会出现偏心的问题,而偏心将造成限位构件30损坏。
[0008]并且,车辆行驶时所产生的震动会造成结合于柱螺栓40下部的螺母10脱离柱螺栓40,造成车体(未示出)及副车架(未示出)的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0009]技术问题
[001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止限位构件损害的结合结构,具体来讲螺母的上侧具有凸出部,以防止柱螺栓的外径与插入套筒内的套筒内管的内径之间游移,造成锁紧螺栓时柱螺栓晃动的现象,以防止柱螺栓及限位构件的游移现象,并且防止锁紧螺母所引起的偏心问题。
[0011]技术方案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可提供一种防止限位构件损坏的结合结构,包括:套筒,其形成于副车架,用于支撑悬架装置或动力系统并结合到车体;柱螺栓,其形成于车体,局部形成有螺纹,贯通结合于所述套筒;限位构件,其结合于所述套筒的下端侧,形成有供所述柱螺栓贯通结合的中空部;以及限位构件损坏防止装置,其结合于所述限位构件的下端侧,局部贯通所述限位构件,位于所述柱螺栓与套筒之间。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可提供一种防止限位构件损坏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柱螺栓,其形成于车体,分为上端部及下端部,所述上端部为具有预定直径的圆柱结构,所述下端部是从所述上端部延伸而成且直径小于所述上端部的直径、形成有螺纹的结构;套筒,其形成于副车架并结合于所述柱螺栓,其内径对应于所述柱螺栓的上端部的直径,长度在所述上端部的长度以上;限位构件,其结合于所述套筒的下端侧,由套入部及板构成,所述套入部结合于所述套筒且形状为环形,所述板结合于所述套入部的下端侧面且形状为环形;限位构件损坏防止装置,其结合于所述限位构件的下端侧,局部插入到所述柱螺栓的下端部与套筒之间,以使所述柱螺栓的下端部与套筒之间保持预定距离。
[0014]技术效果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止限位构件损坏的结合结构,其使用形成有凸出部的限位构件损坏防止装置,在锁紧限位构件损坏防止装置时将凸出部插入到柱螺栓及套筒内管之间,以固定柱螺栓,从而能够防止柱螺栓移动造成限位构件损坏,以及防止柱螺栓直径与套筒内管内径之间出现游移现象。
[0016]并且,形成于限位构件损坏防止装置上的凸出部套入结合于柱螺栓及套筒内管之间,从而能够防止车辆行驶中产生的震动等造成限位构件损坏防止装置脱离柱螺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中(a)是基于现有技术的柱螺栓及套筒的结合前状态的剖视图;
[0018]图1中(b)是基于现有技术的柱螺栓及套筒的结合后状态的剖视图;
[0019]图2中(a)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限位构件损坏防止装置的结合前状态的剖视图;
[0020]图2中(b)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限位构件损坏防止装置的结合后状态的剖视图;
[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限位构件损坏防止装置的结合前状态的立体图;
[002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限位构件损坏防止装置的结合后状态的立体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0:螺母2O:套筒
[0025]21:套筒内管22:外壳
[0026]23:套筒部30:限位构件
[0027]31 -M32:套入部
[0028]40:柱螺栓100:限位构件损坏防止装置
[0029]110:螺母部111:把手部
[0030]112:接合部120:凸出部
[0031]121:倾斜部122:直线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参照【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以下实施例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非限定于以下实施例。并且,以下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关于相关公知技术的说明可能会混淆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内容时,省略对相关内容的说明。
[0033]图2中(a)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限位构件损坏防止装置的结合前状态的剖视图,图2中(b)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限位构件损坏防止装置的结合后状态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限位构件损坏防止装置的结合前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限位构件损坏防止装置的结合后状态的立体图。
[0034]参照图2中(a)至图4,防止限位构件损坏的结合结构包括形成于副车架的套筒20、套入结合于套筒下端部的限位构件30、设置在车体且从套筒20上端部贯通套筒的长的圆筒形柱螺栓40及限位构件损坏防止装置100。
[0035]套筒20设置于副车架(未示出)的一侧,其作用是减少传递到副车架(未示出)
的震动等。
[0036]套筒20包括由橡胶材料形成的套筒部23、包围套筒部23的外壳22、位于套筒部23内侧的套筒内管21。
[0037]具体来讲,套筒部23为缓冲路面冲击而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其内部可以形成中空。
[0038]外壳22是包围套筒部23的外侧周面的结构,且外壳22的下部可以向外侧弯曲,外壳22的上部可以向内侧弯曲。
[0039]此时,外壳22的作用是保护位于外壳22内侧的由弹性材料形成的套筒部23,向内侧方向弯曲形成的外壳22上部形成有贯通孔(未标附图标记),使柱螺栓40能够插入其中。
[0040]柱螺栓40是长圆柱形结构,可以是设置于车体的贯通套筒20的结构。此时,柱螺栓40的长度可以大于套筒20的长度,以使柱螺栓40的下端部凸出到套筒20的下端,柱螺栓40的下端部可形成用于与限位构件损坏防止装置100结合的螺纹(未标附图标记)。
[0041]套筒内管21设置在形成于套筒部23的中空,能够在柱螺栓40贯通套筒20内部时防止套筒部23损坏。
[0042]另外,套筒20下端部可包括形成有板31与套入部32的限位构件30。
[0043]为防止螺母部110与柱螺栓40结合时套筒20损坏,限位构件30可形成于套筒20的下端。此时,限位构件30包括支撑套筒20下端部的板31及与套筒内管21结合的套入部32。
[0044]板31由钢材形成,可以是形成有中空的圆板形状。此时,圆板的直径可以大于套筒20的圆周,以阻断车辆底部的异物等进入套筒20,中空的大小可大于柱螺栓40的直径。
[0045]套入部32可通过注塑来固定形成于板31,可以以压入方式套入结合于套筒内管21的外径,以防止板31向左右方向移动。
[0046]限位构件损坏防止装置100包括螺母部110、形成于螺母部110上侧的凸出部120。
[0047]螺母部110的内部可形成中空,为使贯通套筒20的柱螺栓40与螺母部110结合,可以在中空形成螺纹(未标附图标记)。
[0048]另外,螺母部110可以包括位于螺母部110外侧的把手部111与接合部112,把手部111使得能够旋转螺母部110、接合部112在螺母部110与柱螺栓40结合时与限位构件30相接合。
[0049]把手部111可以是多角形,使得操作者旋转螺母部110时具有更大摩擦力。因此,操作者可通过旋转带角的把手部111来结合或分离螺母部110。
[0050]接合部112形成于把手部111的上侧,可与限位构件损坏防止装置100接触。此时,为防止损坏限位构件30损坏,与限位构件损坏防止装置100接触的接合部112的上侧面可以是平坦结构,为提高接触时的摩擦力,接合部112的外径可以比把手部111的外径大出预定程度。此时,接合部112的外径小于套入部32的外径,以防止螺母部110的加压造成套入部32损坏。
[0051]凸出部120可形成于接合部112的上侧,形状可以是圆筒形。此时,凸出部112可包括倾斜部121与直线部122,倾斜部121的直径沿凸出部112的末端逐渐减小,直线部122将柱螺栓40固定到套筒内管21。
[0052]倾斜部121的直径可以沿凸出部的外侧逐渐减小,可以引导凸出部120进入柱螺栓40与套筒内管21之间形成的游移位置。
[0053]直线部122的形状可以是防止柱螺栓40及套筒内管21之间游移的形状。
[0054]具体来讲,直线部122的外径R3与套筒内管21的内径R2相同,柱螺栓40及限位构件损坏防止装置100结合时凸出部120进入柱螺栓40与套筒内管21之间,从而能够防止游移。
[0055]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止限位构件损坏的结合结构使用形成有凸出部120的限位构件损坏防止装置100,在锁紧限位构件损坏防止装置100时将凸出部120插入到柱螺栓40及套筒内管21之间,以固定柱螺栓40,从而能够防止由于柱螺栓40的移动造成限位构件30损坏,防止柱螺栓40直径Rl与套筒内管21内径R2之间出现游移现象。
[0056]并且,形成于限位构件损坏防止装置100上的凸出部120套入结合于柱螺栓40及套筒内管21之间,从而能够防止车辆行驶中产生的震动等造成限位构件损坏防止装置100脱离柱螺栓40。
[005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止限位构件损坏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筒,其形成于副车架,用于支撑悬架装置或动力系统并结合到车体; 柱螺栓,其形成于车体,局部形成有螺纹,贯通结合于所述套筒; 限位构件,其结合于所述套筒的下端侧,形成有供所述柱螺栓贯通结合的中空部;以及限位构件损坏防止装置,其结合于所述限位构件的下端侧,局部贯通所述限位构件,位于所述柱螺栓与套筒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限位构件损坏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 套筒内管,其邻接于所述柱螺栓; 套筒部,其形成于所述套筒内管的外侧,下端侧具有沿圆周方向形成的槽;以及 外壳,其形成于所述套筒部的外侧,上部向所述柱螺栓侧弯曲,下部向柱螺栓的反方向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限位构件损坏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柱螺栓是直径沿一个方向减小的不同直径的圆柱组成的断差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限位构件损坏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螺栓包括: 直径对应于所述套筒内管的上端部及直径小于所述上端部的直径的下端部,所述下端部形成有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限位构件损坏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内管套入结合于所述柱螺栓,与所述柱螺栓的上端部邻接,并与中端部部分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限位构件损坏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构件包括: 套入部,其结合于构成所述套筒的套筒内管下端侧的外侧,形状为环形;以及 板,其套入结合于所述套入部的下端侧面,形状为环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限位构件损坏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入部的内径对应于所述套筒的套筒内管的下端侧外径,所述板的内径对应于套筒内管的下端侧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限位构件损坏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入部由塑料材质构成,所述板由金属材料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限位构件损坏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构件损坏防止装置包括: 螺母部,其内侧形成有用于与所述柱螺栓结合的螺纹,通过与所述柱螺栓结合来固定所述限位构件;以及 凸出部,其沿所述螺母部的一侧圆周凸出预定高度,当所述螺母部结合于所述柱螺栓时,贯通所述限位构件,位于所述柱螺栓与套筒之间,以使所述限位构件与套筒之间保持预定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止限位构件损坏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部包括: 把手部,其用于在与所述柱螺栓结合时旋转所述螺母部;以及 接合部,其形成于所述把手部与所述凸出部的边界点,随着与所述柱螺栓结合而加压所述限位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止限位构件损坏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包括: 直线部,其外径对应于所述套筒的套筒内管的内径,其长度在所述限位构件的钢板厚度以上;以及 倾斜部,其从所述直线部延伸形成,外径沿延伸形成的方向逐渐减小。
12.一种防止限位构件损坏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柱螺栓,其形成于车体,分为上端部及下端部,所述上端部为具有预定直径的圆柱结构,所述下端部是从所述上端部延伸而成且直径小于所述上端部的直径、形成有螺纹的结构; 套筒,其形成于副车架并结合于所述柱螺栓,其内径对应于所述柱螺栓的上端部的直径,长度在所述上端部的长度以上; 限位构件,其结合于所述套筒的下端侧,由套入部及板构成,所述套入部结合于所述套筒且形状为环形,所述板结合于所述套入部的下端侧面且形状为环形; 限位构件损坏防止装置,其结合于所述限位构件的下端侧,局部插入到所述柱螺栓的下端部与套筒之间,以使所述柱螺栓的下端部与套筒之间保持预定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止限位构件损坏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构件损坏防止装置包括: 螺母部,其内侧形成有用于与所述柱螺栓结合的螺纹,通过与所述柱螺栓结合来固定所述限位构件;以及 凸出部,其沿所述螺母部的一侧圆周凸出预定高度,当所述螺母部结合于所述柱螺栓时,贯通所述限位构件,位于所述柱螺栓与套筒之间,以使所述限位构件与套筒之间保持预定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止限位构件损坏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部包括: 把手部,其用于在与所述柱螺栓结合时旋转所述螺母部;以及接合部,其形成于所述把手部与所述凸出部的边界点,随着与所述柱螺栓结合而加压所述限位构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止限位构件损坏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包括: 直线部,其外径对应于所述套筒的套筒内管的内径,其长度在所述限位构件的钢板厚度以上;以及 倾斜部,其从所述直线部延伸形成,外径沿延伸形成的方向逐渐减小。
【文档编号】B60K5/12GK204109769SQ201420423195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5日
【发明者】柳箕大 申请人: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