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2539发布日期:2018-10-02 19:0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构件,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座椅扶手。



背景技术:

现在汽车的座椅靠背都可任意调节倾斜角度,在调节靠背时,所连接的座椅扶手也要同时调节,一般情况下,会将扶手轻轻上抬,在靠背调节好后,再放下扶手,这种汽车扶手的调节和定位,是依靠内装的卡簧抱紧轴杆定位的,在现有技术中,卡簧都是圆形钢丝绕制的弹簧结构,主要是通过内径小于轴杆而抱紧轴杆通过松开和再次抱紧而实现调节的,这种传统技术设置,其内装的卡块各式各样,由于种种原因在使用中会出现调节不灵敏和无法定位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可确保调节灵敏方便,并具有使用寿命长的显著特点。

本发明包括汽车座椅扶手的支撑板,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汽车座椅扶手的支撑板在固定端通过轴杆套装有可将轴杆抱紧定位的卡簧,该卡簧为方形材料的卡簧,其一端由固定块固定在支撑板上,另一端处于扭板之下,在扭板一侧设有定位转动卡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套装的卡簧其内径小于轴杆。

所述定位转动卡块通过轴销活动固定在支撑板上。

本发明与现有产品相比,具有如下优势效果:由于本技术方案采用方形材料的卡簧和可转动的卡块配合,方形材料的卡簧其内径与轴杆环抱面积加大,使之摩擦力大大提高,在松开卡簧后,其加大摩擦力的环抱可让扶手定位不易偏移和产生任何变化,加之卡块的配合,使之调节和定位灵敏可靠且方便自如,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所有不足,使汽车座椅扶手安装使用更加可靠,有利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产品升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形材料卡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定位转动卡块调至b区域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定位转动卡块调至a区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3、4所示:汽车座椅扶手的支撑板1在固定端通过轴杆2套装有可将轴杆2抱紧定位的卡簧3,该卡簧3为方形材料的卡簧3,其一端由固定块固定在支撑板1上,另一端处于扭板之下,在扭板4一侧设有定位转动卡块5。所套装的卡簧3其内径小于轴杆2。定位转动卡块5通过轴销活动固定在支撑板1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扶手外端上抬,扭板4的a区域拨动定位转动卡块5使其绕轴销旋转直到定位转动卡块5短直边与卡簧平面贴死,使卡簧3处于扩张状态,此状态扶手可以在一定角度内自由转动;当扶手外端下压,扭板4的b区域拨动定位转动卡块5使其绕轴销6旋转直到定位转动卡块5长直边与卡簧平面贴死,使卡簧3处于抱紧轴杆2的状态,此状态扶手可以向上转动,不能向下转动,可起到无级调节的作用,如图3、图4所示。关于定位转动卡块5是靠不停的绕轴销向同一个方向转动来实现无级调节的,定位转动卡块5的解锁片结构简单,精度容易控制,在定位转动卡块5时不易失效。而现有的一种结构解锁块相当于定位转动卡块5,是先逆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再由解锁片勾回原位,这个勾回动作致使解锁片制作难度增加,精度不易控制,导致扶手工作时容易失效。由于本设计的卡簧3为方形金属材料,其方形结构的材料组合整体,使内径与轴杆2接触面积加大形成精确灵敏定拉的作用,加之定位转动卡块5的灵敏配合,让本发明整体优于其它任何同一产品,本发明所涉及的卡簧3已作为另一专利向国家申报。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卡簧3其内径小于轴杆2,主要就是生产时可略小于轴杆2,可在小于1~3mm之间进行调整设计,以方便卡簧3套入轴杆2后能环抱轴杆2使之抱紧定位,传统的轴杆2在卡簧3套入位置是一个加粗的轴杆体,这种加粗的轴杆体与穿入支撑板1孔内的轴杆2是一体生产的,但加工时内侧一端为加粗的设置,这种传统构件是按产品整体要求设计的。本发明也是在传统产品基础上所产生的改进性技术,在传统产品采用本技术方案后,可让产品整体质量更佳,使用灵敏度更高让汽车座椅扶手使用更可靠。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扶手,所述汽车座椅扶手的支撑板在固定端通过轴杆套装有可将轴杆抱紧定位的卡簧,该卡簧为方形材料的卡簧,其一端由固定块固定在支撑板上,另一端处于扭板之下,在扭板一侧设有定位转动卡块。安装后使用时,所构成扶手可任意调节,在抬起一端时,卡块松开卡簧,放开扶手卡簧即抱紧扶手使之定位,由此达到任意调节座椅靠背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秦国瑞;郭鹏程;江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樊卫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28
技术公布日:2018.10.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