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电动角度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2762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电动角度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电动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一支架,所述支架安装在后排座椅后侧车身适当位置上;一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安装所述支架上;一锁钩总成,所述锁钩总成由所述驱动单元驱动进行直线移动,所述后排座椅通过一锁止机构挂在所述锁钩总成的锁钩上,所述锁钩总成在直线移动过程中,驱动所述后排座椅进行角度调节。将本实用新型直接安装在后排座椅后侧车身适当位置上,后排座椅通过一锁止机构挂在所述锁钩总成的锁钩上,使得后排座椅的制造更加简便并且安装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电动角度调节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电动角度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乘用车后排座椅所使用的电动角度调节装置基本上是安装在后排座椅上,其主要采用马达驱动减速箱系统并通过丝杆输出和连杆机构来实现后排座椅角度调节功能,以使后排乘员得到一个合适的乘坐姿势。例如KR20130068949A公开的调节机构就是这样一种电动角度调节装置,其第一级为减速电机箱体通过丝杆输出,第二级为连杆机构。这些电动角度调节装置产品面临着体积大,重量重,成本高,零件数多,结构复杂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乘用车后排座椅所使用的电动角度调节装置所存在的体积大,重量重,成本高,零件数多,结构复杂等问题而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零件数量少、结构简单的汽车后排座椅电动角度调节机构,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电动角度调节机构,包括:
[0006]一支架,所述支架安装在后排座椅后侧车身适当位置上;
[0007]一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安装所述支架上;
[0008]一锁钩总成,所述锁钩总成由所述驱动单元驱动进行直线移动,所述后排座椅通过一锁止机构挂在所述锁钩总成的锁钩上,所述锁钩总成在直线移动过程中,驱动所述后排座椅进行角度调节。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一底板部分和位于所述底板部分相对两侧的第一支板部分和第二支板部分,所述驱动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板部分和第二支板部分上,所述底板部分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后排座椅后侧车身适当位置上。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减速电机、丝杆及丝杆螺母,所述减速电机通过电机螺钉及电机衬套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板部分的外侧面上,所述丝杆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板部分和第二支板部分上,该丝杆伸出所述第一支板部分的一端与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联接,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丝杆啮合并安装在所示锁钩总成中。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锁钩总成包括一锁钩支撑座,所述锁钩安装在所述锁钩支撑座上,在所述锁钩支撑座内开设有一丝杆螺母安装孔,所述丝杆螺母安装在所述丝杆螺母安装孔内。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汽车后排座椅电动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至少一根导杆,并在所述锁钩支撑座内开设一导向孔,所述导杆通过轴承穿过所述锁钩支撑座内的导向孔且其两端延伸出所述锁钩支撑座外,所述导杆延伸出所述锁钩支撑座外的两端分别固定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板部分和第二支板部分上。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杆为两根,所述导向孔为两个,每一导杆通过轴承穿过其对应的导向孔。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锁钩支撑座与所述底板部分之间设置有一橡胶支撑垫总成,以减缓锁钩支撑座总成与支架的安装间隙,并消除运动带来的振动和噪声,提高运动的平稳性。
[00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橡胶支撑垫总成包括支撑垫和橡胶垫,所述支撑垫安装在所述底板部分上,橡胶垫所述安装在所述支撑垫上并与所述锁钩支撑座的底部接触。
[0016]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0017]1、将本实用新型直接安装在后排座椅后侧车身适当位置上,后排座椅通过一锁止机构挂在所述锁钩总成的锁钩上,使得后排座椅的制造更加简便并且安装方便。
[0018]2、采用电机直接驱动丝杆旋转,丝杆通过丝杆螺母使锁钩总成实现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实现后排座椅角度调节。结构紧凑,零件数大大减少,成本降低
[0019]3.本实用新型采用橡胶垫总成作为锁钩支撑座底部的支撑元件,提高传动平稳性,大大改善噪音水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后排座椅电动角度调节机构的整体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后排座椅电动角度调节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后排座椅电动角度调节机构的剖视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后排座椅电动角度调节机构的锁钩总成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后排座椅电动角度调节机构与后排座椅的靠背中锁止机构装配及解锁后的示意图。
[0025]图6至图9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后排座椅电动角度调节机构与后排座椅结合示意图,其中图6和图7中后排座椅的靠背处于最前位置,图8和图9中后排座椅的靠背处于最后位置。图7为图6的I处放大不意图,图9为图8的I处放大不意图。
[0026]图10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后排座椅电动角度调节机构与靠背的锁止机构解锁后进行翻折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参见图1至图4,图中给出的汽车后排座椅电动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支架100、驱动单元200和锁钩总成300。
[0028]支架100采用金属板冲制成型,该支架100包括一底板部分110和位于底板部分110相对两侧的支板部分120、130,在底板部分110上设置有安装孔位111,在采用紧固螺钉穿过这些安装孔位111即可将支架100安装到后排座椅后侧车身适当位置上。在支板部分120上也开设有三个减速电机安装孔位121、一个丝杆承装孔位122和两个导杆承装孔位123、124。在支板部分130上也开设有一个丝杆承装孔位132和两个导杆承装孔位133、134。支板部分120上的丝杆承装孔位122与支板部分130上的丝杆承装孔位132同轴,支板部分120上的导杆承装孔位123与支板部分130上的导杆承装孔位133同轴,支板部分120上的导杆承装孔位124与支板部分130上的导杆承装孔位134同轴。
[0029]驱动单元200包括减速电机210、丝杆220及丝杆螺母230,减速电机210通过三颗电机螺钉211及三个电机衬套212安装在支板部分120的外侧面上,三颗电机螺钉211旋入到支板部分120上的三个减速电机安装孔位121中,丝杆220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221、222支撑在支板部分120、130的丝杆承装孔位122、132中,该丝杆220伸出支板部分120的一端与减速电机210的输出端联接,在该丝杆220伸出支板部分130的一端上通过螺母223安装有金属轴承224。
[0030]锁钩总成300包括一锁钩支撑座310和一个锁钩320,锁钩320安装在锁钩支撑座310上,在锁钩支撑座310内开设有一丝杆螺母安装孔311和两个导向孔312、313,丝杆螺母230安装在丝杆螺母安装孔311内。丝杆螺母230与丝杆220啮合,这样当驱动电机210带动丝杆220转动时,丝杆220通过丝杆螺母230驱动锁钩总成300进行直线往复运动。
[0031]为了使锁钩总成300运动平稳,该汽车后排座椅电动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两个导杆410、420,两根导杆410、420分别通过轴承411、421穿过锁钩支撑座310内的导向孔312、313,两根导杆410、420的两端延伸出锁钩支撑座310外并分别通过挡圈412、413、422、423、波形挡圈414、424以及E型挡圈415、425支撑在支板部分120、130的导杆承装孔位123、124、133、134。这样锁钩总成300将会得到很好的支撑并且运动起来非常平稳。
[0032]为了提高传动平稳性,大大改善噪音水平,在锁钩支撑座310与所述底板部分110之间设置有一橡胶支撑垫总成,该橡胶支撑垫总成包括支撑垫510和橡胶垫520,支撑垫510安装在底板部分110上,橡胶垫520安装在支撑垫510上并与锁钩支撑座310的底部接触。
[0033]参见图5至图9,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电动角度调节机构中的支架100安装到后排座椅后侧车身适当位置上,后排座椅600中的靠背610中的锁止机构611锁止在锁钩320上,这样当驱动电机210工作时,通过丝杆220、丝杆螺母230以及锁钩总成300中的锁钩320即可驱动后排座椅600的靠背610翻转进行角度调节,如图6中后排座椅600中的靠背610处于最前位置,图8中后排座椅600中的靠背610处于最后位置,
[0034]如果需要将后排座椅600中的靠背610进行折叠的话,参见图5和图10,可以将后排座椅600中的靠背610中的锁止机构611进行解锁,与锁钩总成300中的锁钩320脱开即可进行折叠。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电动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支架,所述支架安装在后排座椅后侧车身适当位置上; 一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安装所述支架上; 一锁钩总成,所述锁钩总成由所述驱动单元驱动进行直线移动,所述后排座椅通过一锁止机构挂在所述锁钩总成的锁钩上,所述锁钩总成在直线移动过程中,驱动所述后排座椅进行角度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电动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一底板部分和位于所述底板部分相对两侧的第一支板部分和第二支板部分,所述驱动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板部分和第二支板部分上,所述底板部分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后排座椅后侧车身适当位置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电动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减速电机、丝杆及丝杆螺母,所述减速电机通过电机螺钉及电机衬套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板部分的外侧面上,所述丝杆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板部分和第二支板部分上,该丝杆伸出所述第一支板部分的一端与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联接,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丝杆啮合并安装在所示锁钩总成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电动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总成包括一锁钩支撑座,所述锁钩安装在所述锁钩支撑座上,在所述锁钩支撑座内开设有一丝杆螺母安装孔,所述丝杆螺母安装在所述丝杆螺母安装孔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电动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排座椅电动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至少一根导杆,并在所述锁钩支撑座内开设有一导向孔,所述导杆通过轴承穿过所述锁钩支撑座内的导向孔且其两端延伸出所述锁钩支撑座外,所述导杆延伸出所述锁钩支撑座外的两端分别固定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板部分和第二支板部分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电动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为两根,所述导向孔为两个,每一导杆通过轴承穿过其对应的导向孔。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电动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钩支撑座与所述底板部分之间设置有一橡胶支撑垫总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电动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支撑垫总成包括支撑垫和橡胶垫,所述支撑垫安装在所述底板部分上,橡胶垫所述安装在所述支撑垫上并与所述锁钩支撑座的底部接触。
【文档编号】B60N2/22GK204184217SQ201420639339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9日
【发明者】孙培晶, 常健, 黎其俊, 刘树清, 刘大刚 申请人:沈阳延锋江森座椅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