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21670阅读:12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业,是国家“十二五”时期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产业之一,也是解决我国能源压力与改善大气污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移、加速传统汽车产业与装备制业升级的重要实现途径。电动汽车成为了新能源汽车主要力量之一,因此研究一种能够方便组网且灵活扩展,任意增点布设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控制系统是很有意义的。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款充电便捷、充电管理过程数据便捷且性能稳定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

2、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核心中央控制模块、输入键盘模块、lcd显示单元模块、急停按键开关模块、电能检测模块、充电开关控制电路模块、充电引线控制检测模块、单相备用驱动模块及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的输入键盘模块、lcd显示单元模块、急停按键开关模块、电能检测模块、充电开关控制电路模块及无线通讯模块通过各自的驱动接口与所述核心中央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核心中央控制模块对新能源电动汽车标准充电接口进行检测与分析,通过充电引线控制检测的状态,通过充电开关控制电路模块进行工作,同时对充电电能进行计量记录,并将电动汽车整个充电的过程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经ap发送至远程控制中心进行存储记录与控制管理分析,以进行下一步操作与管理。

进一步的,所述核心控制模块选用嵌入式arm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急停按键开关模块由急停按键、断路开关、欠过压传感检测单元、短路传感检测单元和控制驱动接口单元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和远程控制中心之间相互通信。

3、有益效果

本发明不仅实现了多传感器信息采集与处理,还能提供全充电全过程管理,并实时获取汽车电池充电过程中状态数据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经ap网络接入点实时传输到我们的远程控制中心模块,完成对充电系统的控制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包括核心中央控制模块、输入键盘模块、lcd显示单元模块、急停按键开关模块、电能检测模块、充电开关控制电路模块、充电引线控制检测模块、单相备用驱动模块及无线通讯模块,输入键盘模块、lcd显示单元模块、急停按键开关模块、电能检测模块、充电开关控制电路模块及无线通讯模块通过各自的驱动接口与所述核心中央控制模块连接,核心控制模块选用嵌入式arm控制器;急停按键开关模块由急停按键、断路开关、欠过压传感检测单元、短路传感检测单元、控制驱动接口单元组成;并且无线通讯模块、远程控制中心模块能相互通信。核心中央控制模块对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的充电引线控制进行检测与分析,在确认有充电接入需求时,对充电开关控制模块发出指令打开充电通路,同时通过对电能检测模块采集的充电量进行计算分析,将ic卡预输入数据与电能检测模块采集数据进行计算对比分析,然后将分析结果通过无线通讯模块经ap网络接入点传送至远程控制中心进行分析与控制,便于管理人员远程对充电控制系统状态数据、汽车充电过程状态数据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决定下一步操作与管理。当用户汽车电池充电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通过急停按键开关模块装置短路传感器检测或欠过压传感器检测出现异常时,急停按键开关通过控制驱动将信息传至核心中央控制器处理,核心中央控制器发出信号经控制驱动装置,使断路开关断开,切断充电电源线路,有效地保护充电系统安全。

该系统可以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灵活地通过任意扩展该充电控制系统,无须再进行通信线缆再布置,方便对充电终端系统的布局。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其包括核心中央控制模块对新能源电动汽车标准充电接口进行检测与分析,通过充电引线控制检测的状态,通过充电开关控制电路模块进行工作,同时对充电电能进行计量记录,并将电动汽车整个充电的过程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经AP发送至远程控制中心进行存储记录与控制管理分析,以进行下一步操作与管理。本发明不仅实现了多传感器信息采集与处理,还能提供全充电全过程管理,并实时获取汽车电池充电过程中状态数据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经AP网络接入点实时传输到我们的远程控制中心模块,完成对充电系统的控制管理。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杰;张旻;晏友丹;罗印升;蒋益锋;薛波;宋伟;吴全玉;张正烨;张文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理工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7.05.23
技术公布日:2017.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