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嵌入式扶手箱装置,主要应用于交通工具领域,尤其是汽车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今许多汽车受空间等限制没有前排或后排中央扶手箱,降低了乘坐舒适性及储物空间。尤其是5座乘用车的后排空间,往往牺牲掉中间座位来设置后排中央扶手为此,研制一种不受空间限制的扶手箱成为人们的愿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嵌入式扶手箱装置,如图2,包括右扶手2、左扶手7、靠背5、坐垫6、右腰靠4、左腰靠9、旋转机构及支撑骨架,靠背5、坐垫6、右腰靠4、左腰靠9分别固定在支撑骨架上,旋转机构一端分别与右扶手2、左扶手7连接,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支撑骨架上。如图1为右扶手2、左扶手7不使用时的初始位置。右扶手2、左扶手7在初始位置时分别与右腰靠4、左腰靠9表面齐平,在视觉上融为一体,还充当加长腰背靠的作用。使用时,如图2,旋转放下右扶手2、左扶手7即可。旋转机构的旋转中心高于坐垫6上沿15至30厘米,这样可以保证两侧腰靠具有一定的长度,靠上去比较舒适,又可以满足扶手箱的舒适性要求。旋转机构可以是旋转支撑板10与旋转轴11配合旋转的结构。这种嵌入式扶手箱既满足了不使用时不占用额外空间,整体美观又实现了需要扶手时能放下使用且不影响腰部支撑的问题。
一种嵌入式扶手箱装置,如图3,还包括头枕1,右扶手2、左扶手7内侧面还具有右腰背靠3、左腰背靠8。右腰背靠3、左腰背靠8固定在支撑骨架上,且左右腰背靠分别与左右腰靠表面齐平,视觉上融为一体。如图4,右扶手2、左扶手7内侧具有分别与右腰背靠3、左腰背靠8相配合的凹入结构,这样既增加了腰背部的接触面积,又增加了放下扶手时人体的活动空间,变得更加舒适。此外,这种设计增大了在初始位置时扶手的接触面积,故增强了扶手的定位、固定作用。右扶手2、左扶手7上部具有杯托12等储物空间。
需要时,还可以右扶手2、左扶手7分别与旋转机构之间具有延伸机构,可以伸长扶手。延伸机构可以是类似于抽屉的直线滚珠滚道结构或滑轨结构。
该嵌入式扶手箱装置不占用额外的空间,可以自由的布置在前排或后排的座位上,提高了乘坐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一种嵌入式扶手箱装置,如图2该装置包括右扶手2、左扶手7、靠背5、坐垫6、右腰靠4、左腰靠9、旋转机构及支撑骨架,靠背5、坐垫6、右腰靠4、左腰靠9分别固定在支撑骨架上。旋转机构一端分别与右扶手2、左扶手7连接,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支撑骨架上。右扶手2、左扶手7不使用时的初始位置如图1,右扶手2、左扶手7分别与右腰靠4、左腰靠9表面齐平,视觉上融为一体,充当加长腰靠的作用。使用时,如图2,旋转放下右扶手2、左扶手7即可。旋转机构的旋转中心具有一定的高度,最好位置高于坐垫6上部150至300mm,这样可以保证两侧腰靠具有一定的长度,靠上去比较舒适,又可以满足扶手箱的舒适性要求。旋转机构可以是旋转支撑板10与旋转轴11配合旋转的结构。这种嵌入式扶手箱即满足了不使用时不占用额外空间,整体美观又实现了需要扶手时能放下使用且不影响腰部支撑的问题。
第二实施例
一种嵌入式扶手箱装置,如图3,该装置包括头枕1、右扶手2、左扶手7、靠背5、坐垫6、右腰靠4、左腰靠9、旋转机构及支撑骨架,靠背5、坐垫6、右腰靠4、左腰靠9分别固定在支撑骨架上,头枕1固定在靠背5上,旋转机构一端分别与右扶手2、左扶手7连接,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支撑骨架上。右扶手2、左扶手7内侧面还分别具有右腰背靠3、左腰背靠8。右腰背靠3、左腰背靠8固定在支撑骨架上,且左右腰背靠分别与左右腰靠表面齐平,视觉上融为一体。如图4,右扶手2、左扶手7内侧与左右腰背靠相配合的具有凹入结构,这样既增加了腰背部的接触面积,又增加了放下扶手时人体的活动空间,变得更加舒适。此外,这种设计增大了在初始位置时扶手的接触面积,故增强了扶手的定位、固定作用。右扶手2、左扶手7上部或周边具有杯托12等储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